一种打孔透光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98164发布日期:2018-11-27 23:49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孔透光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所具有的的特殊性能和手感,使其成为箱包、服装、鞋、车辆和家具的装饰中“高档”的代名词,充分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其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难以估量。而由于天然皮革生产周期长,数量有限,人造革成为其替代品,而人造革领域也种类繁多,高档的人造革甚至比真皮价格还昂贵。

PU人造革就是聚氨酯成份的表皮,适用于做各种取代真皮做的装饰,定型效果好表面光亮。水性PU树脂具有硬度高、附着力强、耐腐蚀、耐溶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等优点,同时还具有无毒、不燃、不污染环境及节约能源等优点。目前在人造革领域,PU层是发展极为广泛的一种皮革层,而水性PU相比溶剂型PU具有诸多优点得到不断普及。透光革是一类打孔的皮革,打孔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其余特性与普通皮革无异。打孔透光的皮革能给用户带来独特的美的享受和使用体验,结合水性PU能得到独特的产品特性。而运用以上元素的成熟产品目前市场上较为少见。

因此,一种打孔透光革和其工艺的开发是时代所趋。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开发一种打孔透光革,打孔透光的基底配合水性PU层,得到无与伦比的使用体验,以完善人造革领域技术,丰富产品。

发明内容:一种打孔透光革,依次包括超纤底材层、粘合剂层、水性PU层,所述超纤底材层打有通透的图案孔,所述粘合剂层采用无溶剂粘合剂,所述水性PU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剂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粘合剂层无溶剂,绿色环保,对贴合涂层的贡献大,保证超纤底材贴合牢度。

进一步,所述粘合剂层的原料混合后用120-150目筛网筛过后待用。120-150目筛网筛粘合剂层,使其更细腻,粘合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超纤底材层的颜色为黑色,厚度占所述打孔透光革总厚度的60%以上。超纤底材的厚度为生产所需,是作为皮革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黑色彰显高贵档次。

作为优选,所述水性PU层的厚度为0.07-0.1mm。涂层后会缩厚度,水性PU层的厚度达到了经济和性能的平衡点。

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0.09-0.14mm。涂层后会缩厚度,粘合剂层的厚度达到了经济和性能的平衡点。

一种打孔透光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重量份比例,在水性PU中,加入流平剂、增稠剂、水性黑色浆,得到PU干法涂布剂,取一带有纹理的离型纸;搅拌均匀后,将PU干法涂布剂涂于离型纸上,涂层厚度控制在(0.15±0.01)mm,车速控制在(10±1)m/min,加热烘干,烘箱阶梯式升温,温度依次为70/80/90/110℃,得到水性PU层;

(2)、按照配方重量份比例,在无溶剂粘合剂料中,加入催化剂、流平剂、碳酸钙,得到无溶剂粘合剂;将无溶剂粘合剂涂布于水性PU层上,涂层厚度在(0.15±0.01)mm,车速控制在(10±1)m/min,加热烘干,烘箱阶梯式升温,温度依次为100/110/120℃,即得到了粘合剂层;

(3)、在粘合剂层上,贴合超纤底材,贴合后烘干,烘箱阶梯式调温,温度依次为120/130/130/130/110℃,烘干后卷曲得半成品;此时形成超纤底材层;

(4)、收卷完成后,进行熟化工艺,将半成品放置在温度70-90℃的环境,熟化22-27h后,离型纸分离,制得打孔透光革成品;

(5)、成品检验合格后即可投放市场。

进一步,步骤(2)和(3)中,无溶剂粘合剂加热烘干至半干贴环境时,贴合超纤底材。半干贴为使涂层浆料达到一定干燥度再贴合的方式,工艺要求较高,优点显著如手感软、纹路细致等,特别适合于本高端用革。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打孔透光革,结构简单,工艺紧凑高效。超纤底材层、粘合剂层、水性PU层层次鲜明,超纤底材层本身由性能良好超纤维组成,开孔得到透光效果;筛网筛过的粘合剂层原料混合物,使粘合剂细腻,粘合效果更佳;水性PU层环保、经久耐用。本发明的打孔透光革的开发形成了一种新产品和制作工艺,丰富了水性PU层应用于人造革领域的实践内涵,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层次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简要示意图。

图中:1-超纤底材层,10-图案孔,2-粘合剂层,3-水性PU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实施例1~5

如图1~2,一种打孔透光革,依次包括超纤底材层1、粘合剂层2、水性PU层3,所述超纤底材层1打有通透的图案孔10,所述粘合剂层2采用无溶剂粘合剂;

其中,所述超纤底材层1的颜色为黑色,厚度占所述打孔透光革总厚度的60%以上;所述水性PU层3的厚度为0.07-0.1mm;所述粘合剂层2的厚度为0.09-0.14mm。

所述水性PU层3、粘合剂层2在实施例1~5中包含如表1所示的组份。

表1水性PU层、粘合剂层的组分(单位:重量份)

所述粘合剂层2的原料混合后用120-150目筛网筛过后待用。

一种打孔透光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重量份比例,在水性PU中,加入流平剂、增稠剂、水性黑色浆,得到PU干法涂布剂,取一带有纹理的离型纸;搅拌均匀后,将PU干法涂布剂涂于离型纸上,涂层厚度控制在(0.15±0.01)mm,车速控制在(10±1)m/min,加热烘干,烘箱阶梯式升温,温度依次为70/80/90/110℃,得到水性PU层3;

(2)、按照配方重量份比例,在无溶剂粘合剂料中,加入催化剂、流平剂、碳酸钙,得到无溶剂粘合剂;将无溶剂粘合剂涂布于水性PU层上,涂层厚度在(0.15±0.01)mm,车速控制在(10±1)m/min,加热烘干,烘箱阶梯式升温,温度依次为100/110/120℃,即得到了粘合剂层2;

(3)、无溶剂粘合剂加热烘干至半干贴环境时,在粘合剂层2上,贴合超纤底材,贴合后烘干,烘箱阶梯式调温,温度依次为120/130/130/130/110℃,烘干后卷曲得半成品;此时形成超纤底材层1;

(4)、收卷完成后,进行熟化工艺,将半成品放置在温度70-90℃的环境,熟化22-27h后,离型纸分离,制得打孔透光革成品;

(5)、成品检验合格后即可投放市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