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衣物处理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7222发布日期:2020-03-03 03:5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衣物处理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原理是相似的,都是通过一组加热元件将空气加热,再将加热后的空气被风机带入筒内,筒内衣物受热后水分蒸发成高温高湿的蒸汽,蒸汽在交换器中被与冷却媒介直接或间接接触后被凝结,变成冷凝水顺交换器内壁流出。

在湿热环境和洗涤试剂的作用下,羊毛纤维或织物鳞片会张开,若同时对其反复摩擦挤压,纠缠的纤维会在定向摩擦效应下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使得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也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缩水,而较高的烘干温度会在有摩擦的状态下加剧绒缩。

现有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中,织物在烘干过程中长期处于堆积状态,烘干均匀度相对较差,造成织物表面温度很高,绒缩现象明显。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调整滚筒旋转的时间、转速和周期,同时根据实时获取的温度调整烘干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包括: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控制滚筒在烘干时间内间歇停转并加速启动,使衣物均布在滚筒内壁;衣物处理装置同时根据滚筒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控制循环风的热量供给,使衣物的表面温度与预设烘干温度持平。

上述方法中,根据衣物负载调整滚筒的转速和旋转周期,目的是为了减少织物之间的摩擦以及织物与滚筒壁的摩擦,设置滚筒转速能够使得羊毛织物均匀地紧贴筒壁,使其与滚筒间没有相对摩擦,同时使得羊毛织物处于舒展状态,更有利于烘干;而实时检测的出风口温度最接近衣物表面的烘干温度,因此为了防止高温加速羊毛织物的毡缩,使用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控制循环风的热量的供给,控制织物在整个烘干过程中处于较稳定的温度区间,不会造成羊毛织物的绒缩。

根据上述方法,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选择烘干时间,在烘干时间内控制滚筒依次循环执行高速阶段、停转阶段以及加速启动阶段,实现滚筒在烘干时间内的间歇停转和加速启动;滚筒在高速阶段以第一转速运行,在停转阶段保持静止,在停转后的加速启动阶段先后以第二转速和第三转速运行,其中,滚筒在第一转速时产生的离心力不小于衣物重力,在第二和第三转速时产生的离心力不小于衣物重力,第三转速不小于第二转速设置。

上述方法中,滚筒在离心力大于衣物重力的第一转速下,可使衣物贴紧滚筒内壁,防止衣物与滚筒间发生相对运动造成摩擦磨损,而在衣物较多的情况下,衣物在贴紧筒壁的过程中会发生堆叠,影响烘干效果,因此为了防止衣物的堆叠而降低烘干均匀度,滚筒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停转并静止一段时间后,再次启动使得均布后的衣物重新贴在内筒壁上,一方面可以防止衣物间的堆叠,另一方面使得织物的不同部位均能舒展,提升烘干均匀度。

根据上述方法,所述加速启动阶段包括滚筒从静止起以第二转速运转至少一次,将衣物抖散蓬松后停转,再以第三转速运转,同时以加速度a将滚筒自第三转速提升至第一转速,将衣物均布在滚筒内壁;优选的,滚筒在高速阶段以第一转速运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小于衣物重力,使得衣物与旋转的滚筒内壁间无相对运动。

上述方法中,为了使得羊毛衣物更加平整地铺展在内筒壁,本发明还包含了滚筒加速启动时的转速爬升方案。滚筒从静止状态启动时,电机先以较低的第二转速运行至少一次,用于抖散、蓬松衣物,之后以第三转速运行,使得抖散、蓬松的衣物逐渐向筒壁贴紧,同时以一个较大加速度a短时上升到第一转送,将均布的衣物以较大力量甩至筒壁并保持贴紧筒壁。

根据上述方法,滚筒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和第三转速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异;优选的,滚筒在第一转速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转速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滚筒在第一转速和第三转速的旋转方向相同。

上述方法中,调整第一、第二、第三转速时滚筒的旋转方向,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抖散、均布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第一转速下运转的衣物与筒壁贴紧无法分离时,采用反向的低速旋转可以有效将衣物自筒壁分离。

根据上述方法,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滚筒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调节加热元件,改变提供给滚筒内循环风的热量,使衣物的表面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温度持平。根据上述方法,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获取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阈值,并且在进风口和/或出风口温度超出阈值范围时,调节加热元件增加或减少滚筒内循环风的热量供给;优选的,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限不高于预设烘干温度;更优选的,出风口的温度的阈值范围小于进风口。

上述方法中,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获取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并实时监测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在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超过阈值上限或低于阈值下限时,通过调节加热元件改变滚筒内烘干循环风的热量供给,维持衣物表面温度与预设烘干温度相持平,不会持续升高。

根据上述方法,衣物处理装置在滚筒停转阶段和加速启动阶段降低预设烘干温度,相应降低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下限,并且在滚筒进入高速阶段后恢复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确保衣物在抖散蓬松过程中的烘干效果。

上述方法中,在滚筒自第一转速减速停转,并重新加速启动期间,衣物会抖散、蓬松地分布在滚筒内,相比在第一转速时的贴壁,衣物所占用的体积变大,接受循环风的面积也变大,使得此时吹过滚筒的循环烘干风给衣物带来更多的热量,使得衣物表面温度和出风口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此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预设烘干温度,并相应降低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下限,防止衣物表面温度在此过程中过快升高,造成毡缩现象。

根据上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烘干开始;

s2.检测衣物负载,后执行步骤s3;

s3.根据衣物负载设定烘干时间,预设烘干温度,进风口和出风口温度阈值,并且确定滚筒在烘干时间内高速阶段、停转阶段和加速启动阶段的运行周期,后执行步骤s4;

s4.判断是否达到烘干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若否则执行步骤s5;

s5.判断出风口温度是否达到阈值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9,若否则执行步骤s6;

s6.判断出风口温度是否低于阈值下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

s7.判断进风口温度是否达到阈值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9’,若否则执行步骤s8;

s8.判断进风口温度是否低于阈值下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

s9.降低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6;

s9’.降低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8;

s10.提高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7;

s10’.提高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4;

s11.关停滚筒并冷却衣物,后执行步骤s12;

s12.烘干结束。

根据上述方法,步骤s4和s5之间还包括:

s41.判断滚筒是否处于阶段或加速启动阶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42,若否则执行步骤s5;

s42.降低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下限,后执行步骤s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衣物烘干方法的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所述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特别涉及干衣机、洗干一体机,也可以是兼具有高温消毒和加湿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衣物烘干方法在减少羊毛衣物摩擦磨损的前提下,提升了烘干均匀度,防止了烘干过程中衣物堆叠;

2.本发明提供的衣物烘干方法改变循环风的热量供给,有效控制羊毛衣物的表面温度,防止高温加剧毡缩现象的发生;

3.本发明提供的衣物烘干方法,在衣物抖散蓬松过程中适当降低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以防体积增大的衣物受循环烘干风影响温度提升过快。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转速以及进风口和出风口温度变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转速变化详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转速变化详细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包括: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控制滚筒在烘干时间内间歇停转并加速启动,使衣物均布在滚筒内壁;衣物处理装置同时根据滚筒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控制循环风的热量供给,使衣物的表面温度与预设烘干温度持平。

本实施例中,根据衣物负载调整滚筒的转速和旋转周期,目的是为了减少织物之间的摩擦以及织物与滚筒壁的摩擦,设置滚筒转速能够使得羊毛织物均匀地紧贴筒壁,使其与滚筒间没有相对摩擦,同时使得羊毛织物处于舒展状态,更有利于烘干;而实时检测的出风口温度最接近衣物表面的烘干温度,因此为了防止高温加速羊毛织物的毡缩,使用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控制循环风的热量的供给,控制织物在整个烘干过程中处于较稳定的温度区间,不会造成羊毛织物的绒缩。

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选择烘干时间,,在烘干时间内控制滚筒依次循环执行高速阶段、停转阶段以及加速启动阶段,实现滚筒在烘干时间内的间歇停转和加速启动;滚筒在高速阶段以第一转速运行,在停转阶段保持静止,在停转后的加速启动阶段先后以第二转速和第三转速运行,其中,滚筒在第一转速时产生的离心力不小于衣物重力,在第二和第三转速时产生的离心力不小于衣物重力,第三转速不小于第二转速设置。

本实施例中,滚筒在离心力大于衣物重力的第一转速下,可使衣物贴紧滚筒内壁,防止衣物与滚筒间发生相对运动造成摩擦磨损,而在衣物较多的情况下,衣物在贴紧筒壁的过程中会发生堆叠,影响烘干效果,因此为了防止衣物的堆叠而降低烘干均匀度,滚筒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停转并静止一段时间后,再次启动使得均布后的衣物重新贴在内筒壁上,一方面可以防止衣物间的堆叠,另一方面使得织物的不同部位均能舒展,提升烘干均匀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启动阶段包括滚筒从静止起以第二转速运转至少一次,将衣物抖散蓬松后停转,再以第三转速运转,同时以加速度a将滚筒自第三转速提升至第一转速,将衣物均布在滚筒内壁;优选的,滚筒在高速阶段以第一转速运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小于衣物重力,使得衣物与旋转的滚筒内壁间无相对运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羊毛衣物更加平整地铺展在内筒壁,本发明还包含了滚筒加速启动时的转速爬升方案。滚筒从静止状态启动时,电机先以较低的第二转速运行至少一次,用于抖散、蓬松衣物,之后以第三转速运行,使得抖散、蓬松的衣物逐渐向筒壁贴紧,同时以一个较大加速度a短时上升到第一转送,将均布的衣物以较大力量甩至筒壁并保持贴紧筒壁。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滚筒在第一转速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转速的旋转方向相反,滚筒在第一转速和第三转速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调整第一、第二、第三转速时滚筒的旋转方向,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抖散、均布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第一转速下运转的衣物与筒壁贴紧无法分离时,采用反向的低速旋转可以有效将衣物自筒壁分离。

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滚筒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调节加热元件,改变提供给滚筒内循环风的热量,使衣物的表面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温度持平。

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获取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并且在进风口和/或出风口温度超出阈值范围时,调节加热元件增加或减少滚筒内循环风的热量供给。

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获取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阈值,并实时监测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在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超过阈值上限或低于阈值下限时,通过调节加热元件改变滚筒内烘干循环风的热量供给,维持衣物表面温度与预设烘干温度相持平,不会持续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衣物烘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烘干开始;

s2.检测衣物负载,后执行步骤s3;

s3.根据衣物负载设定烘干时间,预设烘干温度,进风口和出风口温度阈值,并且确定滚筒在烘干时间内高速阶段、停转阶段和加速启动阶段的运行周期,后执行步骤s4;

s4.判断是否达到烘干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若否则执行步骤s5;

s5.判断出风口温度是否达到阈值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9,若否则执行步骤s6;

s6.判断出风口温度是否低于阈值下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

s7.判断进风口温度是否达到阈值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9’,若否则执行步骤s8;

s8.判断进风口温度是否低于阈值下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

s9.降低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6;

s9’.降低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8;

s10.提高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7;

s10’.提高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4;

s11.关停滚筒并冷却衣物,后执行步骤s12;

s12.烘干结束。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衣物烘干方法的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所述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特别涉及干衣机、洗干一体机,也可以是兼具有高温消毒和加湿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滚筒在第一转速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转速的旋转方向相同,滚筒在第一转速和第三转速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调整第一、第二、第三转速时滚筒的旋转方向,可进一步提高抖散、均布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根据衣物负载获取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温度阈值,并且在进风口和/或出风口温度超出阈值范围时,调节加热元件增加或减少滚筒内循环风的热量供给,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限不高于预设烘干温度,且出风口的温度的阈值范围小于进风口。

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在滚筒停转阶段和加速启动阶段降低预设烘干温度,相应降低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下限,并且在滚筒进入高速阶段后恢复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确保衣物在抖散蓬松过程中的烘干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滚筒自第一转速减速停转,并重新加速启动期间,衣物会抖散、蓬松地分布在滚筒内,相比在第一转速时的贴壁,衣物所占用的体积变大,接受循环风的面积也变大,使得此时吹过滚筒的循环烘干风给衣物带来更多的热量,使得衣物表面温度和出风口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此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预设烘干温度,并相应降低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下限,防止衣物表面温度在此过程中过快升高,造成毡缩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衣物烘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烘干开始;

s2.检测衣物负载,后执行步骤s3;

s3.根据衣物负载设定烘干时间,预设烘干温度,进风口和出风口温度阈值,并且确定滚筒在烘干时间内高速阶段、停转阶段和加速启动阶段的运行周期,后执行步骤s4;

s4.判断是否达到烘干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若否则执行步骤s41;

s41.判断滚筒是否处于停转阶段或加速启动阶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42,若否则执行步骤s5;

s42.降低预设烘干温度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度阈值的上下限,后执行步骤s5;

s5.判断出风口温度是否达到阈值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9,若否则执行步骤s6;

s6.判断出风口温度是否低于阈值下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

s7.判断进风口温度是否达到阈值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9’,若否则执行步骤s8;

s8.判断进风口温度是否低于阈值下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

s9.降低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6;

s9’.降低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8;

s10.提高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7;

s10’.提高加热元件的热量供给,后执行步骤s4;

s11.关停滚筒并冷却衣物,后执行步骤s12;

s12.烘干结束。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衣物烘干方法的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所述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特别涉及干衣机、洗干一体机,也可以是兼具有高温消毒和加湿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