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7211发布日期:2020-03-03 03:5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衣物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供暖功能的衣物干燥机。



背景技术:

在作为衣物干燥室而设置的旋转滚筒的内部收容洗涤后的衣物(包括所谓洗涤物的毛巾、床单等布制品),衣物干燥机一边使旋转滚筒旋转一边使暖风通过内部而对衣物实施干燥。此时,旋转滚筒内部的衣物所产生的湿气通过排湿风扇从旋转滚筒内部被强制排出。

但是,在这种衣物干燥机中,被提出有具备能够对设置有该衣物干燥机的脱衣室等进行供暖的供暖功能的衣物干燥机(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该衣物干燥机能够将在衣物干燥机内加热后的空气经由除湿管道被排放到室内,由此能够对该室内进行供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578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以往的衣物干燥机的结构中,供暖用空气通过旋转滚筒内部而被排出。并且,在供暖运行中执行旋转滚筒内收容了衣物的衣物干燥运行时,从衣物产生的湿气被排放到室内。因此,存在设置有衣物干燥机的室内的湿度过度上升的问题。所以,该衣物干燥机在使用供暖功能时,不进行衣物的干燥。

但是,由于在供暖运行中不能进行衣物干燥运行,所以使用便利性差。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衣物干燥运行和供暖运行的衣物干燥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衣物干燥机在其框体的内部具备:收容衣物的衣物干燥室;对要供给到该衣物干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向该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供给热介质的热介质供给管;以及,使由所述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衣物干燥室内流动的同时强制地排出所述衣物干燥室内的湿气的衣物干燥用风扇装置,所述衣物干燥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与所述衣物干燥室隔离地具备从上述热介质供给管分支而延伸的供暖用热介质管、从该供暖用热介质管被供给热介质的供暖用热交换器、以及强制地送出由该供暖用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空气的供暖用风扇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衣物干燥运行时,利用衣物干燥用风扇装置将由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加热的干燥用空气送入衣物干燥室内。另一方面,在进行供暖运行时,利用供暖用风扇装置将由供暖用热交换器加热后的供暖用空气以不通过衣物干燥室的方式送出。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进行衣物干燥运行和供暖运行。

而且,从将热介质供给到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供给管分支的供暖用热介质管与供暖用热交换器连接,因此,只需进行把热介质仅供给至热介质供给管的配管施工即可,能够抑制配管所需花费的施工费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设置有脚部,使得在该框体的底面的下方形成空隙,在所述框体的底面形成有取入由所述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加热的空气的干燥用空气取入口和取入由所述供暖用热交换器加热的空气的供暖用空气取入口,同时覆盖两个所述取入口的过滤部件装卸自如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底面上。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框体的底面形成干燥用空气取入口和供暖用空气取入口,能够用过滤部件同时覆盖两个取入口,构造简单,从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框体的底面的下方通过脚部而形成有空隙,因此能够使空气顺利地从框体外部向两个取入口流动,从而能够高效地生成干燥用空气以及供暖用空气。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的底面形成有通过所述供暖用热交换器加热的空气的吹出口,所述过滤部件在与所述吹出口对应的位置上具备向前方的斜下方引导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供暖用空气的引导部。

例如,如果通过从顶棚向下方吹出供暖用空气来进行室内的供暖时,供暖用空气难以到达地面附近,供暖效率差。

与该情况相比,本发明是在框体的底面形成供暖用空气的吹出口,进一步地,通过引导部向前方的斜下方引导供暖用空气。由此,与从顶棚向下方吹出供暖用空气的情况相比,供暖用空气容易到达地面附近,从而能够提高供暖效率。

另外,例如,在将框体设置在设置台上时,若在框体的底面形成有供暖用空气的吹出口,供暖用空气的流动则朝向设置台的上表面,因此有可能阻碍供暖用空气向室内扩散。

与该情况相比,本发明中的引导部向前方的斜下方引导从吹出口吹出的供暖用空气,因此能够抑制供暖用空气朝向设置台的上表面的流动,能够防止供暖效率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剖视图。

图4是表示控制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符号说明

w…衣物、1…衣物干燥机、2…框体、3…脚部件(脚部)、4…过滤部件、7…旋转滚筒(衣物干燥室)、15…排湿风扇(衣物干燥用风扇装置)、16…干燥用空气取入口、17…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26…温水导入管(热媒供给管)、33…供暖用导入管(供暖用热介质管)、36…供暖用热交换器、37…暖风风扇(供暖用风扇装置)、38…供暖用空气取入口、39…吹出口、42…引导部。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1具备图1所示的框体2。在框体2上设置有安装在底部四角的脚部件3(脚部)和覆盖底部的过滤部件4。另外,在框体2的前表面设置有圆形单开式的门5以及具备多个操作开关组、显示器等的操作面板部6。

接着,对衣物干燥机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框体2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滚筒7。旋转滚筒7相当于本发明的衣物干燥室。在框体2的正面侧开设有衣物投入口8。衣物投入口8覆盖框体2的前面的门5。旋转滚筒7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受衣物投入口8的内侧支承。

旋转滚筒7以旋转轴线(省略图示)成为水平方向的姿势设置。在朝向框体2的衣物投入口8侧的旋转滚筒7的端部形成有正面开放部9。正面开放部9的外周由环状板10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受框体2支承。

在旋转滚筒7的里壁11上连结有框体2的支承轴12。旋转滚筒7的里壁11安装有未图示的线头过滤器,空气能够在旋转滚筒7的内外自由通过。

在旋转滚筒7的里壁11的外侧(背面侧)设置有将旋转滚筒7内的空气引导向框体2外部的排湿通道13。

排湿通道13从旋转滚筒7的里壁11的外侧朝向框体2的上部的排湿口14延伸设置。在排湿通道13内组装有排湿风扇15(衣物干燥用风扇装置)。

排湿风扇15通过其旋转将旋转滚筒7内的空气排出,并且产生向旋转滚筒7内引入暖风的气流。在框体2的底面形成有干燥用空气取入口16。当排气风扇15旋转时,外部空气从干燥用空气取入口16被取入到框体2的内部。

在框体2的底部的下方,通过脚部件3而形成有适度的空隙。由此,能够顺利地从形成于框体2的底面的干燥用空气取入口16吸入外部空气。

取入到框体2的内部的外部空气作为衣物干燥用空气通过后述的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被加热。由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加热的衣物干燥用空气被输送到旋转滚筒7内。

然后,在旋转滚筒7的内部吸收衣物w的湿气,对衣物w实施干燥。此时,在旋转滚筒7内产生的湿气被送出到排湿通道13。而且,该湿气从与排湿口14连接的未图示的排湿管道被排出到框体2外(例如室外)。

在框体2内设置有用于使旋转滚筒7及排气风扇15旋转的干燥马达18、对外部气体进行加热而生成衣物干燥用空气的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将衣物干燥用空气引导至旋转滚筒7内的干燥用空气导入通道19。由控制器20控制干燥马达18的驱动以及向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的温水供给。

干燥马达18具备两个驱动轴(第1驱动轴21、第2驱动轴22)。第1驱动轴21的旋转力经由第1传动带23传递到旋转滚筒7,使旋转滚筒7旋转。

旋转滚筒7的旋转为了使收容在内部的衣物w不停留在固定位置而始终使衣物w活动。第2驱动轴22的旋转力经由第2传动带24被传递到排湿风扇15,使排湿风扇15旋转。

通过排湿风扇15的旋转,在旋转滚筒7内部形成气流。利用以上的结构,在框体2的内部,由将干燥用空气取入口16作为上游端的干燥用空气导入通道19和将排湿口14作为下游端的排湿通道13形成衣物干燥用空气通道25。

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配置在旋转滚筒7的下方。从温水导入管26(热媒供给管)向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供给温水,从温水导出管27导出温水。

在温水导入管26的始端,经由导入接头28连接有从图外的供热水装置延伸的供热水去程管29。在温水导出管27的终端经由导出接头30连接有从图外的供热水装置延伸的供热水回程管31。

在温水导入管26上经由分支部32连接有供暖用导入管33(供暖用热介质管)。热水导出管27经由合流部34与供暖用导出管35连接。供暖用导入管33和供暖用导出管35与后述的供暖用热交换器36连接。

在框体2内部设置有供暖用热交换器36和暖风风扇37(供暖用风扇装置)。供暖用热交换器36位于旋转滚筒7的下方,与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相邻设置。

在框体2的底面上,与干燥用空气取入口16相邻地形成有供暖用空气取入口38。并且,在框体2的底面形成有由供暖用热交换器36加热后的空气的吹出口39。

暖风风扇37通过其旋转,将外部空气作为供暖用空气从供暖用空气取入口38取入,并且将由供暖用热交换器36加热后的供暖用空气从吹出口39送出到室内。

供暖用热交换器36和暖风风扇37配设于供暖用空气通道40的内部。供暖用空气通道40以供暖用空气取入口38为上游端、以吹出口39为下游端。供暖用空气通道40和包括旋转滚筒7内的衣物干燥用空气通道25虽然一部分相邻,但相互不连通而被隔离,供暖用空气与衣物干燥用空气不会发生混合。

由1个过滤部件4覆盖干燥用空气取入口16、供暖用空气取入口38和吹出口39。如图1所示,过滤部件4安装于框体2的底部,通过向前方拉拽过滤部件4能够使其滑动而能够进行装卸。过滤部件4具备通气自如的取入口用开口部41(供暖用开口部41a、干燥用开口部41b)和向下方伸出的引导部42。

另外,图3中对过滤部件4示出了一部分,在该过滤部件4上,以覆盖取入口用开口部41的方式安装有捕捉材料43。捕捉材料43捕捉混入于外部空气中的尘埃等,从干燥用空气或供暖用空气中除去尘埃。

如图3所示,引导部42设置在与吹出口39对应的位置,向前方的斜下方引导从吹出口39送出的供暖用空气。通过这种设置,与例如将供暖用空气从顶棚吹向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使供暖用空气到达地面附近,提高供暖效率。

而且,在将衣物干燥机1设置在未图示的设置台上时,能够抑制受引导部42引导的供暖用空气朝向与框体2的底面对置的设置台的上表面流动,能够良好地送出到室内而防止供暖效率下降。

另外,从经由设于温水导入管26始端的导入接头28连接的单个供热水去程管29向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以及供暖用热交换器36供给温水。温水导入管26的温水通过分支部32分流到温水导入管26和供暖用导入管33。

在分支部32的下游侧的温水导入管26上夹设有热动阀等干燥用阀装置44,在供暖用导入管33上夹设有热动阀等供暖用阀装置45。干燥用阀装置44和供暖用阀装置45分别由控制器20控制。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所执行的衣物干燥运行和供暖运行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控制器20功能性地具备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和供暖运行控制部47。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具备设定了衣物干燥时间的干燥计时器48,供暖运行控制部47具备设定了供暖时间的供暖计时器49。

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被输入干燥运行开关50(参照图2)的操作信号(on/off信号),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相应地控制干燥用阀装置44以及干燥马达18。供暖运行控制部47被输入供暖运行开关51(参照图2)的操作信号(on/off信号),供暖运行控制部47相应地控制供暖用阀装置45和暖风风扇37。

即,对干燥运行开关50进行on操作而开始执行衣物干燥运行时,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使干燥用阀装置44开阀来将温水供给至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接着,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使干燥马达18工作,从而使旋转滚筒7和排湿风扇15旋转。由此,旋转滚筒7内的衣物一边被旋转一边通过供给的干燥用空气被干燥,从衣物产生的湿气通过排湿风扇15被排出框体2外(例如屋外)。

衣物干燥运行通常通过预先设定了衣物的干燥时间的干燥计时器48的到时(timeup)而被停止。当干燥计时器48到时时,即使没有干燥运行开关50的off(断开)操作,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也使干燥用阀装置44及干燥马达18停止,结束衣物干燥运行。通过操作干燥运行开关50的off操作,也能够使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停止干燥用阀装置44及干燥马达18,从而能够结束衣物干燥运行。

另外,当对供暖运行开关51进行on(接通)操作而开始执行供暖运行时,供暖运行控制部47使供暖用阀装置45开阀来向供暖用热交换器36供给热水,使暖风风扇37工作。由此,被供暖用热交换器36加热后的供暖用空气被送出到室内。

供暖运行通过预先设定了供暖时间的供暖计时器49的到时而被停止,或者通过对供暖运行开关51进行off(断开)操作而被停止。当供暖计时器49到时时,供暖运行控制部47使供暖用阀装置45以及暖风风扇37停止,结束供暖运行。在对供暖运行开关51进行了off(断开)操作时,在该时刻,供暖运行控制部47使供暖用阀装置45及暖风风扇37停止而结束供暖运行。

这样,衣物干燥运行控制部46和供暖运行控制部47互不影响地分别独立地执行衣物干燥运行控制和供暖运行控制。因此,能够根据需要仅执行衣物干燥运行和供暖运行中的任意一方,也能够同时执行衣物干燥运行和供暖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旋转滚筒7作为衣物干燥室,但不限于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单个的马达(干燥马达18)来驱动旋转滚筒7和排湿风扇15,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分别独立的马达驱动旋转滚筒和排湿风扇旋转。另外,虽然示出了衣物干燥用热交换器17和供暖用热交换器36以温水作为热介质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热介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各计时器(干燥计时器48、供暖计时器49)的到时(timeup)来结束衣物干燥运行或供暖运行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达到设定值时结束衣物干燥运行或供暖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