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横梁与车身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7212发布日期:2020-03-03 03:5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仪表板横梁与车身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身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与车身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仪表板横梁前端与车身都是通过横梁上的焊接螺母和螺栓直接固定,无法吸收仪表板横梁与车身之间的装配公差,容易造成仪表板与车身及周边环境件匹配问题。如采用的是铝镁合金压铸横梁,出现适配问题改模周期长,备件和物料管理都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仪表板横梁与车身的固定点比较靠前,横梁一般需较长的悬臂与车身连接,但压铸横梁成型深度存在一定工艺局限性,例如采用的是铝镁合金压铸横梁,由于造型的限制,其很难满足直接连接的连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与车身连接结构,通过独立的连接支架实现仪表板横梁与车身的连接,解决仪表板横梁遇到的一些问题,便于工业化配合和调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仪表板横梁与车身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支架,设在仪表板横梁与车身之间,并将仪表板横梁和车身连接;

第一螺纹连接件;以及

间隙调整螺母,包括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活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配合,所述活动部件具有供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旋入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中设有能够弹性变形或脱落的隔挡部件;

其中,所述连接支架与仪表板横梁和/或车身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和间隙调整螺母。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上设有卡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在与车身连接的一端设有接口,间隙调整螺母设在连接支架与车身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的卡接结构与所述接口连接,第一螺纹连接件与间隙调整螺母配合将连接支架与车身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与车身通过多组第一螺纹连接件和间隙调整螺母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在与仪表板横梁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件过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连接件过孔将连接支架与仪表板横梁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在与仪表板横梁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在仪表板横梁上并与所述销孔配合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销孔包括主销孔和次销孔,所述主销孔为圆孔,所述次销孔为腰型孔,所述定位销包括与主销孔配合的主定位销和与所述次销孔配合的次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采用板材弯折或拼接形成中空的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在与车身连接的一端采用弯折或拼接形成与车身平行的第一连接座。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在与仪表板横梁的一端采用弯折或拼接形成与仪表板横梁平行的第二连接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通过独立的连接支架实现仪表板横梁与车身的连接,连接支架的加入能够延长仪表板横梁的深度,从而使仪表板横梁摆脱成型工艺的限制,同时,连接组件采用第一螺纹连接件和间隙调整螺母,当第一螺纹连接件旋入第二螺孔进行打紧时,接触隔挡部件后带动活动部件转动,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螺纹配合旋开,即通过间隙调整螺母的自身结构吸收掉连接处装配后的间隙,实现该连接位置的紧固的同时,吸收仪表板横梁与车身之间的装配公差,便于工业化配合和调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连接支架将仪表板横梁和车身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支架与间隙调整螺母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支架与间隙调整螺母拆分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支架与仪表板横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间隙调整螺母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横梁与车身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支架1,设在仪表板横梁2与车身3之间,并将仪表板横梁2和车身3连接;独立的连接支架1便于装车匹配调试,其中,车身3包括前围板、前围上盖板等车身结构或者与上述结构直接或间接连接的车身结构。

第一螺纹连接件4,可采用螺栓、螺丝、螺钉、螺杆等;以及

间隙调整螺母5,包括固定部件51和活动部件52,所述固定部件51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活动部件52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配合,所述活动部件52具有供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4旋入的第二螺孔53,所述第二螺孔53中设有能够弹性变形或脱落的隔挡部件54;

其中,所述连接支架1与仪表板横梁2和/或车身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4和间隙调整螺母5。即间隙调整螺母5安装在连接支架1上,第一螺纹连接件4穿过仪表板横梁2或车身3与间隙调整螺母5连接,或者间隙调整螺母5安装在仪表板横梁2或车身3上,第一螺纹连接件4穿过连接支架1与间隙调整螺母5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独立的连接支架1实现仪表板横梁2与车身3的连接,连接支架1的加入能够延长仪表板横梁2的深度,从而使仪表板横梁2摆脱成型工艺的限制,同时,连接组件采用第一螺纹连接件4和间隙调整螺母5,当第一螺纹连接件4旋入第二螺孔53进行打紧时,接触隔挡部件54后带动活动部件52转动,活动部件52与固定部件51螺纹配合旋开,吸收掉连接处装配后的间隙,第一螺纹连接件4继续转动,活动部分碰到对侧结构后,由于阻力导致隔挡部件54变形或脱落从而不能再继续压住第一螺纹连接件4,第一螺纹连接件4继续前行,实现该连接位置的紧固。间隙调整螺母5与第一螺纹连接件4配合,能够吸收仪表板横梁2与车身3之间的装配公差,便于工业化配合和调试。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51可以通过焊接、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例如在不同实施例中,固定部件51通过焊接、卡扣等方式与连接支架1、仪表板横梁2或车身3固定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固定部件51上设有卡接结构55,即固定部件51通过卡接结构55实现固定连接。

参见图2、图3,所述连接支架1在与车身3连接的一端设有接口11,间隙调整螺母5设在连接支架1与车身3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51的卡接结构55与所述接口11连接,第一螺纹连接件4与间隙调整螺母5配合将连接支架1与车身3连接。连接时,将连接支架1与仪表板横梁2连接,将连接支架1与仪表板横梁2的整体结构与车身3连接,间隙调整螺母5与车身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旋紧第一螺纹连接件4,当第一螺纹连接件4旋入间隙调整螺母5进行打紧时,间隙调整螺母5自身结构会旋开吸收掉仪表板横梁2与车身3装配后的间隙,继续旋紧第一螺纹连接件4,由于阻力导致隔挡部件54变形或脱落从而不能再继续压住第一螺纹连接件4,第一螺纹连接件4继续前行,最终实现该箱体支架结构与车身3前围的紧固。

所述连接支架1与车身3通过一组或多组第一螺纹连接件4和间隙调整螺母5连接。参见图1、图2、图3,多组第一螺纹连接件4和间隙调整螺母5分别设在连接支架1的顶部和底部,稳定性相对更佳。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连接支架1在与仪表板横梁2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件过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连接件过孔将连接支架1与仪表板横梁2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件6。连接支架1在与仪表板横梁2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6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仪表板横梁2装车匹配调试。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连接支架1在与仪表板横梁2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在仪表板横梁2上并与所述销孔配合的定位销,定位销与第二螺纹连接件6配合使用,实现连接支架1在与仪表板横梁2的快速、准确对接,其中,所述销孔包括主销孔和次销孔,所述主销孔为圆孔,所述次销孔为腰型孔,所述定位销包括与主销孔配合的主定位销71和与所述次销孔配合的次定位销72,次定位销72与腰型孔配合,增加了次定位销的配合余量,降低了双定位销下的成型精度要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1可采用块、板等结构,优选的,参见图2、图3,所述连接支架1采用板材弯折或拼接形成中空的箱体结构,提升了该连接支架1的整体强度,可提高仪表板整体模态。

参见图2、图3,所述连接支架1在与车身3连接的一端采用弯折或拼接形成与车身3平行的第一连接座12,用于安装连接车身3与连接支架1的连接组件。第一连接座12的边缘设有卷边,以增加强度。

参见图2、图3,所述连接支架1在与仪表板横梁2的一端采用弯折或拼接形成与仪表板横梁2平行的第二连接座13,用于安装连接仪表板横梁2与连接支架1的连接组件,第二连接座13上设有肋结构,以增加强度。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