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5040发布日期:2018-10-19 18:54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的处理方法,属于布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自身的卫生保键意识日益增强对功能性产品的要求日益提升,生态环保舒适随着科技的进步变成了可能。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干燥保暖保湿的需求市场比例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布料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处理得到的布料不仅具有极好保湿效果,同时还具有极好的保温效果。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加工得到的胚布先烘干,然后在含有保温剂和保湿剂的处理槽中同浴进行保温、保湿浸轧,最后定型得到布料成品。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烘干的时间为130~140℃,速度为10-30m/分钟。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浸轧时,处理槽中保温剂的添加量为20–40g/l。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保温剂的主要成分为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分别占保温剂总质量的3-6%和3-6%,余量为水。本发明通过配伍上述的保温剂,并将保温剂存储于胶束中,在穿着过程中对于人体释放的热量予以缓慢释放以达到保暖效果。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浸轧时,处理槽中保湿剂的添加量20-40g/l。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所述的保湿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深海鱼油1-5%、玻尿酸5%-10%、海洋胶原蛋白肽1%-5%、十一碳烯酸单甘油酯1%-5%,水75-92%。本发明通过纤维素释放保湿的上述试剂,达到肌肤水分的平衡起到保湿作用,手感柔软,亲肤性好。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保温、保湿浸轧处理时的ph为5,用苹果酸或柠檬酸调ph至5,带液率为80-100%,温度车速:130℃*15m/分钟。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定型处理的试剂为交联剂聚氨酯。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交联剂聚氨酯的加入量为20-40g/l。

在上述保温保湿布料的处理方法中,定型的温度为120~140℃,定型的速率为10~20m/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先将布料放入有特定配比的保温剂和保湿剂中进行同浴的保温、保湿处理,将保温剂存储于胶束中,在穿着过程中对于人体释放的热量予以缓慢释放以达到保暖效果;同时通过纤维素释放保湿剂,达到肌肤水分的平衡起到保湿作用,手感柔软,亲肤性好。

2、本申请中的交联剂为聚氨酯,聚氨酯分散渗透性能良好且在纤维表面和纤维间形成一层不封闭的膜,自交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耐洗性,不会造成阻染现象赋予织物特殊的手感及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先进行保温保湿处理后再用聚氨酯进行定型处理,一起使用可以快速作用于面料,由于新产品的有效成分非水溶性的,通过添加交联剂可将本产品的耐洗次数提升到100次,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加工得到的胚布先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的温度根据布料选择),烘干的时间为140℃,速度为30m/分钟;

然后将烘干后的胚布放入到含有保温剂和保湿剂的处理槽中同浴进行保温、保湿浸轧,浸轧时用苹果酸或柠檬酸调ph至5,带液率为80-100%,温度车速:130℃*15m/分钟;其中处理槽中保温剂和保湿剂的添加量均为30g/l;保温剂的主要成分为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分别占保温剂总质量的5%和5%,余量为水;保湿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深海鱼油3%、玻尿酸8%、海洋胶原蛋白肽2%、十一碳烯酸单甘油酯3%,水84%;

最后使用30g/l聚氨酯在140℃和20m/分钟的条件下定型得到布料成品。

实施例2

将加工得到的胚布先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的温度根据布料选择),烘干的时间为135℃,速度为20m/分钟;

然后将烘干后的胚布放入到含有保温剂和保湿剂的处理槽中同浴进行保温、保湿浸轧,浸轧时用苹果酸或柠檬酸调ph至5,带液率为80-100%,温度车速:130℃*15m/分钟;其中处理槽中保温剂和保湿剂的添加量均为20g/l;保温剂的主要成分为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分别占保温剂总质量的3%和6%,余量为水;保湿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深海鱼油1%、玻尿酸5%%、海洋胶原蛋白肽1%、十一碳烯酸单甘油酯1%,水92%;

最后使用20g/l聚氨酯在130℃和15m/分钟的条件下定型得到布料成品。

实施例3

将加工得到的胚布先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的温度根据布料选择),烘干的时间为130℃,速度为10m/分钟;

然后将烘干后的胚布放入到含有保温剂和保湿剂的处理槽中同浴进行保温、保湿浸轧,浸轧时用苹果酸或柠檬酸调ph至5,带液率为80-100%,温度车速:130℃*15m/分钟;其中处理槽中保温剂和保湿剂的添加量均为40g/l;保温剂的主要成分为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甘菊萃取物与辣椒萃取物分别占保温剂总质量的6%和3%,余量为水;保湿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深海鱼油5%、玻尿酸10%、海洋胶原蛋白肽5%、十一碳烯酸单甘油酯5%,水75%;

最后使用40g/l聚氨酯在120和10m/分钟的条件下定型得到布料成品。

对比例1-3

分别与实施例1-3的区别仅在于未添加保湿剂,即未经过保湿浸轧处理。

对比例4-6

分别与实施例1-3的区别仅在于未添加保温剂,即未经过保温浸轧处理。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3的布料按照吸湿放湿测试(企标tanatex),测试条件:空白及处理布100℃*2小时烘干,吸湿:25.6℃湿度90%,放湿:25.6℃湿度15%,吸湿放湿比:△%=(b-a)/a*100%,a为实施例,b为实施例对应的对比例。

实施例1-3及对比例1-3的布料的吸湿和放湿性能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及对比例1-3的布料的吸湿和放湿性能

从表1可以得出本发明处理得到的布料的保湿性合格,合格的标准为吸湿>5%,放湿<-10%。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4-5的布料按照测试方法:企标tanatex(红外线测温)进行测试,皮肤温差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说明本发明处理得到的布料具有极好的保温性。

本处实施例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中点值未穷尽之处以及在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对单个或者多个技术特征的同等替换所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同样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并且本发明方案所有涉及的参数间如未特别说明,则相互之间不存在不可替换的唯一性组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