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高质量印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1493发布日期:2018-11-24 13:1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面料高质量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现有的染色方式有浸染、喷染等,在进行浸染时由于燃料的溶解性一般,长时间后容易出现沉积的情况,底部的染料色重,而表面的染液色淡,影响染色效果并且长期时候染料中的杂质容易沾附在面料表面。

授权公告号为cn201810052331.8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印染装置,并具体公开了支撑架上设有两个印染箱,利用驱动部控制驱动杆伸缩控制支撑架的上下移动,再利用直线电机控制第一滑块移动控制印染箱在支撑架上左右移动,通过接头使进料管与供液管或出水管密封连接,向染料混合腔内供应染料或对染料混合腔进行清洗使印染箱分别处于工作状态和准备状态,可以根据印染要求快速进行切换,提高印染的效率,同时确保印染的效果;对印染和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收集并进行过滤,使排放的污水水质达到相应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其不具备在提高染色效率的同时对染料中的粗颗粒染料进行研磨提高染料利用率以及染液均匀性的能力并且染色出来的面料表面容易沾附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在染料箱底部设置下研磨组件,沉积的粗颗粒染料聚集在研磨槽内,再通过上研磨组件与下研磨组件配合,在驱动组件带动下对粗颗粒染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染料进入到导流通道内,挤压机构挤压的染液与研磨出来的染液在导流通道内混合,均匀的染液再通过喷染机构喷出,对传输的面料形成喷染,进而解决了面料的染色过程中染料色度均匀性差,染料利用率不高,染色效果不佳以及浸染过程中面料表面容易沾附杂质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纺织面料高质量印染装置,包括染料箱,所述染料箱的左侧边内开设有挤压腔,其底边内开设有与挤压腔连通的导流通道,其右侧边处设置有与导流通道连通的喷染机构;

所述挤压腔处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用于挤压挤压腔内的染液使染液经导流通道后从喷染机构喷出到面料上;

所述染料箱内靠近底边的位置处设置有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流通道上方的下研磨组件、设置在下研磨组件上方的上研磨组件以及设置在上研磨组件一侧的驱动组件,粗颗粒染料沉积在所述下研磨组件上,所述挤压机构向下挤压时带动上研磨组件下移至下研磨组件,并同步带动驱动组件向下移动,驱动组件带动上研磨组件左右移动对下研磨组件上的粗颗粒染料进行研磨;

所述染料箱的右侧还设置有面料收卷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向下挤压染液时同步带动面料收卷机构对面料进行收卷。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喷染机构包括开设在染料箱右侧边内部的第一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以及设置在染料箱内靠右侧边处的第一喷染管和第二喷染管,所述第一喷染管和第二喷染管分别与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均与导流通道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染料箱上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升降件、在升降件带动下升降的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且沿挤压腔内壁上下滑动的压板;

所述挤压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下研磨组件包括开设在染料箱底部的研磨槽,所述研磨槽靠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与导向通道连通的细孔,所述研磨槽内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料组件a和挡料组件b,所述挡料组件a和挡料组件b均包括固定在研磨槽侧壁上的导杆、沿导杆滑动且下表面贴合研磨槽底面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滑块和研磨槽侧壁之间且套设在导杆上的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研磨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的滑套、与滑套滑动配合的滑杆、固定在滑杆下端部的滑动架以及设置在滑动架下方的研磨板,所述研磨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架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辊轮组,所述辊轮组沿着滑槽滚动;

所述滑套的下端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辊轮组设置有至少两个辊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安装杆、固定在安装杆下端部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可转动设置在染料箱侧壁上的转轴、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且与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固定设置在研磨板上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二齿条的上方且两者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三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面料收卷机构包括设置在染料箱右侧的收卷辊、与收卷辊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随支架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三齿轮与收卷辊一起转动,其随支架向上移动时第三齿轮与收卷辊不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染料箱的右侧边上开设通槽,所述染料箱内设置有若干导布辊,所述面料经导布辊导向传输经过通槽,所述第一喷染管设置在通槽上方向下喷染液,所述第二喷染管设置在通槽下方向上喷染液。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杆、可转动设置在驱动杆上的齿,所述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限制齿向上转动的限位块,齿与驱动杆之间连接有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染料箱的底部在研磨槽的四周均设置有斜面,所述研磨板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状,所述研磨板的两侧边的下边角均设置有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在染料箱底部设置下研磨组件,使得沉积的粗颗粒染料能聚集在研磨槽内,再通过设置上研磨组件在挤压机构的带动下间断性下移与下研磨组件配合,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对粗颗粒染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染料进入到导流通道内,挤压机构挤压的染液与研磨出来的染液在导流通道内混合,提高了染液的色度均匀性,均匀的染液再通过喷染机构喷出,对传输的面料形成喷染,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染液的均匀性以及面料的染色效果。

2.本发明中通过在研磨槽内两侧设置挡料组件a和挡料组件b配合研磨槽四周设置的斜面使沉积的染料能集中到研磨槽内,并且上研磨组件在来回进行研磨时也能与挡料组件a和挡料组件b配合,避免将染料以及杂质刮向一侧,研磨板两侧边的下边角设置的倒角更进一步地促进粗颗粒染料进入到研磨板下方进行有效的研磨。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面料收卷机构与挤压机构联动,使得挤压机构向下挤压使喷染机构进行喷染时能同步带动面料收卷机构对面料进行收卷,使喷染过程中面料缓慢向前传输,边传输边喷染提高喷染均匀性,并且喷染机构设置在染料箱的出口位置处,能对浸染过程中沾附在面料上的杂物进行清除,而在挤压机构复位喷染机构停止喷染时,通过设置的驱动件使得其复位时收卷辊不发生转动,面料停止传输。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染色效果好,染料均匀性好,染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面料印染设备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面料间断性传输染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面料间断性传输染色系统的部分剖切示意图。

图3为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面料传输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染料箱的部分剖切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研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辊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纺织面料高质量印染装置,包括染料箱1,所述染料箱1的左侧边内开设有挤压腔11,其底边内开设有与挤压腔11连通的导流通道12,其右侧边处设置有与导流通道12连通的喷染机构2;

所述挤压腔11处设置有挤压机构3,所述挤压机构3用于挤压挤压腔11内的染液使染液经导流通道12后从喷染机构2喷出到面料10上;

所述染料箱1内靠近底边的位置处设置有研磨机构4,所述研磨机构4包括设置在导流通道12上方的下研磨组件41、设置在下研磨组件41上方的上研磨组件42以及设置在上研磨组件42一侧的驱动组件43,粗颗粒染料沉积在所述下研磨组件41上,所述挤压机构3向下挤压时带动上研磨组件42下移至下研磨组件41,并同步带动驱动组件43向下移动,驱动组件43带动上研磨组件42左右移动对下研磨组件41上的粗颗粒染料进行研磨;

所述染料箱1的右侧还设置有面料收卷机构5,所述挤压机构3向下挤压染液时同步带动面料收卷机构5对面料10进行收卷。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染料箱1底部设置下研磨组件,使得沉积的粗颗粒染料能聚集在研磨槽内,再通过设置上研磨组件在挤压机构3的带动下间断性下移与下研磨组件配合,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对粗颗粒染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染料进入到导流通道12内,挤压机构3挤压的染液与研磨出来的染液在导流通道12内混合,提高了染液的色度均匀性,均匀的染液再通过喷染机构2喷出,对传输的面料形成喷染,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染液的均匀性以及面料的染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喷染机构2包括开设在染料箱1右侧边内部的第一出液通道21、第二出液通道22以及设置在染料箱1内靠右侧边处的第一喷染管23和第二喷染管24,所述第一喷染管23和第二喷染管24分别与第一出液通道21和第二出液通道22连通,所述第一出液通道21和第二出液通道22均与导流通道12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设置在染料箱1上的支撑架31、安装在支撑架31上的升降件32、在升降件32带动下升降的支架33以及固定在支架33上且沿挤压腔11内壁上下滑动的压板34;

所述挤压腔1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111。

进一步地,所述下研磨组件41包括开设在染料箱1底部的研磨槽411,所述研磨槽411靠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与导向通道12连通的细孔412,所述研磨槽411内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料组件a44和挡料组件b45,所述挡料组件a44和挡料组件b45均包括固定在研磨槽411侧壁上的导杆441、沿导杆441滑动且下表面贴合研磨槽411底面的滑块442以及设置在滑块442和研磨槽411侧壁之间且套设在导杆441上的弹簧443。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在研磨槽411内两侧设置挡料组件a44和挡料组件45b配合研磨槽411四周设置的斜面使沉积的染料能集中到研磨槽411内,并且上研磨组件42在来回进行研磨时也能与挡料组件a44和挡料组件b45配合,避免将染料以及杂质刮向一侧,研磨板424两侧边的下边角设置的倒角更进一步地促进粗颗粒染料进入到研磨板下方进行有效的研磨。

进一步地,所述上研磨组件42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架33上的滑套421、与滑套421滑动配合的滑杆422、固定在滑杆422下端部的滑动架423以及设置在滑动架423下方的研磨板424,所述研磨板424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25,所述滑动架423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辊轮组426,所述辊轮组426沿着滑槽425滚动;

所述滑套421的下端部设置有限位部427,所述辊轮组426设置有至少两个辊轮428。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固定在支架33上的安装杆431、固定在安装杆431下端部的第一齿条432和第二齿条433、可转动设置在染料箱1侧壁上的转轴434、分别固定在转轴434的两端且与转轴434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435和第二齿轮436以及固定设置在研磨板424上的第三齿条437,所述第一齿条432和第二齿条433均与第一齿轮435啮合,所述第一齿条432设置在第二齿条433的上方且两者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435的两侧,所述第三齿条437与第二齿轮436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染料箱1的右侧边上开设通槽14,所述染料箱1内设置有若干导布辊15,所述面料10经导布辊15导向传输经过通槽14,所述第一喷染管23设置在通槽14上方向下喷染液,所述第二喷染管24设置在通槽14下方向上喷染液。

更进一步地,所述染料箱1的底部在研磨槽411的四周均设置有斜面13,所述研磨板424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状,所述研磨板424的两侧边的下边角均设置有倒角4241。

实施例二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所述面料收卷机构5包括设置在染料箱1右侧的收卷辊51、与收卷辊51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52以及固定在支架33上的驱动件53,所述驱动件53随支架33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三齿轮52与收卷辊51一起转动,其随支架33向上移动时第三齿轮52与收卷辊51不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53包括驱动杆531、可转动设置在驱动杆531上的齿532,所述齿53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驱动杆531上设置有限制齿532向上转动的限位块533,齿532与驱动杆531之间连接有弹簧534。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面料收卷机构5与挤压机构3联动,使得挤压机构3向下挤压使喷染机构2进行喷染时能同步带动面料收卷机构5对面料进行收卷,使喷染过程中面料缓慢向前传输,边传输边喷染提高喷染均匀性,并且喷染机构设置在染料箱1的出口位置处,能对浸染过程中沾附在面料上的杂物进行清除,而在挤压机构3复位喷染机构2停止喷染时,通过设置的驱动件53使得其复位时收卷辊51不发生转动,面料停止传输。

工作过程如下:

升降件32带动支架33向下移动,压板34、上研磨组件42以及驱动件53同步向下移动,压板34挤压挤压腔11内的染液,染液经导流通道12后分别经第一喷染管23和第二喷染管24喷出,在此过程中驱动件53带动收卷辊51转动,面料边传输边进行喷染;

与此同时,上研磨组件42向下移动,当移动至研磨板424贴合在研磨槽411底面上时,继续下移,研磨板424上的滑杆422相对滑套421滑动,驱动组件43的第二齿条433首先与第一齿轮435啮合,带动第一齿轮435转动,第一齿轮435带动第二齿轮436同步转动,第二齿轮436带动研磨板424上的第三齿条437移动,第三齿条437带动研磨板424沿着辊轮组426向挡料组件b45一侧滑动对研磨板424下方的粗颗粒染料进行研磨,并将挡料组件b45的滑块442挤压向一侧,第二齿条433与第一齿轮435脱离后,第一齿条432开始带动第一齿轮435反向转动,同理研磨板424也沿着辊轮组426反向朝挡料组件a44方向移动,继续研磨并挤压挡料组件a44的滑块442,研磨好的染料经研磨槽411底部的细孔412流入导流通道12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