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8328发布日期:2019-01-16 06:1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采用熔纺法制得的涤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形态结构具有圆形的截面和无特殊的纵向结构。涤纶纤维具有如下优点:1.强度高。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8.0cn/dtex。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2.弹性好。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3.耐热性涤纶是通过熔纺法制成,成形后的纤维可又再经加热熔化,属于热塑性纤维。涤纶的熔点比较高,而比热容和导热率都较小,因而涤纶纤维的耐热性和绝热性要高些。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4.热塑性好,抗熔性较差。由于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因此涤纶是合成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且褶裥持久。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与烟头、火花等接触。5.耐磨性好。耐磨性仅次于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6.耐光性好。耐光性仅次于腈纶。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7.耐腐蚀。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还有较强的抗酸碱性,抗紫外线的能力但是涤纶分子链上因无特定的染色基团,而且极性较小,所以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开发出有利于人体的涤纶织物,本发明提供一种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一种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构树子原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后用重物法进行反复机械粉碎;步骤二:将粉碎好的构树子,加入水中,加入分散剂和助染剂,加热至45-50℃,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功率为200-300w,时间为10-15分钟;步骤三:加入涤纶面料,进行微波处理,初始功率为2500w,以500w/h的速度逐渐降低至500w,保持此功率1.5-2h;步骤四:将涤纶面料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并进行150-170℃高温定型,即可。构树子,又名楮实子,彀木子、纱纸树、构树子等,是一种桑科植物。其主长于河南、湖北、湖南、甘肃等地区。该植物性寒,味甘,具有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能,常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目生翳膜、水肿胀满等病症。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papyrifera(l.)vent.的新鲜成熟果实。干燥果实呈卵圆形至宽卵形,顶端渐尖,长2~2.5毫米,直径1.5~2毫米。外表面黄红色至黄棕色,粗糙,具细皱纹。一侧具凹下的沟纹,另一侧显著隆起,呈脊纹状,基部具残留的果柄,剥落果皮后可见白色充满油脂的胚体。气弱,味淡而有油腻感,以色红、子老、无杂质者为佳。果实含皂甙(0.51%)、维生素b及油脂。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二中,加入水中的构树子的粒径为100-500微米。本发明在溶液中加入构树子颗粒,并用微波对涤纶纤维处理,目的是在强力微波震荡作用下,将构树子与涤纶纤维表面进行摩擦,涤纶纤维表面会形成小凹槽或缺陷,从而使涤纶纤维更容易上色。构树子的粒径高于500微米对涤纶纤维强度的伤害较大,甚至会影响涤纶纤维的纺织性能;而构树子的粒径小于100微米对涤纶纤维表面的摩擦作用较小,不易形成小凹槽或缺陷。同时,构树子颗粒在微波作用下,可以将大黄素、大黄酚等具有抗菌作用的成分,逐渐溶解到水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渗透到涤纶纤维中,从而使涤纶纤维具备一定的抗菌、抑菌性能。微波的功率从大到小逐渐降低,可以使涤纶纤维开始摩擦时较为剧烈。容易形成小凹槽或缺,后期则以渗透为主,摩擦为辅,防止涤纶纤维的强度受到太大影响。优选的,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铵属温和型弱酸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泡沫丰富,刺激性小,粘度大,易冲洗,是中高档香波、沐浴液的主要原料。本发明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铵一方面是加强构树子的分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大黄素、大黄酚等有益成分的溶解。优选的,所述的分散剂和助染剂在水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8%和0.8-1.2%。优选的,所述的浸染工艺参数为:构树子用量为3-5%o.w.f.,温度:55-60℃,染色时间:10-15min,浴比:1:10-30。优选的,所述的助染剂为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助染剂中,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5-8):1。本发明所述的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采用构树子对涤纶纤维进行处理,整个染色过程不加入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添加剂,属于环保的新型涤纶染色工艺,染色后,涤纶纤维的色牢度好、抗菌抑菌效果佳;不采用高温,强酸碱对涤纶进行染色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护构树子中的抗菌、抗病毒成分,达到更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构树子原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后用重物法进行反复机械粉碎;步骤二:将粉碎好的构树子,加入水中,加入分散剂和助染剂,加热至48℃,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功率为250w,时间为12分钟;步骤三:加入涤纶面料,进行微波处理,初始功率为2500w,以500w/h的速度逐渐降低至500w,保持此功率2h;步骤四:将涤纶面料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并进行155℃高温定型,即可。所述的步骤二中,加入水中的构树子的粒径为100-500微米。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铵。所述的分散剂和助染剂在水中的重量百分比为6%和1.1%。所述的浸染工艺参数为:构树子用量为4%o.w.f.,温度:58℃,染色时间:15min,浴比:1:20。所述的助染剂为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混合物。所述的助染剂中,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6:1。实施例2一种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构树子原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后用重物法进行反复机械粉碎;步骤二:将粉碎好的构树子,加入水中,加入分散剂和助染剂,加热至50℃,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功率为300w,时间为10分钟;步骤三:加入涤纶面料,进行微波处理,初始功率为2500w,以500w/h的速度逐渐降低至500w,保持此功率1.5h;步骤四:将涤纶面料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并进行170℃高温定型,即可。所述的步骤二中,加入水中的构树子的粒径为100-500微米。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铵。所述的分散剂和助染剂在水中的重量百分比为8%和0.8%。所述的浸染工艺参数为:构树子用量为3%o.w.f.,温度:60℃,染色时间:10min,浴比:1:10。所述的助染剂为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混合物。所述的助染剂中,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5:1。实施例3一种涤纶织物的环保型构树子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构树子原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后用重物法进行反复机械粉碎;步骤二:将粉碎好的构树子,加入水中,加入分散剂和助染剂,加热至45℃,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功率为300w,时间为10分钟;步骤三:加入涤纶面料,进行微波处理,初始功率为2500w,以500w/h的速度逐渐降低至500w,保持此功率1.8h;步骤四:将涤纶面料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并进行150℃高温定型,即可。所述的步骤二中,加入水中的构树子的粒径为100-500微米。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铵。所述的分散剂和助染剂在水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和1.2%。所述的浸染工艺参数为:构树子用量为3%o.w.f.,温度:55℃,染色时间:12min,浴比:1:30。所述的助染剂为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混合物。所述的助染剂中,乙二醇单丁醚和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8:1。对比例1将实施例1中的助染剂去除,其余配比和染色方法不变。对比例2将实施例1中的助染剂中的乙二醇单丁醚去除,其余配比和染色方法不变。对比例3将实施例1中的助染剂中的硬脂酸钠去除,其余配比和染色方法不变。以下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染色的涤纶样品进行色牢度检测,具体的检测数据见表1。表1:涤纶样品的色牢度检测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皂洗色牢度4级4级4级2-2.5级3级2-2.5级干摩擦牢度4级4级4级2.5-3级3级2.5-3级湿摩擦牢度4级4级4级2.5-3级3级2.5-3级经检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涤纶样品,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