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床及其收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6197发布日期:2019-02-15 23:4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裁床及其收料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型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裁床及其收料台。



背景技术:

大型机械设备,体积太大一直是制约小型服装厂购买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小型客户,服装厂房占地面积较小,还要安排仓库,铺布桌等,完全限制了裁床的入场使用。因为裁床体积太大,带来了周边预留安全空间不足、操作不便等一系列的问题。此外,裁床需要匹配多条铺布线,可左右移动到对应铺布桌位置,裁床长度包含床体和收料台两部份,长度均在五米以上,经常受空间限制,无法多条生产线共同匹配,达不到裁床的最高使用效率。

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可以节省占用空间以提高使用效率的裁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裁床及其收料台,节省占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料台,包括主收料台和辅收料台,辅收料台设有连接板,主收料台设有滑轨安装板,位于连接板的下方设有和滑轨安装板相连、用以相对于滑轨安装板滑动的滑轨,还包括一端铰接于连接板、另一端铰接于滑轨的翻转接板;

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缩回时,翻转接板带动连接板朝向远离滑轨安装板的方向旋转,用以供辅收料台朝向靠近滑轨的方向运动,且滑轨带动连接板和辅收料台靠近滑轨安装板运动,以实现辅收料台收纳于主收料台的下方;

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伸出时,滑轨带动连接板和辅收料台远离滑轨安装板运动,且翻转接板带动连接板朝向靠近滑轨安装板的方向旋转,用以供辅收料台朝向远离滑轨的方向运动,以实现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的下方伸出。

优选地,滑轨设有当辅收料台缩回至主收料台的下方时用以与翻转接板接触的第二限位块,用以限制翻转接板带动连接板朝向远离滑轨安装板的方向旋转,主收料台的下侧设有当辅收料台缩回至主收料台的下方时用以限制辅收料台的水平运动的折叠限位块;

滑轨设有与翻转接板接触、用以限制翻转接板处于竖直位置的第一限位块,主收料台的下侧设有当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下方伸出时用以限制辅收料台的水平运动的伸展限位块。

优选地,滑轨设有滑轨吊点,连接板设有吊环,滑轨吊点与吊环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两块连接板位于辅收料台的两侧,且两块连接板连接有位于主传送带和辅传送带之间的过渡板,过渡板和主传送带之间以及过渡板和辅传送带之间均具有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铰接于辅收料台的下方用以支撑辅收料台的辅脚架。

优选地,辅收料台设有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设有用以驱动辅传送带的电机。

优选地,折叠限位块设有缓冲器,以实现对辅收料台收纳时动能余量的吸收。

优选地,主收料台的两侧设有主收料台侧板,主收料台侧板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主驱动轴与主从动轴,主驱动轴与主从动轴之间设有主传送带;辅收料台两侧设有辅收料台侧板,辅收料台侧板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辅驱动轴与辅从动轴,辅驱动轴与辅从动轴之间设有辅传送带。

优选地,翻转接板的具体数量为三个,且分别等距铰接于滑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裁床,包括上述任一项收料台。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收料台的辅收料台设有连接板,主收料台设有滑轨安装板及与滑轨安装板相连、用以相对于滑轨安装板滑动的滑轨,翻转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滑轨和连接板铰接,因此当翻转接板带动连接板朝向远离滑轨安装板的方向旋转时,辅收料台朝向靠近滑轨的方向运动,且滑轨带动连接板和辅收料台靠近滑轨安装板运动,辅收料台收纳在主收料台的下方,以实现辅收料台的缩回隐藏;当翻转接板转动至滑轨的竖直位置、滑轨带动连接板从滑轨安装板内滑出时,即翻转接板带动连接板朝向靠近滑轨安装板的方向旋转,辅收料台朝向远离滑轨的方向运动,且滑轨带动连接板和辅收料台远离滑轨安装板运动,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的下方伸出,以实现辅收料台对主收料台的工作空间的加长。

因此上述收料台在工作状态下将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的下方伸出,实现了收料台工作空间的加长;在空闲状态下将辅收料台缩回隐藏在主收料台的下方,以实现收料台整体长度的缩短,解决了收料台占用空间大和操作不便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完全伸展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完全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部分伸展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主传送带、11-主收料台侧板、12-辅驱动轴、13-辅从动轴、2-辅传送带、21-辅收料台侧板、22-主驱动轴、23-主从动轴、31-滑轨安装板、32-滑轨、33-连接板、34-弹簧、35-滑轨吊点、36-吊环、37-翻转接板、38-过渡板、41-主脚架安装板、42-主脚架、51-电机安装板、52-电机、53-链轮、6-辅脚架、71-折叠限位块、72-伸展限位块、73-第一限位块、74-第二限位块、75-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完全伸展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完全折叠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收料台的部分伸展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收料台主要包括主收料台和辅收料台,辅收料台设有连接板33,主收料台设有滑轨安装板31,在连接板33的下方设有和滑轨安装板31连接、用以相对于滑轨安装板31滑动的滑轨32,翻转接板37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连接板33和滑轨32,当翻转接板37以其与滑轨32的绞点转动时,铰接于翻转接板37另一端的连接板33绕翻转接板37与滑轨32的绞点转动。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缩回时,翻转接板37带动连接板33朝向远离滑轨安装板31的方向旋转,用以供辅收料台朝向靠近滑轨32的方向运动,且滑轨32带动连接板33和辅收料台靠近滑轨安装板31运动,以实现辅收料台收纳于主收料台的下方;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伸出时,滑轨32带动连接板33和辅收料台远离滑轨安装板31运动,且翻转接板37带动连接板33朝向靠近滑轨安装板31的方向旋转,用以供辅收料台朝向远离滑轨32的方向运动,以实现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的下方伸出。

为了便于说明,对本发明中的收料台的方向进行明确,以图4中收料台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主收料台位于辅收料台的后方,主收料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脚架42,主脚架42通过设于主收料台两侧的主收料台侧板11上的主脚架安装板41对主收料台起到支撑作用。主收料台侧板11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主驱动轴22和主从动轴23,主驱动轴22设于主收料台的后端而主从动轴23设于主收料台的前端,主驱动轴22和主从动轴23之间设有主传送带1,主驱动轴22带动主传送带1运动以实现主收料台的作业。辅收料台的两侧设有辅收料台侧板21,连接板33设于辅收料台侧板21且相对于辅收料台固定,辅收料台侧板21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辅驱动轴12和辅从动轴13,辅驱动轴12设于辅收料台的前端而辅从动轴13设于辅收料台的后端。辅收料台可以同主收料台通过同一动力装置带动实现同步运动,辅收料台也可以通过独立的动力装置控制。当收料台作业工作时,辅收料台与主收料台具有同样的功能作用,均可以通过传送带进行收料作业,因此在增加了辅收料台的条件下收料台具有更大的作业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无论是伸出还是缩回的运动过程,都是两种运动的结合。以辅收料台位于主收料台前方进行说明,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处于完全伸出状态且需要进行缩回时,对辅收料台的缩回进行操作:首先翻转接板37顺时针旋转小于九十度,此时辅收料台的工作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主收料台的工作面,其次滑轨32相对于滑轨安装板31朝向靠近滑轨安装板31即向后作水平运动,滑轨32与连接板33通过翻转接板37实现连接,因此滑轨32带动连接板33向后水平运动,而固定于辅收料台的辅收料台侧板21相对于连接板33固定,因此滑轨32带动辅收料台向后作水平运动,而辅收料台在竖直方向上低于主收料台,因此滑轨32带动辅收料台向后朝向滑轨安装板31运动以至于辅收料台完全收纳于主收料台的下方,实现对辅收料台的收纳。此时,辅收料台处于收纳的状态,节省了收料台占据的庞大空间,当辅收料台收纳时主收料台也可以独立工作,并不会仅仅局限为仅能在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下方伸出时收料台才能进行收料作业。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处于完全缩回状态且需要进行伸出时,对辅收料台的伸出进行操作:首先滑轨32向前即远离滑轨安装板31滑动,从滑轨安装板31滑出的滑轨32带动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下方露出,其次翻转接板37以其与滑轨32的绞点逆时针转动,连接板33绕翻转接板37与滑轨32的绞点作逆时针转动,当连接板33处于竖直方向最高位置时,辅收料台完全伸出,以在主收料台与辅收料台的共同作用下收料台的收料作业。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翻转接板37的数量具体为三个,分别等距均匀设置于滑轨32,需要说明的是,以面朝前方时的右手为右侧,在本实施例中仅仅在辅收料台的右侧设置了连接板33并通过翻转接板37、滑轨32和滑轨安装板31与主收料台右侧的主收料台侧板11连接,同样的,在辅收料台和主收料台的左侧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进行设置,以达到在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伸出与缩回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连接关系,但无论是设置为单侧还是双侧,翻转接板37具体为三个还是若干个,都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滑轨32设有第一限位块73和第二限位块74,主收料台侧板11设有伸展限位块72和折叠限位块71。当辅收料台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时,连接板33处于竖直方向的最高位置,而此时翻转接板37处于竖直位置,设于滑轨32的第一限位块73与翻转接板37一侧贴合,限制翻转接板37逆时针的转动,也就是说,当辅收料台从主收料台下方伸出后,在翻转接板37逆时针转动以实现辅收料台的伸出时,当翻转接板37旋转至第一限位块73处,第一限位块73限制翻转接板37于翻转接板37的竖直位置,此时辅收料台处于完全伸出状态。当辅收料台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时,在水平方向上辅收料台侧板21贴合于主收料台侧板11的伸展限位块72,伸展限位块72限制了辅收料台的向后即朝向滑轨安装板31运动,第一限位块73限制了翻转接板37的转动即辅收料台向下即朝向滑轨32的运动。当辅收料台处于完全缩回状态时,翻转接板37倾斜贴合于第二限位块74,第二限位块74限制翻转接板37的顺时针转动,此时辅收料台收纳于主收料台下方,在辅收料台的后端即靠近主收料台的一端,辅收料台侧板21与设于主收料台侧板11下方的折叠限位块71贴合,折叠限位块71限制辅收料台向后即朝向滑轨安装板31或主收料台的运动,第二限位块74限制翻转接板37的转动即辅收料台的竖直高度。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折叠限位块71中设有缓冲器75,当辅收料台进行相对于主收料台的缩回过程时,滑轨32滑动的过快速度会对机械造成损伤,因此在辅收料台的最终缩回位置即折叠限位块71处设置缓冲器75,能够吸收辅收料台缩回过程中因急停消耗的动能余量。

除此以外,位于辅收料台两侧的连接板33之间设有横向延伸的过渡板38,主收料台的主传送带1与辅收料台的辅传送带2在二者的连接处均具有向下的弧线,因此主传送带1与辅传送带2之间存在明显的凹陷,通过在辅收料台两侧的连接板33之间设置横向延伸的过渡板38,以弥补连接处的间距空缺,实现主收料台与辅收料台之间的过渡作用。为了便于过渡板38同辅收料台一同于主收料台下方的收纳,过渡板38与辅传送带2具有同样的宽度,过渡板38与主传送带1和辅传送带2间均留有间隙且稍低于主传送带1,起到收料作业时主收料台与辅收料台之间的过渡作用。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辅收料台下方设有辅脚架6,辅脚架6铰接在辅收料台上,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缩回时,辅脚架6绕铰接点顺时针转动以实现在辅收料台收纳状态下辅脚架6的收起,当辅收料台相对于主收料台伸出时,辅脚架6绕铰接点逆时针转动以实现在辅收料台伸出状态下辅脚架6的放下。

为了进一步实现辅收料台的独立的运动控制,辅收料台设有电机安装板51,电机安装板51具体设置在辅收料台侧板21,通过电机安装板51安装有电机52,电机52与设于辅驱动轴12一端的链轮53连接,电机52驱动辅驱动轴12转动,以实现对辅收料台的独立的运动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32设有滑轨吊点35,连接板33设有吊环36,滑轨吊点35和吊环36之间设有弹簧34。通过第一限位块73和第二限位块74分别限制了辅收料台在竖直方向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在完全伸出状态下,第一限位块73限制辅收料台处于最高位置,此时设于滑轨吊点35和吊环36之间的弹簧34处于拉伸状态,使得翻转接板37受到力的作用始终能保持压紧第一限位块73而保持辅收料台处于最高位置;在完全缩回状态下,在竖直方向上弹簧34与吊环36的连接处低于弹簧34与滑轨吊点35的连接处,使得翻转接板37受到力的作用始终能保持压紧第二限位块74而保持辅收料台处于最低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裁床,通过采用上述收料台,可实现收料台作业空间的加长。在裁床移动匹配多条铺布线时,可将收料台的辅收料台缩回,在裁床工作时,将辅收料台伸出,有足够空间长度用于收料,提升裁床使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裁床及其收料台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