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9956发布日期:2019-03-22 21:5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作为横幅、挽联或小旗帜的编织布,经常需要使用毛笔墨水书写或使用墨水印刷等水性印刷材料,现有所使用的编织布只适合印刷涂胶,不适合水性印刷材料,使用墨水等水性材料时会在编织布容易化开,出现渗透的现象。而且编织布的价格较无纺布高。故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可作为横幅、挽联或小旗帜等使用的,而且墨水不会化开渗透的无纺布。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能够生产出使用墨水书写时墨水不会化开渗透的无纺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梳理成网:采用机械梳理铺网方式,对红色涤纶纤维进行梳理成网;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每500kg浸渍粘合液中含有10-20kg的树脂胶、20-30kg的聚乙烯醇、25-35kg的玉米淀粉和190-210kg的大红色浆料;将树脂胶、聚乙烯醇、玉米淀粉和大红色浆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步骤s3、纤维网浸渍:将配制的浸渍粘合液放进浸渍槽内,纤维网通过浸渍槽内的浸渍粘合液,并使用压辊进行挤压,使得纤维网的带液率为50-80%;步骤s4、烘干粘合:采用烘筒对经过压辊挤压的纤维网进行烘干;所制备无纺布克重的范围为45-47g/m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1中,机械梳理采用三道夫输出梳理机;所形成的纤维网的布面条纹呈一个方向排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2中,每500kg浸渍粘合液中含有15kg的树脂胶、25kg的聚乙烯醇、30kg的玉米淀粉和2000kg的大红色浆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采用含有树脂胶、玉米淀粉、聚乙烯醇以及色浆的特制浸渍粘合液。树脂胶使得所制备红色无纺布在具备一定拒水的能力,玉米淀粉还可增加对水性书写材料的亲和力。而且浸渍粘合液使得红色无纺布表面光滑,有利于书写。使用了聚乙烯醇克服了浸渍无纺布表面起毛的问题,更加有利于毛笔书写。而且浸渍无纺布的价格远低于编织布,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梳理成网、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步骤s3纤维网浸渍、步骤s4烘干粘合。在步骤s1梳理成网中,采用机械梳理铺网方式,对红色涤纶纤维进行梳理成网。机械梳理采用三道夫输出梳理机;所形成的纤维网的布面条纹呈一个方向排列。使用三道夫输出梳理机,对于薄型的无纺布来讲,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纤维的均匀性,亦可提高纤维成网的速度。经过测试可使得纤维网的面密度不匀率降低了50%。常规的梳理机是采用二道夫输出纤维网的方式。无纺输出梳理机一般包括依次衔接的喂毛机构、梳理机构以及剥取机构,梳理机构具有大锡林。目前大锡林一般配置有两个道夫,两个道夫一上一下布置,此种梳理结构制成的纤维网普遍存在着纤维网不够均匀,质量较差的缺陷。在本发明使用单锡林三道夫输出梳理机,大锡林配置三个道夫,分别为上道夫、中道夫和下道夫,而且每个道夫后均设置有两个杂乱辊。此种结构的梳理机可有效提高了制得纤维网的成品质量,同时为了提高梳理机的运行速度,在三个道夫的后方均设置有杂乱组,进一步提高了制得纤维网的成品质量。锡林的转速为30-35hz,上道夫的转速为20hz,中道夫的转速为21hz和下道夫的转速22hz,与上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29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19hz;与中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0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0hz;与下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1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1hz。梳理机中的锡林与上道夫、中道夫和下道夫的隔距分别为21丝、15丝和10丝。在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中,每500kg浸渍粘合液中含有10-20kg的树脂胶、20-30kg的聚乙烯醇、25-35kg的玉米淀粉和190-210kg的大红色浆料;将树脂胶、聚乙烯醇、玉米淀粉和大红色浆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在步骤s3纤维网浸渍中,将配制的浸渍粘合液放进浸渍槽内,纤维网通过浸渍槽内的浸渍粘合液,并使用压辊进行挤压,使得纤维网的带液率为50-80%。在步骤s4烘干粘合中,采用烘筒对经过压辊挤压的纤维网进行烘干。对于烘干后的红色浸渍无纺布的厚度要求控制在0.22-0.28mm。如果厚度太厚在书写时无纺布不容易着墨,太薄墨水会出现渗透的现象,均对于书写不利。经过上述工艺所制备无纺布克重的范围为45-47g/m2。实施例一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梳理成网、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步骤s3纤维网浸渍、步骤s4烘干粘合。在步骤s1梳理成网中,采用机械梳理铺网方式,对红色涤纶纤维进行梳理成网。机械梳理采用三道夫输出梳理机;所形成的纤维网的布面条纹呈一个方向排列。锡林的转速为30hz,上道夫的转速为20hz,中道夫的转速为21hz和下道夫的转速22hz,与上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29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19hz;与中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0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0hz;与下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1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1hz。梳理机中的锡林与上道夫、中道夫和下道夫的隔距分别为21丝、15丝和10丝。在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中,每500kg浸渍粘合液中含有10kg的树脂胶、20kg的聚乙烯醇、25kg的玉米淀粉和190kg的大红色浆料;将树脂胶、聚乙烯醇、玉米淀粉和大红色浆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在步骤s3纤维网浸渍中,将配制的浸渍粘合液放进浸渍槽内,纤维网通过浸渍槽内的浸渍粘合液,并使用压辊进行挤压,使得纤维网的带液率为50%。在步骤s4烘干粘合中,采用烘筒对经过压辊挤压的纤维网进行烘干。对于烘干后的红色浸渍无纺布的厚度要求控制在0.22mm。经过上述工艺所制备无纺布克重的范围为45g/m2。实施例二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梳理成网、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步骤s3纤维网浸渍、步骤s4烘干粘合。在步骤s1梳理成网中,采用机械梳理铺网方式,对红色涤纶纤维进行梳理成网,所形成的纤维网克重的范围为46g/m3。机械梳理采用三道夫输出梳理机;所形成的纤维网的布面条纹呈一个方向排列。锡林的转速为33hz,上道夫的转速为20hz,中道夫的转速为21hz和下道夫的转速22hz,与上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29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19hz;与中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0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0hz;与下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1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1hz。梳理机中的锡林与上道夫、中道夫和下道夫的隔距分别为21丝、15丝和10丝。在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中,每500kg浸渍粘合液中含有15kg的树脂胶、25kg的聚乙烯醇、30kg的玉米淀粉和200kg的大红色浆料;将树脂胶、聚乙烯醇、玉米淀粉和大红色浆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在步骤s3纤维网浸渍中,将配制的浸渍粘合液放进浸渍槽内,纤维网通过浸渍槽内的浸渍粘合液,并使用压辊进行挤压,使得纤维网的带液率为70%。在步骤s4烘干粘合中,采用烘筒对经过压辊挤压的纤维网进行烘干。对于烘干后的红色浸渍无纺布的厚度要求控制在0.24mm。经过上述工艺所制备无纺布克重的范围为46g/m2。实施例三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红色饱和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梳理成网、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步骤s3纤维网浸渍、步骤s4烘干粘合。在步骤s1梳理成网中,采用机械梳理铺网方式,对红色涤纶纤维进行梳理成网。机械梳理采用三道夫输出梳理机;所形成的纤维网的布面条纹呈一个方向排列。锡林的转速为35hz,上道夫的转速为20hz,中道夫的转速为21hz和下道夫的转速22hz,与上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29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19hz;与中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0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0hz;与下道夫相相邻的杂乱辊的转速为31hz,另一杂乱辊的转速为21hz。梳理机中的锡林与上道夫、中道夫和下道夫的隔距分别为21丝、15丝和10丝。在步骤s2配制浸渍粘合液中,每500kg浸渍粘合液中含有20kg的树脂胶、30kg的聚乙烯醇、35kg的玉米淀粉和210kg的大红色浆料;将树脂胶、聚乙烯醇、玉米淀粉和大红色浆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在步骤s3纤维网浸渍中,将配制的浸渍粘合液放进浸渍槽内,纤维网通过浸渍槽内的浸渍粘合液,并使用压辊进行挤压,使得纤维网的带液率为80%。在步骤s4烘干粘合中,采用烘筒对经过压辊挤压的纤维网进行烘干。对于烘干后的红色浸渍无纺布的厚度要求控制在0.28mm。经过上述工艺所制备无纺布克重的范围为47g/m2。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梳理机所制备的无纺布,采用fz/t6003进行克重的测试,gb/t3923.1测试纵向拉伸强力、横向拉伸强力、横向拉伸断裂伸长率、纵向拉伸断裂伸长率。具体结果见下表。物理性能实施一实施二实施三单位克重45.546.146.5克/平方米克重不匀率1.21.51.7%纵向拉伸强力89.592.290.8n/50mm横向拉伸强力15.214.613.8n/50mm纵向拉伸断裂伸长率15.814.916.5%横向拉伸断裂伸长率61.355.967.5%由上表可以看出,克重不均率均低于2%,具有较好的均匀性。由成品的不匀率可以推出梳理成网所成的纤维网的不匀性,可以看出纤维的克重不匀率低于2%。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制备的红色浸渍无纺布,以及常规的编织布进行书写对比,从书写流畅程度、着墨和抗渗透等方面进行对比,其排列顺序为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一、编织布,即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不认从书写流畅程度、以及着墨和抗渗透方面均优于编织布。而且由于浸渍无纺布的生产成本远低于编织布,在市场上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