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09337发布日期:2020-07-07 14:44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绞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绞线是一种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用途广泛,当前多用于桥梁、建筑、水利、能源、岩土工程、楼板、地基工程等领域,如架空输电的地线、公路两边的阻拦索以及建筑结构中的结构索等等。然而当前制备得到的钢绞线,在防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容易出现磨损等状况,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可达到有效提升钢绞线防护能力,经久耐用,延长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

(4)进行回火处理,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

作为优选,步骤(1)中,原材料金属的直径为3-18mm。

作为优选,步骤(3)中,模具的模孔小于原材料金属的直径。

作为优选,步骤(4)中,回火处理的温度为280-360℃,处理时间为20-35分钟。

作为优选,步骤(6)中,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4-6层,每层厚度为0.5-1.2mm;喷涂完成后在50-60℃环境下干燥4-7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7)中,锌液温度为20-30℃,钢绞线移动速度为8-12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达到有效提升钢绞线防护能力,经久耐用,延长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直径为3mm,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模具的模孔直径为1.5mm;

(4)进行回火处理,温度为290℃,处理时间为22分钟,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4层,每层厚度为0.5mm;喷涂完成后在51℃环境下干燥4小时;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锌液温度为23℃,钢绞线移动速度为9m/min。

选取同批50t钢铰线中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50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57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22kn。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直径为5mm,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模具的模孔直径为3mm;

(4)进行回火处理,温度为300℃,处理时间为30分钟,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4-6层,每层厚度为0.9mm;喷涂完成后在58℃环境下干燥6小时;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锌液温度为27℃,钢绞线移动速度为9m/min。

选取同批45t钢铰线中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60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47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53.2kn。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直径为8mm,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模具的模孔直径为4mm;

(4)进行回火处理,温度为310℃,处理时间为32分钟,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6层,每层厚度为1mm;喷涂完成后在60℃环境下干燥7小时;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锌液温度为30℃,钢绞线移动速度为8m/min。

选取同批40t钢铰线中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60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57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80.6kn。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直径为17mm,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模具的模孔直径为10mm;

(4)进行回火处理,温度为360℃,处理时间为20分钟,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6层,每层厚度为0.7mm;喷涂完成后在55℃环境下干燥6小时;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锌液温度为27℃,钢绞线移动速度为10m/min。

选取同批40t钢铰线中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55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47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73.8kn。

实施例五: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直径为7mm,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模具的模孔直径为4mm;

(4)进行回火处理,温度为350℃,处理时间为21分钟,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6层,每层厚度为0.8mm;喷涂完成后在53℃环境下干燥7小时;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锌液温度为30℃,钢绞线移动速度为8m/min。

选取同批60t钢铰线中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65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72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39.1kn。

实施例六: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直径为15mm,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模具的模孔直径为8mm;

(4)进行回火处理,温度为300℃,处理时间为30分钟,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5层,每层厚度为0.7mm;喷涂完成后在56℃环境下干燥5.5小时;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锌液温度为29℃,钢绞线移动速度为11m/min。

选取同批55t钢铰线中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52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57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78.3kn。

实施例七: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金属,直径为11mm,通过酸液进行清洗处理;

(2)将酸洗后的材料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经磷化处理的材料强行穿过模具的模孔,进行冷拔丝处理,模具的模孔直径为5mm;

(4)进行回火处理,温度为295℃,处理时间为26分钟,得到钢丝;

(5)将制得的钢丝经螺旋绞合处理形成钢绞线;

(6)将钢绞线表面喷涂涂层,涂层采用聚氨酯,并均匀喷涂6层,每层厚度为1mm;喷涂完成后在58℃环境下干燥4小时;

(7)将钢绞线浸入到锌液中并匀速移动,锌液温度为28℃,钢绞线移动速度为10m/min。

选取同批60t钢铰线中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56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47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53.6kn。

选取市场上20t钢铰线公称直径为12mm的同规格制备得到的钢绞线,为1×2钢绞线结构,在任一盘卷中的任意端进行截取,同时每根试样长度为600mm,以保证适当的试验夹持间距。测得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470mpa,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为71.3kn。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进行表述,本发明的说明中省略了部分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无直接明显的关联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