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针织横机上的罗拉皮及主布轮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249发布日期:2018-08-31 20:23阅读:27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上的罗拉皮及主布轮皮。



背景技术:

电脑横机牵拉装置大部分由主罗拉、副罗拉、起底装置组成,起底装置至负责完成织物的起底,主要靠主、副罗拉将布片完成的牵引下来,主罗拉外表面装有传输带,副罗拉为分段牵引,主布轮表面装有布轮皮;目前,国内大部分主罗拉上的传输带及副罗拉上的布轮皮外表面为光滑结构,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易出现打滑或不能将布片完整的牵引下来的现象,影响机器效率及用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主罗拉上的传输带及副罗拉上的布轮皮外表面易出现打滑或不能将布片完整的牵引下来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大与布片接触面的摩擦力、增加使用寿命,提高电脑横机牵拉装置使用性能的罗拉皮及主布轮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上的罗拉皮,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罗拉皮主体、与罗拉皮主体配合连接的传输带、均布设置在罗拉皮主体外表面的第一锯齿以及均布设置在罗拉皮主体内壁上的弧形凸台,所述第一锯齿与弧形凸台的间隔处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锯齿间形成的角度范围在30度到60度。

作为优选:所述罗拉皮主体设置为圆柱形或多边形均可。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带内壁还可以设置为梯形、斜齿形等规则形状均可。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上的主布轮皮,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主布轮皮主体以及均布设置在主布轮皮主体外表面的第二锯齿,所述主布轮皮主体套接在主布轮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主布轮皮主体包括上层、下层以及设置在上层与下层夹层间的弹性材料层,所述下层紧贴主布轮,所述上层与第二锯齿配合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布轮皮主体设置为圆筒形或圆柱形均可。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锯齿间设置的角度范围在45度到75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罗拉皮主体及主布轮皮主体的外表面增加锯齿结构,增大与布片接触面的摩擦力,方便将布片完整的牵拉下来,延长传输带与主布轮皮主体的使用寿命;其次,在罗拉皮主体内壁增加规则弧形凸台结构,方便罗拉皮与其配合零件的拆装,不易损坏罗拉皮,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罗拉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布轮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布轮皮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罗拉皮结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布轮皮结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罗拉皮安装后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罗拉皮主体;2、传输带;3、第一锯齿;4、弧形凸台;5、主布轮皮主体;6、第二锯齿;7、上层;8、下层;9、弹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脑针织横机上的罗拉皮,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罗拉皮主体1、与罗拉皮主体1配合连接的传输带2、均布设置在罗拉皮主体1外表面的第一锯齿3以及均布设置在罗拉皮主体1内壁上的弧形凸台4,所述第一锯齿3与弧形凸台4的间隔处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锯齿3间形成的角度范围在30度到60度,通过在罗拉皮主体1的外表面增加第一锯齿3结构,增大与布片接触面的摩擦力,方便将布片完整的牵拉下来,延长传输带2与主布轮皮主体5的使用寿命;其次,在罗拉皮主体1内壁增加规则弧形凸台4结构,方便罗拉皮与其配合零件的拆装,不易损坏罗拉皮,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罗拉皮主体1设置为圆柱形或多边形均可,罗拉皮主体1为橡胶制品,安装前为圆柱形结构,外径45.6mm,内径39.9mm,长度由实际应用裁剪;传输带2外表面均布锯齿型结构a;传输带2与其配合零件安装后结构轮廓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2内壁还可以设置为梯形、斜齿形等规则形状均可,优选的,所述传输带2的内壁也可设置为规则波浪型结构。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上的主布轮皮,包括由橡胶材料制成的主布轮皮主体5以及均布设置在主布轮皮主体5外表面的第二锯齿6,所述主布轮皮主体5套接在主布轮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布轮皮主体5包括上层7、下层8以及设置在上层7与下层8夹层间的弹性材料层9,所述下层8紧贴主布轮,所述上层7与第二锯齿6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材料层9设置在上层7及下层8的夹层中,优选的将弹性材料层9设置成松时弧形,套接在主布轮上即实现紧绷效果,提高主布轮皮主体5与主布轮的摩擦力,也可以设置为设置为所述弹性材料层9的设置能够提高下层8与主布轮连接的紧密性,通过在主布轮皮主体5的外表面增加锯齿结构,增大与布片接触面的摩擦力,方便将布片完整的牵拉下来,延长主布轮皮主体5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布轮皮主体5设置为圆筒形、弧形或圆柱形均可,优选的,所述主布轮皮主体5设置为圆柱形,方便对增加与布片间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锯齿6间设置的角度范围在45度到75度,将所述第二锯齿6间的角度设置在45度到75度之间能够保证第二锯齿6能够更好的提高与布片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副罗拉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往罗拉皮及主布轮皮打滑,不能将布片完整牵引下来的现象,在罗拉皮、主布轮皮外表面增加锯齿型结构a、b,增大与布片接触面的摩擦力,方便将布片完整的牵拉下来,延长传输带2与主布轮皮的使用寿命;其次,在罗拉皮内表面增加规则形结构,方便罗拉皮与其配合零件的拆装,不易损坏罗拉皮,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