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3313发布日期:2018-08-24 20:1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洗脱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



背景技术:

洗脱机是自动工业洗衣脱水机的简称,它免除了普通型洗衣机和脱水机繁琐的工作程序,只需将洗涤物放置在洗脱机内,设定好洗涤、漂洗及脱水程序,更有更加简便的"一键操作"程序,便可轻松洗涤衣物。

众所周知,布草的洗涤效果与筒体内洗涤溶液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洗涤溶液内含有的活性剂、酶、助剂的溶解浸透力越强,去污效果也越好。

现有洗脱机多为蒸汽加热型洗脱机,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筒体内将洗涤溶液加热,实现对布草的清洗。但蒸汽多采用工业蒸汽,将工艺蒸汽直接通入筒体内,与洗涤溶液混合加热,由于工业蒸汽洁净度较差,势必会污染洗涤溶液,造成交叉感染,长期使用还会腐蚀洗脱机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包括洗脱机机体和洗脱机机体内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排水盒,排水盒与筒体底部相连通,排水盒内设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伸出洗脱机机体,其一端设有蒸汽进口,一端设有蒸汽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换热管为弯曲而成的盘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换热管外壁设置有多根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蒸汽进口位于蒸汽出口的上方,使蒸汽在换热管内上进下出,以实现与换热管的充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蒸汽进口和/或蒸汽出口处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在筒体底部设有排水盒,排水盒与筒体底部相连通,排水盒内设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伸出洗脱机机体,其一端设有蒸汽进口,一端设有蒸汽出口。采用该结构,蒸汽在换热管中流动,使洗脱机内洗涤溶液间接加热,这样蒸汽不会污染洗脱机内的洗涤溶液,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2、换热管为弯曲而成的盘管,换热管外壁设置有多根翅片,采用该结构,增加了传热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洗脱机的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加热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加热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1、洗脱机机体,2、筒体,3、排水盒,4、换热管,5、蒸汽进口,6、蒸汽出口,7、进汽阀,8、出汽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包括洗脱机机体1和洗脱机机体1内的筒体2,筒体2底部设有排水盒3,排水盒3与筒体2底部相连通。排水盒3内设换热管4,换热管4的两端伸出洗脱机机体1,其一端设有蒸汽进口5,一端设有蒸汽出口6。

蒸汽进口5与蒸汽出口6处于同侧,蒸汽进口5位于蒸汽出口6的上方,使蒸汽在换热管4内上进下出,以实现与换热管4的充分接触。

为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本实施例换热管4为弯曲而成的盘管。

蒸汽进口5处设有进汽阀7,蒸汽出口6处设有出汽阀8,以实现洗涤溶液温度调节。

实施例二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包括洗脱机机体1和洗脱机机体1内的筒体2,筒体2底部设有排水盒3,排水盒3与筒体2底部相连通。排水盒3内设换热管4,换热管4的两端伸出洗脱机机体1,其一端设有蒸汽进口5,一端设有蒸汽出口6。

蒸汽进口5与蒸汽出口6处于不同侧,蒸汽进口5位于蒸汽出口6的上方,使蒸汽在换热管4内上进下出,以实现与换热管4的充分接触。

为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本实施例换热管4为弯曲而成的盘管,换热管4外壁设置有多根翅片。

蒸汽进口5处设有进汽阀7,蒸汽出口6处设有出汽阀8,以实现洗涤溶液温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加热系统的全自动洗脱机,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