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机三角走针轨迹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233发布日期:2018-11-02 21:0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机三角走针轨迹调节装置,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或成圈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布料上的花纹可采用两种方式形成,一种为印花,即面料织好后,根据需要在面料上印染各种花纹。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提花,即纺织物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提花面料需要控制针织机的织针走针轨迹来实现,目前圆机走针轨迹调节方便,结构复杂,且调节装置的裸露部分面积大导致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圆机三角走针轨迹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圆机三角走针轨迹调节装置,包括机架、针筒座、圆形针筒、针织三角和大圆盘,其特征是:所述大圆盘位于圆形针筒的上方,所述针织三角位于圆形针筒的左侧,且其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活动螺栓,所述圆形针筒上设置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弹簧套,所述弹簧套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端为半球形,所述针织三角对应限位杆处设置有V形槽,所述针筒座位于圆形针筒的下方,且其与圆形针筒之间设置有插销,所述针筒座的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斜面,且其左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斜面上设置有楔紧块一、楔紧块二,所述楔紧块一的上端与针织三角的底面贴紧,所述机架的内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与楔紧块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套与圆形针筒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向下倾斜,且其倾斜角度为45°。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针筒对应活动螺栓处设置有T形槽。

作为优选:所述楔紧块一位于针筒座的内侧,且其上端大、下端小。

作为优选:所述针筒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利用气缸推动楔紧块二向上运动,使得滑块在滑槽内向左移动,从而使楔紧块一推动针织三角上移动,针织三角上设置有行程感应装置,当限位杆的右端与上方的V形槽结合之后,此时气缸停止工作,此时织针的走针轨迹改变,可以织出不同轨迹走针的面料,当织针的轨迹需要向下变换时,此时气缸的活塞向下运动,利用复位弹簧和大圆盘的重力使得针织三角向下移动,而楔紧块一、滑块、楔紧块二设置有多个,利用其对称设置可以保证针织三角运动的平稳性,此调节装置位于圆机的内侧,无外露部分,不会影响到工人操作,且结构设计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机三角走针轨迹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大圆盘;2、活动螺栓;3、弹簧套;4、限位杆;5、插销;6、针筒座;7、机架;8、气缸;9、楔紧块二;10、滑块;11、复位弹簧;12、滑槽;13、楔紧块一;14、针织三角;15、V形槽;16、圆形针筒;17、T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机三角走针轨迹调节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圆机三角走针轨迹调节装置,包括机架7、针筒座6、圆形针筒16、针织三角14和大圆盘1,其特征是:所述大圆盘1位于圆形针筒16的上方,所述针织三角14位于圆形针筒16的左侧,且其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活动螺栓2,所述圆形针筒16上设置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弹簧套3,所述弹簧套3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的右端为半球形,所述针织三角14对应限位杆4处设置有V形槽15,所述针筒座6位于圆形针筒16的下方,且其与圆形针筒16之间设置有插销5,所述针筒座6的底面设置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设置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两端均设置有斜面,且其左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1,所述斜面上设置有楔紧块一13、楔紧块二9,所述楔紧块一13的上端与针织三角14的底面贴紧,所述机架7的内侧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活塞与楔紧块二9连接;所述弹簧套3与圆形针筒16可拆卸连接,所述插销5向下倾斜,且其倾斜角度为45°,所述圆形针筒16对应活动螺栓2处设置有T形槽17,所述楔紧块一13位于针筒座6的内侧,且其上端大、下端小,所述针筒座6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7上。

利用气缸8推动楔紧块二9向上运动,使得滑块10在滑槽12内向左移动,从而使楔紧块一13推动针织三角14上移动,针织三角14上设置有行程感应装置,当限位杆4的右端与上方的V形槽15结合之后,此时气缸8停止工作,此时织针的走针轨迹改变,可以织出不同轨迹走针的面料,当织针的轨迹需要向下变换时,此时气缸8的活塞向下运动,利用复位弹簧11和大圆盘1的重力使得针织三角14向下移动,而楔紧块一13、滑块10、楔紧块二9设置有多个,利用其对称设置可以保证针织三角14运动的平稳性,此调节装置位于圆机的内侧,无外露部分,不会影响到工人操作,且结构设计紧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