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145发布日期:2018-11-23 21:5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缝制袖衩时,需要对袖衩的两个长边进行折边。申请公布号为CN 10643604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袖侧车缝机构,分别通过第一铲折驱动部件推动第一铲板直线运动,通过第二铲折驱动部件推动第二铲板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第一铲板和第二铲板将待缝制的袖衩布料沿袖衩长度方向折边。但是这样的方案需要设置两个铲折驱动部件(即第一铲折驱动部件和第二第一铲折驱动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并不能保证第一铲板和第二铲板的 运动同步性。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平缝机的左折板和右折板的传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包括底板,可相对底板沿Y方向滑动的拉板,以及可相对底板沿X方向滑动的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所述拉板包括左拉板、右拉板、以及与左拉板和右拉板相连的连接板,所述左拉板和右拉板上分别沿Y方向设置有一根第一齿条;所述底板上对应各个第一齿轮处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一个齿轮,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分别沿X方向设置有一根第二齿条;各个齿轮与同一侧的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在竖直方向上,每根第二齿条低于同一侧的那根第一齿条。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所述左拉板和右拉板上分别沿Y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腰型孔,底板上对应各个腰型孔处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第一导向轮,各个第一导向轮分别位于对应的那个腰型孔中。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所述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分别沿X方向开设有第一长孔;各个齿轮分别位于对应那个第一长孔中;两根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上的第一长孔的一个长边上。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所述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分别沿X方向开设有第二直孔,底板上对应各个第二直孔处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第二导向轮,各个第二导向轮分别位于对应的那个第二长孔中。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所述左传动板与对应的那根第二齿条一体成型;所述右传动板与对应的那根第二齿条一体成型。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所述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各个第一齿条分别通过一个安装板与对应的左拉板或右拉板连接;各个第一齿条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螺纹孔,各个安装板上分别相应地开设有两个通孔;各个安装板与对应的那根第一齿条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各个安装板上分别沿Y方向开设有两个腰型孔,左拉板对应左侧那块安装板的两个腰型处设置有螺纹孔,右拉板对应右侧那块安装板的两个腰型处设置有螺纹孔;左拉板和右拉板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将左拉板和右拉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且左拉板和右拉板分别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与对应的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连接,不仅使得传动结构简化,且实现了仅需一个驱动装置即可驱动平缝机的左折板和右折板同步运动,提高了用于缝制袖衩的布料的折边的同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的俯视图,图中拉板处于缩回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的俯视图,图中拉板处于推进状态。

图3为图1中S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S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左传动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中,第一齿条和对应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附图中虚线表示从外部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部分。

本文所述所述Y方向为左拉板和右拉板的长度方向,所述X方向为与Y方向水平垂直的那个方向。

一种平缝机的折板传动机构,包括底板1,可相对底板沿Y方向滑动的拉板,以及可相对底板沿X方向滑动的左传动板51和右传动板52,所述拉板包括左拉板21、右拉板22、以及与左拉板和右拉板相连的连接板23,所述拉板整体上呈U形(通常为一体成型),所述左拉板21和右拉板22上分别沿Y方向设置有一根第一齿条31;所述底板上对应各个第一齿轮处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一个齿轮4,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分别沿X方向设置有一根第二齿条32;各个齿轮与同一侧的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

实际使用时,所述底板设置在平缝机的机台(图中未示出)上,上述拉板由驱动装置(如气缸,图中未示出)驱动并沿Y方向推进或缩回;左传动板51与平缝机的左折板901连接,右传动板52与平缝机的右折板902连接。工作时,将用于缝制袖衩的布料(图中未示出)放置在车缝工位91处(即图1中左拉板和右拉板之间的那个区域)。如图1所示,当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拉板沿Y方向正向运动(即图1和图2中向上运动)时,两根第一齿条带动对应的齿轮转动,各个齿轮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沿X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左拉板和右拉板同步地向车缝工位靠拢,对布料的两个长边进行折边,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可以参见图4,图4中虚线911指的是车缝工位91的左侧边缘,图中左折板51的右侧边缘超过虚线911说明折板对布料(图中未示出)进行了折边。驱动装置带动拉板沿Y方向反向缩回(即图1和图2中向下运动),左拉板和右拉板远离车缝工位,从而完成完成布料的两个长边进行折边。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传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仅需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使得左拉板和有拉板同步运动,提高了左右两侧折边的同步性,节省了折边的操作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图1和图2中还示意性画出了尺寸模板93,以及用于对布料进行折角的折角装置92。但是,尺寸模板93、折角装置92,以及前述驱动装置并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定实际使用时具体使用何种方式驱动拉板沿Y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每根第二齿条32低于同一侧的那根第一齿条31。即,同一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形成空间垂直交错,保证彼此运动时互补干涉。当然,即使将每根第二齿条设置为高于同一侧的那根第一齿条,也仅仅是简单变形,亦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拉板和右拉板上分别沿Y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腰型孔201,底板上对应各个腰型孔处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第一导向轮81,各个第一导向轮81分别位于对应的那个腰型孔201中。通过腰型孔和第一导向轮的导向作用,保证了左拉板和右拉板直线移动时不会发生偏差。图中在左拉板和右拉板上分别示意性画了2个腰型孔,但不限定于此。

请参阅图3和图4以及图5,进一步地,所述左传动板51和右传动板52分别沿X方向开设有第一长孔511;各个齿轮4分别位于对应那个第一长孔511中;两根第二齿条32分别设置在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上的第一长孔511的一个长边上。通过设置第一长孔,对于齿轮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运动过程中意外振动使得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齿条分离。由于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相对设置且工作原理相同,因此本文仅以左传动板处的局部放大图和左传动板的主视图加以标注解释。

进一步地,所述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分别沿X方向开设有第二直孔512,底板上对应各个第二直孔处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第二导向轮82,各个第二导向轮82分别位于对应的那个第二长孔512中。本文所述“第一长孔”、“第二长孔”仅仅用于区别两个长孔的名称,而不是指“第一长的孔”和“第二长的孔”。如附图所示,通常,为了便于加工,各个第一长孔与对应的那个第二长孔彼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左传动板51与对应的那根第二齿条32一体成型;所述右传动板52与对应的那根第二齿条32一体成型。换言之,直接在在第一长孔的一个长边上开设出第二齿条,该设置便于加工,且简化了第二齿条和左传动板、右传动板的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左传动板51和右传动板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6。导向块的长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通过设置导向块,进一步保证了左传动板和右传动板沿直线运动。

请参与图6,进一步地,各个第一齿条31分别通过一个安装板32与对应的左拉板或右拉板连接;各个第一齿条31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位于标号301所指处),各个安装板上分别相应地开设有两个通孔301;各个安装板与对应的那根第一齿条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即,安装时,将螺栓(图中未画出)穿过安装板上的通孔并拧入对应的第一齿轮上的螺纹孔中即可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安装板上分别沿Y方向开设有两个腰型孔302,左拉板对应左侧那块安装板的两个腰型处设置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右拉板对应右侧那块安装板的两个腰型处设置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左拉板和右拉板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通过螺栓(图中未画出)连接。安装时,将螺栓穿过腰型孔并拧入对应的安装板上的螺纹孔即可。通过设置腰型孔,便于调节安装板和第一齿条在Y方向上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