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子的辅助打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3385发布日期:2018-11-28 00:26阅读:2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绳子的辅助打结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绳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绳子的辅助打结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绳子的打结,特别是弹力绳的打结一般都是在绳子自身上进行打结,形成绳结。虽然,这样的绳结打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但是,这样的绳结一旦打好后,解开比较麻烦;甚至一旦形成死结,就无法解开,显然无法灵活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绳子的辅助打结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绳子的辅助打结器,其内部形成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在所述辅助打结器的横向剖面内,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中心连线交叉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横向剖面内,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卡槽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延伸槽壁和第二延伸槽壁,所述第一延伸槽壁和所述第二延伸槽壁的顶部相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形成所述槽口,且所述第槽口的宽度小于卡槽的宽度。

优选地,当绳子从所述槽口卡入卡槽内后,所述第一延伸槽壁和所述第二延伸槽壁均挤压所述绳子从而增加所述绳子与所述卡槽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相对两端均设有切角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不小于绳子的直径。

优选地,其外表面还设有用于增加手持摩擦力的凸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所述绳子的辅助打结器内,在所述辅助打结器的横向剖面内,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中心连线交叉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绳子轻易利用所述辅助打结器打结穿绳,不仅安全性好,而且操作方便;

2、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横向剖面内,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卡槽宽度,可以将绳子牢固地卡嵌于卡槽内;

3、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延伸槽壁和第二延伸槽壁,所述第一延伸槽壁和所述第二延伸槽壁的顶部相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形成所述槽口,且所述第槽口的宽度小于卡槽的宽度,利用所述第一延伸槽壁和第二延伸槽壁的相互配合卡嵌绳子,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

4、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相对两端均设有切角面,所述切角面的设置使得绳子更容易的嵌入或脱出卡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子的辅助打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绳子的辅助打结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绳子的辅助打结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绳子的辅助打结器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绳子的辅助打结器100内部形成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20、第一卡槽30和第二卡槽40。而且,在所述辅助打结器100的横向剖面内,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的中心连线交叉设置。

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的直径不小于绳子的直径。

对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而言,设定槽口103宽度为d,卡槽30、40宽度为D,其中,槽口103宽度d为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的开口宽度,卡槽宽度D为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的最大宽度。

在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的横向剖面内,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的槽口103宽度d小于卡槽宽度D,如此便可以使得将绳子牢固地嵌设于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均向外凸起105形成第一延伸槽壁101和第二延伸槽壁102,所述第一延伸槽壁101和所述第二延伸槽壁102的顶部相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形成所述槽口103,且所述第槽口103的宽度d小于卡槽的宽度D。

在使用时,当绳子从所述槽口103卡入卡槽30、40内后,所述第一延伸槽壁101和所述第二延伸槽壁102均挤压所述绳子从而增加所述绳子与所述卡槽30、40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此外,为了方便用户将绳子卡入所述卡槽30、40内,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的相对两端均设有切角面104。可选择地,所述切角面104与所述卡槽30、40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30-50度。

而且,为了增加手与所述辅助打结器100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辅助打结器100的外表面还设有用于增加手持摩擦力的凸起105。应当理解,所述凸起105可以为凸条、凸点或凸块,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而且,为了增加绳子再所述辅助打结器100内的卡合稳定性,在所述卡槽30和40之间还设有凹槽106,所述凹槽106连通所述卡槽30和40,当绳子卡入卡槽30、40内时,绳子限位于所述凹槽106内。

图1-3所示的绳子的辅助打结器100的绳子打结过程如下:

将待打结的绳子2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

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绳子200再依次卡入所述第一卡槽30和所述第二卡槽40。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在步骤一中,绳子2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后,所述绳子200在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之间形成弯折段210;在步骤二中,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绳子200卡入所述绳子200的弯折段210与所述辅助打结器100之间。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