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8863发布日期:2019-01-18 20:1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制作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所穿著的服装,宜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面料主要分两大类:梭织面料和针织面料;

梭织面料也称机织物,是把经纱和纬纱相互垂直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针织面料有单面和双面之分;

如中国专利CN201320130060.6 公开了一种机织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纬纱包括规格为 75D/72F 的第一纬纱和规格为 150D/144F 的第二纬纱,所述经纱为规格为 75D/72F;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面料不够结实,沿经纱或者纬纱的方向撕扯时容易扯开,缩短布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布面质量高,使用寿命长,同时布料的透气性和吸湿功能强,满足人们的高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纬纱和经纱,所述面料本体由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编制而成;所述面料本体内设置有锁紧模块,所述锁紧模块包括第一斜纱、第二斜纱、第三斜纱和第四斜纱,所述第一斜纱、所述第二斜纱、所述第三斜纱和所述第四斜纱依次连接设置;且所述第一斜纱、所述第二斜纱、所述第三斜纱和所述第四斜纱的连接处均为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相交点。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均为纯棉纱线。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纬纱的规格为75D/72F ,所述经纱为规格为 150D/144F 。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纬纱的密度为104根/ 英寸,所述经纱的密度为163根/ 英寸。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模块设置有若干,且所述锁紧模块阵列设置于所述面料本体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模块为菱形状构件。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锁紧模块均相接设置。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纬纱和经纱,所述面料本体由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编制而成;所述面料本体内设置有锁紧模块,所述锁紧模块包括第一斜纱、第二斜纱、第三斜纱和第四斜纱,所述第一斜纱、所述第二斜纱、所述第三斜纱和所述第四斜纱依次连接设置;且所述第一斜纱、所述第二斜纱、所述第三斜纱和所述第四斜纱的连接处均为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相交点;基于以上机构,通过所述锁紧模块提高了布面质量,延伸性好,富有弹性,丰满厚实,能适应人体的活动而伸缩。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纬纱和所述经纱均为纯棉纱线;基于以上机构,所述面料本体结实耐用、穿着不过敏、不刺痒,天然环保。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纬纱的规格为75D/72F ,所述经纱为规格为 150D/144F ;基于以上机构,通过粗纬线与细纬线交替与经纱编织,增加了布料的透气性和吸湿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纬纱的密度为104根/ 英寸;所述经纱的密度为163根/ 英寸;基于以上机构,面料本体厚度适宜,手感柔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紧模块设置有若干,且所述锁紧模块阵列设置于所述面料本体内;基于以上机构,提高所述面料本体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紧模块为菱形状构件;基于以上机构,所述锁紧模块结实实用,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个所述锁紧模块均相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增加所述锁紧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固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提高了布面质量,延伸性好,富有弹性,能适应人体的活动而伸缩,同时提高布料的透气性和吸湿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所述面料本体,11、纬纱,12、经纱,2、锁紧模块,21、第一斜纱,22、第二斜纱,23、第三斜纱,24、第四斜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色生态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1包括纬纱11和经纱12,面料本体1由纬纱11和经纱12编制而成;纬纱11和经纱12均为纯棉纱线,纬纱11的规格为75D/72F ,经纱12为规格为 150D/144F ;纬纱11的密度为104根/ 英寸,经纱12的密度为163根/ 英寸;经纱12和纬纱11由粗纬线与细纬线交替编织,增加了布料的透气性和吸湿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布面质量,满足人们在服装和家纺选用面料的需求其纬向具有一定的弹力,延伸性好,穿着紧身,富有弹性,丰满厚实,舒适美观,尺寸稳定,能适应人体的活动而伸缩,穿着舒适,膝部、肋部不致变形起拱;

面料本体1内设置有锁紧模块,锁紧模块2设置有若干,且锁紧模块2阵列设置于面料本体1内;相邻两个锁紧模块2均相接设置;锁紧模块2设置有若干,且锁紧模块2阵列设置于面料本体1内;相邻两个锁紧模块2均相接设置;锁紧模块2提高了布面质量,尺寸稳定,延伸性好;

锁紧模块2为菱形状构件;锁紧模块2包括第一斜纱21、第二斜纱22、第三斜纱23和第四斜纱24,第一斜纱21、第二斜纱22、第三斜纱23和第四斜纱24依次连接设置;且第一斜纱21、第二斜纱22、第三斜纱23和第四斜纱24的连接处均为纬纱11和经纱12相交点;锁紧模块2设置有若干,且锁紧模块2阵列设置于面料本体1内;相邻两个锁紧模块2均相接设置;锁紧模块2为菱形状构件,菱形的短对角线设置间隔二个或者间隔两个以上经纱12,菱形的长对角线设置间隔四个或者间隔四个以上纬纱11,结构结实,提高布料的质量,避免沿沿经纱12或者纬纱11的方向撕扯时扯开,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制备的机织面料采用纯棉纱线编织而成,具有天然环保、柔软舒适、不过敏、不刺痒的特性。一般来说,直接从织布机上下来的机织棉织物统称原布或坯布。坯布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蜡质、果胶质、含氮物质、灰分、天然色素及棉籽壳等,这些杂质、油剂、污物如果不去除,影响面料的色泽、手感,进一步影响到面料的内在质量。常规面料胚布的处理工艺包括精炼和漂白,其主要通过烧碱和漂白剂进行,造成了纯棉面料的纤维素的降解和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机织面料胚布的处理工艺将常规技术中通过烧碱和漂白剂进行好的精炼和漂白工艺替换成酶退浆和酶精炼;完全利用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的特性对胚布中的杂质进行大部分的去除,进一步的增强了本实用新型面料的绿色、环保、无过敏、无刺痒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生态机织面料处理过程中采用的处理工艺具体为:

(1)烧毛

将制备的机织棉纺织品以平幅状态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陶瓷表面,去除织物表面的绒毛,去除棉机织面料表面的绒毛,是面料表面更光洁。所述烧毛温度在800-1500℃;所述烧毛面料的运行速度为80-160m/min。

(2)酶退浆

将经过烧毛处理后的机织棉面料浸入一定液比的淀粉酶溶液中,升温、缓慢搅拌进行保温;所述搅拌速度100-300 rpm/min,保温时间20-60min;保温完成后,将淀粉酶溶液的温度升至100℃以上保温10-30min,使淀粉酶变性失活,终止酶反应,冷却至室温,水洗、烘干。

(3)酶精炼

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淀粉酶和果胶酶的水溶液;将配好的淀粉酶和果胶酶溶液进行复配,配置成混合酶溶液;将上述经过淀粉酶退浆处理的棉机织面料浸入到上述配制的复配的酶溶液中,温度升至40-70℃,缓慢搅拌,进行保温;搅拌速度100-300 rpm/min;保温时间20-60min;优选保温时间为50-60min。

(4)除重金属

配制一定液比的螯合剂溶液,温度升至20-40℃;将上述经过酶精炼处理的机织棉纺织品浸入配好的螯合剂溶液中,缓慢搅拌,搅拌速度100-300 rpm/min,保温30-120min,水洗、烘干;

所述螯合剂溶液液比1:40-1:60;

所述螯合剂溶液的pH=4-12;优选pH≥8;

所述的螯合剂为柠檬酸(CA)及其盐、酒石酸(TA)和葡萄糖酸(GA)、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其钠盐、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和二羟乙基甘氨酸(DEG)、聚丙烯酸、TMT-18F(有机硫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的螯合剂均为市售;所述螯合剂的用量为机织棉面料重量的0.1%-5%。

(5)拉幅定型

将上述除去重金属烘干完成的机织棉面料放入拉幅机中进行拉幅定型,拉幅机内的湿度为8%以下。

(6)预缩轧光

将拉幅定型后的机织棉面料放入预缩机中,进行蒸汽预缩、轧光;得到光坯成品棉机织面料。

所述蒸汽预缩的缩水率±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