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烫机的压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2509发布日期:2019-01-02 21:5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压烫机的压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压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烫机的压烫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素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织物,具有多种优良性能,但面料的弹性较差,穿着时不如毛、丝织物美观平挺,容易产生皱痕,常常需要通过人工熨烫保持衣服的平挺,为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衣服加工的过程中,生产者往往对衣服进行防皱处理,从而使衣服多次清洗后仍然保持平挺。其中,在防皱处理工艺中,一般先将衣服浸轧树脂工作液并烘干,最后将烘干后的衣服输送至压烫机进行耐久压烫处理,从而使衣服时刻保持在压烫后的状态,达到免皱的效果。因此,衣服最终的平整度往往取决于压烫机的压烫过程。

压烫装置通常包括压烫板及设置于压烫板上的发热板,然而,在进行大型的熨烫时,为了能够实现大面积的熨烫,压烫板的体积就会相对较大,相应地,压烫板上的发热板的体积就必须设置得较大才得以使压烫板均匀受热,然而,运用一块体积如此大的发热板进行生产往往成本较高,而且,当发热板故障的时候,不仅影响压烫机的正常工作,而且由于大型的发热板本身的重量和体积较大,不便于维修人员将发热板整块拆出以维修或更换;另外,有些衣服的材质不可以使用金属的压烫板直接进行压烫,否则就会使衣服的内部纤维遭到破坏甚至烫伤衣服,严重地影响了衣服最终的压烫效果,导致衣服的不合格率高,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

因此,亟需要一种压烫效果佳、适用性强、熨烫面积大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压烫机的压烫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烫效果佳、适用性强、熨烫面积大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压烫机的压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烫机的压烫装置包括压烫板、具有收容腔的架体及至少两个发热板,所述收容腔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发热板沿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于所述收容腔内,相邻两所述发热板之间设有连接隔板,所述连接隔板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压烫板安装在所述架体并遮盖所述开口,所述压烫板的顶端面与所述发热板面接触,所述压烫板的底端面上可拆卸的设有耐高温层。

较佳的,所述发热板呈等间隔排列,所有的所述发热板的底端面位于同一高度。

较佳的,所有所述发热板位于所述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开口。

较佳的,所述压烫机的压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及用于检测所述压烫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热板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较佳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沿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穿置于所述发热板及压烫板上。

较佳的,所述耐高温层为铁氟龙耐高温层。

较佳的,所述连接隔板沿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布置,且所述连接隔板在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倒T字型。

较佳的,所述压烫机的压烫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含沿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锁条及沿所述架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锁条,所述第二锁条位于所述发热板对应的上方并与所述收容腔的腔壁相固定,所述第一锁条位于所述发热板对应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锁条固定于所述连接隔板及第二锁条上,所述发热板呈固定地位于所述压烫板与所述第一锁条之间。

较佳的,所述压烫机的压烫装置还包括填充于所述收容腔内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于所述发热板的上方处。

较佳的,所述压烫机的压烫装置还包括移动座及用于驱使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做直线往复移动的驱动器,所述架体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藉由架体及位于架体的收容腔内的连接隔板,将使发热板沿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分布于收容腔处,发热板共同发热以使得与其连接的压烫板发热,故在其中一块发热板出现故障时,其余的发热板仍然可以继续工作,因而避免因压烫板的故障而迫使压烫机停止工作,而且,这样的设置的目的能减小了发热板的体积和重量,不仅减少成本,而且便于维修人员拆出发热板以进行维修或更换;与此同时,连接隔板将相邻两发热板隔开,使得相邻两发热板之间互不影响;又由于连接隔板位于收容腔内并与架体固定连接,故藉由连接隔板对发热板提供的支撑作用,不仅提高发热板的连接稳定性,而且避免因架体的体积过大和承重过大而产生变形并提高架体的强度;另外,压烫板的底端面上设有耐高温层,利用耐高温层避免金属的压烫板与衣服直接接触,从而避免衣服的内部纤维遭到破坏以确保压烫效果,进而使压烫装置适用于各类衣服的熨烫,适用性强;与此同时,压烫板与耐高温层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耐高温层上积累有毒物质的程度或使用周期对耐高温层进行更换,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烫机的压烫装置在主视方向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烫机的压烫装置在隐藏移动驱动机构后的在俯视方向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压烫机的压烫装置100包括压烫板3、架体1、控制器(图未示)、温度传感器7、移动驱动机构5、保温层6及至少两个发热板2,架体1具有收容腔11且收容腔11具有朝下的开口111,发热板2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于收容腔11内,相邻两发热板2之间设有连接隔板8,连接隔板8位于收容腔11内并与架体1固定连接,压烫板3安装在架体1并遮盖开口111,压烫板3的顶端面与发热板2面接触;压烫板3的底端面上可拆卸的设有耐高温层4,利用耐高温层4避免金属的压烫板3与衣服的直接接触,从而使得衣服的内部纤维得到保护以确保压烫效果;由于耐高温层4在压烫的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有毒物质,为了使耐高温层4易于更换以达到环保的目的,耐高温层4与压烫板3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从而根据使用周期对耐高温层4进行更换以满足生产需求和达到环保的目的,当然,耐高温层4和压烫板3之间也可采用其它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故不限于此;较优的是,耐高温层4为铁氟龙耐高温层以提高对衣服的保护性能。移动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与架体1连接,架体1在移动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沿架体1的上下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保温层6填充于收容腔11内,保温层6覆盖于发热板2的上方处,利用保温层6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丧失以保持温度,从而确保机器不需要持续加温,进而达到省电的目的,较优的是,保温层6为保温棉以提高保温性能。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压烫板3的温度,控制器分别与发热板2和温度传感器7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7检测压烫板3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反馈的温度信号控制发热板2升温或者降温以达到调节压烫板3压烫温度的目的。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将保温层6及移动驱动机构5中至少一者删除,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删除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7,故不以此为限。更为具体的,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发热板2呈等间隔排列,从而使与发热板2面接触的压烫板3能够均匀受热,防止出现因局部受热不均而烫伤衣服等不良现象,有利于保护衣服;所有的发热板2的底端面位于同一高度,以保证发热板2和压烫板3之间的良好接触;所有发热板2位于开口111处并封闭开口111,从而保证发热板2与遮盖开口111的压烫板3之间的良好接触。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压烫机的压烫装置100还包括锁定结构112,锁定结构112位于收容腔11内,锁定结构112包含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锁条112a及沿架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锁条112b,第二锁条112b位于发热板2对应的上方并与收容腔11的腔壁相固定,第一锁条112a位于发热板2对应的上方,且第一锁条112a固定于连接隔板8及第二锁条112b上,发热板2呈固定地位于压烫板3与第一锁条112a之间,发热板2固定时可以在第一锁条112a上设置螺栓并通过螺栓将发热板2压向压烫板3以固定,也可通过在第一锁条112a上设置螺丝并通过螺纹连接将发热板2固定,故不限于此。当然,发热板2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删除锁定结构112并采用其他固定结构或连接方式与收容腔11的内壁连接,故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至图3,连接隔板8的上方与收容腔11连接,连接隔板8与收容腔11连接时可以采用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不以为限,当然,连接隔板8和收容腔11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故不限于此。连接隔板8的下方从两侧延伸出两个固定端8a,两固定端8a分别与位于连接隔板8两侧的发热板2连接以辅助固定发热板2,由于大型熨烫的架体1的总长度较大,架体1容易随着压烫装置的运动而产生变形,连接隔板8位于收容腔11内并与架体1固定连接,故藉由连接隔板8对发热板2提供的支撑作用增强架体1的总强度以减少形变,较优的是,连接隔板8沿架体1的高度方向布置,且连接隔板8在架体1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倒T字型以提高连接强度。

请参阅图1至图3,温度传感器7沿架体1的高度方向穿置于发热板2及压烫板3上,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7测量的准确度以确保压烫效果,较优的是,压烫板3的温度保持在150°±3°之间,从而使得衣服达到最佳的压烫效果。

请参阅图1至图3,移动驱动机构5包括移动座51及用于驱使移动座51沿架体1的高度方向做直线往复移动的驱动器52,架体1安装在移动座51上,以使得移动座51的移动方向匹配架体的高度方向,从而更有利于压烫机的压烫板实现对压烫机的工作台上的衣服各处进行压烫。举例而言,驱动器52为直线气缸,此时的移动座51安装于直线气缸的外滑块上,使得驱动器52驱使移动座51做更平稳可靠及顺畅的运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驱动器52还可以为直线电机或旋转电机,当驱动器52为旋转电机时,此时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沿机架1高度方向布置的丝杆,移动座51上安装有丝母,丝母滑套于丝杆上,故在旋转电机驱使丝杆旋转时,由旋转的丝杆通过丝母带动移动座51滑移,实现驱动器52带动移动座51滑移的目的。值得注意者,由于直线电机及直线气缸的具体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压烫机的压烫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当需要进行压烫时,发热板2开始工作从而使与发热板2面接触的压烫板3受热,移动驱动机构5驱使压烫板3向下移动至压烫位并对压烫机工作台上的衣服进行熨烫,当压烫结束后,移动驱动机构5驱使压烫板3向上运动以移离压烫位。其中,在压烫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7将检测到的压烫板3的温度数据实时反馈给控制器,对压烫板3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压烫板3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发热板2停止发热;当压烫板3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发热板2开始发热;当衣服的温度恢复至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发热板2停止发热并进入保温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藉由架体1及位于架体1的收容腔11内的连接隔板8,将使发热板2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分布于收容腔11处,发热板2共同发热以使得与其连接的压烫板3发热,故在其中一块发热板2出现故障时,其余的发热板2仍然可以继续工作,因而避免因压烫板3的故障而迫使压烫机停止工作,而且,这样的设置的目的能减小了发热板2的体积和重量,不仅减少成本,而且便于维修人员拆出发热板2以进行维修或更换;与此同时,连接隔板8将相邻两发热板2隔开,使得相邻两发热板2之间互不影响;又由于连接隔板8位于收容腔11内并与架体1固定连接,故藉由连接隔板8对发热板2提供的支撑作用,不仅提高发热板2的连接稳定性,而且避免因架体1的体积过大和承重过大而产生变形并提高架体1的强度;另外,压烫板3的底端面上设有耐高温层4,利用耐高温层4避免金属的压烫板3与衣服直接接触,从而避免衣服的内部纤维遭到破坏以确保压烫效果,进而使压烫装置适用于各类衣服的熨烫,适用性强;与此同时,压烫板3与耐高温层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耐高温层4上积累有毒物质的程度或使用周期对耐高温层4进行更换,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