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1046发布日期:2019-01-15 23:4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的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一体编织成型的鞋面是现在鞋子生产制造采用率最高的鞋面材料之一,其可通过针织实现不同纹路、花纹效果,其可一体编织成型给鞋子的鞋面生产制造带来很多便利,如节省生产步骤,降低制造难度等等,目前常见的有通过梭织、飞织和袜机编织几种,飞织鞋面通常是通过一种横向针织的鞋面飞织机(又称横机)针织成型的,可直接织成一片式结构,袜机编织的鞋面制成的鞋子又称为袜子鞋,袜子鞋是近几年出现的潮流鞋,备受欢迎,其鞋面是采用一体编织成型袜子式的结构作为鞋面,这种袜鞋面相比也能够实现一体编织的飞织鞋面来说在制鞋工艺步骤上更能够减少生产工艺步骤、生产时间和耗材,还有,袜鞋面柔软能够贴合足部包裹,穿着脚感舒适,但是也因此,现有袜鞋面没有支撑其外观不挺括,还有外观结构上非常类似于袜子,非常单调,不美观,因此袜鞋面的应用可以说是有利有弊,目前行业内对袜鞋面的针织方法、结构、外观设计、功能性设计等还在不断的开发研究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改善编织织物结构单调的问题,能够使得织物结构、外观体现上更丰富、更立体,还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鞋织物的编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上还一体编织成型有向织物本体一侧面延伸凸出的耳片结构,所述耳片结构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包括有与织物本体编织连接的连接边、耳片结构凸出末端的外边沿以及连接边与外边沿之间两侧的缝合边,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外边沿编织连接,所述第一层两侧的缝合边与第二层两侧的缝合边对应缝合连接,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连接边之间形成耳片口。

第一层和第二层对称设置,所述缝合边为倾斜状或曲折状。

所述耳片结构相邻连续编织多个或相邻间隔编织多个。

所述织物本体为袜鞋面包括袜鞋面套体和供套入袜鞋面套体内的袜鞋口沿,所述耳片结构设置在对应足部后跟的袜鞋口沿和袜鞋面套体之间。

所述对应足部后跟的耳片结构构成鞋面后提带.

所述织物本体为袜鞋面包括袜鞋面套体和供套入袜鞋面套体内的袜鞋口沿,所述耳片结构设置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袜鞋口沿和袜鞋面套体之间。

所述袜鞋口沿向织物本体内侧折并且边沿与袜鞋面套体缝合盖住耳片口。

所述袜鞋面套体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部分编织形成提花区;或,所述袜鞋面套体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部分编织形成提花区,所述袜鞋口沿与提花区之间设有穿孔带。

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和一体编织成型有向织物本体一侧面延伸凸出的耳片结构,所述耳片结构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包括有与织物本体编织连接的连接边、耳片结构凸出末端的外边沿以及连接边与外边沿之间两侧的缝合边,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外边沿编织连接,所述第一层两侧的缝合边与第二层两侧的缝合边对应缝合连接,所述编织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袜机,所述袜机为针筒可正反转动作编织的袜机;

2)、将电脑打版出来的上述织物图样程序导入袜机中,并根据上述织物图样的设计要求在袜机的纱嘴上穿好纱线;

3)、启动袜机,根据导入的图样程序进行编织直至完成;

在步骤3)中,在编织织物本体到耳片结构第一层的连接边开始,针筒正反转动作继续编织至第二层的连接边,在编织耳片结构时其他部分暂停编织,编织完耳片结构后再继续编织其他部分;

其中,在编织第一层的每一行时,每一行的两端比前一行的两端分别减少或增加针数;减少时,每一行的两端纱线分别被挂起暂停编织;增加时,每一行的两端分别增加针数,并两端的纱线分别被挂起暂停编织,如此从第一层的连接边编织至第一层的外边沿,形成第一层的两缝合边;

接着,开始编织第二层,在编织第二层从第二层的外边沿开始至第二层的连接边每一行的两端分别逐行对应第一层的外边沿至第一层的连接边的每一行减少或增加针数,每一行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层对应行两端被挂起的纱线进行铲针对位缝合,如此形成第一层的缝合边与第二层的缝合边缝合,编织至第二层的连接边然后才再继续编织其他部分。

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连接边之间形成耳片口,所述织物本体为袜鞋面包括袜鞋面套体和供套入袜鞋面套体内的袜鞋口沿,所述耳片结构设置在对应足部后跟和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袜鞋口沿和袜鞋面套体之间,所述袜鞋口沿向织物本体内侧折并且边沿与袜鞋面套体缝合盖住耳片口;

所述袜机包括两路纱嘴,每路纱嘴至少一把纱嘴

在步骤3)中,首先,起针编织袜鞋口沿的第一行并第一行被纱线被袜机的哈夫盘挂住,然后继续编织袜鞋口沿至耳片结构第一层的连接边开始,其他部分暂停编织,接着,针筒正反转动作,两路纱嘴分别同时编织对应足部后跟和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两耳片结构,在编织完两耳片结构的第二层连接边后接着编织袜鞋面套体,在编织袜鞋面套体的其中一行时,同时将被哈夫盘挂住纱线进行缝合编织,从而使袜鞋口沿将耳片口盖住。

所述耳片结构相邻连续编织多个或相邻间隔编织多个,编织时先编织靠近袜鞋口沿的耳片结构,接着顺序编织下一个。

所述袜鞋面套体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部分编织形成提花区,所述袜机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的这路纱嘴至少有两把纱嘴,在编织完所有耳片结构后,所述袜机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的这路纱嘴两把纱嘴同时编织形成提花结构;

或,所述袜鞋面套体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部分编织形成提花区,所述袜鞋口沿与提花区之间设有穿孔带,所述袜机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的这路纱嘴至少有两把纱嘴,在编织完所有耳片结构后,所述袜机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的这路纱嘴继续编织穿孔带,编织穿孔带时其他部分暂停编织,编织完穿孔带后,继续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的这路纱嘴两把纱嘴同时编织形成提花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织物,一体编织形成实体耳片结构,耳片结构的形状、大小等可根据功能作用设计,该耳片结构不是编织纹路或纱线色彩的花纹效果,可应用设置在鞋面的任何位置,可仅起到外观设计效果,也可具有实际功能用途效果,如上述设置在后跟位置可用作后跟的提带作用,又如其为两层结构较厚,也可设置在可保护足部一些部位的位置上,其保护作用,外观上也使得鞋面结构具有立体效果,外观设计体现可更丰富,从而改善编织鞋面单调的结构问题,即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效果,还有上述耳片结构在对应足部后跟和对应足部脚背位置设置能够使得袜型的鞋面鞋口更立体硬挺,成型效果更好看,还有其袜鞋口沿与袜鞋面套体缝合盖住耳片口的结构设置限制住的耳片结构的结构位置,使得整个袜口定型效果好,制成鞋子使用穿脱时不会将鞋口拉得扭曲变形,须得重新整理,使用更方便舒适。另外,上述的编织方法,更适合于袜机的编织,具有可提高编织效率,步骤顺序合理,编织顺畅等有点,编织出来的上述鞋面效果好,次品率低。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耳片分别为上翻和下垂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织物本体1;袜鞋面套体11;提花区111;穿孔带112;袜鞋口沿12;

耳片结构2;第一层21;第二层22;连接边211/221;

外边沿212/222;缝合边213/223;耳片口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织物本体1,所述织物本体1上还一体编织成型有向织物本体1一侧面延伸凸出的耳片结构2,从图中可以看出耳片结构2是实体片,相对织物本体是可随意翻动的,所述耳片结构2如图中所示的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所述第一层21和第二层21分别包括有与织物本体1编织连接的连接边211/221、耳片结构2凸出末端的外边沿212/222以及连接边211/221与外边沿212/222之间两侧的缝合边213/223,所述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外边沿212/222编织连接,所述第一层21两侧的缝合边213与第二层22两侧的缝合边223对应缝合连接,所述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连接边211/221之间形成耳片口23,耳片结构的形状、大小等可根据功能作用设计,还有耳片结构2可相邻连续编织多个或相邻间隔编织多个,如图3、图4或图5所示的为相邻连续编织的两个,两个的编织的形状、高度、宽度略有不同,叠合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双层效果,可达到多种多样的外观效果和结构设置的功能用途,如做成鞋子鞋面,或其他织物,本实施例图中所示的,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为对称设置的结构,两层的缝合边213/223缝合在一起为倾斜状,倾斜的方向可向内倾斜也可向外倾斜,还有也可为曲折状,或是编织延伸出其他的轮廓形态。因此上述的结构可在多种织物产品上应用,如图3、图4或图5是应在在鞋面上,具有外观效果上的体现也有功能用途上的体现,本实用新型不一一例举。

如图3、图4或图5所示,所述织物本体1为袜鞋面包括袜鞋面套体11和供套入袜鞋面套体11内的袜鞋口沿12,所述耳片结构2设置在对应足部后跟的袜鞋口沿12和袜鞋面套体11之间和设置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袜鞋口沿12和袜鞋面套体11之间,相比现有其他一体编织成型结构的鞋面,鞋口更有造型设计感、立体感当然也可设计呈图示以外的结构用途,如设置在对应足部后跟的耳片结构可构成鞋面后提带的用途,还有图中所示的两个位置有点相对称设置的效果具有对脚踝处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3、图4或图5所示,所述袜鞋口沿12向织物本体1内侧(即袜鞋面套体11内)折并且边沿与袜鞋面套体11缝合盖住耳片口23,该结构设置能够使得耳片结构在被拉扯时不会出现将鞋口拉得扭曲变形,影响外观,也不舒适,须得重新整理,因此该结构能够使得使用时更方便舒适。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的,所述袜鞋面套体11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部分编织形成提花区111,即能用于提升鞋面外观效果,还能够鞋子使用时的透气;如图中所示的,所述袜鞋口沿12与提花区111之间还设有穿孔带112,可用于装饰外观效果的作用,也可用于其他东西的穿设。。

如图1和图2的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编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袜机,所述袜机为针筒可正反转动作编织的袜机;

2)、将电脑打版出来的上述织物图样程序导入袜机中,并根据上述织物图样的设计要求在袜机的纱嘴上穿好纱线;

3)、启动袜机,根据导入的图样程序进行编织直至完成;

在步骤3)中,在编织织物本体1到耳片结构2第一层21的连接边211开始,针筒正反转动作继续编织至第二层22的连接边221,在编织耳片结构2时其他部分暂停编织,编织完耳片结构2后再继续编织其他部分;

其中,在编织第一层21的每一行时,每一行的两端比前一行的两端分别减少或增加针数;减少时,每一行的两端纱线分别被挂起暂停编织;增加时,每一行的两端分别增加针数,并两端的纱线分别被挂起暂停编织,如此从第一层21的连接边211编织至第一层211的外边沿212,形成第一层21的两缝合边213;

接着,开始编织第二层22,在编织第二层22从第二层22的外边沿222开始至第二层22的连接边221每一行的两端分别逐行对应第一层21的外边沿212至第一层212的连接边211的每一行减少或增加针数,每一行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层21对应行两端被挂起的纱线进行铲针对位缝合,如此形成第一层21的缝合边213与第二层22的缝合边223缝合,编织至第二层22的连接边221然后才再继续编织其他部分。

如图3、图4和图5所述的一种编织形成耳片结构的织物的编织方法,在上述编织方法中,所述袜机包括两路纱嘴,每路纱嘴至少一把纱嘴

在步骤3)中,首先,起针编织袜鞋口沿12的第一行并第一行被纱线被袜机的哈夫盘挂住,然后继续编织袜鞋口沿12至耳片结构2第一层21的连接边211开始,其他部分暂停编织,接着,针筒正反转动作,两路纱嘴分别同时编织对应足部后跟和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两耳片结构2,在编织完两耳片结构2的第二层22连接边221后接着编织袜鞋面套体1,在编织袜鞋面套体1的其中一行时,同时将被哈夫盘挂住纱线进行缝合编织,从而使袜鞋口沿12将耳片口23盖住。

由于图中的耳片结构是相邻连续编织两个的,在上述编织耳片结构时是先编织靠近袜鞋口沿12的耳片结构2,接着顺序编织下一个。

还有图中,所述袜鞋面套体1在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部分编织形成提花区11,所述袜鞋口沿12与提花区111之间设有穿孔带112,所述袜机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2的这路纱嘴至少有两把纱嘴,在编织完所有耳片结构2后,所述袜机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的这路纱嘴继续编织穿孔带112,编织穿孔带112时其他部分暂停编织,编织完穿孔带112后,继续编织,对应足部脚背位置的耳片结构的这路纱嘴两把纱嘴同时编织形成提花结构111。

上述的编织方法,根据织物本体11结构的增减,方法步骤对应作出增减,这里不一一说明不同结构的方法步骤。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