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织机接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033发布日期:2019-03-22 20:4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多层织机接纬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行业的剑杆织造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织机接纬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对编织物产品的种类要求越来越多,多层织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了,但仍是依靠现有的单梭口织机一层一层的从上而下再从下而上的织造,质量上产量上都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虽然市场上已有双梭口剑杆织机,但还只是进口的,价格是单梭口的五十至一百倍,十分昂贵,而其核心技术的引纬装置是与织造主机另设的齿轮箱,结构十分复杂,如果要双梭以上的多梭口引纬装置,结构更是十分繁琐,要想与市场上的多层布需求配套一时还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如果要双梭以上的多梭口引纬装置,结构更是十分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织机接纬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织机接纬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腹槽,腹槽是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的工作位置,工作时结边钩针或脱纬器伸入其内部纬线的尾圈的辅助力的作用下交接给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由其完成随后的动作。所述本体上腹槽的一侧设置有钩状止线角,所述止线角上开设有股槽,所述股槽的宽度从止线角的钩状首端向尾端逐渐减小,纬线经过股槽时自然归拢,定位每一梭纬线的引导角度。所述本体上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止线钩,止线钩定位纬圈下侧,不让其进入太深而不利于脱纬。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部呈V型形成止回弯,所述止回弯的底部尖角与股槽的尾端相连,利用此弯角的落差及纬线自身的张力将纬线握持在此,防止接纬器在运动过程中振动引起脱纬现象。

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接纬器的安装孔。

所述止回弯的底部开设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与腹槽连通,所述工艺孔不仅可以调试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的位置,还可以减轻接纬器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织机接纬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腹槽,腹槽是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的工作位置,工作时结边钩针或脱纬器伸入其内部纬线的尾圈的辅助力的作用下交接给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由其完成随后的动作。所述本体上腹槽的一侧设置有钩状止线角,所述止线角上开设有股槽,所述股槽的宽度从止线角的钩状首端向尾端逐渐减小,纬线经过股槽时自然归拢,定位每一梭纬线的引导角度。所述本体上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止线钩,止线钩定位纬圈下侧,不让其进入太深而不利于脱纬。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部呈V型形成止回弯,所述止回弯的底部尖角与股槽的尾端相连,利用此弯角的落差及纬线自身的张力将纬线握持在此,防止接纬器在运动过程中振动引起脱纬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腹槽,3.止线角,4.股槽,5.止线钩,6.止回弯,7.安装孔,8.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述的一种多层织机接纬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腹槽2,腹槽2是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的工作位置,工作时结边钩针或脱纬器伸入其内部纬线的尾圈的辅助力的作用下交接给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由其完成随后的动作。所述本体1上腹槽2的一侧设置有钩状止线角3,所述止线角3上开设有股槽4,所述股槽4的宽度从止线角3的钩状首端向尾端逐渐减小,如图3所示,纬线经过股槽4时自然归拢,定位每一梭纬线的引导角度。所述本体1上腹槽2的另一侧设置有止线钩5,如图4所示,止线钩5定位纬圈下侧,不让其进入太深而不利于脱纬。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部呈V型形成止回弯6,所述止回弯6的底部尖角与股槽4的尾端相连,利用此弯角的落差及纬线自身的张力将纬线握持在此,防止接纬器在运动过程中振动引起脱纬现象。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接纬器的安装孔7。所述止回弯6的底部开设有工艺孔8,所述工艺孔8与腹槽2连通,所述工艺孔8不仅可以调试结边钩针或脱纬器的位置,还可以减轻接纬器的重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