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收卷的尼龙扁绳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0709发布日期:2019-08-09 21:4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便于收卷的尼龙扁绳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子编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收卷的尼龙扁绳编织机。



背景技术:

一般工厂用的编织机有立式编织机和卧式编织机;其都是由多个拨盘在工作台上通过齿轮相互啮合围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圆环;相邻拨盘反向旋转带动锭子沿上盘的8字跑道移动,锭子相互交错形成编织品,编出的产品由收线装置牵出。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173588U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编织机。该编织机在框架内的下部有支撑架,在支撑架连接有上盘和下盘,在上盘、下盘之间连接有换轨装置;在上盘上有内圈跑道和外圈跑道构成的二个“8”字环形跑道;外圈跑道拨盘和内圈跑道拨盘分别位于二个“8”字环形跑道上;在外圈跑道拨盘和内圈跑道拨盘上连接有锭子;在框架的上端连接有牵引轮和穿线板,锭子的纱线通过穿线板引入到牵引轮上;所述的控制器是PLC控制器。

该对比文件能够实现内外同时编织的功能,在编织完成之后将尼龙绳收卷起来,尼龙绳在收卷辊上收卷时,需要将尼龙绳的一端在收卷辊上缠绕几圈才能保证收卷的尼龙绳不会发生松脱,而如果收卷辊尺寸较大的话,尼龙绳开始的缠绕就不是很方便,较为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卷的尼龙扁绳编织机,其通过设置在收卷的两侧开设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设置双杆气缸、压紧块和固定块,在尼龙扁绳收卷时,将绳头放在固定块上,双杆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时,活塞杆带动压紧块向着固定块移动从而对尼龙扁绳进行压紧,减少了尼龙扁绳开始缠绕时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卷的尼龙扁绳编织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下的缠线装置、设于缠线装置上的多个进料装置和对涤纶扁绳进行压紧的张紧装置,还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包括连接架和设于连接架内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设有位于容纳槽底部的双杆气缸、固设在双杆气缸活塞杆顶部的压紧块和与液压缸的两个活塞杆滑移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与容纳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筒先套设在进料装置上,而后纱线通过进料装置引出,并从连接套的下端穿入到连接套内,而后从其上端引出并进入到环形收卷套内,多根纱线在环形收卷套和限位盘之间的位置处接触,同时进料装置由缠线装置带动进行作往复性的多个8字运动从而缠绕成涤纶绳,尼龙扁绳在加工完成之后,双杆气缸的活塞杆伸张,带动压紧块向着收卷辊的外侧移动,而后将尼龙扁绳的绳头放到固定块上,双杆气缸的活塞杆再收缩,使压紧块与固定块相贴以将尼龙绳的绳头压住,从而减少了尼龙绳在收卷辊上的缠绕的过程,减少了手动收卷的时间,更有效率,双杆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对压紧块起到导向的效果,防止压紧块偏移,当需要将尼龙扁绳的绳头牵出时,双杆气缸的活塞杆伸张即可,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靠近压紧块的一侧开设有压紧槽,所述压紧块上固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压入压紧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块压紧的过程中,凸块将尼龙扁绳的绳头压在压紧槽内,这样尼龙扁绳的绳头固定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靠近张紧辊外环面的一侧为圆弧面,所述压紧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压紧槽连通的并延伸至张紧辊外环面的连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压紧槽的外侧面为圆弧面,这样尼龙扁绳的绳头伸到固定块上时更加方便,绳头通过连通槽滑道固定块的压紧槽上,并防止尼龙扁绳在压紧槽的边缘位置产生磨损,这样绳头更加容易地放入压紧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并且由橡胶制成,所述凸块共有多个并且每个凸块的轴线方向与压紧槽的长度方向垂直,多个凸块沿着压紧槽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凸块在绳头的不同位置压住绳头,进一步防止尼龙扁绳发生松脱,凸块有橡胶材质制成可以增大尼龙扁绳与凸块的摩擦力,保证压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竖直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柱、固设于支撑柱底部的锭子、设于支撑柱一侧的竖直设置的两个转动杆和竖直套设在转动杆上的升降块,两个转动杆的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与两个转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与支撑柱进行铰接并能绕支撑柱进行水平转动,所述升降块位于锭子的上方并且其下方靠近锭子的一侧固设有卡块,卡块能够卡入锭子上部的槽内,所述支撑柱上缠有纱线,所述升降块远离锭子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升降套,设于支撑柱上的纱线从支撑柱下方引出并绕过升降块的下方进入到升降套内,而后纱线从升降套的一侧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筒竖直套设在支撑柱上,纱线筒上的纱线从下方引出,从升降块的底部绕过并穿入到升降套中,并从升降套的另一侧穿出,这样如果纱线在限位盘上缠绕时缠绕速度过快,纱线较紧时,纱线会带动升降套向上提升,进而升降套带动升降块向上提升,卡块与锭子脱离配合,纱线能够带动转动杆绕着支撑柱进行转动,从而纱线能够更加快速地从纱线筒上脱出,纱线出线速度更快,以满足缠线的需求,当纱线较松时,升降块自动回落并且卡块卡入锭子上的槽内,纱线出线速度变慢以保证缠线的紧密度合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上部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的配合套,配合套的上部设有封板,配合套顶部两侧均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杆,所述封板的一侧固设有两个铰接板并分别与两个铰接杆进行铰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顶块,所述顶块的直径小于支撑柱的直径并且顶块的顶端为圆弧形的尖端,所述封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封口并插设在顶块上,所述封板能够与套设在支撑柱上的纱线筒相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纱线筒放到支撑柱上时,向上翻动封板将封板与顶块分离,纱线筒套设在支撑柱上,然后向下翻动封板将封板插设在顶块上,这样封板对纱线筒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纱线筒上下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进料装置呈圆形分布,并且工作台对应进料装置圆心的位置处固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设有圆柱形的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外环面能够与纱线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在穿入到环形收卷套下方进行缠绕时,其先绕过限位盘的外边缘然后再穿入到环形收卷套的下方,这样限位盘对纱线进行张紧以保证纱线缠线的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竖直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架、水平转动连接与支撑架上的多个张紧辊、固设在张紧辊一侧的张紧齿轮和设于张紧辊下方并带动张紧辊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多个张紧辊呈上下对应排布,所述相邻张紧辊上的张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张紧辊的外环面上固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拨齿,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的距离为将涤纶绳压扁之后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绳从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穿过,而后通过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压紧成扁状,并且涤纶绳从下方穿过,而后呈波浪形依次穿过上部的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的缝隙。驱动组件工作带动最下方的张紧辊进行转动,下方的张紧辊带动上方与其相邻的张紧辊反向转动,从而多个张紧辊同时带动涤纶绳向上移动并进行张紧,拨齿能够保证涤纶扁绳在张紧辊之间不会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对应最下方张紧辊的位置处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张紧辊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齿轮和设于连接柱外环面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而后第一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下张紧辊的转动,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从而实现驱动组件的减速运动,从而保证下张紧辊能够对涤纶扁绳进行稳定张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张紧辊的两端设置双杆气缸,通过双杆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使压紧块压在固定块上完成对尼龙绳头的压紧,更加省时;

2.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凸块与压紧槽的配合来对尼龙扁绳的绳头进行稳定夹紧;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纳槽的外侧设置呈圆弧状来使尼龙扁绳的绳头更加容易放入,并减少绳头在容纳槽边缘处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凸显封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张紧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凸显压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的压紧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支撑杆;12、限位盘;13、环形收卷套;2、缠线装置;21、拨盘;3、进料装置;31、支撑柱;311、顶块;32、锭子;33、转动杆;34、升降块;341、卡块;342、升降套;343、配合套;3431、开口;344、铰接杆;35、支撑板;36、封板;361、封口;362、铰接板;4、张紧装置;41、支撑架;411、支杆;412、连接柱;42、张紧辊;421、拨齿;43、张紧齿轮;44、驱动组件;441、驱动电机;442、第一齿轮;443、第二齿轮;5、收卷装置;51、连接架;52、动力电机;53、收卷辊;531、挡板;532、容纳槽;533、连通槽;54、夹紧组件;541、双杆气缸;542、压紧块;5421、凸块;543、固定块;5431、压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便于收卷的尼龙扁绳编织机,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缠线装置2、进料装置3、张紧装置4、收卷装置5和切割装置6。工作台1的下部引出四根支脚并放置在地面上,缠线装置2设于工作台1的下部并且拨盘21设于工作台1上,缠线装置2为现有技术,其通过齿轮转动带动八个拨盘21进行转动,进料装置3共有8对并分别设于八个拨盘21内,缠线装置2通过齿轮转动带动八个拨盘21转动,相邻两个拨盘2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而反向转动,每个进料装置3均在八个拨盘21之间做8字形的循环往复运动。

如图2和图3所示,进料装置3包括支撑柱31、锭子32、转动杆33、升降块34、支撑板35和封板36。支撑柱31竖直设置并且与下端与拨盘21的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锭子32水平固设于支撑柱31的下部,转动杆33共有两个并竖直设于支撑杆12的一侧,支撑板35呈L形并水平设置,支撑板35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杆33固定连接,支撑板35的水平端位于锭子32的下方并且其靠近支撑柱31的一侧与支撑柱31铰接。

升降块34位于锭子32的上方并且其下方靠近锭子32的一侧固设有卡块341,卡块341能够卡入锭子32上部的槽内,支撑柱31上缠有纱线,升降块34远离锭子32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升降套342,转动杆33的上部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的配合套343,配合套343的上部设有封板36,配合套343顶部两侧均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杆344,封板36的一侧固设有两个铰接板362并分别与两个铰接杆344进行铰接,支撑柱31的顶端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顶块311,顶块311的直径小于支撑柱31的直径并且顶块311的顶端为圆弧形的尖端,封板36的另一侧开设有封口361并插设在顶块311上,封板36能够与套设在支撑柱31上的纱线筒相贴,配合套343远离支撑柱31的一侧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开口3431,纱线从升降块34上引出处从开口3431的下方向上穿插出去,这样开口3431对纱线起到一个导线的作用。

纱线筒竖直套设在支撑柱31上,纱线筒上的纱线从下方引出,从升降块34的底部绕过并穿入到升降套342中,并从升降套342的另一侧穿出,这样如果纱线在限位盘13上缠绕时缠绕速度过快,纱线较紧时,纱线会带动升降套342向上提升,进而升降套342带动升降块34向上提升,卡块341与锭子32脱离配合,纱线能够带动转动杆33绕着支撑柱31进行转动,从而纱线能够更加快速地从纱线筒上脱出,纱线出线速度更快,以满足缠线的需求,当纱线较松时,升降块34自动回落并且卡块341卡入锭子32上的槽内,纱线出线速度变慢以保证缠线的紧密度合适。

在纱线筒放到支撑柱31上时,向上翻动封板36将封板36与顶块311分离,纱线筒套设在支撑柱31上,然后向下翻动封板36将封板36插设在顶块311上,这样封板36对纱线筒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纱线筒上下晃动。

如图1所示,8对进料装置3呈圆形设置,在进料装置3的圆心位置处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下端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支撑杆11的顶端固设有圆柱形的限位盘12,限位盘12的正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环形收卷套13,当纱线进行缠绕时,纱线从限位盘12的一侧沿着限位盘12的外边缘然后再穿入到环形收卷套13的下方,这样限位盘12对纱线进行张紧以保证纱线缠线的紧密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张紧装置4(参考图1)包括支撑架41、张紧辊42、张紧齿轮43和驱动组件44。支撑架41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工作台1上,支撑架41对应环形收卷套13的位置处固设有L形的支杆411,支杆411与环形收卷套13固定连接,张紧辊42共有三个并均水平设于支撑架41内,张紧辊42的两端与支撑架41的侧壁转动连接,三个张紧辊42呈上下对应设置并且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的距离为将涤纶绳压扁之后的宽度。

张紧齿轮43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张紧辊42一侧的外环面上,相邻两个张紧齿轮43之间相互啮合,驱动组件44设于支撑架41上并且位于最下方的张紧辊42的下方。支撑架41对应多个张紧辊42的位置处设有分别与其同轴设置的连接柱412,连接柱412与张紧辊42固定连接。驱动组件44包括驱动电机441、第一齿轮442和第二齿轮443。

驱动电机441水平设置并且固设在支撑架4141的侧壁上,第一齿轮442竖直设置并且与驱动电机44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443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最下方连接柱413的外环面上,第一齿轮442和第二齿轮443相互啮合,第一齿轮44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443的直径。

驱动电机441工作,带动第一齿轮442转动,而后第一齿轮44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443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下张紧辊42的转动,第一齿轮44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443的直径从而实现驱动组件44的减速运动,从而保证下张紧辊42能够对涤纶扁绳进行稳定张紧。

涤纶绳从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穿过,而后通过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压紧成扁状,并且涤纶绳从下方穿过,而后呈波浪形依次穿过上部的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的缝隙。驱动组件44工作带动最下方的张紧辊42进行转动,下方的张紧辊42带动上方与其相邻的张紧辊42反向转动,从而多个张紧辊42同时带动涤纶绳向上移动并进行张紧,拨齿421能够保证涤纶扁绳在张紧辊42之间不会打滑。

如图6所示,收卷装置5设于张紧装置4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 收卷装置5包括支撑架41、动力电机52、动力电机52、收卷辊53和夹紧组件54。连接架51固设在工作台1上,动力电机52水平固设在连接架51上,收卷辊53水平设置并且两端分别与机架41(参考图5)转动连接,在收卷辊53的两侧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531,挡板531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处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圆形的挡板531,挡板531能够对缠绕到收卷辊53上的尼龙扁绳起到限位的作用。动力电机52的转轴与收卷辊53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当涤纶扁绳传递到此处时,动力电机52工作,带动收卷辊53转动,这样缠绕在收卷辊53上的涤纶扁绳通过驱动辊的转动进行收卷。

如图7和图8所示,夹紧组件54共有两个并位于收卷辊53的两端,收卷辊53两侧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容纳槽532,两个夹紧组件54分别设于两个容纳槽532内。夹紧组件54包括双杆气缸541、压紧块542和固定块543。双杆气缸541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容纳槽532内,压紧块542水平设置并且与双杆气缸541的两个活塞杆固定连接,固定块543水平设置并且其两侧固设在容纳槽532的侧壁上,固定块543的上部两侧开设有两个开口3431,双杆气缸541的两个活塞杆滑移连接在两个开口3431内,固定块543的上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压紧槽5431,压紧槽5431位于固定块543的中部并且垂直于压紧辊的轴线方向设置,压紧块542的底部固设有多个凸块5421,凸块5421由橡胶制成,多个凸块5421沿着压紧槽543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凸块542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并且其圆弧面朝下设置,凸块5421的轴线方向与压紧槽5431的长度方向平行。

如图1和图7所示,纱线筒先套设在进料装置3上,而后纱线通过进料装置3引出,并从连接套的下端穿入到连接套内,而后从其上端引出并进入到环形收卷套13内,多根纱线在环形收卷套13和限位盘12之间的位置处接触,同时进料装置3由缠线装置2带动进行作往复性的多个8字运动从而缠绕成涤纶绳,尼龙扁绳在加工完成之后,双杆气缸541的活塞杆伸张,带动压紧块542向着收卷辊53的外侧移动,而后将尼龙扁绳的绳头放到固定块543上,双杆气缸541的活塞杆再收缩,使压紧块542与固定块543相贴以将尼龙绳的绳头压住,从而减少了尼龙绳在收卷辊53上的缠绕的过程,减少了手动收卷的时间,更有效率,双杆气缸541的活塞杆能够对压紧块542起到导向的效果,防止压紧块542偏移,当需要将尼龙扁绳的绳头牵出时,双杆气缸541的活塞杆伸张即可,比较方便。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压紧块542压紧的过程中,凸块5421将尼龙扁绳的绳头压在压紧槽5431内,这样尼龙扁绳的绳头固定更加稳定,多个凸块5421在绳头的不同位置压住绳头,进一步防止尼龙扁绳发生松脱,凸块5421有橡胶材质制成可以增大尼龙扁绳与凸块5421的摩擦力,保证压紧效果。

容纳槽532的上部两侧为靠近张紧辊42外环面设置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中部开设有沿着圆弧面的弧度方向设置的与压紧槽5431连通的连通槽533。通过将压紧槽5431的外侧面为圆弧面,这样尼龙扁绳的绳头伸到固定块543上时更加方便,绳头通过连通槽533滑道固定块543的压紧槽5431上,并防止尼龙扁绳在压紧槽5431的边缘位置产生磨损,这样绳头更加容易地放入压紧槽543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