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超柔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3246发布日期:2019-10-09 04:11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超柔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纺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超柔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家纺用品已经不仅仅满足面料实用性和耐用性的基本要求,现在已经开始追求面料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环保性。消费者对织物面料手感柔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主流的柔软面料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采用无捻纱线制成无捻织物,而传统的无捻纱的生产需使用水溶性维纶,一方面维纶价格高,使生产成本增加,且无捻纱和无捻织物的生产需要退维处理来除去水溶性维纶,在长时间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色织产品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变色,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大;另一方面无捻纱强度低,不适合应用在有较高强度要求的家纺面料上;第二种是通过柔软整理,使织物柔软,柔软整理有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两种方法,机械柔软整理是通过对织物进行多次揉搓弯曲实现的,整理后柔软效果不理想,持久度不高;化学柔软整理是在织物上施加柔软剂,降低纤维和纱线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获得柔软、平滑的手感,整理效果显著,但柔软剂的使用对环境不友好,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专利申请CN106435916A公开了一种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及其织造方法,该发明在后整理过程中对面料进行退维处理,使面料中的水溶性维纶纱溶解,使织物蓬松柔软、吸湿透气、质地轻盈、舒适亲肤,但该方法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且织物容易变色。

中国专利申请CN108004659A公开了一种超低捻蓝绒棉布料及其织造、整染工艺,该发明采用化学和机械两种方法对布料进行柔软整理,使布料具有较优的柔软干爽手感,尽管纱体蓬松,触感柔软,但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退维处理、不使用柔软剂,且具有蓬松度高、超柔及优良染色性能的生态超柔面料,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超柔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面料的组织结构为缎纹组织,面料的压缩弹性率为54~63%,面料的经纱覆盖系数为85~95%,所述经纱和纬纱为天然纤维素纤维纱和/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纱,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均为12.2~13.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均为1.2~2.0%,百米重量偏差均为±2.0~±2.5%。

优选地,所述经纱和纬纱的纱支均为40~80S,捻系数均为200~300,单纱断裂强度力均为160~180cN。

优选地,所述经纱和纬纱的纱支均为50~70S,捻系数均为220~260,单纱断裂强度力均为165~175cN。

优选地,所述经纱的密度为140~240根/英寸,所述纬纱的密度为90~190根/英寸。

优选地,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棉纱线。

优选地,所述经纱为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混纺而成的混纺纱,所述纬纱为莫代尔纱线。

优选地,所述经纱为棉纱线,所述纬纱为混纺纱。

优选地,所述缎纹组织包括六枚变则经面缎纹组织、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或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组织。

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生态超柔面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柔软面料存在的资源、能源消耗大,应用有局限性,持久度不高,污染环境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高蓬松、超柔、染色性能优良的特性,满足家纺面料的柔软需求,染整中无需使用柔软剂、功能整理剂等助剂,既有效保护环境,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原料纱线的选择,松软组织结构的设计,经纬密紧度配比的设计,并采用先进的空气摔打后整理,提升面料的柔软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棉纱线,纱支为40~80S,捻系数为200~300,单纱断裂强度力为160~180cN,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为12.2~13.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为 1.2~2.0%,百米重量偏差为±2.0~±2.5%,经向密度为140~240根/英寸,纬向密度为90~190 根/英寸,经纱覆盖系数为85%~95%,形成生态超柔家纺面料,不仅面料强度达到同等面料的效果,柔软性、压缩性有较大的提升,面料柔软性提升了28%,面料的压缩弹性率在 54~63%,提高了12%,面料的手感丰满度、蓬松度显著提高,染色性能提高10%,织物光泽度更好;

4)本实用新型采用缎纹组织进行织造,并优选六枚经面缎纹组织、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和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组织,实现面料手感柔软的效果,并能很好地将面料的柔软蓬松性和良好的染色性展现出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六枚变则经面缎纹组织;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组织;

黑色为经组织点,白色为纬组织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1

一种生态超柔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面料的组织结构为缎纹组织,如附图1所示,采用六枚变则经面缎纹组织,面料的压缩弹性率为54~63%,面料的经纱覆盖系数为 85~95%,经纱和纬纱的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均为12.2~13.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均为 1.2~2.0%,百米重量偏差均为±2.0~±2.5%,经纱的密度为140~240根/英寸,纬纱的密度为 90~190根/英寸。

经纱和纬纱均为棉纱线,经纱和纬纱的纱支均为40~80S,捻系数均为200~300,单纱断裂强度力均为160~180cN。

进一步的,经纱密度为180~220根/英寸,纬纱密度为110~170根/英寸,提高面料的手感丰满度、蓬松度及染色性能,织物光泽度更好。

实施例2

一种生态超柔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面料的组织结构为缎纹组织,如附图2所示,采用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面料的压缩弹性率为54~63%,面料的经纱覆盖系数为 85~95%,经纱和纬纱的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均为12.2~13.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均为 1.2~2.0%,百米重量偏差均为±2.0~±2.5%,经纱和纬纱的纱支均为50~70S,捻系数均为220~260,单纱断裂强度力均为165~175cN。

经纱为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混纺而成的混纺纱,纬纱为莫代尔纱线,经纱和纬纱的纱支均为50~70S,捻系数均为220~260,单纱断裂强度力均为165~175cN。

进一步的,所述经纱为棉纱线,所述纬纱为混纺纱。

进一步的,面料的组织结构采用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组织,如附图3所示。

实施例3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种生态超柔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纺纱→整经→浆纱→穿综→穿筘→织造→坯布→缝头→烧毛→退煮漂→加白拉幅→印花→蒸化→水洗→拉幅定型→预缩→空气摔打→成品。

其中,面料烧毛采用两正一反烧毛工艺,冷堆双氧水用量11~16g/L,烧碱20~40g/L,稳定剂3~6g/L,精练剂4~6g/L,硫酸镁0.5~1g/L,硅酸钠3~5g/L,在常温下堆置18~24h;

增白剂用VBL 2~5g/L,车速为25~45m/min进行漂白做印花准备,经过印花、水洗、蒸化、水洗、拉幅后进行柔软定型;

采用先进的空气摔打对面料进行柔软处理,工艺参数为主风机85~95%,排风扇 85~95%,车速为16~27m/min,预缩工艺压力为14~16kg,车速为30~45m/min;采用空气摔打方式对面料进行机械柔软整理,实现面料的超柔性。

上述实施例制得的一种生态超柔家纺面料,不仅面料强度达到同等面料的效果,柔软性、压缩性有较大的提升,面料柔软性提升了28%,面料的压缩弹性率在54~63%,提高了12%,面料的手感丰满度、蓬松度显著提高,染色性能提高10%,织物光泽度更好;采用六枚经面缎纹组织、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或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组织,实现面料手感柔软的效果,并能很好地将面料的柔软蓬松性和良好的染色性展现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如经纱和纬纱不限于棉纱线、莫代尔纱线、混纺纱,缎纹组织也不限于六枚经面缎纹组织、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和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组织。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