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836发布日期:2019-08-13 21:47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环蒸化机。



背景技术:

长环蒸化机用于对织物印花或染色后进行汽蒸,使染料在织物上古色的专门设备。

活性染料是纤维素纤维印花的的重要染料之一,活性染料的溶解性能差,影响印花效果,因此在活性印花时一般加入尿素来提高溶解性、蒸化时的渗透性和纤维的固着率。然后布料在后续的清洗工序中,尿素在废水中容易分解出氨氮化合物,氨氮化合物会加速藻类的生长,使生态水源的富营养化。为减少尿素的使用,可以先将布料打湿,使得布料先获得水分,然后进行蒸化,现有的设备中,布料打湿后需要人工转移至长环蒸化机后蒸化,存在的问题是打湿后的布料不立刻进行蒸化,容易因存放时间过长水分散失造成蒸化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影响蒸化效果,故急需一种布料给湿后可立刻进行蒸化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实现布料预给湿处理以及可立刻进行蒸化的功能,有效地减少尿素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蒸化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包括箱体、机架、上导布辊、下导布辊、喷气管、蒸汽箱、通气管、湿度传感器和蒸汽调节阀,所述箱体设置在机架顶部,箱体内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冷凝水槽,冷凝水槽底部具有出水孔,两个冷凝水槽之间留有让布料通过的间隙,两条相互平行的下导布辊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两条下导布辊均位于两个冷凝水槽之间的间隙下方,所述上导布辊转动安装在箱体内,所述喷气管设置在箱体内,喷气管上具有出气孔,所述蒸汽箱顶部通过通气管与喷气管连接,蒸汽箱与通气管的连接处设有蒸汽调节阀,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

其中,所述喷气管为U型,若干出气孔分别位于喷气管的两直边,并出气孔朝向相向。

其中,出气孔连接有喷嘴,喷嘴依次具有收缩部、喉部、喷出部,收缩部与出气孔连接,收缩部的内径沿喷嘴的轴心线方向逐渐收缩,喉部为直管型,喷出部的内径沿喷嘴的轴心线方向逐渐增大。

其中,箱体内顶部对称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从箱体顶部朝侧壁方向向下倾斜。

其中,还包括抽吸泵和回流管,蒸汽箱侧壁顶部设有进水管,回流管一端与出水孔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回流管上连接有将冷凝水抽到进水管内的抽吸泵。

其中,还包括气体循环装置,气体循环装置包括抽风机和循环风管,抽风机设置在箱体外壁,抽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箱体内,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循环风管连接,循环风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顶部连接。

其中,所述蒸汽箱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和液位检测器,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蒸汽箱内的水,使得水沸腾产生蒸汽。

其中,所述通气管和循环风管表面均设有隔热棉。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低温的布料进入到充满蒸汽的箱体内,蒸汽迅速在布料表面冷凝,使得布料表面获得水分,预给湿的布料离开箱体进入到空气中降温,使得布料进入长环蒸化室后可再次获得水分,以达到提高布料表面的含湿量,有效地减少尿素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置有气体循环装置,能够提高蒸汽的循环流动性,提高冷凝速度;设置有抽吸泵实现冷凝水回流至蒸汽箱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的Ⅰ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A-A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中:1、箱体;11、导流板;12、气体循环装置;121、抽风机;122、循环风管;2、上导布辊;3、下导布辊;4、喷气管;41、喷嘴;411、收缩部;412、喉部;413、喷出部;5、蒸汽箱;51、进水管;52、加热装置;53、液位检测器;6、通气管;7、湿度传感器;8、蒸汽调节阀;9、冷凝水槽;91、出水孔;92、抽吸泵;93、回流管;1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一种长环蒸化机的预加湿装置,它包括箱体1、机架10、上导布辊2、下导布辊3、喷气管4、蒸汽箱5、通气管6、湿度传感器7和蒸汽调节阀8,所述机架10设置在长环蒸化机的进布架上,箱体1设置在机架10顶部,箱体1内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冷凝水槽9,冷凝水槽9底部具有出水孔91,两个冷凝水槽9之间留有让布料通过的间隙,两条相互平行的下导布辊3分别与机架10转动连接,两条下导布辊3均位于两个冷凝水槽9之间的间隙下方,所述上导布辊2转动安装在箱体1内,布料首先绕过一条下导布辊3进入箱体1内,然后绕过上导布辊2离开箱体1,最后从另一条下导布辊3绕出,从而使得布料连续地进入箱体1内进行预加湿。所述喷气管4设置在箱体1内,喷气管4上具有出气孔,所述蒸汽箱5设置在箱体1外部,蒸汽箱5顶部通过通气管6与喷气管4连接,蒸汽箱5产生蒸汽,蒸汽依次通过通气管6与喷气管4进入到箱体1内,使得箱体1内充满蒸汽,蒸汽遇布料表面迅速冷凝(布料进入箱体1内时,表面温度低),使得布料得到获得水分,然后布料离开箱体1,布料的表面温度下降后又紧接着进入长环蒸化机,使得布料再次获得水分,从而达到提高织物表面的含湿量的目的,减少尿素的使用量。蒸汽箱5与通气管6的连接处设有蒸汽调节阀8,湿度传感器7设置在箱体1内,蒸汽调节阀8与湿度传感器7均与长环蒸化机的控制器连接,湿度传感器7预设湿度的数值区间,湿度传感器7检测箱体1内蒸汽的湿度,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蒸汽调节阀8阀口的打开幅度,以实现控制箱体1内湿度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喷气管4为U型,出气孔为10个,10个出气孔分别位于喷气管4的两直边,并出气孔朝向相向,蒸汽从出气孔喷出并朝向布料喷射,使得蒸汽能够充分地与布料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出气孔连接有喷嘴41,喷嘴41依次具有收缩部411、喉部412、喷出部413,收缩部411与出气孔连接,收缩部411的内径沿喷嘴41的轴心线方向逐渐收缩,喉部412为直管型,喷出部413的内径沿喷嘴41的轴心线方向逐渐增大。采用喷嘴41使得蒸汽先经过缩小段再从扩散段喷出,提高了蒸汽的喷出速度,从而提高蒸汽在箱体1内的流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箱体1内顶部对称设置有导流板11,导流板11从箱体1顶部朝侧壁方向向下倾斜。蒸汽与箱体1内顶部接触会凝结成水,为避免水滴到布料上造成水渍,影响布料的蒸化效果,设置有导流板11,将凝结的水导流至箱体1内两侧,最终流至冷凝水槽9内。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还包括抽吸泵92和回流管93,蒸汽箱5侧壁顶部设有进水管51,通过进水管51可向蒸汽箱5补充水,保证蒸汽箱5能够连续地产生蒸汽。回流管93一端与出水孔91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51连接,回流管93上连接有抽吸泵92,抽吸泵92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抽吸泵92启动使得抽吸泵92将冷凝水槽9内的冷凝水抽至进水管51,冷凝水从进水管51流至蒸汽箱5内继续加热蒸发蒸汽,从而达到冷凝水循环利用的目的,节约资源。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3,还包括气体循环装置12,气体循环装置12为6个,气体循环装置12包括抽风机121和循环风管122,6个抽风机121分别设置在箱体1外壁,抽风机121的出风口朝向箱体1内,抽风机121的进风口与循环风管122连接,循环风管122的另一端与箱体1的顶部连接,抽风机121为防水型风机,抽风机121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抽风机121启动,抽风机121通过循环风管122将箱体1内顶部的蒸汽抽入并从箱体1侧壁排出,从而提高蒸汽的循环流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蒸汽箱5内部设有加热装置52和液位检测器53,加热装置52可选用电加热或者导热油加热方式,将蒸汽箱5内的水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所述液位检测器53采用浮球液位变送器,控制器与液位检测器53连接,用于监控蒸汽箱5内水位的高度,控制器预设一个水位最低值,若液位检测器5的检测值低于预设值,则通过进水管51给蒸汽箱2内注水(进水管51与外部水源连接),注入的水量由控制器控制,采用液位检测器24可避免水位过低,无法连续提供蒸汽。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6和循环风管122表面均设有隔热棉。由于通气管6与循环风管122均暴露在环境中,蒸汽通过通气管6或循环风管122时会与室内环境产生热传递,为避免蒸汽热量的流失,通气管6和循环风管122表面均设有隔热棉能够减少热传递,起到保温的效果。

工作原理:蒸汽箱5内的加热装置52将水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蒸汽依次经过通气管6、喷气管4后从喷嘴41喷出;布料通过下导布辊3和上导布辊2进入到箱体1内,蒸汽遇到温度低的布料迅速冷凝,使布料表面获得水分,最后布料再通过下导布辊3离开箱体1进入到空气中,降温后的布料进入长环蒸化机,蒸汽将再一次在布料表面冷凝,使得布料再次获得水分,从而达到提高布料表面的含湿量;通过抽风机121和循环风管122提高蒸汽在箱体1内的循环流动性,提高冷凝速度;通过抽吸泵92和回流管93将冷凝水回流至蒸汽箱5内,能够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余热,节约资源。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布料预给湿处理以及可立刻进行蒸化的功能,通过预给湿处理有效地减少尿素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给湿后可进行蒸化能够保证布料的蒸化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