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826发布日期:2019-08-13 21:4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洗机。



背景技术:

织物在印染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水洗,现有的清洗是使用水洗机箱采用传统的浸洗和清洗方式,织物通过在水洗机箱中反复浸穿、运动,达到纺织物在水洗机箱中浸泡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水洗机常用在布料的退浆、煮练以及漂白的步骤中,用于清洗这些步骤中附着在布料上的助剂,为了增强水洗效果,通常需要至少两台水洗机通过输布组件、浸轧机连接在一起,持续不断的对布料清洗,最终达到洗净作用。

目前,公开号为CN10536949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染通用水洗机,包括水洗槽、导布辊,水洗槽底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根进气管,进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口,进气管分别连接有热蒸汽机和风机,水洗槽内联动的若干个导布辊呈一上一下布置,且水洗槽上还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上开设有一个进布口和一个出布口。工作时,织物进入水洗槽后被导布辊带动下,织物在水洗槽内运动,同时朝向水洗槽内部通入常温的空气或者高温蒸汽,从而实现常温水洗或加入水洗,且空气和蒸汽对水槽内的水有搅拌作用,使得水洗更彻底。

但是,为了增强水洗机对布料的水洗效果,通常会在水洗槽内添加一些助剂,例如洗涤剂等,这些助剂添加进入水洗槽后,无法均匀的分散在整个液态环境内,从而使得助剂无法完全的发挥其作用,从而造成了助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水洗机,通过设置第一搅拌组件,第一叶片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对机箱内的洗涤液进行搅拌,使得助剂均匀分散在整个液态体系中,使其发挥自身的作用,最终将布料洗涤干净,避免了助剂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洗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清洗辊以及若干第二清洗辊,所述第一清洗辊与所述第二清洗辊呈上下错落状排布,所述机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布组件和出布组件,所述机箱靠近地面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靠近地面的侧壁上的第一转动轴以及至少两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叶片,所述机箱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于所述机箱朝向地面的侧壁,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机箱内部,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机箱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布料在出布组件以及进布组件的带动下,在第一清洗辊以及第二清洗辊的外表面上缠绕,并且在机箱反复进出洗涤液;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叶片对机箱内的洗涤液进行搅拌,洗涤液内的助剂在第一叶片的搅拌下分散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助剂均匀分散在整个液态体系中,使其发挥自身的作用,最终将布料洗涤干净,避免了助剂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靠近地面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靠近地面的侧壁上的第二转动轴以及至少两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于所述机箱朝向地面的侧壁,所述第二叶片位于所述机箱内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驱动组件同时带动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各自形成搅拌中心,两个搅拌中心互相接触以及碰撞,从而使得整个液态体系的洗涤液的搅拌效果更好,同时,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由第一电机带动,从而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齿轮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脱开,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向转动,使得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同向转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各自形成的搅拌中心在互相接触的时候产生对流,增强了搅拌中心中洗涤液之间的碰撞,从而增强了对洗涤液的搅拌效果,最后使得洗涤液被搅拌的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朝向地面的外侧壁上的连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的从动锥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朝向地面的外侧壁上的传动轴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传动轴互相垂直,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互相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带动连接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最后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电机能够安装在机箱的侧面,方便第一电机的散热以及第一电机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均转动设置有侧转动轴,两所述侧转动轴均贯穿于所述机箱的侧壁,两所述侧转动轴朝向机箱内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机箱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侧转动轴朝向所述机箱外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侧转动轴的高度从所述机箱的外部至内部逐渐降低,两所述侧转动轴靠近所述搅拌叶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根侧转动轴分别朝向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从而使得两根侧转动轴上的搅拌叶分别朝向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第一叶片和朝向第一叶片的转动叶形成搅拌对流,第二叶片和朝向第二叶片的转动叶形成搅拌对流,从而增强了对机箱内洗涤液的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布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机箱一侧的进布口、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上的进布辊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进布辊转动的进布电机,所述进布辊位于所述进布口之上,所述进布辊的表面自中央向两侧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布电机带动进布辊转动,从而将进入机箱内的布料被展平,使得洗涤液中的助剂更方便进入布料纤维中,从而使得布料的清洗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布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机箱远离所述进布口一侧的出布口、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上的出布辊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出布辊转动的出布电机,所述出布辊位于所述出布口之上,所述出布辊的表面自中央向两侧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机箱位于所述出布口的一侧设置有轧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布电机带动出布辊转动,使得布料被堆至出布辊的中间,接着进入轧车,由于布料被堆至出布辊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得布料进入轧车后的厚度增加,从而增大了轧车的轧水效果;同时在出布口的一侧设置轧车,能够把出布后布料中的洗涤液轧去一部分,方便后续对布料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均设置有防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长期在机箱中被洗涤液腐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搅拌组件,第一叶片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对机箱内的洗涤液进行搅拌,使得助剂均匀分散在整个液态体系中,使其发挥自身的作用,最终将布料洗涤干净,避免了助剂的浪费;

2、两根侧转动轴分别朝向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从而使得两根侧转动轴上的搅拌叶分别朝向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第一叶片和朝向第一叶片的转动叶形成搅拌对流,第二叶片和朝向第二叶片的转动叶形成搅拌对流,从而增强了对机箱内洗涤液的搅拌效果;同时在出布口的一侧设置轧车,能够把出布后布料中的洗涤液轧去一部分,方便后续对布料的操作;

3、通过出布电机带动出布辊转动,使得布料被堆至出布辊的中间,接着进入轧车,由于布料被堆至出布辊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得布料进入轧车后的厚度增加,从而增大了轧车的轧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用于表示机箱内部的结构;

图3为图1中B-B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观察,此图为无机箱底侧壁时的结构,用于表示驱动组件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箱;2、进布组件;21、进布口;22、进布辊;23、进布电机;3、出布组件;31、出布口;32、出布辊;33、出布电机;4、观察窗;5、驱动组件;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主动齿轮;54、连接轴;55、主动锥齿轮;56、从动锥齿轮;57、传动轴;6、第一搅拌组件;61、第一转动轴;62、第一叶片;7、第二搅拌组件;71、第二转动轴;72、第二叶片;8、侧转动轴;9、第二电机;10、第一清洗辊;11、第二清洗辊;12、第一电机;13、二辊轧车;14、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水洗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一端设置有进布组件2,另一端设置有出布组件3,机箱1的其中一个内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4。

参照图1,进布组件2包括进布口21、进布辊22以及进布电机23。进布口21开设在机箱1无观察窗4的侧面上;进布辊22通过轴承设置在进布口21上方的机箱1上,进布辊22的表面自中央向两侧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进布电机23固定安装在机箱1上,用于带动进布辊22转动。

参照图1,出布组件3包括出布口31、出布辊32以及出布电机33,出布口31开设在与进布口21相对的侧面上。出布辊3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出布口31上方的机箱1上,出布辊32的表面自中央向两侧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出布电机33固定安装在机箱1上,用于带动出布辊32转动。机箱1位于出布口31的一侧放置有二辊轧车13,布料从出布辊32上出来之后进入二辊轧车13中进行轧水。

参照图2,机箱1内通过轴承设置有若干第一清洗辊10以及若干第二清洗辊11,第一清洗辊10位于机箱1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二清洗辊11位于机箱1靠近底部的位置,并且第一清洗辊10和第二清洗辊11呈上下错落状排布。

参照图2和图3,机箱1靠近地面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6,第一搅拌组件6包括第一转动轴61和第一叶片62。第一转动轴6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箱1靠近地面的内侧壁上,第一转动轴61与机箱1靠近地面的内侧壁垂直;并且一侧位于机箱1内部,另一侧位于机箱1外部。第一叶片62有三片,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轴61位于机箱1内的一端,且等间距的分布。

参照图3,机箱1靠近地面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7,第二搅拌组件7包括第二转动轴71和第二叶片72。第二转动轴7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箱1靠近地面的内侧壁上,第二转动轴71与机箱1靠近地面的内侧壁垂直;并且一侧位于机箱1内部,另一侧位于机箱1外部。第二叶片72有三片,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轴71位于机箱1内的一端,且等间距的分布。

参照图3,机箱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通过驱动组件5同时带动第一转动轴61和第二转动轴71同向转动,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主动齿轮53、连接轴54、主动锥齿轮55、从动锥齿轮56以及传动轴57。

参照图3和图4,第一齿轮51通过键连接在第一转动轴61位于机箱1外的一侧;第二齿轮52通过键连接在第二转动轴71位于机箱1外的一侧;连接轴5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箱1靠近地面的外侧壁上。主动齿轮53通过键连接在连接轴54上,并且同时与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啮合,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2脱开。从动锥齿轮56通过键连接在连接轴54上,并且位于主动齿轮53靠近地面的一侧。传动轴57通过轴承连接在机箱1靠近地面的外侧壁上,并且传动轴57与连接轴54互相垂直。主动锥齿轮55通过键连接在传动轴57上,并且与从动锥齿轮56互相啮合。第一电机12与传动轴57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传动轴57转动。第一转动轴61与第二转动轴71上均涂有防腐油漆,从而在第一转动轴61与第二转动轴71的表面形成防腐层,本实施例中防腐油漆采用铁栏杆金属漆防腐蚀涂料。

参照图2,机箱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侧转动轴8,其中一根侧转动轴8位于机箱1含有观察窗4的侧壁上,并且侧转动轴8贯穿机箱1的侧壁。两根侧转动轴8的高度均从机箱1外部至内部逐渐降低,并且位于机箱1内的端部分别朝向第一叶片62和第二叶片72。机箱1含有侧转动轴8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侧转动轴8位于机箱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侧转动轴8转动。两根转动轴位于机箱1内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搅拌叶1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工作时,先由工作人员将清洗液输进机箱1内,再将布料从进布辊22绕至进布口21,接着绕至机箱1底部的第二清洗辊11,从第二清洗辊11朝向机箱1底部的一侧绕至第二清洗辊11远离进布口21一侧的第一清洗辊10上,接着从第一清洗辊10的顶部绕过,然后再将布料从第一清洗辊10远离进布口21一侧的第二清洗辊11的底部绕过,如此将布料从出布口31牵引出。

布料绕至完毕后,启动进布电机23和出布电机33,布料在进布电机23和出布电机33的带动下,从进布口21至出布口31,从对布料进行清洗工作。

当对布料进行清洗工作的过程中,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带动传动轴57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55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56转动,带动连接轴54转动,带动主动齿轮5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同向转动,使得第一叶片62和第二叶片72同向转动,从而对机箱1内的洗涤液进行搅拌。

与此同时,启动两个第二电机9,两个第二电机9分别带动两根侧转动轴8转动,从而带动两根侧转动轴8上的搅拌叶14分别朝向第一叶片62和第二叶片72转动;从而在洗涤液中形成对流,增强了洗涤液的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