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623发布日期:2019-10-28 23:2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纱罗组织指由地、绞两个系统经纱与一个系统纬纱构成经纱相互扭绞的织物组织。纱罗组织的纬纱被隔开,空隙增大,形成六角形的纱孔,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纱孔,质地稀薄透亮,且结构稳定。

现有技术中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一般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棕框上下运动,再通过其他驱动组件带动棕框水平运动,以实现地、绞两个系统经纱的绞织,也就是说需要配备两套单独的驱动组件来实现纱罗组织的开口,导致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工作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降低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工作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以降低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工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包括:

摆动针板;

与所述摆动针板连接控制所述摆动针板上下摆动实现经纱做开口运动的针板摆动组件,所述针板摆动组件包括摆轴、一端与所述摆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动针板连接的摆臂和与所述摆轴连接驱动所述摆轴沿所述摆轴的轴线摆动的摆轴连杆组件,所述摆轴连杆组件与织机的打纬摇轴连接,所述摆轴与所述织机的墙板连接;

平动针板;和

与所述平动针板连接控制所述平动针板水平运动实现相邻所述经纱做绞织运动的针板平动组件,所述针板平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平动针板连接且安装于所述织机的下撑挡的支撑组件和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下撑挡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水平连杆组件,所述水平连杆组件与所述织机的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摆轴连杆组件包括连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连杆垂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摆轴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连杆垂直,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打纬摇轴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轴配合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销轴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长条形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摆轴的第一抱箍;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销轴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销轴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打纬摇轴的第二抱箍。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第一抱箍的与所述摆轴配合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摆轴的平键配合的第一键槽;

所述第二抱箍的与所述打纬摇轴配合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打纬摇轴的平键配合的第二键槽。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还包括中间支座,所述中间支座与所述摆轴连接,且固定于所述织机的后上撑挡。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V型支撑杆,所述V型支撑杆的开口端与所述平动针板连接,所述V型支撑杆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V型支撑杆位于所述平动针板的两端;

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V型支撑板的封闭端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V型支撑杆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横杆与所述水平连杆组件连接;

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横杆的连接杆。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V型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平动针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横杆连接;

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柱和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呈V型结构;

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针板平动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个数为两组,且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V型支撑杆的位置对应;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导向块和与所述导向块配合的滑块;

所述底座具有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支腿,所述支腿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支腿与所述下撑挡的前下撑挡连接,另一个所述支腿与所述下撑挡的后下撑挡连接;

所述导向块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导向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的位置与所述横杆的两端的位置对应;

所述滑块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滑道,所述滑块的上端面与所述横杆螺栓连接;

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垫片,所述垫片上开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安装槽。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水平连杆组件包括:

竖直连杆;

曲轴,所述曲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竖直连杆的第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转动连接;

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杆与所述水平杆垂直且与所述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

水平连杆,所述水平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竖直杆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横杆连接;

连杆支座,所述连杆支座固定于所述下撑挡,所述连杆支座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中,所述竖直杆上设置有长条形调节孔,所述长条形调节孔沿所述竖直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长条形调节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水平连杆转动连接。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包括摆动针板、针板摆动组件、平动针板和针板平动组件。本方案中针板摆动组件与织机的打纬摇轴连接,针板平动组件与织机的输出轴连接,即打纬摇轴为针板摆动组件提供运动动力,输出轴为针板平动组件提供运动动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不需要增加其他动力设备,也就减少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工作的能量损耗,降低了开口机构的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针板与针板摆动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轴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摆动针板,2、摆轴,3、摆臂,4、平动针板,5、连杆,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中间支座,9、V型支撑杆,10、横杆,11、底座, 12、导向块,13、滑块,14、垫片,15、竖直连杆,16、曲轴,17、摆动杆, 18、水平连杆,19、连杆支座,2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以降低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工作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主视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针板与针板摆动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轴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包括摆动针板1、针板摆动组件、平动针板4和针板平动组件。

摆动针板1上设置有经纱,经纱具有地经纱和绞经纱。

针板摆动组件与摆动针板1连接,用于控制摆动针板1上下摆动以实现经纱的开口运动。

平动针板4上也设置有经纱,平动针板4的经纱也具有地经纱和绞经纱。

针板平动组件与平动针板4连接,用于控制平动针板4水平运动以实现相邻经纱做绞织运动。

本方案中针板摆动组件与织机的打纬摇轴连接,针板平动组件与织机的输出轴连接,即打纬摇轴为针板摆动组件提供运动动力,输出轴为针板平动组件提供运动动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不需要增加其他动力设备,从而减少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工作的能量损耗,降低了开口机构的工作成本。

另外,本方案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不需要单独设置驱动组件,从而简化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制作成本。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针板摆动组件具体包括摆轴2摆臂3和摆轴连杆组件。

摆臂3的一端与摆轴2连接,另一端与摆动针板1连接;

摆轴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摆轴2连接,另一端与织机的打纬摇轴连接,打纬摇轴将自身的摆动通过摆轴连杆组件传递为摆轴2的摆动。

打纬摇杆将转动力传递给摆轴连杆组件,摆轴连杆组件带动摆轴2沿着自身的轴线摆动,进而摆轴2通过摆臂3带动摆动针板1上下摆动。摆动针板1的摆动方向为绕着摆轴2的圆弧运动。

摆轴2在摆动过程中位置不发生变化,摆轴2的两端与织机的墙板转动连接。

织机的墙板具有左墙板和右墙板,摆轴2的两端分别与左墙板和右墙板连接。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摆轴2的第一端通过左摆轴连接座和左连接板与左墙板连接,具体的,左连接板与左墙板螺栓连接,左摆轴连接座与左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摆轴2的第二端通过右摆轴连接座和右连接板与右墙板连接,具体的,右连接板与右墙板螺栓连接,右摆轴连接座与右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针板平动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和水平连杆组件。

支撑组件与平动针板4连接,支撑组件安装于织机的下撑挡;

水平连杆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支撑组件带动水平针板做水平运动,且水平针板的水平运动方向为下撑挡的长度延伸方向。水平连杆组件的驱动动力由织机的输出轴提供。水平连杆组件能够将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推动水平针板水平运动的直线运动。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个数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平动针板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实现对平动针板4的有效支撑。

水平连杆组件的个数为一组,水平连杆组件与其中一个支撑组件连接,一组水平连杆组件即可实现对平动针板4的有效驱动。

摆动针板1实现地经纱和绞经纱的开口运动,平动针板4实现相邻经纱的绞织运动,平动针板4和摆动针板1按照开口绞织的规律配合运动,实现纱罗组织的开口,再配合引纬装置实现纱罗组织的织造。

现有技术的织机不能织造纱罗组织,仅能实现针板的上下运动,而不能带动针板做左右水平运动以实现经纱的绞织,成熟的纱罗组织的织机一般是国外引进,成本相对较高,本方案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能够实现纱罗组织的开口,再配合引纬装置即可实现纱罗组织的织造,使得国内能够通过本国织机实现纱罗组织的织造,代替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纱罗组织的织造成本。

本方案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能够直接与现有的织机进行连接,对现有织机进行改造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研发难度,降低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加工难度。

摆轴连杆组件包括连杆5、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6 和第二连接件7分别位于连杆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即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分别位于连杆5的两端,第一连接件6与摆轴2连接,第二连接件7 与打纬摇轴连接。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连杆5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与连杆5垂直,第一连接件6 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杆5连接,第一连接件6的第二端与摆轴2非转动连接,以保证第一连接件6的动力能够完全传递给摆轴2;

连杆5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与连杆5垂直,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位于连杆5的同侧,第二连接件7通过第二销轴与连杆5连接,第二连接件7的第二端与打纬摇杆非转动连接,以保证打纬摇杆的动力能够完全传递给第二连接件7。

第一连接件6的第一端与第一销轴配合的第一安装孔为长条形安装孔,第一销轴穿过第一安装孔后,第一销轴的悬空端与螺母配合实现第一连接件6 与连杆5的连接,第一连接件6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抱箍,摆轴2伸入第一抱箍后,第一抱箍的开口端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拧紧,将摆轴2固定于第一抱箍。

第二连接件7的第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销轴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二销轴穿过第二安装孔后,第二销轴的悬空端与螺母配合实现第二连接件7与连杆5 连接,第二连接件7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抱箍,打纬摇轴伸入第二抱箍后,第二抱箍的开口端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拧紧,将打纬摇轴固定于第二抱箍。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长条形的第一安装孔的长度延伸方向沿上下方向,为第二销轴提供上下运动的空间。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杆5与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一体成型。

为了避免摆轴2在第一抱箍内转动,摆轴2与第一抱箍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平键,第一抱箍与摆轴2配合的内壁设置有与摆轴2的平键配合的第一键槽;

为了避免打纬摇轴在第二抱箍内转动,打纬摇轴与第二抱箍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平键,第二抱箍与打纬摇轴配合的内壁设置有与打纬摇轴的平键配合的第二键槽。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针板摆动组件还包括与摆轴2连接且固定于织机的后上撑挡的中间支座8。中间支座8的上端与摆轴2连接,下端与后上撑挡连接,中间支座8用于提高摆轴2工作的稳定性。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中间支座8的个数为两个,且沿摆轴2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摆臂3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沿着摆轴2 的轴线均匀设置;摆轴连杆组件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摆轴2的轴线方向的两端。

支撑组件包括V型支撑杆9、横杆10和连接杆20。

其中,V型支撑杆9的开口端与平动针板4连接,V性支撑杆增大了支撑组件与平动针板4的接触面积,保证支撑组件能够有效带动平动针板4做水平运动。为了提高平动针板4受力的均匀性,V型支撑杆9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V型支撑杆9分别位于平动针板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横杆10与V型支撑板的封闭端连接,横杆10的个数与V型支撑板的个数相等,即横杆10的个数为两个,横杆10与V型支撑杆9所在的平面垂直,横杆10实现了支撑组件与水平连杆组件的连接。

连接杆20用于连接两个横杆10,以实现两个V型支撑杆9同步运动。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V型支撑杆9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互成角度,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具有预设距离,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靠拢,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整体呈V型。

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均与平动针板4铰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均与横杆10连接。

具体的,横杆10上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柱和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呈V型结构,且V型结构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一致,第一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二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柱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柱螺纹连接。

横杆10上还开设有与连接杆20连接的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即连接杆20与第三连接柱螺纹连接。

具体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横杆10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位于横杆10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三连接柱位于横杆1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避免造成V型支撑杆9和横杆10连接过程的相互干扰。

针板平动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底座11、设置于底座11 的导向块12和与导向块12配合的滑块13。

其中,底座11具有与导向块12连接的支撑板和与支撑板连接的支腿,支腿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支腿与下撑挡的前下撑挡连接,另一个支腿与下撑挡的后下撑挡连接,底座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横杆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导向块12螺栓连接于支撑板,导向块12的上端面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与支撑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滑块13的下端面开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滑道,滑块13的上端面与横杆10螺栓连接。

水平连杆组件带动支撑组件沿着导向柱往复滑动,导向组件对支撑组件的运动起到了导向作用,提高针板水平运动的稳定性。

每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导向块12,两个导向块12分别位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与横杆10的两端的位置对应,相应的,滑块13的个数也为两个,其中一个滑块与横杆1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滑块的另一端与横杆10 的另一端连接。

下撑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组件,以实现对两个支撑组件的有效支撑。

导向组件的个数为两组,导向组件的位置与V型支撑杆9的位置对应,两个导向组件之间的距离为两个V型支撑杆9之间的距离。

本方案提供的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还包括位于导向块12与支撑板之间的垫片14,通过调整垫片14的数量调整导向组件的上端高度,保证滑块13与横杆10的连接,进而实现平动针板4在预设工作位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通用性。

为了方便垫片14的安装和拆卸,垫片14上开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安装槽,安装槽为长条形安装槽,且安装槽与螺栓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通过垫片 14的水平运动即可实现垫片14插入导向块12与支撑板之间,而不需要将导向块12取下再进行垫片14的安装。

水平连杆组件包括竖直连杆15、曲轴16、摆动杆17、水平连杆18和连杆支座19。

竖直连杆15的第一端与曲轴16连接,竖直连杆15的第二端与摆动杆17 连接;

曲轴16的第一端与输出轴连接,曲轴16的第二端与竖直连杆15的第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转动连接;

摆动杆17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水平杆的第一端与竖直连杆15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竖直杆与水平杆垂直且与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

水平连杆18的第一端与竖直杆转动连接,水平连杆18的第二端与横杆 10连接;

连杆支座19固定于下撑挡,连杆支座19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

曲轴16与输出轴连接,将输出轴的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转化为偏心转动,进而将偏心转动传递给竖直连杆15,使得竖直连杆15具有上下方向的运动和左右方向的摆动。

曲轴16与竖直连杆15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使得竖直连杆15的第二端仅能带动摆动杆17的水平杆绕转轴转动,而不发生沿转轴轴线方向的平动。

竖直连杆15带动摆动杆17的水平杆绕着转轴做弧形转动,进而水平杆带动竖直杆也做绕着转轴的弧形运动,竖直杆的弧形运动为左右竖直方向的摆动,最终竖直杆带动水平连杆18做左右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

水平连杆18做左右水平往复运动,带动横杆10沿着导向组件滑动,实现与滑动组件连接的支撑组件和平动针板4的水平往复运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提供的摆动杆17的竖直杆上设置有长条形调节孔,长条形调节孔沿竖直杆的长度方向开设,长条形调节孔内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水平连杆18转动连接。

通过调节水平连杆18与竖直杆的长条形调节孔的配合位置,实现水平连杆18的运动距离调节,从而实现平动针板4的平动幅度。长条形调节孔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纱罗组织的开口机构的通用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