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4392发布日期:2020-02-21 20:23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



背景技术:

埋夹机是针织行业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以缝合针织服装的衣片、领、袖等,而机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织物的缝合质量。缝盘机的传动机构是缝盘机的重要部件,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埋夹机的使用性能、缝合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传统的埋夹机一般都是由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传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机座上并包覆传动机构的机箱构成,其中传动机构则是简单的采用凸轮配合连杆构成。此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制造加工比较困难,很容易引起动作的不协调,传递不稳定,易卡带,易出现跳纱、起泡、断线等现象。

为此有人设计了经过改良的埋夹机,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的专利:改良性毛衣立式埋夹机【申请号cn201120431857.0;公开公告号cn202279919u】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传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机座上并包覆传动机构的机箱,所述的传动机构外接一驱动机构,其包括一主轴以及安装于主轴上的四个凸轮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侧还设置有一齿轮支架,该齿轮支架上设置有与传动机构相配合的齿轮组件。四个凸轮机构包括:第三凸轮机构,其由安装于主轴的第三偏心轮以及与第三偏心轮枢接的调节丝杆、压线杆构成,其中所述的压线杆末端安装有一三角钩。

但是在上述方案中,其第三凸轮机构主要仅由一侧的第三偏心轮驱动,其驱动力仅在压线杆末端一侧,在埋夹机的高速缝制过程中,压线杆单侧受力会导致其往复摆动产生振动和偏移,导致三角钩的运行不稳定。因而这种钩针机构不能适应缝盘机精细、稳定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该钩针机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钩针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包括主轴、第一偏心轮、第一拉杆和钩针轴,所述第一偏心轮安装在主轴上,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枢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和所述钩针轴第一端枢接,所述钩针轴的第二端安装有钩针,所述钩针机构还包括第二偏心轮和钩针连杆,所述第二偏心轮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钩针连杆包括连杆体、连接部和连接臂,所述连杆体和连接臂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杆体上设有供钩针轴穿过的通道,所述钩针轴装配在所述通道内并与连杆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主轴相平行,所述转轴用于固定在埋夹机机壳上,所述连接臂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偏心轮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在使用时,主轴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由于第一偏心轮、第一拉杆和钩针轴依次枢接,第一偏心轮的转动变为钩针轴在一定角度内的往复摆动,此时钩针随钩针轴进行摆动;第二偏心轮的转动拉动连接臂摆动,使得整个钩针连杆绕转轴进行摆动,由于钩针轴装配在连杆体上,因此钩针轴随着主轴的转动一边绕其本身的轴心线摆动,一边随着钩针连杆绕转轴摆动,从而带动钩针一边摆动,一边上下升降运动,实现和直针的和谐配合,由于钩针连杆对钩针轴的限制以及带动,既保证了钩针轴绕其自身轴心线摆动时的稳定性,又实现了钩针轴绕转轴上下摆动的稳定性,并且降低了钩针机构的装配难度和调试难度。

在上述的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中,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钩针轴之间通过第二拉杆枢接,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为球头结构,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设有与该球头结构配合的球头座,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钩针轴的第一端端部。

在上述的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中,连杆体上还设有护罩盖板,所述护罩盖板用于固定在埋夹机机壳上,所述护罩盖板上开设有供连杆体穿出埋夹机机壳的通孔。

在上述的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中,所述护罩盖板的外侧设有波纹状的橡胶防护管,所述橡胶防护管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杆体固连,所述橡胶防护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护罩盖板的外侧壁固连。设置橡胶防护管可以防止灰尘从护罩盖板的通孔处入侵到埋夹机机壳内,同时橡胶防护管具有弹性,不会影响连杆体的摆动。

在上述的一种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中,所述主轴的一端上设有手轮,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置驱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双偏心轮结构带动钩针轴摆动,使钩针运行更稳定可靠,同时两个偏心轮、钩针连杆、钩针轴和第一拉杆形成类似多连杆的结构,方便了钩针机构的装配和调试。

附图说明

图1是钩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钩针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钩针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第一偏心轮;3、第一拉杆;4、钩针轴;5、钩针;6、第二偏心轮;7、钩针连杆;7a、连杆体;7a1、通道;7b、连接部;7c、连接臂;8、转轴;9、护罩盖板;10、橡胶防护管;11、手轮;12、第二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羊毛衫埋夹机的钩针机构包括主轴1、第一偏心轮2、第一拉杆3、钩针轴4、钩针5、第二偏心轮6和钩针连杆7,第一偏心轮2安装在主轴1上,第一偏心轮2和第一拉杆3的下端枢接、第一拉杆3的上端和钩针轴4第一端枢接,钩针轴4的第二端安装有钩针5,第二偏心轮6安装在主轴1上,钩针连杆7包括连杆体7a、连接部7b和连接臂7c,连杆体7a和连接臂7c通过连接部7b连接,连杆体7a上设有供钩针轴4穿过的通道7a1,钩针轴4装配在通道7a1内并与连杆体7a转动连接,连接部7b上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和主轴1相平行,转轴8用于固定在埋夹机机壳上,连接臂7c的末端和第二偏心轮6枢接。

连杆体7a上还设有护罩盖板9,护罩盖板9用于固定在埋夹机机壳上,护罩盖板9上开设有供连杆体7a穿出埋夹机机壳的通孔。护罩盖板9的外侧设有波纹状的橡胶防护管10,橡胶防护管10的第一端和连杆体7a固连,橡胶防护管10的第二端和护罩盖板9的外侧壁固连。设置橡胶防护管10可以防止灰尘从护罩盖板9的通孔处入侵到埋夹机机壳内,同时橡胶防护管10具有弹性,不会影响连杆体7a的摆动。

主轴1的一端上设有手轮11,主轴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置驱动机构。这样可以通过转动手轮11对钩针机构进行人工控制调试和使用,同时也可以设置外置驱动机构如电机进行自动化控制调试和使用。

第一拉杆3和钩针轴4之间通过一第二拉杆12枢接,第二拉杆12的第一端为球头结构,第一拉杆3的上端设有与该球头结构配合的球头座,第二拉杆12的第二端固定在钩针轴4的第一端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在使用时,主轴1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偏心轮2和第二偏心轮6转动,由于第一偏心轮2、第一拉杆3和钩针轴4依次枢接,第一偏心轮2的转动变为钩针轴4在一定角度内的往复转动,此时钩针5随钩针轴4进行摆动;第二偏心轮6的转动拉动连接臂7c摆动,使得整个钩针连杆7绕转轴8进行摆动,由于钩针轴4装配在连杆体7a上,因此钩针轴4随着主轴1的转动一边绕其本身的轴心线摆动,一边随着钩针连杆7绕转轴8摆动,从而带动钩针5一边摆动,一边上下升降运动,实现和直针的和谐配合,由于钩针连杆7对钩针轴4的限制以及带动,既保证了钩针轴4绕其自身轴心线摆动时的稳定性,又实现了钩针轴4绕转轴8上下摆动的稳定性,并且降低了钩针机构的装配难度和调试难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