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5072发布日期:2020-07-10 17:5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式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壁挂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壁挂式洗衣机作为小容量的洗衣设备,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的壁挂式洗衣机多在洗衣机外筒的后部偏上位置设置空气排放口进行洗衣机的空气排出以及溢水保护。申请号为20131033730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壁装式滚筒洗衣机,包括:通风装置,形成流动路径,通过所述流动路径,空气在所述桶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移动,以及所述流体路径连接至所述排水装置,从而通过所述排水装置将泡沫从所述桶引出到外部。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排气孔,形成在所述后面板中并与所述桶的内部连通;以及泡沫排放管,一端连接至所述排气孔,以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排水管;还包括通风管,一端连接至所述泡沫排放管,以及另一端延伸至比连接至所述泡沫排放管的位置更高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所述排气孔采用直径固定的孔,在洗衣时,由于洗衣液的添加,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由于洗涤过程中滚筒内部处于封闭状态,洗衣机中产生的泡沫如果过量,就会从排气孔溢出并暂存,造成排气孔的短暂堵塞。这样会导致洗衣机在工作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洗衣机内部与外界大气连接堵塞,通气不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洗衣机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挂式洗衣机。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壁挂式洗衣机,包括:

外筒;

排气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气体从外筒内部依次经第一孔部、第二孔部排出至外筒外部,第二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第二孔部的内径朝向外筒排气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形成阶梯孔,第二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接件,该转接件安装在外筒后壁上、且与溢流管连接,所述第二孔部设置在转接件内、并通过溢流管与外部空气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后壁上,

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与外筒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一体成型在外筒后壁内,所述第二孔部的内径朝向外筒排气的方向逐渐增大;

或者,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形成一体成型在外筒后壁内的阶梯孔,第二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接件,该转接件安装在外筒后壁上、且与溢流管连接,所述转接件内设有第三孔部,第三孔部一端与第二孔部连通,另一端通过溢流管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第三孔部在与第二孔部连通处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孔部在该处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孔部的内径朝向外筒排气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后壁上,

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与外筒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的外部形状与其内部孔的形状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凸出于外筒后壁设置,该转接件的外侧设有增强转接件强度的加强部,

优选的,所述加强部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转接件外侧壁的加强筋,

更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沿转接件的径向凸出于转接件的外侧壁设置,

还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凸出的高度向转接件远离外筒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径向垂直于外筒后壁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气孔,实现洗衣机的空气排出和溢水保护。且所述排气孔的第二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使得泡沫在经历了小孔径的第一孔部的挤压后,骤然到达大孔径的第二孔部内,会有一部分泡沫在经历过泡沫压力的骤然变化后破灭,剩下的泡沫也无法彻底堵塞第二孔部的内径,不会造成排气孔的短暂堵塞,排气畅通,不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转接件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转接件剖视图;

图4示出了转接件示意图;

图5示出了壁挂式洗衣机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排水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8示出了消泡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消泡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组成名称如下:

1、外筒,2、第二孔部,3、转接件,31、加强部,4、溢流管,5、透气管,51、消泡结构,511、连接端,512、消泡端,513、消泡板,52、弯折部,6、排水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挂式洗衣机,包括:

外筒1;

排气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2,气体从外筒1内部依次经第一孔部、第二孔部2排出至外筒1外部,第二孔部2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

上述方案中,现有的壁挂式洗衣机多在洗衣机外筒1的后部偏上位置设置空气排放口进行洗衣机的空气排出以及溢水保护。一般情况下,所述排气孔采用直径固定的孔,在洗衣时,由于洗衣液的添加,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由于洗涤过程中滚筒内部处于封闭状态,洗衣机中产生的泡沫如果过量,就会从排气孔溢出并暂存,造成排气孔的短暂堵塞。这样会导致洗衣机在工作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洗衣机内部与外界大气连接堵塞,通气不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洗衣机工作效率。本申请中的排气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2,第二孔部2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使得泡沫在经历了小孔径的第一孔部的挤压后,骤然到达大孔径的第二孔部2内,会有一部分泡沫在经历过泡沫压力的骤然变化后消掉,剩下的泡沫也无法彻底堵塞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第二孔部2。不会造成排气孔的短暂堵塞,排气畅通,不存在安全隐患。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第二孔部2的内径朝向外筒排气的方向逐渐减小。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使得泡沫在经历过直径骤然变大后又面临直径变小的增压,在经历过一次增压泄压泡沫变大后破灭一部分或者更容易破灭,再经历一次增压后使得泡沫更快破灭,剩余未破灭的泡沫不会堵塞第二孔部2,也不会堵塞排气孔造成通气不畅。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接件3,该转接件3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且与溢流管4连接,所述第二孔部2设置在转接件3内、并通过溢流管4与外部空气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

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与外筒1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接件3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占用空间小,不影响侧壁或整个箱体的大小,且方便与溢流管4进行连接,没有暴露在外的风险。所述转接件3与溢流管4连接,以实现排气孔与洗衣机外部的空气的流通。第二孔部2设置在转接件3内,方便第二孔部2的成型和设置。因为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第二孔部2的内径朝向外筒排气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第二孔部2无法与第一孔部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所述转接件作为独立的部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后壁,方便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2的成型和连接,且拆装方便,方便实现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的配合。且转接件3可拆卸的安装,方便对于积累在第二孔部2和第一孔部内的线屑进行清理。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与外筒1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防止泡沫从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2之间的连接缝隙中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3的外部形状与其内部孔的形状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接件3的外部形状与其内部孔的形状匹配,本实施例中,其内部的孔为第二孔部2,与第二孔21的形状匹配,也就是所述转接件的外径为从与洗衣机后壁连接处的部位向远离洗衣机后壁的方向逐渐减小,更加容易成型和加工,也更方便装配人员的区分,同时还美观大方。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3凸出于外筒1后壁设置,该转接件3的外侧设有增强转接件3强度的加强部31。

优选的,所述加强部31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转接件3外侧壁的加强筋。

更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沿转接件3的径向凸出于转接件3的外侧壁设置。

还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凸出的高度向转接件3远离外筒1的方向逐渐减小。

上述方案中,因为转接件3为中空的孔状结构,所以强度难免较低,再加上转接件3凸出于外筒1后壁设置,难免会发生振动碰撞等意外导致转接件3损坏,转接件3的损坏会导致泡沫的意外溢出,损伤洗衣机内部其他部件或溢出至洗衣机外污染用户家里的墙壁、地面等,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转接件3需要增加强度。所述加强部31根据转接件3所在洗衣机位置的强度要求进行设计,保证了转接件3的强度。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筋的结构简单,容易成型。且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可以更好的在各个方向增强转接件3。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沿转接件3的径向凸出于转接件3的外侧壁设置,径向凸出占用空间小,可延伸的距离长,起到加强效果的范围大,还方便成型,同时加强的效果更好。还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凸出的高度向转接件3远离外筒1的方向逐渐减小,既实现了加强的效果,又配合了转接件3的形状变化,美观大方。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3径向垂直于外筒1后壁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接件3径向垂直于外筒1后壁设置,使得泡沫经过压缩忽然变大后在重力作用下处于转接件3下方,不会填满转接件3。且垂直设置的转接件3降低了泡沫移动的速度,使得泡沫更容易在第二孔部2破裂,不会堵塞第二孔部2。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形成阶梯孔,第二孔部2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

上述方案中,泡沫在经历了小孔径的第一孔部的挤压后,骤然到达大孔径的第二孔部2内,会有一部分泡沫在经历过泡沫压力的骤然变化后消掉,剩下的泡沫也无法彻底堵塞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第二孔部2。不会造成排气孔的短暂堵塞,排气畅通,不存在安全隐患。所述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形成阶梯孔,方便成型。所述第二孔部2可以与第一孔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孔部2也可以设置在与第一孔部可拆卸连接的部件内部。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2一体成型在外筒后壁内,所述第二孔部2的内径朝向外筒1排气的方向逐渐增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孔部2的内径朝向外筒1排气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泡沫在经历过第一孔部的挤压后,在第二孔部2内时直径逐渐变大,直到破裂,且因为第二孔部的内径逐渐增大,使得泡沫在经历过压力变化后加速破裂。且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2一体成型,无需安装,成型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接件3,该转接件3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且与溢流管4连接,所述转接件3内设有第三孔部,第三孔部一端与第二孔部2连通,另一端通过溢流管4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第三孔部在与第二孔部2连通处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孔部2在该处的内径。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转接件3,通过转接件3实现排气孔与溢流管4之间的连通。第三孔部在与第二孔部2连通处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孔部2在该处的内径,部分泡沫经过第一孔部的增压、第二孔部2的泄压后破灭,还有部分泡沫在第三孔部处破灭,加速了泡沫的破裂;剩余的泡沫也不会堵塞大于等于第二孔部2在该处的内径。且第三孔部与第二孔部2连通处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孔部2在该处的内径,防止在第二孔部2内增大的泡沫堵塞第三孔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孔部的内径朝向外筒1排气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

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与外筒1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孔部的内径朝向外筒1排气方向逐渐减小,部分泡沫在经历过第一孔部的挤压、再经历第二孔部2逐渐变大后破裂或极易破裂,再经历第三孔部的逐渐变小挤压后破裂,不会堵塞排气孔,保证洗衣机外筒内外的空气流通。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因为转接件3内的第三孔部的形状直接导致了转接件与外筒之间无法一体成型。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与外筒1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防止泡沫从第二孔部2和第三孔部之间的连接缝隙中溢出。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形成一体成型在外筒后壁内的阶梯孔,第二孔部2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

上述方案中,泡沫在经历了小孔径的第一孔部的挤压后,骤然到达大孔径的第二孔部2内,会有一部分泡沫在经历过泡沫压力的骤然变化后消掉,剩下的泡沫也无法彻底堵塞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第二孔部2。不会造成排气孔的短暂堵塞,排气畅通,不存在安全隐患。所述第二孔部2与第一孔部形成阶梯孔,方便成型。所述第二孔部2可以与第一孔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孔部2也可以设置在与第一孔部可拆卸连接的部件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接件3,该转接件3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且与溢流管4连接,所述转接件3内设有第三孔部,第三孔部一端与第二孔部2连通,另一端通过溢流管4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第三孔部在与第二孔部2连通处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孔部2在该处的内径。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转接件3,通过转接件3实现排气孔与溢流管4之间的连通。第三孔部在与第二孔部2连通处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孔部2在该处的内径,泡沫经过第一孔部的增压、第二孔部2的泄压后在第三孔部处破裂,加速了泡沫的破裂。且第三孔部与第二孔部2连通处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孔部2在该处的内径,防止在第二孔部2内增大的泡沫堵塞第三孔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孔部的内径朝向外筒1排气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

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与外筒1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孔部的内径朝向外筒1排气方向逐渐减小,部分泡沫在经历过第一孔部的挤压、第二孔部2的泄压变大后破灭或极易破灭,未破灭的部分泡沫再经历第三孔部的逐渐变小挤压后破灭,剩余未破灭的泡沫也不会堵塞排气孔,保证洗衣机外筒内外的空气流通。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筒1后壁上,因为转接件3内的第三孔部的形状直接导致了转接件3与外筒1之间无法一体成型。更优选的,所述转接件3与外筒1后壁之间设有防止泡沫溢出的密封部,防止泡沫从第二孔部2和第三孔部之间的连接缝隙中溢出。

实施例五

如图1-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部设置在外筒1内部的最高水位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部设置在竖直穿过外筒1后壁的轴心的直径上,与外筒1内部的最高水位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孔部设置在外筒1内部的最高水位处,避免排气孔设置的位置较低时造成的泡沫和水意外溢出,进而引起的洗涤不干净等问题。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竖直穿过外筒1后壁的轴心的直径上,更加容易找到和确定最高水位,相比其他位置设置的排气孔增加了泡沫溢出的难度的同时又能实现泡沫和水过多的时候溢出泡沫和水的功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

溢流管4,一端连接至排气孔,另一端将外筒1内部溢流的泡沫和/或水排出洗衣机外;

透气管5,一端连通至溢流管4,另一端延伸至高于排气孔的位置、且设有将溢出至该处的泡沫破灭成液体导流至溢流管4的消泡结构51。

上述方案中,壁挂式洗衣机不同于普通的滚筒洗衣机是安放在一个平面上的,壁挂式洗衣机是悬挂在墙壁上使用的洗衣机。所述壁挂式洗衣机还包括溢流管4,将外筒1内溢流的泡沫和水排出洗衣机外,所述溢流管4一端与设置在外筒1后壁上方的排气孔连通,另一端将从外筒1上方溢流出来的泡沫和/或水排出洗衣机外。所述壁挂式洗衣机还包括透气管5,用于实现外筒1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的流通。所述透气管5一端连通至溢流管4,通过溢流管4与外筒1内部连通,另一端连通外筒1外部,实现外筒1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所述透气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高于排气孔的位置,防止泡沫直接从透气管5中溢出,所述透气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高于排气孔的位置,泡沫要从透气管5中溢出需要的压力更大,因此大大降低了泡沫溢出的可能性。所述透气管5的另一端还设有将溢出至该处的泡沫破灭成液体导流至溢流管4的消泡结构51,所述消泡结构51防止泡沫从透气管5溢出洗衣机,同时并不影响透气管5的透气功能。

实施例六

如图1至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排水装置6,所述溢流管4一端连接至排气孔,另一端沿外筒1后壁周向向下延伸并连接至排水装置6,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4沿靠近外筒1后壁轴心的周向向下延伸,

更优选的,所述溢流管4一端自排气孔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沿靠近外筒1后壁轴心的周向向下延伸。

上述方案中,所述洗衣机还包括将外筒1内的洗涤水排出洗衣机的排水装置6,所述溢流管4一端连接至排气孔,实现外筒1内部和外筒1外部的空气流通,另一端连接至排水装置6,通过排水装置6将自排气孔溢出的泡沫和水排出洗衣机外。此外,所述溢流管4的另一端沿外筒1后壁周向向下延伸,避免过多的打扰外筒1后壁上的筋的布局,设置在筋与筋之间不占用空间,不打断筋的分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管4沿靠近外筒1后壁轴心的周向向下延伸,减小溢流管4的长度,泡沫和水可以更快的排出,避免泡沫堆积造成的泡沫溢流,同时,越靠近轴心处受到的振动越大,泡沫更容易破碎流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管4一端自排气孔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再沿靠近外筒1后壁轴心的轴向向下延伸,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溢流管4更方便泡沫和水流向排水装置6。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管5一端连通至溢流管4,另一端沿外筒1后壁向上延伸至高于排气孔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透气管5靠近溢流管4、且透气管5的另一端沿外筒1后壁周向向上延伸,

更优选的,所述透气管5另一端沿外筒1后壁周向延伸后再沿竖直方向继续向上延伸至高于排气孔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气管5沿外筒1后壁向上延伸,一方面透气管5设置在外筒1后壁上,外筒1后壁的振动比较大,设置在外筒1后壁上的透气管5振动也就比较大,泡沫在振动作用下更容易破灭成液体;另一方面透气管5沿外筒1后壁向上延伸,相对于设置在外筒1侧壁上来说节省了外筒1侧壁上的空间,减小了洗衣机的体积,设置在外筒1后壁上,所述透气管5可以嵌设在外筒1后壁上的筋之间,节省空间;此外,所述透气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高于排气孔的位置,泡沫要从透气管5中溢出需要的压力更大,因此大大降低了泡沫溢出的可能性。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管5靠近溢流管4、且透气管5的另一端沿外筒1后壁周向向上延伸,一方面避免过多的打扰外筒1后壁上的筋的布局,设置在筋与筋之间不占用空间,不打断筋的分布;另一方面所述透气管5靠近溢流管4,也就是靠近外筒1后壁的轴心,越靠近轴心,振动越大,泡沫越容易在透气管5中被振动破灭,更不容易从透气管5中溢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管5另一端沿外筒1后壁周向延伸后再沿竖直方向继续向上延伸至高于排气孔的位置,周向延伸使得泡沫在振动加大的情况下破灭,沿竖直方向继续向上延伸使得泡沫向上的阻力加大,且透气管5另一端的端头更容易设置的高于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管5中设有弯折部52,所述弯折部52设置在连通溢流管4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透气管5连通溢流管4的一端设置在穿过外筒1后壁轴心的水平线以下。

上述方案中,设有弯折部52,对于溢出的泡沫起到碎泡和防溢出的效果,设置在连通溢流管4的一端,一方面通过弯折部52给透气管5的延伸进行过渡,为透气管5的向上延伸提供足够的空间,防止透气管5向上延伸的过程中超出外筒1后部的范围内而没有空间继续延伸,另一方面通过弯折部52对于泡沫进行碎泡,泡沫在管路出现弯折的部位时会在压力增加下破碎掉一部分,弯折部52也为泡沫在透气管5中的行进增加了压力,使得泡沫更难在透气管5中流动。所以,弯折部52既有过渡的作用,又有防溢和碎泡的作用。所述透气管5连通溢流管4的一端设置在穿过外筒1后壁轴心的水平线以下,使得泡沫溢出至溢流管4的难度加大,泡沫继续向下受到的阻力小于自透气管5向上受到的阻力,有效的减少了泡沫的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52为沿外筒1后壁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段,

优选的,所述凸出段呈弧形,

更优选的,所述凸出段至少部分设置在穿过外筒1后壁轴心的水平线以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弯折部52为沿外筒1后壁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段,泡沫从溢流管4中向上溢出至透气管5内,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段一方面延长泡沫的行程,增加行程的复杂性,增加了泡沫继续向上溢出的阻力,另一方面,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段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泡沫在第一延伸段中受到的振动作用由大变小,在第二延伸段中受到的振动作用由小变大,泡沫在从第一延伸段向第二延伸段上升的过程中会在变化的振动作用下逐渐被破灭,再者,泡沫在从第一延伸段向第二延伸段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振动作用、上升阻力和上升路线的变化而变化,泡沫之间互相碰撞,更容易使泡沫破灭。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段呈弧形,弧形的凸出段形成一个类似于半圆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实现弯折段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程度的弯折容易成型或者对于软管来说容易弯折,不会增加成型成本,易于安装。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段至少部分设置在穿过外筒1后壁轴心的水平线以下,使得泡沫溢出至溢流管4的难度加大,泡沫继续向下受到的阻力小于自透气管5向上受到的阻力,有效的减少了泡沫的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结构51可拆卸的设置在透气管5的另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消泡结构51可拆卸的设置在透气管5的另一端,方便消泡结构51的安装、维修、清理,避免透气管5的另一端因为设置消泡结构51而被棉絮等杂物堵住,影响透气。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结构51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包括:

连接端511,设置在管状本体一端,所述管状本体通过连接端511可拆卸的设置在透气管5的另一端,优选的,所述连接端511外部和透气管5另一端的内部均设有螺纹,所述管状本体通过该螺纹旋转连接在透气管5另一端内部;

消泡端512,设置在管状本体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端511的管内径小于消泡端512的管内径。

上述方案中,连接端511主要用于将消泡结构51可拆卸的设置在透气管5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端511可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与透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其中螺纹连接方式中,所述连接端511内部和透气管5另一端外部设有螺纹或者连接端511外部和透气管5另一端的内部设有螺纹两种螺纹连接方式,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端511外部和透气管5另一端的内部均设有螺纹,所述管状本体通过该螺纹选装连接在透气管5的另一端内部,所述连接端511设置在透气管5另一端的内部,缩小了内径,还起到了一定的防止泡沫溢出的作用。所述连接端511的管内径小于消泡端512的管内径,相当于所述透气管5中出现了连接端511这个缩颈部,泡沫在到达连接端511这个缩颈部处时因为缩颈而受到了压力,一部分泡沫在压力作用下破裂不继续向消泡端512前进,另一部分泡沫继续向消泡端512前进,被消泡端512拦截破裂。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端512内部包括至少一块消泡板513,所述消泡板513分别沿径向和轴向延伸在消泡端512内部,所述消泡板513与管状本体的内壁之间和/或消泡板513之间设有用于透气的空隙,

优选的,所述消泡板513从连接端511与消泡端512的交界处开始向消泡端512的末端延伸,

更优选的,所述消泡板513一体成型在消泡端512内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消泡端512内部包括一块防止泡沫溢出的消泡板513,所述消泡板513沿径向设置在消泡端512中间,再沿轴向延伸,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板513沿轴向延伸至消泡端512与连接端511的交界处,泡沫从连接端511向消泡端512溢出时,先被连接端511的缩颈部挤压破裂一部分,剩余部分被挤压后遇到消泡板513再次被挤压破裂,不会有泡沫从消泡端512溢出。所述消泡板513与内壁之间的空隙即为用于透气的空隙,使得消泡结构51在实现透气管5的透气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防止泡沫溢出。所述防溢部包括至少两块消泡板513,所述消泡板513彼此平行设置或者交叉设置,所述消泡板513之间、所述消泡板513和消泡端512内壁之间存在透气的空隙,泡沫从连接端511向消泡端512溢出时,先被连接端511的缩颈部挤压破裂一部分,剩余部分被挤压后遇到消泡板513再次被挤压破裂,不会有泡沫从消泡端512溢出。一体成型的消泡板513节省加工和安装步骤,节省成本,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