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及缝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5850发布日期:2019-06-05 21: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及缝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机及缝纫系统。



背景技术:

包边也是家纺产品中普遍的一种工艺,在布料的边缘采用包边可以使得布料使用的更加长久。

现在的包边机大多是通过人工脚踏进行缝纫,利用人工脚踏为包边面料的进给提供动力。缝纫针的工作频率需要根据包边布料的进给速度改变,才能保证产品包边均匀牢固。

但是人工脚踏并不能保证包边布料进给的速度与缝纫针的工作频率相配合,由此导致产品包边上的缝纫线不均匀,包边不牢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人工脚踏并不能保证包边布料进给的速度与缝纫针的工作频率相配合,由此导致产品包边上的缝纫线不均匀,包边不牢靠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缝纫机,包括:

包括缝纫机本体和包边布料输送组件,所述包边布料输送组件包括控制装置、张力控制器以及导向压紧机构;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张力控制器相连,用于所述张力控制器张力大小的控制;

所述张力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缝纫机本体上,用于控制包边布料的张力大小使其进给速度与缝纫会的工作频率本匹配;

所述导向压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缝纫机本体上,用于所述包边布料输送过程中的导向以及缝纫过程中的压紧。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纫系统,所述缝纫系统包括: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缝纫机;以及

布料输送和收集装置,用于向所述缝纫机输送需要包边的布料以及收集完成包边的布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以及包边布料输送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包边布料输送组件实现包边布料的输送及输送过程中的张力控制,从而使包边布料的进给速度与缝纫针的工作频率相匹配,使得产品包边缝纫均匀,包边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纫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张力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纫机省略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纫机的侧向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纫机的左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缝纫机本体;2、控制装置;3、张力控制器;31、转辊控制器;32、导向辊;33、调节辊;4、导向压紧机构;41、导向杆;42、弯曲管;43、压脚;44、压力弹簧;45、动力装置;46、检测传感器;47、铁丝;5、第一切刀;6、第二切刀;7、吹风管;8、吸风管;9、收集槽;10、松紧杆;11、缝纫线导向装置;12、缝纫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以及包边布料输送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包边布料输送组件实现包边布料的输送及输送过程中的张力控制,从而使包边布料的进给速度与缝纫针的工作频率相匹配,使得产品包边缝纫均匀,包边牢靠。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缝纫机本体1和包边布料输送组件,所述包边布料输送组件包括控制装置2、张力控制器3以及导向压紧机构;

所述控制装置2与所述张力控制器3相连,用于所述张力控制器3张力大小的控制;

所述张力控制器3设置于所述缝纫机本体1上,用于控制包边布料的张力大小使其进给速度与缝纫会的工作频率本匹配;

所述导向压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缝纫机本体1上,用于所述包边布料输送过程中的导向以及缝纫过程中的压紧。

在本实施例中,缝纫机本体1与一般生产线上普遍使用的缝纫机并无不同,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全手动的,还可以介于两者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缝纫机通过设置包边布料输送组件实现包边布料的进给与缝纫针工作频率的匹配,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中包边布料输送组件的功能并不仅仅限于输送,还可以包括输送过程中的张力控制、方向调整、切边、折叠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张力控制器3通过控制装置2进行控制,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2可以是独立于缝纫机操作的控制器,也可以是包含缝纫机缝纫过程控制的综合控制装置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1以及包边布料输送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包边布料输送组件实现包边布料的输送及输送过程中的张力控制,从而使包边布料的进给速度与缝纫针的工作频率相匹配,使得产品包边缝纫均匀,包边牢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张力控制器3包括转辊以及转辊控制器31;

所述转辊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上,包括导向辊32以及调节辊33,所述导向辊32用于所述包边布料传输导向,所述调节辊33用于调节所述包边布料的张力大小;

转辊控制器31,用于通过所述调节辊33检测所述包边布料的张力大小并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设定调节所述转动辊的转动阻尼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转辊包括导向辊32以及调节辊33,包边布料按一定的顺序绕过导向辊32以及调节辊33,由于缝纫过程中包边布料受到拉力,可以牵引包边布料向前输送,此时包边布料与转辊发生摩擦,转辊具有转动的趋势。导向辊32的作用为导向,应减少与包边布料的摩擦,一种方式是将导向辊32设置为可自由转动,另一方式是减少导向辊32摩擦系数的大小,当然,两种方式可以同时使用。而调节辊33一方面可以检测包边布料的张力大小,另一方面,通过阻碍包边布料的进给可以调节包边布料张力的大小,因此,调节辊33在转辊控制器31的作用下受控转动。对于导向辊32和调节辊33的数量以及设置形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转辊控制器31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辊33检测包边布料的张力大小,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调节辊33的转动力矩,以使包边布料的张力维持设定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通过设置转辊可以实现包边布料的导向的张力检测、控制,从而使得包边布料的进给速度与缝纫针的工作频率相匹配,使得产品包边缝纫均匀,包边牢靠。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导向压紧机构包括导向装置和压紧装置;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缝纫机本体上的导向杆41以及弯曲管42,所述导向杆41用于将经过所述张力控制器的所述包边布料导入所述弯曲管42,所述弯曲管42出口为椭圆形,用于使所述包边布料折弯为c形以包住产品布料的边;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脚43以及压力弹簧44,所述压脚43用于压紧所述弯曲管42出口的所述包边布料,所述压力弹簧44与所述压脚43连接,用于向所述压脚43提供压紧力。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41和弯曲管42,导向杆41的作用在于为包边布料进行导向,使经过张力控制器的包边布料向缝纫位置输送,导向杆41可以是转动的杆状或者辊状结构,还可以是挂勾等形式,本实施例中导向杆41仅仅为一种可能的具体形式。设置导向杆41的原因在于包边布料难以直线输送,需要多次转变输送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小设备占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弯曲管42设置于缝纫机本体上,其出口端朝向压紧装置的入口端,由于包边时包边布料需要将产品布料边缘的两侧包覆起来,因此包边布料需要进行折弯形成c字形,再通过压紧装置的作用折叠为双层形式。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c字形为包边布料的截面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装置包括压脚43以及压力弹簧44,压脚43用于包边布料缝纫时的压紧,而压力弹簧44则用于为压脚43提供压紧力,防止缝纫过程中包边布料跑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通过设置导向压紧机构可以实现包边布料的导向以及缝纫过程中的压紧,以防止跑偏,特别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弯曲管42,可将包边布料预弯曲为c字形,以使压脚43能够顺利地包边布料折叠为双层形式,使得包边布料的输送能够顺利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自动抬压脚装置,所述自动抬压脚装置包括动力装置45以及检测传感器46;

所述动力装置45与所述压脚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脚的抬起;

所述检测传感器46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包边布料的上料。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装置还包括自动抬压脚装置,自动抬压脚装置包括动力装置45以及检测传感器46,其中动力装置45用于压脚的抬起,动力装置45可以选用电机、气缸、电动伸缩杆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压脚位于缝纫机缝纫操作的位置,此得结构较为紧密,动力装置45的设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故动力装置45可以通过设置传动件驱动压脚的抬起,例如动力装置45选用气缸,可以利用铁丝47与压脚相连,从而驱动压脚抬起。此仅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46能通过检测操作台上是否有包边布料从而控制压脚抬起,压脚抬起后可以通过延时电路或者位移开关实现动力装置45的行程控制,动力装置45停止工作后,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压脚向下压紧包边布料。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46可以使用光电对射式传感器,当包边布料位于操作台上相应位置阻断光电传感器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信号时,判断为工作状态,动力装置45无动作;只有当光电传感器的信号从接通到阻断时,判断为包边布料上料,此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从而控制动力装置45动作,实现压脚的自动抬起。可能理解,检测传感器46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动力装置45的运行,此为检测与控制的常规电路,对于其具体设置形式本发明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通过设置自动抬压脚装置可以检测包边布料并实现压脚的自动抬起,配合压紧弹簧可以实现包边布料的自动压紧,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缝纫机还包括第一切刀5以及第二切刀6;

所述第一切刀5设置于所述压脚的入端,用于切割产品布料边缘;

所述第二切刀6设置于所述压脚的出口端,用于所述包边布料的切断。

在本实施例中,包边的对象是产品布料,但是产品布料的边缘可能存在不平整的情况,从而影响包边的顺利进行,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切刀5对产品布料的边缘进行切割,保证了产品进行包边处理时边缘平齐,使包边更为可靠、牢固。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第二切刀6用于包边布料的切断,通过第二切刀6的设置,使得包边布料的可以连续缝纫而不需要重复进行牵引、上料,当产品布料切换时不必重新调整包边布料,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第一、二切刀可以是固定设置也可以是可活动设置,当采用固定设置时,例如对于第一切刀5,处于其作用范围内的产品布料均被切去;当采用活动设置时,例如对于第二切刀6,当需要包边布料切断时,通过人工或者自动控制,驱动第二切刀6移动,对包边布料进行切断操作。以上为本发明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按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通过设置第一、二切刀,可以将产品布料进行包边前的修边处理,并且可以实现包边布料的切断操作,提高了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最大程度地减小了人工操作。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缝纫机还设置有吹风管7以及吸风管8;

所述吹风管7用于将所述第一切刀切下的布料吹离缝纫针;

所述吸风管8用于将所述第二切刀切断过程中产生的布料吸走。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吹风管7以及吸风管8,分别与第一、二切刀配合,用于清理切割产生的布料,从而防止碎布料卷入缝纫机中,影响缝纫机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缝纫机的可靠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吹风管7的出口端设置有收集槽9,用于收集所述吹风管7吹送过来的布料。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槽9用于收集吹风管7吹出的碎布料,保持了缝纫机的清洁,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实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缝纫机还包括缝纫线张力控制装置,所述缝纫线张力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缝纫机本体上,用于调节缝纫线的张力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缝纫机还设置有缝纫线张力控制装置,用于缝纫线的张力控制。可以采用松紧杆10的形式:松紧杆10上设置在可以相对活动的压力装置,缝纫线穿过压力装置,通过设置压力装置之间的相对压力,从而调节缝纫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实现缝纫线的张力大小的调节。缝纫线可以设置于缝纫线支架12上。可以理解,此仅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通过设置缝纫线张力控制装置可以实现缝纫线的张力调节,缝纫线张力控制装置与张力控制器结合,实现对包边布料以及缝纫线的张力控制,从而使包边更为均匀、牢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缝纫机还包括缝纫线导向装置11,所述缝纫线导向装置11设置于所述缝纫机本体上,用于将缝纫线导向所述缝纫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缝纫线导向装置11可以将经过缝纫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线导向缝纫针,可以避免缝纫线直线输送而占用的空间,使得缝纫机整体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可以理解,缝纫线导向装置11可以是转动的杆状或者辊状结构,还可以是挂勾等形式,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通过设置缝纫线导向装置11可以将经过缝纫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线导向缝纫针,可以避免缝纫线直线输送而占用的空间,使得缝纫机整体结构更为合理紧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缝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系统包括:

如以上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缝纫机;以及

布料输送和收集装置,用于向所述缝纫机输送需要包边的布料以及收集完成包边的布料。

在本实施例中,布料输送和收集装置可以是转辊、裁切机、印花机、熨烫设备等,例如采用转辊,布料输送装置的转辊为展开形式,使成卷的布料展开并向缝纫机输送,布料收集装置为收卷辊的形式,对完成包边的布料进行收卷。当然,布料输送和收集装置还可以是转辊、裁切机、印花机、熨烫设备等的任意组合,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通过设置布料输送和收集装置,使得包边操作与产品布料的其它生产工序密切衔接,有利于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