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高台车平刀剪线的动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466发布日期:2019-07-24 08:4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高台车平刀剪线的动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高台车平刀剪线的动刀机构。

[

背景技术:
]

目前,用于制鞋业的缝制设备高台车其剪线方式多采用圆刀冷切方式实施缝制工艺,这种剪线结构设在大针板的内侧,在一个定刀座的上平面设有一把剪线定刀,左侧设有分线片,定刀的刀口位置x向和y向于小针孔的距离各为10mm左右,由于受这种结构的限制使得剪线后的底线和面线残留长度至少在8mm以上。

本领域内现有的一种平刀冷切剪线机构,其大针板为一体式结构,这种平刀式冷切剪线机构,在大针板的左部内腔设置一把定刀,刀口于针口中心x向为0,y为3mm,由于受大针板结构空间的限制,使得设置和安装定刀的位置困难。现有技术将定刀安装位置设在大针板下方,其定刀刀口弯曲延伸至针板内腔,该技术取消了夹线机构,以设置动刀勾线代替夹线。该技术虽然解决了剪线后底面线残畄长度短的问题,但由于受结构的限制存在明显不足,主要缺陷在于:一是对定刀的安装调试不方便,二是由于取消了夹线结构时常会出现跳线现象,往往是在起针第一针出现跳针,影响缝制性能。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型高台车平刀剪线的动刀机构。结构合理,工作稳定,通过设置实现短线头的冷切剪线,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对剪线机构安装调整不便的缺陷,克服了跳针现象进而保证了缝制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进型高台车平刀剪线的动刀机构,包括刀体8及刀座7,所述刀体8的左前方有一段延伸弯勾,其头部设有一凸台1,所述刀体8的左侧中前位置设有一小孔2,所述小孔2的一侧设有切线刃口3,所述刃口3的一侧开设凹形分线过线槽4,所述分线过线槽4左端外侧设有一个切线勾5,所述切线勾5的右侧设有第二分线勾6,所述刀体8的尾部设有刀座7,所述挡线勾5与切线刃口3之间横设有一底线分线勾9。

进一步地,所述刀体8的左前方有一段15mm的延伸弯勾,弯勾的头部设有一个2mm平方面积高度为3mm的凸台1,其作用是保证剪线时阻挡面线不被缠绕。

进一步地,所述刃口3为半圆形凸面,略高出刀背上0.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线勾6的头部向下弯曲3mm,所述第二分线勾6在工作中用于分面线,工作中下向弯曲的勾头勾住旋梭、梭心面上的一根面线,当旋梭转动时,面线在第二分线勾6的头部打一个环,内侧的一根面线随动刀的逆时针摆动进入凹形分线过线槽4的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挡线勾5的勾型较长,工作中主要限制底线不能从此处滑入凹形分线过线槽4的进口,该处与原技术的区别在于将原底线进线勾改为挡线勾5。

进一步地,所述底线分线勾9横设在挡线勾5与刃口3的中部,该底线分线勾9工作中用于提前将底线勾入底线分线勾9的槽口内,由于该底线分线勾的设计位置相对原技术底线分线勾更加贴近刃口3,固而实现的剪线后底线的残留长度比原技术缩短2mm,使得底线和面线剪线的残留长度一致均小于4mm。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采用弯勾式动刀实现了短线头的剪线效果,安装调整方便,克服了跳针现象进而保证了缝制性能,实现了分线、勾线、切线三者统一的切线方式,省去了原机构的分线机构,使机构更为简化合理,工作可靠,短线头无需进行二次修剪,省工省力,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台 2、小孔 3、刃口 4、分线过线槽 5、切线勾 6、第二分线勾7、刀座 8、刀体 9、底线分线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刀体8及刀座7,刀体8的左前方有一段15mm的延伸弯勾,弯勾的头部设有一个2平方毫米面积、高度为3mm的凸台1,其作用是保证剪线是阻挡面线不被缠绕,用途是当工作时先将底线压在动刀的下方,以保证剪线动作不失误,刀体8左侧中前位置设一小孔2,小孔的左侧为切线刃口3,刃口为半圆形凸面,略高出刀背上0.3mm,刃口的左侧开设凹形分线过线槽4,分线过线槽4的左端外侧设一个切线勾5,在切线勾的右侧X向10mm,Y向8.5mm设第二分线勾6,线勾头部向下弯曲3mm,用以动刀剪线回转时先分开旋梭打环的面线,而后前一个切线勾5勾住一根底线和第二线勾6勾面线实现剪线,动刀的尾部设刀座7及安装孔,孔位为腰长槽,可作Y向微调整,所述挡线勾5与切线刃口3之间横设有一底线分线勾9。

所述刀体8的左前方有一段15mm的延伸弯勾,弯勾的头部设有一个2mm平方面积高度为3mm的凸台1,其作用是保证剪线时阻挡面线不被缠绕。

所述刃口3为半圆形凸面,略高出刀背上0.3mm。

所述第二分线勾6的头部向下弯曲3mm,所述第二分线勾6在工作中用于分面线,工作中下向弯曲的勾头勾住旋梭、梭心面上的一根面线,当旋梭转动时,面线在第二分线勾6的头部打一个环,内侧的一根面线随动刀的逆时针摆动进入凹形分线过线槽4的进口。

所述挡线勾5的勾型较长,工作中主要限制底线不能从此处滑入凹形分线过线槽4的进口,该处与原技术的区别在于将原底线进线勾改为挡线勾5。

所述底线分线勾9横设在挡线勾5与刃口3的中部,该底线分线勾9工作中用于提前将底线勾入底线分线勾9的槽口内,由于该底线分线勾的设计位置相对原技术底线分线勾更加贴近刃口3,固而实现的剪线后底线的残留长度比原技术缩短2mm,使得底线和面线剪线的残留长度一致均小于4mm。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在刀体延伸弯勾的头部增设了一个2平方毫米面积、高度为3mm的凸台1,用于保证剪线时阻挡面线不被延伸弯勾缠绕;

2、在所述第二分线勾6的头部增设了向下弯曲3mm勾头,使得工作中对面的勾线更加准确;

3、将原技术中的底线分线勾形态放长并改为挡线勾5,限制底线不能从此处滑入凹形分线过线槽4的进口,以防止出现剪线后底线长于面线的缺陷;

4、在挡线勾5与切线刃口3中部横设底线分线勾9,工作中用于提前将底线勾入分线勾9的槽口内,由于该分线勾的设计位置贴近刃口3,使得剪线后底线的残留长度比原技术缩短2mm,满足了底线和面线剪线后的残留长度一致均小于4mm的效果。

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