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4551发布日期:2019-09-11 22:0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超细纤维合成革制备方法的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超细纤维合成革是超细纤维的重要应用产品之一,其具有物性高、仿真皮性能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等行业,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使用国标中提到的非织造布作为基布,然后对基布进行基布加工工序。基布加工工序的主要目的是把液体聚氨酯树脂在基布纤维间隙形成一定结构的固体膜,使得基布结构“整体化”,并赋予基布良好的手感、弹性以及理化性能。接着对基布进行减量分离,从而使得基布从非织造布基布形成超细纤维基布。最后还需要对超细纤维基布进行整理和修饰,赋予表面的颜色与花纹,达到外观与内在使用性能的要求。主要有表面移膜、印刷、压花、染色、整理等加工技术。聚氨酯在浸渍非织造布的时候,处于液体的状态,非织造布浸渍完成之后到凝固,还有一段时间间隔,此时有一部分聚氨酯会发生沉降,从而导致非织造布的正反面上的聚氨酯分布以及发泡状态不同,发泡不均匀,从而使得后续处理后的非织造布染色困难,造成了非织造布被加工成为超细纤维之后的后整理的难度加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防止非织造布上的聚氨酯树脂发生沉降,使得非织造布正反两面上的聚氨酯树脂的发泡状态一致,方便基布后续的加工,方便基布染色。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将非织造布经过如下步骤处理;s1:浸渍处理;将非织造布输送至浸渍液中浸渍,浸渍液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聚氨酯树脂80-120份、dmf60-90份、凝固调节剂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25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0-16份;s2:涂层处理;s3:凝固水洗处理;经过s3之后,基布加工完毕。布料先通过浸渍处理,能够使得浸渍液均匀而充分地分布到非织造布的间隙中,从而在纤维间隙形成连续的树脂膜,使基布结构“整体化”,并赋予非织造布良好的手感。dmf作为溶剂,能够使得聚氨酯树脂很好的进行溶解,通过在浸渍液中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够使得聚氨酯树脂的分散效果更好,同时能够在短时间防止聚氨酯树脂分子之间互相结合,从而防止聚氨酯树脂出现沉降。同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够使得聚氨酯树脂分散的更加均匀,使得非织造布正反两面的聚氨酯树脂发泡的状态保持一致,方便基布后续加工,方便基布染色。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渍液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聚氨酯树脂80-120份、dmf60-90份、凝固调节剂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25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0-16份、以及苯甲酸铵3-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浸渍液中添加苯甲酸铵,能够促进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聚氨酯树脂的分散性更强,使得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浸渍液起到增溶的作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氧硅烷属于疏水基团,能够起到“界面取向”的作用,有利于成泡和稳泡。而氨丙基属于亲水基团,从而能够降低液面之间的表面张力。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浸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a1:先将dmf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投入至搅拌釜中,并且使得搅拌釜开始搅拌,搅拌15-20min,将搅拌釜内的温度控制为45℃-60℃;a2:将凝固调节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甲酸铵无先后顺序的按照上述的重量份加入至a1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先搅拌10min,然后将搅拌釜内的温度升温至65℃,再搅拌10min;a3:将聚氨酯树脂按照上述的重量份加入至a2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并且将搅拌釜内的温度降至40℃,搅拌50-70min;a4:将a3处理完成后的浸渍液转移至浸渍机内,然后将非织造布输入至浸渍机内反复浸渍;通过a4处理之后,s1浸渍处理结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dmf添加至搅拌釜中,并且将搅拌釜内的温度略微提高,能够使得dmf能够更加快速的搅拌均匀,使得各个部分的dmf浓度均一。然后再将凝固调节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甲酸铵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dmf中,并且持续的搅拌10min,使得上述的这些物质能够在体系中彻底的得到分散。接着再将搅拌釜内的温度轻微的得到升高,使得dmf中的一些颗粒状的物质能够更加快速的分散在体系内。由于聚氨酯树脂自身的粘度较大,所以一定要在其他助剂分散均匀之后再将聚氨酯树脂添加至体系中,从而使得这些助剂在dmf中分散的更加均匀。添加完聚氨酯树脂之后,将搅拌釜内的温度降低。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浸渍液的粘度降低,如果温度低于40℃,则会使得浸渍液的粘度升高,为了保持粘度的稳定性,从而将搅拌釜中的温度控制在40℃,使得浸渍液的粘度适中。最后,将非织造布反复的浸渍在浸渍液内,从而使得浸渍液能够均匀而充分地分布到非织造布的间隙中。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凝固调节剂包括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和月桂酸,且质量比为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疏水性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疏水性,所以增大了凝固截面的表面张力,降低了凝固速度,延缓了表面致密层的形成,使膜内的dmf有充分的时间扩散出来,形成致密微细孔。月桂酸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由于月桂酸具有亲水性,降低了凝固界面的表面张力,使得膜表面迅速凝固成致密性膜。当浸渍液进入聚氨酯树脂膜的内部的时候,凝固迅速进行,因此所获得的膜成孔大,且孔壁较薄。通过控制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和月桂酸的质量比,从而能够控制聚氨酯树脂的凝固速度,使得聚氨酯树脂的凝固速度适中,从而使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够具有充足的时间将聚氨酯树脂分散均匀。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涂层处理包括如下步骤:b1:先将经过s1浸渍处理之后的布料输送至张力架处;b2:将涂层剂输入至涂布机内,然后将经过b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输送至涂布机内进行涂层;经过b2过后,s2涂层处理结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非织造布输入至含有涂层剂的涂布机能够,从而能够对非织造布的表面均匀地涂覆一层高分子的成膜物,方便后续对非织造布进行不同风格的加工。由于在非织造布进入涂布机之前先进入张力架,张力架将非织造布张紧,使得非织造布呈现出紧绷的状态,使得涂层剂更加方便的进入至非织造布纤维分子之间。同时,防止布料在进入涂布机前处于松弛状态而影响涂覆工作。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层剂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聚氨酯树脂70-130份、dmf20-60份、高岭土4-6份、月桂醇聚醚磷酸钾0.2-0.7份、二乙醇胺硫酸氢盐3-7份、司盘60为1-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层的目的是在非织造布的表面均匀的涂覆一层高分子的成膜物。dmf为溶剂,能够将聚氨酯树脂很好的溶解在体系中,同时能够起到增粘的作用,同时能够改善聚氨酯树脂表面的微孔结构,降低皮膜弹性。月桂醇聚醚磷酸钾能够消除聚氨酯浆料在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避免带到涂层表面形成针孔、鱼眼、气泡划伤等缺陷,保证涂层表面光滑平整。涂层剂涂覆在非织造布上之后,二乙醇胺硫酸氢盐能够使得非织造布的透湿性增强,从而使得后续做成的基布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基布一侧的水汽能够有效的传递至基布的另一侧,提高了合成革的卫生性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层剂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聚氨酯树脂70-130份、dmf20-60份、高岭土4-6份、月桂醇聚醚磷酸钾0.2-0.7份、二乙醇胺硫酸氢盐3-7份、司盘60为1-2份、二甘醇二异壬酸酯0.4-0.9份、双甘油0.1-0.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体系中添加双甘油,能够使得涂层剂对非织造布的透湿性更强,并且兼得有保湿的作用。由于添加了二甘醇二异壬酸酯,从而使得双甘油与月桂醇聚醚磷酸钾相结合,而产生一些阳离子,使得当面料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的时候,能够将静电产生的电子互相中和,从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二甘醇二异壬酸酯还能够同时使得双甘油与二乙醇胺硫酸氢盐本身的透湿性相对增强。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凝固水洗处理包括如下步骤:c1:将经过s2涂层处理之后的非织造布进行预凝固;凝固时间为7-15min,车速为5m/min;c2:将经过c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主凝固处理,凝固时间20-30min,车速为6m/min;c3:将经过c2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水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非织造布进行凝固处理,能够将液态聚氨酯树脂溶液中的溶剂除掉,形成特定的聚集态结构的固态膜。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防止非织造布上的聚氨酯树脂发生沉降,使得非织造布正反两面上的聚氨酯树脂的发泡状态一致,方便基布后续的加工,方便基布染色;2、通过控制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和月桂酸的质量比,从而能够控制聚氨酯树脂的凝固速度,使得聚氨酯树脂的凝固速度适中,从而使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够具有充足的时间将聚氨酯树脂分散均匀;3、在体系中添加双甘油,能够使得涂层剂对非织造布的透湿性更强,并且兼得有保湿的作用。由于添加了二甘醇二异壬酸酯,从而使得双甘油与月桂醇聚醚磷酸钾相结合,而产生一些阳离子,使得当面料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的时候,能够将静电产生的电子互相中和,从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二甘醇二异壬酸酯还能够同时使得双甘油与二乙醇胺硫酸氢盐本身的透湿性相对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以下各物质均以重量份计。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将市售的非织造布经过如下步骤处理:s1:浸渍处理。浸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a1:先将75份的dmf投入至搅拌釜中,并且使得搅拌釜开始搅拌,搅拌17min,将搅拌釜内的温度控制为53℃。a2:将1.6份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0.4份月桂酸、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先后顺序的加入至a1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先搅拌10min,然后将搅拌釜内的温度升温至65℃,再搅拌10min。a3:将100份的聚氨酯树脂加入至a2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并且将搅拌釜内的温度降至40℃,搅拌60min。a4:将a3处理完成后的浸渍液转移至浸渍机内,然后将非织造布输入至浸渍机内反复浸渍。通过a4处理之后,s1浸渍处理结束。s2: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包括如下步骤:b1:先将经过s1浸渍处理之后的布料输送至张力架处。b2:将涂层剂输入至涂布机内,然后将经过b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输送至涂布机内进行涂层。其中涂层剂的各化学组成为:聚氨酯树脂100份、dmf40份、高岭土5份、月桂醇聚醚磷酸钾0.45份、二乙醇胺硫酸氢盐5份、司盘60为1.5份、二甘醇二异壬酸酯0.6份、双甘油0.2份。配置涂层剂的方法为:先将dmf加入至搅拌釜内,然后持续搅拌,接着将高岭土、月桂醇聚醚磷酸钾、二乙醇胺硫酸氢盐、司盘60、二甘醇二异壬酸酯以及双甘油无先后顺序的加入,并且边添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搅拌30min,最后再将聚氨酯树脂加入,边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持续搅拌30min。从而投入使用。经过b2过后,s2涂层处理结束。s3:凝固水洗处理。凝固水洗处理包括如下步骤:c1:将经过s2涂层处理之后的非织造布输入至预凝固槽内,预凝固槽内添加有预凝固液,预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1。保持预凝固液的温度为30℃,并且在非织造布进入预凝固槽之前,充分的对预凝固液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凝固时间为11min,车速为5m/min。c2:将经过c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主凝固处理,将非织造布从预凝固槽内运输至主凝固槽内,主凝固槽内添加有主凝固液,主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3。非织造布输入至主凝固槽之后,不断的在槽内浸轧,直到聚氨酯树脂完全凝固。凝固时间25min,车速为6m/min。c3:将经过c2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水洗。非织造布经过c2处理之后,输入至水洗槽内,水洗槽是由轧辊和导辊组成,从而将非织造布进行反复的进行洗涤与挤压,从而充分的将dmf以及其他的助剂去除。通过上述的所有步骤之后,非织造布被加工制成基布。实施例2:以下各物质均以重量份计。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将市售的非织造布经过如下步骤处理:s1:浸渍处理。浸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a1:先将75份的dmf投入至搅拌釜中,并且使得搅拌釜开始搅拌,搅拌17min,将搅拌釜内的温度控制为53℃。a2:将1.6份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0.4份月桂酸、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先后顺序的加入至a1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先搅拌10min,然后将搅拌釜内的温度升温至65℃,再搅拌10min。a3:将100份的聚氨酯树脂加入至a2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并且将搅拌釜内的温度降至40℃,搅拌60min。a4:将a3处理完成后的浸渍液转移至浸渍机内,然后将非织造布输入至浸渍机内反复浸渍。通过a4处理之后,s1浸渍处理结束。s2: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包括如下步骤:b1:先将经过s1浸渍处理之后的布料输送至张力架处。b2:将涂层剂输入至涂布机内,然后将经过b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输送至涂布机内进行涂层。其中涂层剂的各化学组成为:聚氨酯树脂100份、dmf40份、高岭土5份、月桂醇聚醚磷酸钾0.45份、二乙醇胺硫酸氢盐5份、司盘60为1.5份。配置涂层剂的方法为:先将dmf加入至搅拌釜内,然后持续搅拌,接着将高岭土、月桂醇聚醚磷酸钾、二乙醇胺硫酸氢盐、司盘60以及无先后顺序的加入,并且边添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搅拌30min,最后再将聚氨酯树脂加入,边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持续搅拌30min。从而投入使用。经过b2过后,s2涂层处理结束。s3:凝固水洗处理。凝固水洗处理包括如下步骤:c1:将经过s2涂层处理之后的非织造布输入至预凝固槽内,预凝固槽内添加有预凝固液,预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1。保持预凝固液的温度为30℃,并且在非织造布进入预凝固槽之前,充分的对预凝固液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凝固时间为11min,车速为5m/min。c2:将经过c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主凝固处理,将非织造布从预凝固槽内运输至主凝固槽内,主凝固槽内添加有主凝固液,主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3。非织造布输入至主凝固槽之后,不断的在槽内浸轧,直到聚氨酯树脂完全凝固。凝固时间25min,车速为6m/min。c3:将经过c2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水洗。非织造布经过c2处理之后,输入至水洗槽内,水洗槽是由轧辊和导辊组成,从而将非织造布进行反复的进行洗涤与挤压,从而充分的将dmf以及其他的助剂去除。通过上述的所有步骤之后,非织造布被加工制成基布。实施例3:以下各物质均以重量份计。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将市售的非织造布经过如下步骤处理:s1:浸渍处理。浸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a1:先将75份的dmf投入至搅拌釜中,并且使得搅拌釜开始搅拌,搅拌17min,将搅拌釜内的温度控制为53℃。a2:将1.6份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0.4份月桂酸、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苯甲酸铵无先后顺序的加入至a1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先搅拌10min,然后将搅拌釜内的温度升温至65℃,再搅拌10min。a3:将100份的聚氨酯树脂加入至a2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并且将搅拌釜内的温度降至40℃,搅拌60min。a4:将a3处理完成后的浸渍液转移至浸渍机内,然后将非织造布输入至浸渍机内反复浸渍。通过a4处理之后,s1浸渍处理结束。s2: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包括如下步骤:b1:先将经过s1浸渍处理之后的布料输送至张力架处。b2:将涂层剂输入至涂布机内,然后将经过b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输送至涂布机内进行涂层。其中涂层剂的各化学组成为:聚氨酯树脂100份、dmf40份、高岭土5份、月桂醇聚醚磷酸钾0.45份、二乙醇胺硫酸氢盐5份、司盘60为1.5份。配置涂层剂的方法为:先将dmf加入至搅拌釜内,然后持续搅拌,接着将高岭土、月桂醇聚醚磷酸钾、二乙醇胺硫酸氢盐、司盘60无先后顺序的加入,并且边添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搅拌30min,最后再将聚氨酯树脂加入,边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持续搅拌30min。从而投入使用。经过b2过后,s2涂层处理结束。s3:凝固水洗处理。凝固水洗处理包括如下步骤:c1:将经过s2涂层处理之后的非织造布输入至预凝固槽内,预凝固槽内添加有预凝固液,预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1。保持预凝固液的温度为30℃,并且在非织造布进入预凝固槽之前,充分的对预凝固液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凝固时间为11min,车速为5m/min。c2:将经过c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主凝固处理,将非织造布从预凝固槽内运输至主凝固槽内,主凝固槽内添加有主凝固液,主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3。非织造布输入至主凝固槽之后,不断的在槽内浸轧,直到聚氨酯树脂完全凝固。凝固时间25min,车速为6m/min。c3:将经过c2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水洗。非织造布经过c2处理之后,输入至水洗槽内,水洗槽是由轧辊和导辊组成,从而将非织造布进行反复的进行洗涤与挤压,从而充分的将dmf以及其他的助剂去除。通过上述的所有步骤之后,非织造布被加工制成基布。实施例4:以下各物质均以重量份计。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加工工艺,将市售的非织造布经过如下步骤处理:s1:浸渍处理。浸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a1:先将75份的dmf投入至搅拌釜中,并且使得搅拌釜开始搅拌,搅拌17min,将搅拌釜内的温度控制为53℃。a2:将1.6份苯甲酰氧基硬脂酸乙基己酯、0.4份月桂酸、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苯甲酸铵无先后顺序的加入至a1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先搅拌10min,然后将搅拌釜内的温度升温至65℃,再搅拌10min。a3:将100份的聚氨酯树脂加入至a2处理后的搅拌釜内,并且将搅拌釜内的温度降至40℃,搅拌60min。a4:将a3处理完成后的浸渍液转移至浸渍机内,然后将非织造布输入至浸渍机内反复浸渍。通过a4处理之后,s1浸渍处理结束。s2: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包括如下步骤:b1:先将经过s1浸渍处理之后的布料输送至张力架处。b2:将涂层剂输入至涂布机内,然后将经过b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输送至涂布机内进行涂层。其中涂层剂的各化学组成为:聚氨酯树脂100份、dmf40份、高岭土5份、月桂醇聚醚磷酸钾0.45份、二乙醇胺硫酸氢盐5份、司盘60为1.5份、二甘醇二异壬酸酯0.6份、双甘油0.2份。配置涂层剂的方法为:先将dmf加入至搅拌釜内,然后持续搅拌,接着将高岭土、月桂醇聚醚磷酸钾、二乙醇胺硫酸氢盐、司盘60、二甘醇二异壬酸酯以及双甘油无先后顺序的加入,并且边添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搅拌30min,最后再将聚氨酯树脂加入,边加边搅拌,添加完毕之后,持续搅拌30min。从而投入使用。经过b2过后,s2涂层处理结束。s3:凝固水洗处理。凝固水洗处理包括如下步骤:c1:将经过s2涂层处理之后的非织造布输入至预凝固槽内,预凝固槽内添加有预凝固液,预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1。保持预凝固液的温度为30℃,并且在非织造布进入预凝固槽之前,充分的对预凝固液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凝固时间为11min,车速为5m/min。c2:将经过c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主凝固处理,将非织造布从预凝固槽内运输至主凝固槽内,主凝固槽内添加有主凝固液,主凝固液为dmf与水的混合液,其质量比为dmf:水=1:3。非织造布输入至主凝固槽之后,不断的在槽内浸轧,直到聚氨酯树脂完全凝固。凝固时间25min,车速为6m/min。c3:将经过c2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水洗。非织造布经过c2处理之后,输入至水洗槽内,水洗槽是由槽体、轧辊和导辊组成,从而将非织造布进行反复的进行洗涤与挤压,从而充分的将dmf以及其他的助剂去除。通过上述的所有步骤之后,非织造布被加工制成基布。实施例5-8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s1浸渍处理中浸渍液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如下表所示:实施例9-12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s2涂层处理中涂层剂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如下表所示: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聚氨酯树脂7013080110dmf20603050高岭土4655月桂醇聚醚磷酸钾0.20.70.30.5二乙醇胺硫酸氢盐3746司盘60121.31.7二甘醇二异壬酸酯0.40.90.50.8双甘油0.10.30.20.2对比例1:与实施1的区别在于,s1浸渍处理中浸渍液选用授权公告号为cn10172505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超细纤维革及制造方法,其中湿法加工工艺中提到的浸渍液。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2涂层处理中涂层剂选用授权公告号为cn10172505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超细纤维革及制造方法,其中湿法加工工艺中提到的涂敷液。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1浸渍处理中浸渍液选用授权公告号为cn10172505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超细纤维革及制造方法,其中湿法加工工艺中提到的浸渍液;s2涂层处理中涂层剂选用授权公告号为cn10172505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超细纤维革及制造方法,其中湿法加工工艺中提到的涂敷液。将同一批市售的非织造布平均分成7份,将其随机编号001-007,001-004分别使用实施例1-4所记载的基布加工工对其进行加工,005-007使用对比例1-3中所记载的基布加工工艺对其进行加工加工。试验一:基布染色试验。试验方法:告号为cn103603197b的专利中第[0037]段所提到的染色方式,对将编号为001-007的基布其进行染色,并且记录上染率,上染率如下表所示。试验二:观察性试验。试验内容:对经过加工后的001-007的基布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验三:基布的透湿性试验。试验方法:参照标准为gb/t12704.2-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吸湿法;测得编号为001-007的基布的透湿性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验结果从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中得出,由于编号003、004以及006均使用了本发明中所记载的浸渍液,所以其加工之后的基布上染率相比于其他编号基布的上染率更高,从而说明使用本发明记载的浸渍液,能够使得加工后的基布更加方便基布染色。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