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羽绒服加工的纺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4668发布日期:2019-11-15 23:2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羽绒服加工的纺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羽绒服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羽绒服加工的纺织设备。



背景技术:

羽绒服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其中羽绒服的加工过程中,其中最先常进行羽绒服面料的纺织加工,但现有市场上羽绒服面料的纺织加工只通过纺织机进行简单的纺织加工,羽绒服面料的纺织过程中没有对面料进行防螨抑菌处理,影响面料的质量,成品面料的使用寿命,且纺织过程中容易造成面料的褶皱,没有设置压持展平组件,不能自动的进行面料的展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羽绒服加工的纺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羽绒服加工的纺织设备,包括纺织设备主体、纺织机、浸置烘干组件、安装板、压持展平组件、第一安装架、主动导轮、电机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纺织设备主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浸置烘干组件;

所述浸置烘干组件包括浸置池、第三安装架、第一从动导轮、第四安装架、第二从动导轮、安装箱、吹风扇、电热丝、导风管和吹风支管,所述纺织设备主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浸置池,所述浸置池的中部底端内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的顶端两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导轮,所述浸置池位于第一从动导轮一侧的底端内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四安装架,所述第四安装架的顶端两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从动导轮,所述浸置池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吹风扇,所述安装箱位于吹风扇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安装箱位于电热丝一侧的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位于第二从动导轮一侧的外壁上分布贯通连接有吹风支管,所述纺织设备主体位于浸置池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压持展平组件;

所述压持展平组件包括第五安装架、输送带、支撑板、压持导轮、导槽、移动块、轴承和液压杆,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两侧外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五安装架,所述第五安装架的顶端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安装板位于输送带两侧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位于输送带上方的外壁上设置有压持导轮,所述支撑板位于压持导轮两端的外壁上对应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中心处镶嵌固定有轴承,所述压持导轮两端的转动轴与轴承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导槽的一侧内壁上镶嵌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杆一端与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中心处焊接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浸置池一侧的底端内壁和安装板一侧的顶端外壁上均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端两侧内壁上对称转动安装有主动导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主动导轮的转动轴一端焊接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浸置池的底端两侧内壁上对应导风管焊接固定有第二安装架,且导风管贯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的顶端内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吹风支管呈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吹风支管的个数为七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槽与移动块为滑动配合构件,且导槽的内部涂有润滑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纺织设备主体位于浸置池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纺织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动导轮、第一从动导轮、第二从动导轮和压持导轮均为一种软毛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结构较为紧凑,自动化水平较高,在传统羽绒服面料的纺织过程中,通过浸置烘干组件对面料进行防螨抑菌溶液的浸置,后期通过吹风支管对面料进行烘干,对羽绒服面料起到很好的防螨抑菌作用,通过压持展平组件对面料进行展平,起到很好的除皱作用,提高了羽绒服面料的质量,利于后期羽绒服的加工。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浸置烘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压持展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纺织设备主体;2、纺织机;3、浸置烘干组件;4、安装板;5、压持展平组件;6、第一安装架;7、主动导轮;8、电机;9、第二安装架;31、浸置池;32、第三安装架;33、第一从动导轮;34、第四安装架;35、第二从动导轮;36、安装箱;37、吹风扇;38、电热丝;39、导风管;310、吹风支管;51、第五安装架;52、输送带;53、支撑板;54、压持导轮;55、导槽;56、移动块;57、轴承;58、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羽绒服加工的纺织设备,包括纺织设备主体1、纺织机2、浸置烘干组件3、安装板4、压持展平组件5、第一安装架6、主动导轮7、电机8和第二安装架9,纺织设备主体1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浸置烘干组件3;浸置烘干组件3包括浸置池31、第三安装架32、第一从动导轮33、第四安装架34、第二从动导轮35、安装箱36、吹风扇37、电热丝38、导风管39和吹风支管310,纺织设备主体1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浸置池31,浸置池31的中部底端内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三安装架32,第三安装架32的顶端两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导轮33,浸置池31位于第一从动导轮33一侧的底端内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四安装架34,第四安装架34的顶端两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从动导轮35,浸置池3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安装箱36,安装箱36的一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吹风扇37,安装箱36位于吹风扇37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热丝38,安装箱36位于电热丝38一侧的外壁上贯通连接有导风管39,导风管39位于第二从动导轮35一侧的外壁上分布贯通连接有吹风支管310,纺织设备主体1位于浸置池31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压持展平组件5;压持展平组件5包括第五安装架51、输送带52、支撑板53、压持导轮54、导槽55、移动块56、轴承57和液压杆58,安装板4的顶端两侧外壁上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五安装架51,第五安装架51的顶端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输送带52,安装板4位于输送带52两侧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53,支撑板53之间位于输送带52上方的外壁上设置有压持导轮54,支撑板53位于压持导轮54两端的外壁上对应开设有导槽55,导槽55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56,移动块56的一侧外壁中心处镶嵌固定有轴承57,压持导轮54两端的转动轴与轴承57的内部套接固定,导槽55的一侧内壁上镶嵌安装有液压杆58,液压杆58的伸缩杆一端与移动块56的一侧外壁中心处焊接固定;浸置池31一侧的底端内壁和安装板4一侧的顶端外壁上均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安装架6,第一安装架6的顶端两侧内壁上对称转动安装有主动导轮7,通过主动导轮7实现后期纺织面料的移动;第一安装架6的一侧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一端与主动导轮7的转动轴一端焊接固定,通过电机8为后期纺织面料移动提供动力;浸置池31的底端两侧内壁上对应导风管39焊接固定有第二安装架9,且导风管39贯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9的顶端内壁,通过第二安装架9实现导风管39的支撑固定;吹风支管310呈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该结构的设置利于后期对面料的吹风烘干;吹风支管310的个数为七个,提高了烘干效率;导槽55与移动块56为滑动配合构件,且导槽55的内部涂有润滑油,通过导槽55与移动块56的配合使用,实现后期压持导轮54的移动;纺织设备主体1位于浸置池31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纺织机2,通过纺织机2进行面料的初步纺织加工;主动导轮7、第一从动导轮33、第二从动导轮35和压持导轮54均为一种软毛辊,避免对纺织面料造成损伤;该用于羽绒服加工的纺织设备使用时,先通过纺织机2进行面料的纺织加工,加工后期的面料通过主动导轮7和第一从动导轮33传动使面料进入到浸置池31内,浸置池31内装有防螨抑菌溶液,通过面料浸置防螨抑菌溶液,起到防螨抑菌的作用,浸置的面料通过第二从动导轮35抬出浸置池31,通过电热丝38和吹风扇37配合工作产生热风,通过导风管39将热风从吹风支管310吹出吹到面料上,实现对面料的烘干,烘干后的面料导输到输送带52上,且从压持导轮54下穿过,通过液压杆58工作带动移动块56在导槽55内的移动,实现压持导轮54在面料上的移动,实现对面料的展平,后期通过人工进行处理后面料的收集,进行羽绒服的后续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