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2737发布日期:2020-02-18 10:5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布草折叠机,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



背景技术:

我司于2019年4月15日申请了4件我司研发的布草折叠机专利,专利号:cn2019103001210、cn2019103010351、cn2019103001329、cn2019103001117,该专利技术方案共设计有5折机构,能将布草进行5次折叠,或首次折叠跳过,只进行后4次折叠,该技术方案中,只有一条折叠通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包括机架,沿布草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所述第二折叠机构折叠布草后将其输送至水平设置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左侧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三折叠机构、右侧第三折叠机构,所述左侧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三折叠机构、右侧第三折叠机构下方分别设置有左侧第四折叠机构、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右侧第四折叠机构,所述中心第四折叠机构折叠布草后输送至所述右侧第四折叠机构折叠。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所述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沿第一方向折叠布草,所述左侧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三折叠机构、右侧第三折叠机构、左侧第四折叠机构、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右侧第四折叠机构沿第二方向折叠布草,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并排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于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折叠机构,每个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包括进料输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料输送带输出端的第一折叠组件,所述进料输送带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正向顶面输送布草,所述进料输送带回转后底面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互贴合形成第一折叠区间,所述进料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一输送带输入端之间形成有第一折叠间隙,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将布草在所述第一折叠间隙处对折并进入所述第一折叠区间。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折叠间隙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喷气孔,该多个所述第一喷气孔对准所述第一折叠间隙,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入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板,布草自所述进料输送带输出后贴合于所述第一挡板表面。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两个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分别对应于所述左侧第三折叠机构与右侧第三折叠机构,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端的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输入端之间形成有第二折叠间隙,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端转向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输出端转向辊之间相对设置形成第二折叠区间,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将布草在所述第二折叠间隙处折叠并进入所述第二折叠区间。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折叠间隙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喷气孔,该多个所述第二喷气孔对准所述第二折叠间隙,每个所述第二喷气孔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三喷气孔,所述第三喷气孔对准所述第二折叠间隙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左侧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三折叠机构、右侧第三折叠机构分别包括沿所述垂直于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竖直折叠组件,每个所述竖直折叠组件包括竖直折板以及驱动所述竖直折板竖直移动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于每个所述竖直折板下方形成有第三折叠间隙,每个所述竖直折板下方分别沿所述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有两相互贴合的第三输送带,该相互贴合的两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第三折叠区间,每个所述竖直折板分别将布草在所述第三折叠间隙处对折并进入所述第三折叠区间。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所述左侧第四折叠机构包括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输送带接收左侧所述第三输送带输出端布草输出,还包括能正向输送以及反向输送的第五输送带、第一过渡板、驱动所述第一过渡板转动的第二驱动气缸、第一折板、驱动所述第一折板转动的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五输送带靠近布草来向的转向辊与所述第四输送带之间形成有第四折叠间隙,所述第四输送带与所述第五输送带之间形成第四折叠区间,布草经所述第一过渡板向所述第五输送带移动至中部位于所述第四折叠间隙时,所述第五输送带反向输送,且所述第一折板折叠布草并进入所述第四折叠区间。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所述右侧第四折叠机构包括第六输送带,所述第六输送带接收右侧所述第三输送带输出端布草输出,还包括能正向输送以及反向输送的第七输送带、第二过渡板、驱动所述第二过渡板转动的第四驱动气缸、第二折板、驱动所述第二折板转动的第五驱动气缸,所述第七输送带靠近布草来向的转向辊与所述第六输送带之间形成有第五折叠间隙,所述第六输送带与所述第七输送带之间形成第五折叠区间,布草经所述第二过渡板向所述第七输送带移动至中部位于所述第五折叠间隙时,所述第七输送带反向输送,且所述第二折板折叠布草并进入所述第五折叠区间。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中,所述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包括第八输送带、第三折板、驱动所述第三折板转动的第六驱动气缸,所述第六输送带同时接收中心所述第三输送带输出端布草输出,所述第八输送带靠近布草来向的转向辊与中心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有第六折叠间隙,所述第八输送带与中心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第六折叠区间,布草中部至所述第六折叠间隙时所述第三折板折叠布草并进入所述第六折叠区间,布草经过所述第六折叠区间后经所述第八输送带输出至所述第六输送带输送至所述右侧第四折叠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双通道,折叠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机构与第二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左侧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三折叠机构、右侧第三折叠机构、左侧第四折叠机构、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右侧第四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左侧第三折叠机构、左侧第四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中心第三折叠机构、右侧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右侧第四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4所示,高效率双通道布草折叠机,包括机架,沿布草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叠机构100、第二折叠机构200,第二折叠机构200折叠布草后将其输送至水平设置的第二输送带201,第一折叠机构100并排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于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二折叠机构200,两个第二折叠机构200分别对应于左侧第三折叠机构310与右侧第三折叠机构330,第二输送带201上方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左侧第三折叠机构310、中心第三折叠机构320、右侧第三折叠机构330,左侧第三折叠机构310、中心第三折叠机构320、右侧第三折叠机构330下方分别设置有左侧第四折叠机构410、中心第四折叠机构420、右侧第四折叠机构430,中心第四折叠机构420折叠布草后输送至右侧第四折叠机构430折叠。第一折叠机构100、第二折叠机构200沿第一方向折叠布草,左侧第三折叠机构310、中心第三折叠机构320、右侧第三折叠机构330、左侧第四折叠机构410、中心第四折叠机构420、右侧第四折叠机构430沿第二方向折叠布草,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折叠机构与第二折叠机构分别并排设置两个,分别对应左侧第三折叠机构与右侧第三折叠机构,进一步对应左侧第四折叠机构与右侧第四折叠机构,相当于有两套能进行四次折叠的折叠机构,大大提高了效率;另外当需要将布草进行五次折叠时,由于两个第一折叠机构并排,两个第二折叠机构并排,并且设置了中心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并排设置的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折叠方向相同,故此时折叠后进入中心第三折叠机构,沿另一方向在中心第三折叠机构折叠,然后进入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完成如此四次折叠后输送至右侧第四折叠机构,进行第五次折叠,用于大型布草的折叠。本技术方案可以双通道进行只需要四次折叠的布草,大大提高折叠效率;同时能进行单通道需要五次折叠的布草,适用强。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折叠机构100包括进料输送带101以及设置于进料输送带101输出端的第一折叠组件,进料输送带101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02,进料输送带101正向顶面输送布草,进料输送带101回转后底面与第一输送带102相互贴合形成第一折叠区间103,进料输送带101输出端与第一输送带102输入端之间形成有第一折叠间隙104,第一折叠组件将布草在第一折叠间隙104处对折并进入第一折叠区间103。第一折叠组件包括沿第一折叠间隙104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喷气孔105,该多个第一喷气孔105对准第一折叠间隙104,第一输送带102输入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板106,布草自进料输送带101输出后贴合于第一挡板106表面。

该技术方案中,此处为布草第一次折叠,两个第一折叠机构并排,可以分别折叠,也可以同时折叠大型布草,当布草中部到达第一折叠间隙时,喷气口孔喷气,布草进入第一折叠区间折叠。第一挡板的作用在于防止布草与其他部件干涉,放置第一挡板可以保证布草平整。

进一步地,第二折叠机构200包括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02输出端的第二折叠组件,第二输送带201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02下方,第一输送带102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201输入端之间形成有第二折叠间隙202,第一输送带102输出端转向辊与第二输送带201输出端转向辊之间相对设置形成第二折叠区间203,第二折叠组件将布草在第二折叠间隙202处折叠并进入第二折叠区间203。第二折叠组件包括沿第二折叠间隙202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喷气孔204,该多个第二喷气孔204对准第二折叠间隙202,每个第二喷气孔204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三喷气孔205,第三喷气孔205对准第二折叠间隙202下方。

该技术方案中,此处为布草第二次折叠,两个第二折叠机构并排,可以分别折叠,也可以同时折叠大型布草,当布草中部到达第二折叠间隙时,喷气口孔喷气,布草进入第二折叠区间折叠。由于经过第一次折叠后,布草有一定厚度,此时采用在下方增设第三喷气孔的设置,将折叠位置下方的布草吹平,保证折叠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左侧第三折叠机构310、中心第三折叠机构320、右侧第三折叠机构330分别包括沿垂直于第二输送带201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竖直折叠组件,每个竖直折叠组件包括竖直折板301以及驱动竖直折板301竖直移动第一驱动气缸302,第二输送带201分别于每个竖直折板301下方形成有第三折叠间隙303,每个竖直折板301下方分别沿第二输送带201输送方向设置有两相互贴合的第三输送带304,该相互贴合的两第三输送带304之间形成第三折叠区间305,每个竖直折板301分别将布草在第三折叠间隙303处对折并进入第三折叠区间305。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竖直折板竖直向下移动,由于竖直折板沿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并且处于中间位置,将布草从中间直接下折,折叠效果最佳。由于采用竖直下折方式,第二输送带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多个导带,这样就形成有第三折叠间隙了,当然,其它输送带均是采用多个导带并排的形式输送,沿输送方向都具有间隙,相关零部件不会产生干涉。两个第三输送带之间夹持形成第三折叠区间,布草折叠后可以在第三折叠区间内定型,并输送至下一阶段。

进一步地,左侧第四折叠机构410包括第四输送带411,第四输送带411接收左侧第三输送带304输出端布草输出,还包括能正向输送以及反向输送的第五输送带412、第一过渡板413、驱动第一过渡板413转动的第二驱动气缸414、第一折板415、驱动第一折板415转动的第三驱动气缸416,第五输送带412靠近布草来向的转向辊与第四输送带411之间形成有第四折叠间隙417,第四输送带411与第五输送带412之间形成第四折叠区间418,布草经第一过渡板413向第五输送带412移动至中部位于第四折叠间隙417时,第五输送带412反向输送,且第一折板415折叠布草并进入第四折叠区间418。

进一步地,右侧第四折叠机构430包括第六输送带431,第六输送带431接收右侧第三输送带304输出端布草输出,还包括能正向输送以及反向输送的第七输送带432、第二过渡板433、驱动第二过渡板433转动的第四驱动气缸434、第二折板435、驱动第二折板435转动的第五驱动气缸436,第七输送带432靠近布草来向的转向辊与第六输送带431之间形成有第五折叠间隙437,第六输送带431与第七输送带432之间形成第五折叠区间438,布草经第二过渡板433向第七输送带432移动至中部位于第五折叠间隙437时,第七输送带432反向输送,且第二折板435折叠布草并进入第五折叠区间438。

该技术方案中,左侧第四折叠机构与右侧第四折叠机构相似,都是首先通过过渡板过渡到上方可回转的输送带,当布草中部到达折叠间隙时,过渡板返回防止干涉,同时折板折叠布草进入折叠区间后完成折叠输出。

进一步地,中心第四折叠机构420包括第八输送带421、第三折板422、驱动第三折板422转动的第六驱动气缸423,第六输送带431同时接收中心第三输送带304输出端布草输出,第八输送带421靠近布草来向的转向辊与中心第三输送带304之间形成有第六折叠间隙424,第八输送带421与中心第三输送带304之间形成第六折叠区间425,布草中部至第六折叠间隙424时第三折板422折叠布草并进入第六折叠区间425,布草经过第六折叠区间425后经第八输送带421输出至第六输送带431输送至右侧第四折叠机构430。

该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进行大型布草折叠,需要进行五次折叠时,用中心第三折叠机构、中心第四折叠机构进行第三和四次的折叠,第四次折叠时通过折板将布草塞入第六折叠区间然后将进行完四次折叠的布草通过第六输送带输送给右侧第四折叠机构进行第五次折叠,通过第六输送带同时连入中心第四折叠机构和右侧第四折叠机构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