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弹裸氨防翻丝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02934发布日期:2020-03-27 20:4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现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弹裸氨防翻丝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中国大陆称为“氨纶”,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但氨纶的强度较低,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少量地掺入织物中,形成以氨纶为芯纱的包芯纱,或者与其它纤维合并加捻而成的加捻丝,这两种丝虽然能够兼容氨纶和其它纤维的性能,但是仍然没有发挥到裸氨面料的顺滑、高弹性的特点。

为了实现裸氨面料的成功制备,不仅需要从氨纶进行改进,同时还需要从制备工艺上进行改进,研究一种具有高强度的氨纶,使裸氨面料具有结构稳定、染色均匀和固色效果好的优点。

发现内容

本发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弹裸氨防翻丝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现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弹裸氨防翻丝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s1:编制面料,包括氨纶丝线和弹性纤维丝线,以氨纶丝线作为经线编制成面料,弹性纤维丝线作为纬线,经纬密度为118×96;

s2:处理,包括浸泡处理、烘干处理、着色处理、固色处理;

其中烘干处理为,将浸泡过的面料经过95摄氏度的热风下进行循环吹动1-3分钟,在经过风量:90-180m3/min、全风压:1700-800pa的常温风力下流动吹动30-45秒,再经过65-75摄氏度的远红外加热器下进行静止烘干。

优选的,所述侵泡处理时处理液包括:液碱7份、双氧水2份、净棉酶2份、柔软剂1份、去油剂0.5份、抗静电剂1份。

优选的,所述着色步骤为,将布料在染色装置内以1℃每2秒提升至100℃,然后保温20分钟,在温度提升过程中,装置内的液体使用循环泵进行循环,并且经过加压后喷入至装置内的面料上,冲击搅动面料。优选的,所述固色处理步骤为,补色→刮液→高温烘干固色→补色→刮液→高温烘干固色,其中补色为将着色后的面料进行雾化喷淋,使经过雾化后的色剂均匀喷涂于面料表面,在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转滚滚压面料挤压下多余色剂液体,然后在进行高温烘干进行固色,之后在重复一次该流程。

优选的,所述面料的流动速度为4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现的有益效果是:该本发明从制备工艺中的浸泡、着色和固色上进行改进,提高加工效率,同时提高固色效果,使形成后的布料着色率高,固色效果好,更加适用于多种衣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本发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弹裸氨防翻丝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s1:编制面料,包括氨纶丝线和弹性纤维丝线,以氨纶丝线作为经线编制成面料,弹性纤维丝线作为纬线,经纬密度为118×96;

s2:处理,包括浸泡处理、烘干处理、着色处理、固色处理;

其中烘干处理为,将浸泡过的面料经过95摄氏度的热风下进行循环吹动1-3分钟,在经过风量:90-180m3/min、全风压:1700-800pa常温风力下流动吹动30-45秒,再经过65-75摄氏度的远红外加热器下进行烘干,通过该方法步骤,布料在浸泡后通过95℃的热风进行风吹烘干,快速携带蒸干布料表面的水分,然后在经过常温风力的强气流吹动,渗透至布料内部,将布料内部的水分散发到表面,在使用远红外加热器对布料进行彻底烘干,烘干后的布料含水量少,且提高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

侵泡处理时处理液包括:液碱7份、双氧水2份、净棉酶2份、柔软剂1份、去油剂0.5份、抗静电剂1份;

着色步骤为,将布料在染色装置内以1℃每2秒提升至100℃,然后保温20分钟,在温度提升过程中,装置内的液体使用循环泵进行循环,并且经过加压后喷入至装置内的面料上,冲击搅动面料,采用此种办法可快速去除布料中含有的气泡,使染料彻底固在面料上,并且布料脱离液体后因表面不具有气泡,因此不会出现气泡破裂导致面料表面无染料导致着色不彻底的状况发生;

固色处理步骤为,补色→刮液→高温烘干固色→补色→刮液→高温烘干固色,其中补色为将着色后的面料进行雾化喷淋,使经过雾化后的色剂均匀喷涂于面料表面,在通过对向设置的两个转滚滚压面料挤压下多余色剂液体,然后在进行高温烘干进行固色,之后在重复一次该流程,面料的流动速度为4m/min,经过喷淋的染料均匀的喷涂于布料表面,在进行挤压工作去掉布料上多余的染料,并且同时通过挤压可使染料深入布料内部,在进行高温烘干,使形成后的布料着色率高,固色效果好;

在使用卷布机进行工作时,为了防止翻丝,在机器调好后,要把纱线拉到卷布辊邻近,并绑好,使面料在正式下布时有一点拉力,为了在正式出产之前验证调机是否精确,把纱线穿好后不要拉到卷布辊上,而使线头随意垂在针筒上,使其顺畅下布,这样在大出产时即使不必卷布机牵拉也能够顺畅织布,同时也能够防止翻氨纶疑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现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现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现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