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193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外层骨感挺括、里层亲肤舒适的针织面料,适合制作春秋运动或休闲服装。



背景技术:

涤纶作为近代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纤维之一,由其制得的产品价格低廉,抗皱性和保形性优越,坚牢耐用,耐各种化学品性能良好,同时具有不怕霉菌、不怕虫蛀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市面上的涤纶产品或硬挺如西装、夹克,或柔软如开衫、T恤。单一的风格难以满足所有层次人群的需求。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382618A中公开了一种立体保暖针织面料,该面料表层采用了异型涤纶纤维,里层采用了普通涤纶纤维,所得面料挺括、保暖、轻盈、厚实,但是并没有同时实现表层骨感、里层舒适亲肤的双重效果。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776057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干爽透气、柔顺光滑、吸湿快干等特点的可用于办公室穿着的服装,虽然这样的服装有着棉型产品的舒适风格,但是却未能获得立体骨感的外观。

目前,具有立体骨感的外观、亲肤舒适的内层的面料除了通过贴合等后加工技术实现以外,尚未出现其他的解决方案。但贴合成本较高,而且贴合后面料的手感硬,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原有风格。因此根据市场需求,亟待开发出非贴合类产品以填补市场份额中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采用合适的纱线搭配及特殊的组织设计,从而提供一种外层骨感挺括、里层亲肤舒适的针织面料,适合制作春秋季运动或休闲服装。

本发明的针织面料,为两层结构,表层中50重量%以上的纱线为含有异型断面涤纶纤维的复合纱线,里层中15~100重量%的纱线为超细涤纶纤维纱线;该针织面料表、里层之间的粗糙度差为1.5~4.0u、且里层的粗糙度小于表层的粗糙度。

本发明的针织面料,表层具有立体骨感、里层具有柔软舒适的特点,无需贴合等后整理即能同时获得两种不同的风格,成本低廉,而且风格能够持久保持,适合用于制作春秋季的运动服装或休闲服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针织面料,为两层结构,表层中50重量%以上的纱线为含有异型断面涤纶纤维的复合纱线,里层中15~100重量%的纱线为超细涤纶纤维纱线;该针织面料表、里层之间的粗糙度差为1.5~4.0u、且里层的粗糙度小于表层的粗糙度。本发明的两层结构可通过一路或几路纱线在表层和里层交替编织形成。为了实现外层骨感挺括、里层亲肤舒适的风格,本发明通过在表里层配置不同的纱线,使两者之间产生粗糙度差异。其中,表层中50重量%以上的纱线为含有异型断面涤纶纤维的复合纱线,里层中15~100重量%的纱线为超细涤纶纤维纱线,所得面料表里间的粗糙度差为1.5~4.0u。表层比里层粗糙,表面有骨感,立体效果好;里层比表层柔软,接触皮肤轻柔、舒适。当表里粗糙度差为1.5~4.0u时,表里粗糙度差合适,不会破坏面料的整体风格,且能够实现表层立体骨感挺括、里层亲肤舒适的效果。表里粗糙度优选1.7~3.6u。

本发明所用含有异型断面涤纶纤维的复合纱优选为由双组份涤纶长丝作为芯纱,异型断面涤纶长丝作为鞘纱的复合纱。复合纱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FDY、DTY等,优选为DTY。因为DTY具有比较蓬松的外观和手感,在用作表层纱线时容易形成粗糙的表面,所形成的表面具有较好的立体感和挺括感。复合纱的芯纱采用双组份涤纶长丝,主要是考虑到双组份涤纶长丝经过湿热和干热处理后会产生明显优于鞘纱的卷曲性能,通过两者的卷曲收缩差形成丝长差,获得较为优越的表观立体骨感效果以及表面粗糙度。双组份涤纶长丝的原料可以是PBT/PET、PET/PET、PTT/PET等中的一种。鞘纱使用异型断面涤纶长丝在实现骨感的同时也可实现面料的轻量化。使用上述复合纱所得到的面料不仅表层获得了优异的骨感,而且还具有了良好的弹性性能等特点。异型断面涤纶长丝优选由碱易溶性共聚酯长丝形成,碱易溶性共聚酯长丝的横截面优选为C形,即半封闭形状。这样便于碱可溶性成分溶解后可以从半封闭口处流出形成中空部分。

本发明表层所用复合纱线的纤度优选为100~200dtex,更优选为110~180dtex。作为芯纱使用的并列型双组份涤纶长丝的总纤度优选为30~150dtex;作为鞘纱使用的异型断面涤纶长丝的总纤度优选为30~300dtex。当作为鞘纱的异型断面涤纶长丝由碱易溶性共聚长丝通过碱减量后形成时,为了在碱处理后获得更好的中空效果,减量前的鞘纱含量优选为10%~50%,中空率优选为25%~50%。复合纱的具体生产方法如下:将芯纱、鞘纱通过交络喷嘴进行先交络后,同时进入热箱,再经过假捻器进行假捻,最终卷绕成型得到,其中热箱中的延伸倍率优选为1.0~1.08,这样得到的复合纱可以获得更大的丝长差,进而获得更好的立体骨感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并列型双组份涤纶长丝与陶瓷件摩擦力,减少白粉现象的发生几率。

本发明里层所用超细涤纶纱线的单丝纤度优选小于0.60dtex,可以确保面料里层的亲肤舒适性。这里的超细涤纶纱线可以是通过直接纺丝获得也可以由海岛复合纤维减量后获得,其总纤度优选为50~84dtex。

本发明中,表里组织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不同花型的组织,如表层组织优选横条、竖条、菱形、方格、凹凸组织等其中的一种;里层组织优选平纹组织,但表里组织不可相同。

本发明的针织面料,根据KES法,该针织面料(粗糙面)的纵向和横向的弯曲刚度均为0.05~0.38gf.cm²/cm。

本发明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坯布制成

在22~28G双面大圆机上,选用含有异型断面涤纶纤维的复合纱线与超细涤纶纤维纱线进行编织所得。

(2)减量加工(可选)

减量加工的温度为80~110度,优选90~100度;最高温度的处理时间为20~60min,优选30~40min。这样的减量条件,不但有利于面料的轻量性,而且也不会损失骨感。

(3)染色加工

染色加工的温度为120~135度,优选125~130度;最高温度的处理时间为20~60min,优选30~40min。

(4)后整理加工

至少包括柔软树脂加工、吸水树脂加工或抗静电树脂加工中的一种。后整理加工的温度为150~180度,在定型机上的布速为15~25m/min,树脂用量为5~20g/L。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中各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

(1)表里层之间的粗糙度差:使用KES风格测试仪-压缩测试仪FB4进行测定并计算。

(2)弯曲刚度:使用KES风格测试仪-压缩测试仪FB2对针织面料的粗糙面进行测定。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80dtex、断面为C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84dtex-144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58dtex),表层为横条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95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100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26.9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1.9u,纵向弯曲刚度为0.19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09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2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80dtex、断面为三角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72dtex-192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38dtex),表层为横条组织、里层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80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79.7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2.7u,纵向弯曲刚度为0.18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08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3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80dtex、断面为圆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55dtex-144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38dtex),表层为横条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60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73.9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2.1u,纵向弯曲刚度为0.37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17gf.cm²/cm。所得针织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4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60dtex、断面为C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84dtex-144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58dtex),表层为菱形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74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100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29.2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1.7u,纵向弯曲刚度为0.21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09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5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60dtex、断面为三角形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72dtex-192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38dtex),表层为菱形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59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77.8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2.1u,纵向弯曲刚度为0.28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14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6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60dtex、断面为圆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55dtex-144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38dtex),表层为菱形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50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71.5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1.9u,纵向弯曲刚度为0.11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08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7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10dtex、断面为C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84dtex-144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58dtex),表层为凹凸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55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100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37.5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2.0u,纵向弯曲刚度为0.06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13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8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10dtex、断面为三角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72dtex-192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38dtex),表层为凹凸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44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70.6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2.3u,纵向弯曲刚度为0.22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12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9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10dtex、断面为圆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纤度为55dtex-144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38dtex),表层为凹凸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20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63.3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2.0u,纵向弯曲刚度为0.29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18 gf.cm²/cm。见表1。

实施例10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94dtex、断面为C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纤度为84dtex-72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1.17dtex),表层为横条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198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61.7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1.6u,纵向弯曲刚度为0.24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32 gf.cm²/cm。见表1。

比较例1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80dtex、断面为C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纤度为72dtex-192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38dtex),表层为横条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15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79.7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4.6u,纵向弯曲刚度为0.39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26 gf.cm²/cm。见表1。当粗糙度差大于3.0时,面料纵向弯曲刚度明显增大。

比较例2

在28G双面大圆机上,采用芯纱为PBT/PET、鞘纱为碱易溶PET、纤度为180dtex、断面为C形的涤纶复合纱线与纤度为84dtex-144f-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58dtex),表层为凹凸组织、里层为平纹组织进行编织得到针织坯布,再经过减量(95℃×40min)、染色、后整理(柔软树脂加工)等加工后,获得克重为211g/m2的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线的含量为43.2重量%,里层中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含量为100重量%。其表里层间的粗糙度差为1.2u,纵向弯曲刚度为0.05gf.cm²/cm,横向弯曲刚度为0.14gf.cm²/cm。见表1。当面料的表层中涤纶复合纱含量过少,面料的纵向弯曲刚度过小,骨感不足,面料手感偏软。

比较例3

表层采用纤度为110dtex-144f-十字形超细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0.76dtex,捻向为Z捻;里层采用纤度为165dtex-144f-十字形普通涤纶纤维纱线(单丝纤度为1.15dtex),捻向为Z捻;中间连接纱线为84dtex-1f-涤纶长丝。通过进行定型、前处理、染色、功能性整理、烘干等后整理工艺得到三层针织面料。

所得面料虽然具有挺括、保暖、轻盈、厚实等特点,但是并没有同时实现表层骨感、里层舒适亲肤的双重效果。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