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蒸汽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5314发布日期:2020-04-17 22:0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蒸汽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蒸汽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蒸汽刷。



背景技术:

蒸汽刷,包括手持型和挂烫型,手持型蒸汽刷其结构包括壳体和手柄,壳体的内部设有蒸汽产生装置和控制电路,蒸汽刷通电,使电热盘加热,当锅炉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电热盘停止加热,然后对衣物等进行熨烫。

现有的蒸汽刷在使用过后,蒸汽刷的壳体具有较高的温度,难以直接放置到容器内,如此需要等待蒸汽刷的外壳冷却后才能放置于收纳的盒子内,若不待蒸汽刷冷却直接放入到收纳盒内,容易导致盒子被烫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将蒸汽刷放置在支架上进行冷却。现在的蒸汽刷自身是不具有支架的,支架一般是外设在蒸汽刷的外部,例如挂烫型蒸汽刷,如此导致手持式的蒸汽刷冷却时,需要寻找支架,如此导致蒸汽刷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安全蒸汽刷,以在蒸汽刷停止使用时,便于蒸汽刷的支撑,降低蒸汽刷使用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蒸汽刷,包括设置在手柄与壳体之间的转动件;手柄为中空,手柄内沿其轴向方向滑动连接有理线块,手柄内远离转动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理线块运动轨迹的弹性件;手柄内沿其径向方向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若干与手柄侧壁滑动连接的支撑件,连接板上固定有与手柄的侧壁相抵的复位件。

本发明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蒸汽刷在使用过后具有较高的温度,若直接放置在桌面上或直接放置于收纳盒内,桌面或收纳盒会因蒸汽刷的高温导致损坏,甚至发生火灾,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蒸汽刷不再使用时需要支撑架来对蒸汽刷进行支撑,而常常因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中,(1)通过转动件将手柄和壳体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手柄能够相对于壳体发生转动,即使得手柄能够朝向壳体运动,如此减小安全蒸汽刷的整体的体积,以便于安全蒸汽刷的收纳。

(2)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手柄远离壳体运动使得手柄呈竖直状态,理线块在重力的作用下挤压弹性件,当手柄呈水平状态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理线块推动,以使得理线块挤压连接板,连接板将支撑件推出,如此使得安全蒸汽刷能够远离桌面等进行支撑,以避免安全蒸汽刷的高温壳体与桌面等接触,从而保证安全蒸汽刷使用的安全性。

(3)若操作人员不转动手柄,将安全蒸汽刷平放时,理线块也会因弹性件的作用,进而推动支撑件伸入,伸出的支撑件会警示操作人员放置方式不正确,从而梯形操作人员调整安全蒸汽刷的放置方式,以避免过高温度的安全蒸汽刷与桌面等接触。

进一步,所述理线块上开设有若干线孔。

有益效果:线孔可用于放置安全蒸汽刷内的水管、导线等,通过线孔将水管、导线分开,以降低水管、导线发生绞线的几率。同时,通过理线块的滑动,可以降低因绞线而导致水管堵塞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中空的支撑杆,支撑杆内沿其轴向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有益效果:理线块挤压滑块,滑块挤压第一弹簧,以使得第一弹簧蓄力,在第一弹簧不受理线块的挤压时,第一弹簧可推动理线块滑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内沿支撑杆的轴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弹簧蓄力后,第二弹簧受到理线块挤压也会发生收缩,第二弹簧也进行相应的蓄力,如此可增大理线块受到的作用力,以保证理线块有足够的作用力发生滑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轴和套设在支撑轴上的吸盘。

有益效果:通过吸盘对桌面等进行吸附,以增强支撑轴对安全蒸汽刷的支撑效果,提高支撑轴对安全蒸汽刷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手柄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口,气口连通有与壳体连通的气管,手柄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阀芯,阀芯上开设有与气口交错设置的连通口,阀芯上固定有与手柄相抵的第三弹簧,理线块上固定有推动件,阀芯位于推动件的滑动轨迹上。

有益效果:当理线块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时,理线块上的推动件会推动阀芯,以使得阀芯上的连通口将气口连通,以使得手柄的内腔将气管和壳体连通,理线块将手柄内的冷空气挤压到壳体内,如此冷空气对壳体进行降温,以加快安全蒸汽刷的温度下降。

进一步,所述推动件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滚珠,第一滚珠与手柄的侧壁紧贴。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滚珠与手柄侧壁的配合,以减小推动件受到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理线块受到的作用力,从而便于理线块的滑动。

进一步,所述转动件包括固定块和转动轴,转动轴与固定块螺纹连接,转动轴与手柄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转动轴逆时针转动时,转动轴将手柄从固定块松开,使得手柄能够转动,转动轴顺时针转动时,转动轴将手柄卡紧在固定块上,以便于手柄的收纳。

进一步,所述推动件上固定有缓冲层。

有益效果:通过缓冲层对推动件进行保护,以避免推动件与阀芯发生碰撞而损坏

进一步:所述理线块上设置有与连接板相抵的第二滚珠。

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滚珠进一步降低理线块与手柄侧壁的摩擦力,以便于理线块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中安全蒸汽刷的正向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中安全蒸汽刷的弯折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2的c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手柄2、气管201、气口202、阀芯203、连通口204、第三弹簧205、第一滚珠206、推动块207、推动轴208、理线块209、第二滚珠210、进气单向阀211、出气单向阀212、转动轴4、支撑杆401、滑板402、第二弹簧403、第一弹簧404、滑块405、连接板501、复位弹簧502、支撑轴503、吸盘504。

实施例一:

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安全蒸汽刷,包括中空的壳体1和中空的手柄2,壳体1与手柄2之间设置有转动件,结合附图2所示,转动件包括一体成型在壳体1上的固定块和与固定块螺纹连接的转动轴4,转动轴4包括螺纹段和光滑段,转动轴4的螺纹段与固定块螺纹连接,转动轴4的光滑段与手柄2转动连接,手柄2的上部开有开口,且手柄2套设在固定块上。当转动轴4逆时针转动时,转动轴4将手柄2从固定块松开,从而手柄2可在固定块上转动。当转动轴4顺时针转动时,转动轴4将手柄2卡紧在固定块上。

如附图2所示,手柄2为中空,手柄2内的左侧设置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通过螺钉固定有中空的支撑杆401,支撑杆401的右侧开口,支撑杆401内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405,滑块405与支撑杆401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焊接在支撑杆401和滑块405上的第一弹簧404。结合附图4所示,支撑杆401的侧壁上开设有右侧开口的空腔,空腔内水平滑动连接有滑板402,滑板402上焊接有与支撑杆401焊接在一起的第二弹簧403。

如附图2所示,滑块405的右侧设置有与手柄2侧壁水平滑动连接的理线块209,滑块405和滑板402均位于理线块209的滑动轨迹上。理线块209上开设有若干线孔,线孔的直径为1~2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cm。结合附图5所示,理线块209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501,理线块209的底部沿其横向开有若干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连接板501相抵的第二滚珠210,连接板501与手柄2的侧壁竖直滑动连接,连接板501的下部沿连接板5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撑件,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焊接在连接板501上的支撑轴503和套设在支撑轴503上的吸盘504,吸盘504位于手柄2的外侧,连接板501与手柄2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本实施例中复位件为复位弹簧502,复位弹簧50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连接板501和手柄2的内侧壁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操作人员对安全蒸汽刷进行使用时,如附图1所示,将转动轴4逆时针转动,使得手柄2与固定块松开,从而将手柄2转动到竖直状态,然后再将转动轴4顺势针转动,将手柄2锁紧,保持在如附图1的状态,如此便于操作人员手掌握持手柄2。

当手柄2竖直时,如附图1所示,理线块209会竖直向下运动,并且理线块209会推动滑块405挤压第一弹簧404,达到一定位置时,理线块209会挤压第二弹簧403,直至第一弹簧404和第二弹簧403不再收缩。此时,复位弹簧502会推动连接板501朝向手柄2内部滑动,连接板501会带着支撑轴503和吸盘504滑动,吸盘504与手柄2的侧壁相贴。吸盘504可增大手柄2与操作人员手掌的摩擦力。

当停止安全蒸汽刷的使用时,调节转动轴4,使得手柄2呈如附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理线块209不再挤压第一弹簧404和第二弹簧403,第一弹簧404和第二弹簧403的作用力作用于理线块209上,理线块209会朝向连接板501滑动,连接板501会挤压复位弹簧502并通过支撑轴503将吸盘504推出手柄2,此时可将吸盘504与桌面等相贴。通过如上方式对安全蒸汽刷进行支撑,使得安全蒸汽刷不与桌面等接触,从而可使得安全蒸汽刷自然冷却,然后再放入到收纳盒内。

由于理线块209上开有线孔,在安装时,将水管和导线安装在线孔内,如此可以将水管和导线分开,以避免水管和导线发生绞线。同时,通过理线块209的往复滑动,可以通过理线块209的往复滑动来进行理线,避免水管因不规范而导致的缠绕堵塞。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手柄2的上侧壁开有气口202,气口202连通有出气单向阀212,手柄2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212排出,出气单向阀212连通有气管201,气管201与壳体1连通,气管201为软管且长度足够长。手柄2的侧壁上开有滑槽,滑槽内水平滑动连接有阀芯203,阀芯203上开有与气口202交错设置的连通口204,阀芯203与手柄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205,第三弹簧205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阀芯203和手柄2侧壁上。手柄2的侧壁上固定有进气单向阀211,空气通过进气单向阀211进入到壳体1内。

理线块209的顶壁上固定有推动件,本实施例中,推动件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理线块209上的推动块207,推动块207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推动轴208,推动轴208的右端面上粘接固定有缓冲层,本实施例中缓冲层由橡胶制成。推动块207上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手柄2的内侧壁相抵的第一滚珠206。本实施例中,阀芯203位于推动杆的滑动轨迹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附图2所示,当理线块209在重力的作用滑动到手柄2的底部时,理线块209使得手柄2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并通过进气单向阀211吸入气体,当理线块209滑动到如附图3所示的位置时,推动块207和推动杆会挤压阀芯203,阀芯203上的连通口204将气口202连通。手柄2内的气体由于受到理线块209的挤压会通过气口202、气管201进入到壳体1内,如此手柄2内的冷空气通过出气单向阀212和气管201进入到壳体1内,如此通过冷空气对壳体1进行降温。当然,为了不使用风机等设备对壳体1吹风降温,可重复操作手柄2发生如附图1和附图2的状态,以使得有足够的冷空气将壳体1进行降温,以加快壳体1冷却的效率。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