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2052发布日期:2020-04-10 22:20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料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其面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抗皱性和耐酸碱稳定性等特点,但与天然棉纤维面料相比,涤纶及其纺织制品存在以下缺点:(1)吸湿性、抗静电性和透气性较差,色泽生冷;(2)易起球,手感生硬,不柔和厚重,导致人们服用时舒适性不够,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舒适服饰生产方面的广泛应用。

碱减量是实现涤纶超仿棉的关键工序,传统碱减量工艺是采用氢氧化钠对涤纶纤维上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重复链段进行碱水解作用,溶解涤纶表面部分的纤维,实现刻蚀的目的,增强涤纶纤维亲水透气性、抗起球性以及易去污性等,从感官上实现仿棉效果。但传统涤纶碱减量处理受温度、碱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减量过头或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品机械性能下降明显,难以达到服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实现低温、低碱的碱减量工艺,并通过后整理使得面料具有亲水柔软的特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具体工序包括碱减量前处理、染色、多功能后整理;

其中碱减量前处理的工艺如下:添加氢氧化钠2-15g/l、碱减量促进剂0.5g/l,浴比1:10,碱减量温度为98℃,处理时间为15min,然后进行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染色工艺如下:采用2%o.w.f分散染料,匀染剂kf-3040用量1g/l,醋酸调ph在4.5-5.0之间,浴比1:20,温度110℃,时间60min;还原清洗工艺如下:碳酸钠2g/l,保险粉2g/l,浴比1:20,温度75℃,时间15min;

多功能后整理工艺如下:配制整理液40g/l,织物二浸二轧,每次浸渍时间为5min,轧液率90%-100%,然后预烘,温度为100℃,时间为3min,再焙烘定型温度150℃,时间5min,最后水洗、烘干、整理织物成品;其中整理液包括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和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其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比例为0-5:5。

所述碱减量促进剂为聚醚改性十八胺季铵盐表面活性促进剂。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聚醚改性十八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促进低温、低碱高效碱减量工艺技术以及相应的高匀染低温染色、亲水柔软有机硅后整理手段,开发一种超仿棉涤纶染色面料,改善加工过程的绿色化程度,提高涤纶面料品质和附加值,满足消费者更美好的需求。为了进一步逼真仿棉,需对染后产品进行亲水柔软后整理,从触感、手感上实现超仿棉面料亲水、柔软、蓬松、厚重的效果。有机硅产品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有效助剂,其中从柔软和亲水角度出发,我们采用聚醚嵌段的有机硅产品,再从结合力角度看,有机硅链段中还需具有聚酯结构,最后蓬松、厚重的效果要求有机硅聚合物中含有一定的相互排斥的力,如带孤对电子的多胺结构。因此,我们采用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多胺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共整理技术对面料进行后整理,实现超仿棉涤纶面料的开发。

其中,氢氧化钠用量对碱减量效果的影响如表1所示:

不同的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如表2所示:

整理液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涤纶亲水嵌段硅油snq73)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蓬松型嵌段硅油896/sqs)的不同比例对超仿棉涤纶面料多功能后整理的整理性能如表3所示:

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以涤纶异形短纤维为原料,采用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促进低温、低碱高效碱减量工艺、高匀染、低温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和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多胺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共整理技术制备而成。本发明染色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抗皱性和亲水性,且手感柔软、蓬松、厚重,达到甚至优于棉制品的舒适性特征,相比于传统的涤纶面料,更适合与运动休闲服饰、外套和内衣的开发,更能满足消费者的美好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情景。

本发明所得的染色工艺染色的面料检测情况如表4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具体工序包括碱减量前处理、染色、多功能后整理;

其中碱减量前处理的工艺如下:添加氢氧化钠6g/l、碱减量促进剂0.5g/l,所述碱减量促进剂为聚醚改性十八胺季铵盐表面活性促进剂;浴比1:10,碱减量温度为98℃,处理时间为15min,然后进行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染色工艺如下:采用2%o.w.f分散染料,匀染剂kf-3040用量1g/l,醋酸调ph在4.5-5.0之间,浴比1:20,温度110℃,时间60min;还原清洗工艺如下:碳酸钠2g/l,保险粉2g/l,浴比1:20,温度75℃,时间15min;

多功能后整理工艺如下:配制整理液40g/l,织物二浸二轧,每次浸渍时间为5min,轧液率90%-100%,然后预烘,温度为100℃,时间为3min,再焙烘定型温度150℃,时间5min,最后水洗、烘干、整理织物成品;其中整理液包括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和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其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比例为2: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碱减量前处理工艺中氢氧化钠添加量为2g/l,多功能后整理工艺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比例为4: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碱减量前处理工艺中氢氧化钠添加量为4g/l,多功能后整理工艺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比例为3: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碱减量前处理工艺中氢氧化钠添加量为8g/l,多功能后整理工艺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比例为1: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碱减量前处理工艺中氢氧化钠添加量为10g/l,多功能后整理工艺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比例为0: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超仿棉涤纶面料的染色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碱减量前处理工艺中氢氧化钠添加量为15g/l,多功能后整理工艺中聚酯聚醚有机硅共聚物与多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比例为2: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