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5351发布日期:2020-03-24 15:2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洗衣机产品采用进水盒进行辅助洗涤,洗衣机进水盒中有洗涤剂盒用于盛装洗涤剂,在洗涤过程中,水进入洗涤剂盒内稀释洗涤剂,洗涤剂和水的混合物排出进水盒而进入洗涤桶内。进水盒组件中的装饰盖盖设在下方的盒体上,装饰盖为翻盖结构,装饰盖在多次翻盖使用过程中,上翻过程中容易与进水盒碰撞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翻阻尼效果、装饰盖不易损坏、装饰盖稳定性好的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与所述盒体铰接;所述盒体与装饰盖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结构,用于在所述装饰盖开盖临近最大开启角度时,增大所述装饰盖与盒体之间的摩擦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尼结构包括设置所述盒体上的第一挡块和设置在所述装饰盖上的第一凸起部,所述装饰盖轴向转动至临近最大开启角度时,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挡块的顶端相接触;所述装饰盖继续转动至最大开启角度过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挡块的顶端面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盖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转轴安装槽以及设置在转轴安装槽两端的转轴座;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座上;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转轴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设置在所述转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端为圆角,所述第一挡块的顶端面为内凹圆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与装饰盖之间还设置限位结构,所述装饰盖开盖到最大开启角度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盒体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转轴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沿开盖旋转方向的后侧;当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挡块的侧壁相抵接时,所述装饰盖开盖到最大开启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尼结构设置有两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安装槽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与装饰盖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阻尼结构,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用于在所述装饰盖闭合临近最小开启角度时,增大所述装饰盖与盒体之间的摩擦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尼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三凸起部和设置在所述转轴槽内的第三挡块;所述装饰盖轴向转动至临近最小开启角度时,所述第三凸起部顶端与所述第三挡块的顶端相接触;所述装饰盖继续转动至最小开启角度过程中,所述第三凸起部沿所述第三挡块的顶端面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如所述的洗衣机进水盒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洗衣机进水盒组件,第一阻尼结构在装饰盖上翻至最大角度时起到阻尼作用,可以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防止对装饰盖过度用力,对装饰盖和盒体造成损坏;可以减缓装饰盖的旋转速度,起到保护作用;用户在开盖时,阻尼效果能够使手感更加舒适,易操作;同时,装饰盖打开后稳定性也较好,不易回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洗衣机盘座与进水盒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洗衣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中洗涤剂盒的结构示意;

图8为图7中洗涤剂盒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中泄流腔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中盒体的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下盒的俯视图;

图13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中装饰盖与盒体的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中的盒体的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的放大图;

图17为图15中的放大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中b-b向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的放大图,图示为装饰盖开盖状态;

图21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中装饰盖闭合状态的放大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盒组件的俯视图;

图23为图22中c-c向剖视图;

图24为图23中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箱体100;衣物投入口110;盘座120;台阶配合部121;进水阀130;进水管140;密封垫150;螺钉160;

进水盒组件200;

盒体210;

下盒211;封盖212;投入口2121;转轴安装槽2122;转轴座2123;第一挡块2124;第三挡块2125;

装饰盖213;装饰盖上盖2131;装饰盖下盖2132;转轴2133;第一凸起部2134;第二凸起部2135;第三凸起部2136;

出水口214;台阶部215;

挡水筋216;第一挡水筋2161、第二挡水筋2162、第三挡水筋2163;第四挡水筋2164;

分水板220;第一分水板221;第二分水板222;

洗涤剂盒230;

洗涤剂盒盖231;洗涤剂盒体232;进水口233;泄流孔234;围壁235;隔板236;

虹吸腔237;洗涤剂虹吸腔2371;柔顺剂虹吸腔2372;虹吸部件2373;

泄流腔238;第一泄流腔2381;第二泄流腔2382;第三泄流腔2383;第四泄流腔2384;第五泄流腔2385;开口2386;

挡筋239;第一挡筋2391;第二挡筋2392;第三挡筋2393;第四挡筋2394;第五挡筋239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盒组件200和洗衣机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3,洗衣机包括箱体100,在箱体100内设置有同轴套装的外筒及内筒,外筒用来盛放洗涤水,内筒用来盛放待洗涤衣物。在箱体100的上端设有盘座120,盘座120上设置衣物投入口110。进水盒组件200安装到盘座120后,进水盒组件200的长度方向位于洗衣机的左右方向上,宽度方向位于洗衣机前后方向上。进水盒组件200呈悬臂状设置在衣物投入口110内,位于在盘座120的外部。盒体210底部设置有台阶部215,盘座120上设置台阶配合部121,盒体210通过台阶部215承接在台阶配合部121上。通过盒体210底部的台阶部215可以将进水盒组件200的重力传递至盘座120上,起到支撑作用。盒体210后侧设置固定部,通过螺钉160紧固在盘座120上。当进水盒组件200向内筒注水时,流出的水流直接喷洒入内筒,具有较大的喷洒空间;并且进水盒组件200的外形尺寸可以不受盘座120的器件腔的空间形状的限制,增加了进水盒组件200设计的灵活性;且进水盒组件200设置在盘座器件腔外,远离电器件,水电隔离好,安全性高。

如图2-图4,进水盒组件200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盒体210、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洗涤剂盒230。洗涤剂盒230用于盛装洗涤剂、柔顺剂等。盒体210上设置进水管入口和出水口214,如图12所示,出水口214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洗涤剂盒230上设置进水口233,进水管140的一端与洗衣机的进水阀130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水管入口与洗涤剂盒230上的进水口233连通。如图5所示,盒体210上的进水管入口处还设置密封垫150,密封垫150开设圆形通孔套设进水管140,密封垫150可以防止水从进水管140入口的缝隙中流出。如图7所示,洗涤剂盒230内设置有虹吸腔237,虹吸腔237通过虹吸部件2373与出水口214连通。虹吸部件2373包括虹吸管和虹吸帽。通过虹吸腔237可以使水和洗涤剂等均匀混合后流出进水盒。

参照图14-24,装饰盖213与盒体210铰接,能够沿盒体210的顶部后侧转动,上翻开盖,可以往盒体210上的投入口2121投放洗涤剂和柔顺剂等。装饰盖213下翻闭合,扣设在盒体210上。盒体210与装饰盖213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结构,用于在装饰盖213开盖临近最大开启角度时,增大装饰盖213与盒体210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的进水盒组件,第一阻尼结构在装饰盖213上翻至最大角度时起到阻尼作用,可以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防止对装饰盖213过度用力,对装饰盖213和盒体210造成损坏;可以减缓装饰盖213的旋转速度,起到保护作用;用户在开盖时,阻尼效果能够使手感更加舒适,易操作;同时,装饰盖213打开后稳定性也较好,不易回落。

如图15-21所示,第一阻尼结构包括设置盒体210上的第一挡块2124和设置在装饰盖213上的第一凸起部2134,装饰盖213轴向转动至临近最大开启角度时,第一凸起部2134的顶端与第一挡块2124的顶端相接触;装饰盖213继续转动至最大开启角度过程中,第一凸起部2134沿第一挡块2124的顶端面滑动。第一凸起部2134和第一挡块2124相配合,其结构简单,无需增加其他阻尼部件,成本低。

装饰盖213上设置有转轴2133,盒体210上设置有转轴安装槽2122以及设置在转轴安装槽2122两端的转轴座2123。盒体210包括下盒211和盖设在下盒211上的封盖212,转轴安装槽2122设置在封盖212上。转轴2133的两端转动设置在转轴座2123上。第一挡块2124设置在转轴安装槽2122内。第一凸起部2134对应设置在转轴2133上。优选地,装饰带、转轴2133、第一凸起部2134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挡块2124和转轴安装槽2122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了使装饰盖213翻转流畅,并产生均匀的阻尼效果,第一凸起部2134的顶端为圆角,第一挡块2124的顶端面为内凹圆弧面。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转轴2133和转轴安装槽2122的位置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为了对装饰盒开盖的最大位置进行定位,盒体210与装饰盖213之间还设置限位结构,装饰盖213开盖到最大开启角度时,通过限位结构与盒体210抵接。

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轴2133上的第二凸起部2135,第二凸起部2135与第一凸起部2134位于转轴2133的同一径向平面上,第二凸起部2135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134沿开盖旋转方向的后侧。当第二凸起部2135的侧壁与第一挡块2124的侧壁相抵接时,装饰盖213开盖到最大开启角度,即装饰盖213开盖到最大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装饰盖213的最大开启角度为90°,方便用户投放操作,同时,可以减小装饰盖213开启操作空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最大开启角度不局限于9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结构设置有两处,分别设置在转轴安装槽2122的两侧。左右两侧各设置第一阻尼结构,可以保证左右受力平衡,翻转顺畅,装饰盖213不易变形,操作更稳定、更灵活。

如图22-24所示,盒体210与装饰盖213之间还进一步地设置有第二阻尼结构,第二阻尼结构用于在装饰盖213闭合临近最小开启角度时,增大装饰盖213与盒体210之间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最小开启角度为0°,即装饰盖213完全盖设在盒体210顶部。通过设置第二阻尼结构,可以在装饰盖213闭合临近盒体210时,起到阻尼的作用,产生阻尼效果,使手感更加舒适,易操作;同时,装饰盖213闭合后稳定性也较好,不易开启,能够防止洗衣机在洗衣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使装饰盖213上下晃动,无需另增加其他固定结构使装饰盖213固定在盒体210上,结构简单。

第二阻尼结构具体包括设置在转轴2133上的第三凸起部2136和设置在转轴2133槽内的第三挡块2125。装饰盖213轴向转动至临近最小开启角度时,第三凸起部2136顶端与第三挡块2125的顶端相接触。装饰盖213继续转动至最小开启角度过程中,第三凸起部2136沿第三挡块2125的顶端面滑动。

为了使装饰盖213翻转流畅,并产生均匀的阻尼效果,第三凸起部2136的顶端为圆角,第三挡块2125的顶端面为内凹圆弧面。

第三挡块2125设置在转轴安装槽2122的中间位置,第三凸起部2136对应地设置在转轴2133的中间位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阻尼结构可以设置有多个。

洗涤剂盒230的进水口233连通有进水通道和泄流通道。进水口233流出的一部分水流通过进水通道流入虹吸腔237,与洗涤剂等混合后流入盒体210的容纳腔中,从出水口214流出至洗衣机内筒;而另一部分水流,则通过泄流通道排出盒体210。

上述的进水盒组件200,通过在洗涤剂盒230的进水口233处设置泄流通道,在进水时一部分水经过泄流直接流出盒体210外,不进入虹吸腔237内,防止水流过大水流进入虹吸腔237内,超过虹吸泄水能力,造成虹吸腔237内水位过高溢水,水和洗涤剂从盒体210溢出;且设置泄流通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盒体210包括顶部敞口的下盒211、盖设在下盒211顶部的封盖212,封盖上设置有装饰盖213。装饰盖213与封盖铰接连接,装饰盖213可上下翻转,装饰盖合上时盖设在封盖212上。装饰盖213包括装饰盖上盖2131和装饰盖下盖2132。下盒211设置出水口214,封盖2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投入口2121,在投入口2121处设置最高投入量限位线。优选地设置两个投入口2121,分别为洗涤剂投入口2121和柔顺剂投入口2121。洗涤剂盒230的虹吸腔237对应投入口2121设置有两个,分别为洗涤剂虹吸腔2371和柔顺剂虹吸腔2372。进水口233相对应地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洗涤剂虹吸腔2371和柔顺剂虹吸腔2372相连通。盒体210大致形状为长方体形,投入口2121优选为圆形投入口2121,洗涤剂盒230沿长度方向的一侧为洗涤剂虹吸腔2371,另一侧为柔顺剂虹吸腔2372。由于洗衣过程中,所需的洗涤剂量一般大于柔顺剂量,因此设置洗涤剂虹吸腔2371容积大于柔顺剂虹吸腔2372,洗涤剂虹吸腔2371与柔顺剂虹吸腔2372之间通过隔板236间隔开来。洗涤剂虹吸腔2371和柔顺剂虹吸腔2372的进水口233均设置泄流通道。洗涤剂虹吸腔2371和柔顺剂虹吸腔2372内的虹吸部件2373设置在投入口2121的一侧,防止投入洗涤剂和柔顺剂时,直接倒入虹吸部件2373上,影响溶剂混合及虹吸效果。

为了能够使洗涤剂盒230内的洗涤剂等与水充分混合,使洗涤剂全部溶解冲出,进一步地,在洗涤剂盒230内虹吸腔237的上侧还设置有分水板220。如图6所示,分水板220上设置若干漏水孔,漏水孔均布在虹吸腔237的上方。从进水口233流出的一部分水流通过进水通道先流入分水板220的上侧,然后经过分水板220的漏水孔流入虹吸腔237内。在本实施例中,分水板220包括第一分水板221和第二分水板222,第一分水板221设置在洗涤剂虹吸腔2371上侧,第二分水板222设置在柔顺剂虹吸腔2372上侧。

进水口233设置在洗涤剂盒230的后侧,进水口233处的洗涤剂盒230内壁上设置围壁235,如图7,围壁235包括侧壁和底板,围壁235与洗涤剂盒230内壁围绕形成进水腔,进水腔的顶部开口2386形成进水通道,与分水板220连通。进水口233靠近洗涤剂盒230上侧设置,且底板高于洗涤剂盒230设置,使进水腔位于高位,便于水流进入分水板220,保证进入虹吸腔237的水量。进水腔的底部设置泄流通道,与盒体210的容纳腔连通,从泄流通道流出的水流入下方的盒体210容纳腔内,并由出水口214排出。泄流出的水可以与虹吸出的水混合,进一步使洗涤剂和水混合均匀,一并从出水口214流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泄流通道直接与盒体210外部连通,如在盒体210上另外设置用于泄流水流出的出水孔,使泄流出的水不经过盒体210容纳腔和出水口214,可以使泄流的水流更快地排出盒体210。

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进水腔的底部,即底板上开设泄流孔234,泄流孔234与盒体210的容纳腔和出水口214连通,形成泄流通道。本实施例中,根据需要泄流的水量大小,在洗涤剂虹吸腔2371内的进水口233处的泄流孔234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进水口233的左右两侧。柔顺剂虹吸腔2372内的进水口233处的泄流孔234开设一个。泄流孔234的数量和大小,即泄流量的大小,在保证虹吸量的前提下,根据进水量和出水量合理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9所示,洗涤剂盒230内还设置有泄流腔238。泄流腔238与虹吸腔237相邻设置,泄流腔238用于将虹吸腔237内溢流出的水排出盒体210。当进水量过大时,进水口233处的泄流通道排出一部分水量后,仍旧有大量水进入虹吸腔237内,使虹吸腔237内水量过大,此时,通过泄流腔238,可以使虹吸腔237内溢出的水从泄流腔238排出盒体210,防止水从盒体210顶部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洗涤剂盒230内的底部设置有挡筋239,挡筋239将洗涤剂盒230的内部区域分隔为虹吸腔237和泄流腔238。挡筋239与洗涤剂盒230的内侧壁形成泄流腔238。泄流腔238底部设置有开口2386,泄流腔238通过开口2386与盒体210的容纳腔和出水口214连通。从泄流腔238流出的水流入下方的盒体210容纳腔内,并由出水口214排出。泄流腔238流出的水可以与泄流通道流出的水以及虹吸出的水混合,进一步使洗涤剂和水混合均匀,一并从出水口214流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泄流腔238直接与盒体210外部连通,不经过盒体210容纳腔和出水口214,可以使溢流出的水更快地排出盒体210。

泄流腔238可以设置多个,腔体体积可大小不同。通过设置多段挡筋239,形成多个泄流腔238。可以理解的是,挡筋239的高度低于洗涤剂盒230侧壁以及出水口214围壁235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洗涤剂虹吸腔2371中设置有两个泄流腔238,第一泄流腔2381和第二泄流腔2382。挡筋239包括第一挡筋2391和第二挡筋2392,第一挡筋2391和第二挡筋2392均为l形挡筋239。第一挡筋2391靠近洗涤剂盒230一侧壁设置,一端与洗涤剂盒230前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进水口233处的围壁235相连接,第一挡筋2391与洗涤剂盒230的侧壁之间形成l形的第一泄流腔2381。第二挡筋2392的一端与进水口233处的另一侧围壁235相连接,另一端与洗涤剂盒230的后侧壁连接,形成矩形的第二泄流腔2382。柔顺剂虹吸腔2372中,包括三个泄流腔238、三段挡筋239。挡筋239包括第三挡筋2393、第四挡筋2394和第五挡筋2395。靠近洗涤剂盒230侧壁处设置第三挡筋2393,第三挡筋2393一端与洗涤剂盒230前侧壁连接,一端与洗涤剂盒230后侧壁连接。第三挡筋2393与洗涤剂盒230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泄流腔2383。第四挡筋2394一端与进水口233处的围壁235一侧连接,另一端与中间的隔板236连接,与洗涤剂盒230的后侧壁形成第四泄流腔2384。第五挡筋2395为l形,一端与进水口233处的围壁235另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洗涤剂盒230的后侧壁连接,形成第五泄流腔2385。由于洗涤剂虹吸腔的水量大于柔顺剂虹吸腔的水量,因此在洗涤剂虹吸腔设置较大的泄流腔。同时,为了增大洗涤剂虹吸腔侧的第一泄流腔2381的泄流速度,洗涤剂虹吸腔处的洗涤剂盒底部倾斜设置,由外侧向内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洗涤剂盒外底面与盒体内底面之间的一侧空间较大,增大第一泄流腔2381的泄流作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泄流腔238的数量、位置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挡筋239、隔板236与洗涤剂盒230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洗涤剂盒230包括洗涤剂盒盖231和洗涤剂盒体232,洗涤剂盒盖231、洗涤剂盒体232以及隔板236之间通过熔敷连接,防止水从上侧溢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泄流效果,使泄流腔238位于分水板220的下方,从分水板220的漏水孔流出的一部分水直接流入泄流腔238中,不进入虹吸腔237中,即分水板220流下的水一部分进入虹吸腔237,一部分流入泄流腔238中,如图10所示箭头示出水流流动方向,在水量过大时,能够先通过分水板220的作用,通过泄流腔238泄流,最后如果虹吸腔237内水位仍旧过高,超过挡筋239时,再溢流到泄流腔238内排出。此时,泄流腔238起到双重泄流作用,保证虹吸腔237内的水位正常。

洗涤剂盒230四周内壁向洗涤剂盒230的内部倾斜设置。由分水板220流入泄流腔238的水,可以沿倾斜的洗涤剂盒230内壁,汇集到下方的盒体210容纳腔中,倾斜的洗涤剂盒230内壁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使溢流出的水向盒体210中部汇集,流向盒体210中部的出水口21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出水口214为长条状,流出的水流充满出水口214条状流出,形成了具有出水口214宽度的水流,使得水流的宽度较大,喷洒到洗衣机内筒后的喷洒范围较大,增加了洗衣机内衣物与喷洒水流的接触,喷洒的水流对衣物形成冲刷效果,有利于衣物上污垢的去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出水口214也可以为一排或多排出水孔。

如图11所示,容纳腔底部的盒体210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挡水筋216,由洗涤剂盒230虹吸流出的水,通过挡水筋216导流至出水口214。通过挡水筋216的导流作用,可以能够使水流更快地流向出水口214,且在虹吸水流过大时,可以起到阻挡导流作用,防止水流偏向一侧,影响出水口214的出水效果,使出水口214条形宽度上的流速和流量相同或相近,保证出水均匀。

当水量过大,水从泄流腔238泄流时,挡水筋216还能够将从泄流腔238流出的水进行导流,防止泄流腔238流出的水流过大,导致水流偏向一侧。

挡水筋216斜向设置在盒体210底面,靠近出水口214的挡水筋216一端靠近出水口214中线设置,远离出水口214的一端远离出水口214中线设置。即从出水口214开始,挡水筋216为辐射状分布,如此可以将后侧和两侧的水流导流汇集至中间的出水口214处。在本实施例中,泄流腔238设置在洗涤剂盒230的两侧和后侧,挡水筋216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将后侧和两侧的泄流水流导流汇集至中间的出水口214处。

出水口214沿盒体210长度方向并靠近盒体210的前侧壁设置。挡水筋216设置在后侧,挡水筋216能够更好地起到两侧和后侧水流的导流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洗涤剂虹吸腔2371内的水量较大,优选地,设置有四条挡水筋216,包括第一挡水筋2161、第二挡水筋2162、第三挡水筋2163和第四挡水筋2164。在洗涤剂虹吸腔2371下方,且位于外侧的挡水筋216,即靠近第一泄流腔的挡水筋216为第一挡水筋2161,其形状为弧形形状,第一挡水筋2161的前端,即靠近出水口214的一端向外侧弯曲,即向第一泄流腔侧稍微弯曲。柔顺剂虹吸腔2372下方且位于外侧的挡水筋216,即靠近第三泄流腔的挡水筋216为第二挡水筋2162,也为弧形弯曲形状,其靠近出水口214的一端向中间弯曲。即第一挡水筋2161和第二挡水筋2162的弯曲方向相反。如此设置是由于洗涤剂虹吸腔2371内的溢流时水流较大,第一挡水筋2161设置为阻挡水流的弧形可以更加有效的阻挡水流偏向一侧;而柔顺剂虹吸腔2372内水量较小,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偏向水流,第二挡水筋2162设置为相反弯曲的弧形,可以更好地引导水流流入出水口214。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210底部设置有台阶部215,盘座120上设置台阶配合部121,所述盒体210通过台阶部215承接在盘座的台阶配合部121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