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校对机针与旋梭位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5453发布日期:2020-03-13 06:12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校对机针与旋梭位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校对机针与旋梭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旋梭与机针在安装中,对两者的位置要求非常高,缝纫机旋梭和机针的位置及间距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影响平缝的质量,未调节到位的平缝机可能出现跳线、断线、旋梭尖异常磨损甚至断针的情况。

现有的调节方式都是员工用直接用目测观察机针与旋梭尖的位置,非常容易产生偏差,且实际员工还会通过手感来判断两者之间的位置是否到位,达不到调试旋梭尖到机针之间的间隙在0.03mm-0.05mm要求,这样一天下来,不仅员工的视觉疲劳强度巨大,而且对机器品质也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校对机针与旋梭位置的装置,通过对针杆高度进行定位、摄像头将画面进行放大,通过观测显示屏中机针和旋梭的位置与间隙,与之显示屏上标准宽度线进行比对,解决位置调节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校对机针与旋梭位置的装置,包括设置在缝纫机底板上的固定座以及用于校对机针与旋梭之间间距的摄像头,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安装有所述摄像头,所述固定座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底板上,使得摄像头正对于机针与旋梭之间的位置,所述摄像头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摄像头将旋梭与机针的实时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并放大显示,图像显示的位置以及间隙通过显示屏上预先设置好的标准宽度线进行比对,进而达到核对间隙0.03-0.05mm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片,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定位片,两个定位片之间的宽度不小于缝纫机压脚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前端的中部开设有斜向的通槽,通槽内安装有所述摄像头,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粗细不同的标尺。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安装有磁铁,所述固定座通过磁铁吸附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前端的上表面成型有抵靠面,所述抵靠面用于使缝纫机压脚的前端进行抵靠。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补光灯。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定位针杆位置的塞块和定位块,所述塞块的一端套设在针杆的外周,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供针杆穿过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旋设有螺钉。

优选地,所述塞块的厚度为2.2毫米-2.4毫米,电脑车中塞块的厚度使用2.2毫米,同步车中塞块的厚度使用2.4毫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从原先用肉眼直接观测或凭手感来进行判断旋梭与机针之间的位置是否达到要求,改为通过使用摄像头将旋梭与机针之间的画面进行倍数放大,在通过信号线传输显示在显示屏上,与屏幕上设定的标准线进行比对,能够使员工更容易清楚的观察到两者之间的位置距离关系,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能够减少员工的视觉疲劳,提高机器的品质,具有安装方便,精度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设计从原先用肉眼直接观测或凭手感来进行判断旋梭与机针之间的位置是否达到要求,改为通过使用塞块来限定机针的安装高度,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缝纫机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在缝纫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旋梭和机针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摄像头、固定座和定位片的爆炸图。

图5为针杆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摄像头;2-固定座;3-机针;4-旋梭;5-显示屏;6-定位片;7-缝纫机压脚;8-通槽;9-标尺;10-磁铁;11-底板;12-抵靠面;13-补光灯;14-塞块;15-定位块;16-定位孔;17-通孔;18-螺钉;19-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校对机针与旋梭位置的装置。

如图1所示,在缝纫机中,都具有针杆19、机针3、旋梭4、缝纫机压脚7和底板11这几个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熟知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并清楚的明白各个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在本文中,不再详细介绍缝纫机的整体结构,而在对于在掌握上述公知部件的基础上,进行以下阐述。

具体看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校对装置,用于校对机针3竖向距离的针杆定位装置以及用于校对机针3横向距离的摄像头定位装置,其中,针杆定位装置包括塞块14、定位块15和螺钉18。

具体看图3,其中摄像头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座2、磁铁10、定位片6、显示屏5、补光灯13和摄像头1,摄像头采用100w像素、焦距5mm-50mm的近距内窥摄像头。

结合图2、图3和图4,在固定座2前端的中部开设有斜向的通槽8,通槽8内安装有所述摄像头1,在固定座2的两侧安装有定位片6,两个定位片6之间的宽度不小于缝纫机压脚7的宽度,固定座2的两个定位片6贴合在压脚的外侧,将固定座2放入压脚内,固定座2将会通过磁铁10吸附在底板11上,即使松开,也不会轻易造成移动,所述固定座2前端的上表面成型有抵靠面12,当一直将固定座2向缝纫机压脚7的方面移动时,缝纫机压脚7会抵靠在抵靠面12上,此时的摄像头2与机针3在同一轴向位置,能够拍摄到机针3与旋梭4之间最标准的位置关系,不会由于视角倾斜而导致偏差,在固定座2的一侧还安装有补光灯13,能够弥补缝纫机内部光纤不足的问题,使画面更加明亮清晰,有利于安装人员进行观测,在显示屏5上设置有粗细不同的标尺9,员工通过将机针3与旋梭4的间隙距离与对应标准宽度的线进行对比,能够就非常容易的分辨,两者之间的间隙是否达到行业标准,相比较直接用肉眼观察缝纫机内部的机针3与旋梭4,画面经过10倍甚至更大倍数的放大,明显具有非常大区别,对于员工来说,减小了视觉疲劳,安装更加方便,机器的品质大幅度提高。

屏内标尺的设计,是使用camerameasurey软件上的红色标线即可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一项技能。

具体看图5,塞块14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并可通过该通孔套设在针杆19的外周,所述定位块15上开设有供针杆19穿过的定位孔16,定位孔16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内旋设有螺钉18,通过调节螺钉18在通孔17的前后位置,即可实现调节定位块15与针杆19之间的紧固程度。

本方案的具体校对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首先将针杆19摇到最低点,再将2.2mm厚度塞块14的一端套入针杆19的外周,并向上移动直到卡住机头的顶部;

步骤2:再将定位块15的一侧穿过针杆19,并向上移动直到靠住塞块14后,拧紧螺钉18,使定位块15固定在针杆19上;

步骤3:取下塞块14,并反转手轮,针杆19上的定位块15将会向上移动直到卡住机头的顶部后,停止转动手轮;

步骤4:将固定座2放置在底板11的台面上,并以压脚两侧的宽度,两个定位片6定位固定座2左右侧的安装位置,以压脚的前端点,抵靠在抵靠面12上定位固定座2前后侧的安装位置,从而将固定座2移入压脚内,此时的摄像头1可以监控到机针3与旋梭4之间位置的画面,并将画面进行10倍数的放大后传输到显示屏5上;

步骤5:员工直接观测显示屏5上的实时画面,按照行业标准:旋梭4与机针3之间实际的间隙应当为0.03mm-0.05mm,根据显示屏显示的画面与实际的画面之间10倍的差,在显示屏5上设定相应倍数粗细不同的标尺9,即为显示屏5上应当显示标线的宽度为0.3m-0.5m,与显示屏5上旋梭4与机针3之间的间距进行比对,进行调试;

步骤6:调试完成后,拧紧螺丝固定,完成机针旋梭的安装,10倍数的放大画面,相当于提高了10倍的安装精度,大幅度的提高了机器的品质,同时降低了对于员工的操作要求,本发明人通过多次实验,结合到成本与实际操作的情况,使用10倍的放大倍数是最为优选的方案,在实际使用中,也可通过其他略低或者更高倍数的画面进行调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