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衣物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1306发布日期:2020-01-24 10:5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式衣物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护理机,属衣物护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衣物护理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衣物护理机的设计应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功能单一到一键全方位护理,并且正在走进普通家庭。在衣物护理机的技术方面,其烘干系统主要依靠热泵系统(即压缩机系统)实现,并且通过金属加热管对水进行二次加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再加上衣物抖动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杀菌、去皱的目的。基于这种工作原理的产品体积较大,护理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现在,城市中的家庭占地面积普遍较小,对于家庭空间的运用更是精打细算。基于使用家庭衣物护理机大多是白领等高端人士,他们更是看重时间,衣物护理的时间长是一个很多的弊端。另外,现有衣物护理机难免会出现温度过高,导致衣物糊味甚至烤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伸缩式的衣物护理机,其箱体体积小(仅为当前衣物护理机的四分之一),并且可与阳台晾衣杆连接悬挂使用,极大地节省占地空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伸缩式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顶部与阳台晾衣杆固定相连;

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水箱以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水箱的外壁中包含加热材料,用于产生蒸汽,所述箱体下部具有蒸汽出口,所述水箱连通至所述蒸汽出口;

所述箱体四周设有可向下伸展开形成护理腔的护理围布,其中,所述护理围布中包含加热材料,用于对其内空气进行加热,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向下出风的风机/扇,所述风机/扇的下方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扇向下鼓风时可使护理腔内的热空气形成上下对流,实现对衣物的烘干。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外壁由外向内依次为水箱反射材料层,水箱隔热材料层、水箱发热材料层、水箱散热保护层;所述水箱发热材料层连接电极产生热量,对所述水箱内的水加热;所述水箱散热保护层用高导热材料对内部发热材料进行保护;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紫外线发生器用来产生紫外线,所述出风口的周围设有多个第一紫外线发射口;多个所述第一紫外线发射口与所述紫外线发生器相连;

所述水箱发热材料层和所述围布发热材料层内的发热材料均为柔性电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新型柔性电热材料为:具有微晶石墨的电热材料、碳纤维加热材料、石墨烯加热材料、或石墨烯纤维,其中具有微晶石墨的电热材料包括绝缘纤维层和微晶石墨层,所述微晶石墨层包覆在绝缘纤维层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用于基于伸缩式衣物护理机的运行状态发出提示或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护理围布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护理围布由外向内以层状分布为围布反射材料层、围布隔热材料层、围布发热材料层、围布散热保护层;所述围布隔热材料层用来隔绝热量,避免外部过烫;所述围布反射材料层用来反射热量,提高热量利用率;所述围布发热材料层连接电极产生热量,对护理腔内的空气和衣物加热烘干;所述围布散热保护层用高导热材料对内部发热材料进行保护。

优选地,所述水箱内的最高水位上方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述水箱发热材料层在水箱最高水位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连接两组不同的电极用以控制不同的发热温度;其中,接触水的下部的温度最高为100摄氏度,用以使水产生水蒸汽;高出水面的上部的温度高于100摄氏度,用以对产生的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产生高温水蒸汽。在最高水位处设置第一水位传感器,控制水量,在接近水箱底部的高度设置第二水位传感器,感知最低水位,防止干烧。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晾衣挂杆,所述晾衣挂杆以箱体底部的中心线处向两侧分为两瓣,分别以弧形的轨迹向两侧收于箱体底部的晾衣挂杆收纳槽内;反之,向中心合并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周围设有多个第一蒸汽喷口并且可以与水平面呈60度角向下喷射蒸汽,以对衣物杀菌、除皱,

所述护理围布在展开后,纵向上设有多个横排设置的第二蒸汽喷口;在所述第二蒸汽喷口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紫外线发射口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蒸汽喷口可用以均匀喷出高温水蒸汽;

所述第二紫外线发射口与所述紫外线发生器相连,用以照射紫外线对衣物杀菌;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可将护理腔内的温度传到所述温度控制器,由所述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功能选择面板;

所述功能选择面板中间设有led显示屏,上半部分显示温度和时间,下半部分显示当前模式;

在所述led显示屏周围设有多个功能键,包括:晾衣架收放按钮、护理围布收放按钮、风机/扇开关、烘干功能开关、温度调节按钮和一键护理按钮;

所述晾衣架收放按钮,用来控制晾衣挂杆的展开或收缩;

所述风机/扇开关,用来单独控制风机/扇的开关;

所述烘干功能开关,用来单独控制烘干功能的开与关;

所述温度调节按钮,用来手动调节控制烘干温度;

所述一键护理按钮,用来自动进行喷汽、除皱、烘干、紫外杀菌护理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机,极大地满足了水箱在具体实施中的设计需求并提高储水量,由于材料可以低压产生高温,更是避免了产品由于漏电产生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机以加热腔四壁快速加热空气并利用风机/扇形成热空气对流的烘干模式,代替传统的热泵加热空气的烘干系统,节省了由压缩机占用的大部分电气元件安装空间,使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机在体积上有了更大的市场优势。

在优选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机基于对新型柔性加热材料的运用,实现对水箱内加热元件的改变,使加热元件与蒸汽发生系统的水箱内壁紧紧相贴合为一体。运用新型柔性电热材料对现阶段形似冰箱立柜式的加热四壁进行了上下收缩式的可隐藏式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小面积家庭里,占地面积大的缺陷。

并且这种新型柔性电热材料以红外辐射的方式进行热传递,发热稳定,对衣物材料没有损害,特别是对蚕丝纤维等材质的衣物具有很好的护理作用。

发热元为新型柔性电热材料的衣物护理机,其发热材质热转化效率高且可实现低电压安全加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方法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面板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箱体;11.通风口;12.led照明灯带;13.第一蒸汽喷口;14.第一紫外线发射口;15.第一温度传感器;

2.电器腔;21.水箱;21a.水箱反射材料层;21b.水箱隔热材料层;21c.水箱发热材料层;21d.水箱散热保护层;211.水箱外壳;212.蒸汽分导装置;22.紫外线发生器;23.蜂鸣器;24.风机/扇241.出风口;25.温度控制器;

3.护理围布收纳槽;31.滚轴;32.护理围布;32a.围布反射材料层;32b.围布隔热材料层;32c.围布发热材料层;32d.围布散热保护层;33.重力件;34.卡扣/环;35.第二蒸汽喷口;36.第二紫外线发射口;37.第二温度传感器

4.晾衣挂杆收纳槽;41.晾衣挂杆;

5.功能控制面板;51.led显示屏;52.晾衣挂杆收放按钮;53.护理围布收放按钮;54.烘干功能开关;55.风机/扇开关;56.一键护理按钮;57.温度调节按钮;58.时间选择按钮;6.阳台晾衣杆;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方位或位置关系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深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衣物护理机,现结合图1-7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衣物护理机的护理围布展开后的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衣物护理机主要由箱体1、功能控制面板5和护理围布32组成。如图2和3所示,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通风口11,在底部留有led照明灯带12、第一蒸汽喷口13、第一紫外线发射口14、出风口241和晾衣架挂杆收纳槽4。

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内部主要由电器腔2和护理围布收纳槽3构成。

所述电器腔2,内部设置水箱21、紫外线发生器22、蜂鸣器23、风机/扇24和温度控制器25。

所述蜂鸣器23,当按键或护理完成时会进行提示或报警。

所述紫外线发生器22,光路连接至第一紫外线发射口14和第二紫外线发射口36,对衣物消毒杀菌。比如,可以通过光纤或分束器将单一紫外线发射灯发出光分别输送至两个紫外线发射口。

所述温度控制器25,连接各第一温度传感器1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7,调整稳定各部分温度,其可以采用常规构造,这里不再详述。

如图3所示,所述风机/扇24位于箱体1底部,透过出风口241向下鼓风。

所述水箱21由水箱外壳211和蒸汽分导装置212组成。其内部紧贴水箱外壳211内壁在向内依次分为水箱隔热材料层21b、水箱反射材料层21a、水箱发热材料层21c和水箱散热保护层21d,并在内部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5与温度控制器25相连接,用来控制温度。

所述水箱隔热材料层21b选用隔热铝箔或锡箔,硅酸铝纤维棉、矿渣纤维棉、延绵、玻璃纤维棉、海泡纤维棉这一系列耐高温、防火、不燃的矿物纤维材料,或者蛭石、膨胀珍珠岩、硅酸钙保温绝热轻体材料这一系列不燃、防火的无机矿物类材料。以达到保温且防止外壳高温烫伤的作用。

所述水箱反射材料层21a选用铝箔、银浆反射涂料、铝银浆反射涂料或陶瓷纤维一系列反射材料。

所述水箱发热材料层21c选用具有微晶石墨的电热材料、碳纤维加热材料、石墨烯加热材料、或石墨烯纤维,其中具有微晶石墨的电热材料包括绝缘纤维层和微晶石墨层,所述微晶石墨层包覆在绝缘纤维层外侧。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温度可控性。它可以利用同等的电量转化更高的热能,并且加热过程有抑菌的功能且不会产生任何对人体有害的辐射。

所述水箱散热保护层21d选用高导热系数、耐高温的黑色导热橡胶、黑色导热布或黑色导热涂层。

所述水箱21内具有水位上限和下限,水位上限——最高水位上方留有一定的空间,且由此位置将水箱发热材料层21c上、下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两个电极控制不同温度,下部接触水的发热元件部分的最高温度设为100度,用以使水产生水蒸气;高出水位的发热材料的设定温度更高,用以将产生的水蒸气二次加热成高温水蒸汽并经由蒸汽分导装置212通过导管连接各个第一蒸汽喷口13和第二蒸汽喷口35喷出。所述第一蒸汽喷口13,是位于箱体1底部的喷口,喷射方向与水平面呈60度角内侧喷射,达到向下熨烫除皱的效果;其他位置的蒸汽喷口正常水平向内喷射。

如图4所示,所述护理围布收纳槽3内包括滚轴31、护理围布32和重力件33,在重力件33的边缘设置用于连接四面围布的卡扣/环34,滚轴31用于分别将四面的围布缠绕收放、重力件用于形成自然下垂,卡扣实现四面的连接。所述护理围布32由外向内分为围布隔热材料层32b,围布反射材料层32a,围布发热材料层32c,以及围布散热保护层32d。并在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蒸汽喷口35、第二紫外线发射口3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7。围布发热材料层32c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25电性连接。护理围布32同样发热,与箱体1底部风机/扇24形成烘干仓。

如图2所示,晾衣挂杆41以箱体1底部的中心处向两侧分为两瓣,分别以弧形的轨迹向两侧收于箱体1底部的晾衣挂杆收纳槽4内。反之,向中心合并为一体。

如图6所示,箱体1顶部设有通风口11和固定件7。固定件7通过螺丝将箱体1与阳台晾衣杆6固定在一起。通过通风口11将箱体1内的温度散去。

如图7所示,功能控制面板5由led显示屏51、晾衣挂杆收放按钮52、护理围布收放按钮53、烘干功能开关54、风机/扇开关55、一键护理按钮56、温度调节按钮57、时间选择按钮58组成。

所述led显示屏51,主要显示温度、时间和模式。

所述晾衣挂杆收放按钮52,用来独立控制晾衣挂杆41的收放。点按按钮,晾衣挂杆41从晾衣挂杆收纳槽4中从两侧向中间弧形展开并拢成一体,可以挂衣服。再按下按钮,晾衣挂杆41向两侧分开,并收于晾衣挂杆收纳槽4内。

所述护理围布收放按钮53,用来独立控制护理围布32的收放。点按按钮,护理围布收纳槽3内的滚轴31转动,护理围布32向下缓慢展出,并在重力件33的重力作用下垂直展平;再按一下,暂停向下展出或暂停向上收回护理围布32,以此控制围布整体高度;长按3秒,护理围布32向上收回,归于护理围布收纳槽3内。

所述烘干功能开关54,用来独立控制护理围布制热的开与关。

所述风机/扇开关55,用来独立控制风机/扇24的开与关。

所述一键护理按钮56,用来进行自动衣物护理。包括水蒸汽喷洒、熨烫、除皱、制热烘干、风机/扇辅助烘干、紫外线杀菌功能。

所述温度调节按钮57,用来手动调节烘干温度。

所述时间选择按钮58,用来独立设置时间。

进一步,可以遥控控制衣物护理机各功能。

综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衣物护理机既能实现手动控制各环节(包括湿衣、除皱、烘干、杀菌)独立作业,又能一键进行衣物护理全流程,既方便又省心。最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衣物护理机采用了悬挂式的安放方式,节省了地面空间;又采取了可收放式的烘干工作仓,节省大部分地上空间,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高度,满足了小家庭的空间需求。最后,由于发热材料的热传递过程是红外辐射的方式,在家用电器的使用电压中不会发红,而且温度可控性很高,充分保证衣物不受损害。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