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8470发布日期:2020-04-03 13:48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组织,具体说,涉及一种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



背景技术: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服装设计领域,人们对于自我个性的表达和服装创意的追求愈加强烈,镂空是通透性感的代名词,而常见的镂空组织大多是通过钩编的方法在针织服装上装饰,不能够在针织物上形成立体结构,造成织物观感缺乏立体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通过组织变换的形式在正针组织上织造出渔网镂空结构,层次丰富。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包括至少一个组织单元,组织单元包括:正针组织、浮线组织、移圈组织;正针组织作为基础组织,以正针组织为中心,浮线组织和移圈组织作为一个花型单元结构,花型单元结构分布在正针组织两侧;上部的花型单元结构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向斜向外侧排列,下部的花型单元结构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向斜向内侧排列。

进一步,以1~3针正针组织为中心,1~3浮线组织和1~3针移圈组织作为一个花型单元结构。

进一步,花型单元结构横向以1~3针正针组织为中心,1~3针浮线组织和1~3针移圈组织分别向左或向右移动1针。

进一步,浮线组织包括至少1针浮线线圈,正针组织包括至少1针正针线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在电脑横机上,通过组织变换的形式在正针组织上织造出渔网镂空结构,使服装虚实相生,层次丰富,克服了以往组织单调呆板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组织变换的形式直接把镂空组织织造在针织服装上,使服装虚实相生,层次丰富,既增加了服装的装饰性和艺术欣赏性,又减少了工序,节约了劳动成本。

以正针组织作为基础组织,3针正针组织为中心,三针浮线组织和三针移圈组织作为一个小花型单元结构通过左右对称的方式先分别向两侧移动,然后再分别向中心移动,形成了一种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包括至少一个组织单元,组织单元包括:正针组织、浮线组织、移圈组织。正针组织作为基础组织,以1~3针正针组织为中心,1~3浮线组织和1~3针移圈组织作为一个花型单元结构,花型单元结构分布在1~3针正针组织两侧,花型单元结构左右对称的方式先分别向两侧移动,然后再分别向中心移动,形成了一种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

花型单元结构横向以1~3针正针组织为中心,1~3针浮线组织和1~3针移圈组织分别向左或向右移动1针,整体斜向移动。纵向每隔1行线圈移动一次。浮线组织包括至少1针浮线线圈,正针组织包括至少1针正针线圈,移动间隔行数至少1行。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用的纱线成分为羊绒纱线或混纺纱线,通过慈星机ge2-52c,12g车电脑横机织造完成的粗纺织物,也适合于多种车型,3g、5g、7g、12g、14g、16g车型。

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的组织单元包括:正针组织a、浮线组织d、第一移圈组织b、第二移圈组织c。以正针组织a作为基础组织,3针正针组织a为中心,三针浮线组织d和三针第一移圈组织b、第二移圈组织c作为一个花型单元结构,花型单元结构通过左右对称的方式先分别向两侧移动,然后再分别向中心移动,形成了一种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

横向以三针正针组织a为中心,三针浮线组织d和三针移圈组织b、c整体斜向移动,分别向左或向右移动1针。纵向每隔1行线圈移动一次。浮线组织d包括至少1针浮线线圈,正针组织a包括至少1针正针线圈,移动间隔行数至少1行。

基本单元组织的构造组成为:由左右两部分对称组成,左边由三针浮线组织d和三针移圈组织b、c组成一个小花型移动单元,左边包括3组小花型移动单元。最外侧一组,从第1行开始为1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3行为2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5行为3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7行为3针移圈组织b和1针浮线组织d向左移动1针,第9行为3针移圈组织b和2针浮线组织d向左移动1针,从第11行以后开始,均为3针移圈组织b和3针浮线组织d每隔1行向左移动1针,一直循环到第37行,然后再织造3行,从第41行开始均为3针移圈组织c和3针浮线组织d每隔1行向右移动1针,一直循环到第67行,第69行为3针移圈组织c和2针浮线组织d向右移动1针,第71行为3针移圈组织c和1针浮线组织d向右移动1针,第73行为3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第75行为2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第77行为1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中间一组,从第13行开始为1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15行为2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17行为3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19行为3针移圈组织b和1针浮线组织d向左移动1针,第21行为3针移圈组织b和2针浮线组织d向左移动1针,从第23行以后开始,均为3针移圈组织b和3针浮线组织d每隔1行向左移动1针,一直循环到第37行,然后再织造3行,从第41行开始均为3针移圈组织c和3针浮线组织d每隔1行向右移动1针,一直循环到第55行,第57行为3针移圈组织c和2针浮线组织d向右移动1针,第59行为3针移圈组织c和1针浮线组织d向右移动1针,第61行为3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第63行为2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第65行为1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最里测一组,从第25行开始为1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27行为2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29行为3针移圈组织b向左移动1针,第31行为3针移圈组织b和1针浮线组织d向左移动1针,第33行为3针移圈组织b和2针浮线组织d向左移动1针,从第35行以后开始,均为3针移圈组织b和3针浮线组织d每隔1行向左移动1针,一直循环到第37行,然后再织造3行,从第41行开始均为3针移圈组织c和3针浮线组织d每隔1行向右移动1针,一直循环到第45行,第47行为3针移圈组织c和2针浮线组织d向右移动1针,第49行为3针移圈组织c和1针浮线组织d向右移动1针,第51行为3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第53行为2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第55行为1针移圈组织c向右移动1针。其余均为浮线组织d。右边结构完全与左边对称设置。这样由左右两部分结构形成一种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

本实用新型编织车型,纱线支数和原料成分均不做限制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组织的行数和针数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举的行数和针数,可根据菱形图案的大小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