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机的送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8465发布日期:2020-04-03 13:4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编机的送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编机的送经装置。



背景技术:

经编机是通过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盘头放卷于经向稳定输入机器的工作针上成圈而形成针织物的方法生产经编织物的一种纺织机械设备。经编机对原料和织物品种的适应性广,机器生产率较高。

经编机主要由编织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经纱由送经机构输入,通过编织机构内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运动而织成织物,同时通过梳栉横移机构编织成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针织物,最后由牵拉卷取机构将完成的编织物向前牵引并卷成整卷。

其中,送经机构是经编机的重要装置之一,分消极式和积极式结构,直接影响经编产品的质量与花纹品种。如果送经机构对送经量的控制出现异常,可能会引起纱线抖动甚至崩断,影响经编机生产效率和坯布质量。

普通的经编机的送经装置在工作时,无法很好的根据经纱的弹性对其进行调节,使经纱在输送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将经纱拉的太紧而使经纱出现断裂的情况,导致经编机无法正常工作。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编机的送经装置,具有能够根据经纱的弹性,使用两根压杆对经纱进行调节,使经纱能够被拉直,且不会紧绷,使经纱能够更好的被传送,便于后续加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经编机的送经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放经辊,所述放经辊的两端均固设有转杆,两根所述转杆分别插接在机架两侧的侧壁上,且与机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分线板,所述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分线孔,若干所述分线孔沿分线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的结构相同,两个支架的侧壁分别与机架两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支架均包括横杆、固定杆和调节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横杆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杆的下端穿过调节口,且与调节口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口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圆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下端的侧壁上固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的下端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配合,所述横杆内设有空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与空腔的一侧相通,所述空腔内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两根所述横杆的一端均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侧壁与机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横杆的一端,且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压杆一,所述压杆一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固定杆的上端,且与两根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设有压杆二,所述压杆二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调节杆的上端,且与两根调节杆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引线辊,所述机架的一侧固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机架的一侧,且与引线辊的一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向一侧输送,通过分线孔,分线孔将杂乱的经纱分成有序的若干份,有利于对经纱的加工,经纱分开的数量与分线孔的数量一致。经纱从压杆二的下方经过,再从压力杆一的上方经过,电机一正转,带动蜗杆正向转动,蜗杆带动蜗轮正向转动,蜗轮驱使调节杆向上移动,调节杆带动压杆二向上移动;电机一反转,带动蜗杆反向转动,蜗杆带动蜗轮反向转动,蜗轮驱使调节杆向下移动,调节杆带动压杆二向下移动,压杆二上下移动,可以改变压杆二与压杆一的直线距离,压杆二使经纱向下压,使经纱能够被拉直,使经纱更好的被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倾斜的滑道,所述滑道远离引线辊的一端较高,两条所述滑道内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道滑动配合,所述机架上设有收放辊,所述收放辊的两端均固设有滑柱,两根所述滑柱分别插接在两块滑块上,且与两块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道内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滑道较高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从收放辊的上方经过,之后经纱进行加工。当经纱被加工时,经纱的一端会被向下压,经纱会对收放辊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使收放辊向下移动,带动两根滑柱向下移动,两根滑柱会带动两块滑块沿着滑道向下移动。滑块沿着滑道向下移动,将拉簧拉伸,使拉簧产生一个弹力。当经纱不再被向下压时,拉簧产生的弹力会对滑块产生一个拉力,使滑块沿着滑道向上移动,滑块带动滑柱向上移动,从而使滑柱带动收放辊沿着滑道向上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设有卡位片,两片所述卡位片分别位于滑道的两侧,所述卡位片的直径大于滑道的宽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片卡位片分别位于滑道的两侧,将滑块固定在滑道内,使滑块不会与滑道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分线板两侧的侧壁上均固设有导块,所述机架的侧壁上对称的开设有两条导槽,两块所述导块分别位于两条导槽内,且与导槽滑动配合,两条所述导槽上均设有若干定位槽,每条所述导槽内均设有两片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定位槽配合,所述定位片的一侧固设有定位块一,所述定位片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定位块二,所述定位块二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连接段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块沿着导槽滑动,带动分线板沿着导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分线板与放经辊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当分线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将两片定位片插入到此时滑块所在位置两侧的定位槽内,将滑块卡住,使滑块不能再沿着滑槽移动,从而使分线板固定在此时所在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转孔,两根所述转杆分别插接在两个转孔内,且与转孔转动配合,两个所述转孔的内壁上均固设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与转杆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备停止运行时,摩擦垫会对转杆产生摩擦,使转杆不会再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压杆一、压杆二、引线辊和收放辊的侧壁上均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分线孔一一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被分线孔分成若干束,若干束经纱在传送过程中,会卡在若干个环槽内,使若干束经纱在传送过程中不会混合在一起,使经纱能够更好的被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区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的另一种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转孔;12、摩擦垫;2、放经辊;21、转杆;3、分线板;31、分线孔;32、导块;33、导槽;34、定位槽;4、支架;41、横杆;42、固定杆;43、调节杆;44、蜗轮;45、外螺纹;46、蜗杆;47、电机一;48、压杆一;49、压杆二;5、引线辊;51、电机二;6、滑道;61、滑块;611、卡位片;62、收放辊;63、滑柱;64、拉簧;7、定位片;71、定位块一;72、定位块二;8、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经编机的送经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侧设有放经辊2,放经辊2的两端均固设有转杆21,两根转杆21分别插接在机架1两侧的侧壁上,且与机架1的侧壁转动连接,机架1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转孔11,两根转杆21分别插接在两个转孔11内,且与转孔11转动配合,两个转孔11的内壁上均固设有摩擦垫12,摩擦垫12与转杆21接触,设备停止运行时,摩擦垫12会对转杆21产生摩擦,使转杆21不会再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从而使放经辊2不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使经纱不会继续向一侧输出。

如图1和图3所示,机架1上设有分线板3,分线板3上开设有若干分线孔31,若干分线孔31沿分线板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分线板3两侧的侧壁上均固设有导块32,机架1的侧壁上对称的开设有两条导槽33,两块导块32分别位于两条导槽33内,且与导槽33滑动配合。

两条导槽33上均设有若干定位槽34,每条导槽33内均设有两片定位片7,定位片7与定位槽34配合。定位片7的一侧固设有定位块一71,定位片7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上设有定位块二72,定位块二72上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段配合。

经纱向一侧输送,通过分线孔31,分线孔31将杂乱的经纱分成有序的若干份,有利于对经纱的加工,经纱分开的数量与分线孔31的数量一致。

导块32沿着导槽33滑动,带动分线板3沿着导槽33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分线板3与放经辊2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放经辊2和分线板3之间的经纱长度,使放经辊2和分线板3之间的经纱的弹性可以调节,将经纱拉直。

当分线板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将两片定位片7插入到此时滑块61所在位置两侧的定位槽34内,将滑块61卡住,使滑块61不能再沿着滑槽移动,从而使分线板3固定在此时所在的位置。定位片7在插入定位槽34后,定位块一71卡在定位槽34的一侧,防止定位片7穿过定位槽34,从定位槽34的另一侧滑落,当定位片7插入到定位槽34内后,定位块二72的连接槽套到连接段上,使定位块二72与定位片7固定。定位块二72卡在定位槽34的另一侧,使定位片7不会从定位槽34上滑落,使定位片7固定在定位槽34内,实现对滑块61位置的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上设有两个支架4,两个支架4的结构相同,两个支架4的侧壁分别与机架1两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每根支架4均包括横杆41、固定杆42和调节杆43,固定杆42下端与横杆41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横杆41上开设有调节口,调节杆43的下端穿过调节口,且与调节口滑动连接,调节口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蜗轮44。蜗轮44的圆心处开设有螺纹孔,调节杆43下端的侧壁上固设有外螺纹45,调节杆43的下端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配合。横杆41内设有空腔,安装腔的一侧与空腔的一侧相通,空腔内设有蜗杆46,蜗杆46与蜗轮44啮合,两根横杆41的一端均设有电机一47,电机一47的侧壁与机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电机一47的输出轴贯穿横杆41的一端,且与蜗杆46的一端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杆42的上端设有压杆一48,压杆一48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固定杆42的上端,且与两根固定杆42转动连接。调节杆43的上端设有压杆二49,压杆二49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根调节杆43的上端,且与两根调节杆43转动连接。

经纱从压杆二49的下方经过,再从压力杆一的上方经过,电机一47正转,带动蜗杆46正向转动,蜗杆46带动蜗轮44正向转动,蜗轮44驱使调节杆43向上移动,调节杆43带动压杆二49向上移动;电机一47反转,带动蜗杆46反向转动,蜗杆46带动蜗轮44反向转动,蜗轮44驱使调节杆43向下移动,调节杆43带动压杆二49向下移动,压杆二49上下移动,可以改变压杆二49与压杆一48的直线距离,压杆二49使经纱向下压,使经纱能够被拉直,使经纱更好的被加工。

如图1和图5所示,机架1上设有引线辊5,机架1的一侧设有电机二51,电机二51的输出轴贯穿机架1的一侧,且与引线辊5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二51启动,带动引线辊5转动,引线辊5对经纱产生摩擦,将经纱向一侧拉动,使经纱能够向装置的一侧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上设有收放辊62,收放辊62的侧壁均设有环槽8、环槽8与分线孔31一一配合,纱线经过收放辊62中的环槽8,使若干束经纱不会混合在一起,便于对经纱的加工。

如图1和图5所示,机架1侧壁设有倾斜滑道6,滑道6远离引线辊5的一侧较高,滑道6内均设有滑块61,滑块61与滑道6滑动配合,滑块61的两侧均固设有卡位片611,两片所述卡位片611分别位于滑道6的两侧,所述卡位片611的直径大于滑道6的宽度。两片卡位片611分别位于滑道6两侧,将滑块61固定在滑道6内,是滑块61不会与滑道6脱离。

如图1和图5所示,收放辊62两侧均设有滑柱63,两根滑柱63分别插接在两块滑块61上,且与滑块61转动连接,滑道6内部设有拉簧64,拉簧64一端与滑道6较高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拉簧64的另一端与滑块61的一侧固定连接。

经纱从收放辊62的上方经过,之后经纱进行加工。当经纱被加工时,经纱的一端会被向下压,经纱会对收放辊62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使收放辊62向下移动,带动两根滑柱63向下移动,两根滑柱63会带动两块滑块61沿着滑道6向下移动。滑块61沿着滑道6向下移动,将拉簧64拉伸,使拉簧64产生一个弹力。当经纱不再被向下压时,拉簧64产生的弹力会对滑块61产生一个拉力,使滑块61沿着滑道6向上移动,滑块61带动滑柱63向上移动,从而使滑柱63带动收放辊62沿着滑道6向上移动。

经纱在被加工时,收放辊62重复上述动作,使经纱在被加工时,不会被拉断,使经纱能够被更好的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