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压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3487发布日期:2020-05-20 03:06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面料压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料压光系统。



背景技术:

压光机(又称之为面料压光系统)是用于提高纺织面料光泽度的设备,布料在染色后,需要经过压光机进行压光,以提高布料的光泽度及柔软度。

现检索到一篇公布号为cn10535021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压光机,包括:机架、进布装置、压布装置、冷却装置以及出布装置,所述压布装置包括导布辊、加热辊、收布辊,其工作方式通常为连续滚压式,一般情况下面料在压光机中进行机械传动时均采用轧辊进行传动。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漫长及快速的生产线上,由于速度、拉力或者材料的厚薄不均匀及各类机械损害,会造成面料在生产线上左右移动及单向偏离的现象,从而会致使中段的加工动作不容易配合、或前后段的收发料动作不平整,造成许多面料的损失及后续加工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料压光系统,具有能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面料进行纠偏的优点,确保了面料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面料压光系统,包括机架,

还包括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感应组件、推动装置、纠偏辊组和控制器,所述纠偏辊组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面料穿过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面料贴合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部分表面,所述纠偏辊组设于所述机架的中间部位,

所述感应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所述纠偏辊组的下方,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检测面料的两侧边是否偏移,所述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纠偏辊组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推动装置上且被所述推动装置驱动左右摆动以通过摩擦力带动面料左右摆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组件和所述推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推动装置工作。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感应组件检测到面料向左发生偏移时,感应组件会将这个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控制推动装置工作来驱动纠偏辊组向右摆动,纠偏辊组向右摆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带动面料向右摆动,从而对向左发生偏移的面料向右进行纠偏;当感应组件检测到面料向右发生偏移时,感应组件会将这个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控制推动装置进行工作来驱动纠偏辊组向左摆动,纠偏辊组向左摆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带动面料向左摆动,从而对向右发生偏移的面料向左进行纠偏;当感应组件检测到面料未发生偏移时,感应组件仍会将这个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控制推动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进而纠偏辊组也不会发生摆动,同时纠偏辊组也不会带动面料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发生偏移的面料进行及时并准确地纠偏,从而保证面料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感应组件平行间隔布置。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就可以有更多的感应组件来检测面料是否发生偏移,从而感应组件对面料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就会大大增加,当上一个感应组件没有检测出面料发生偏移时,下一个感应组件可以重新对面料进行偏移检测,对面料偏移检测的结果起到纠正或多次确认的作用,增加面料偏移检测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可以更加准确且及时地检测出面料两侧边是否发生偏移,便于推动装置和纠偏辊组能够更精确且及时地对面料进行纠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组件包括:透光管、安装板和多个光电传感器,所述透光管内部设有安装槽,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具体为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多个所述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插接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透光管的两端通过端面板进行密封。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可以直接穿过透光管的外壳发射和接收光电信号,同时透光管还可以保护内部的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不因外部物理因素受到损坏;将多个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板上之后,可以整体性将所有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一起安装进透光管中,透光管内设置的安装槽有利于安装板稳定插接,从而安装板在透光管内不易松动,有利于提升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稳定性,而且在有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整体性将安装板从透光管中抽出即可;端面板的设计可以将透光管两端进行密封,以保证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不易进水受潮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装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所述纠偏辊组的两端相连接,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液压推杆、连杆和安装块,所述液压推杆的主体部分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液压推杆的伸缩部分与所述连杆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机架上设有横梁,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间部位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面相铰接,所述安装块的另一侧面供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转动装配。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控制器可以通过从感应组件接收到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液压推杆的伸缩部分运动,随后液压推杆的伸缩部分推动连杆进行转动,连杆的转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带动安装块向左或向右移动,安装块的移动会带动第一辊、第二辊和面料摆动,以实现纠偏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辊的表面缠绕有第一防滑带,所述第一防滑带表面设置有密布的防滑颗粒,所述第二辊的表面缠绕有第二防滑带,所述第二防滑带表面设置有密布的防滑颗粒。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防滑带可以极大地增加第一辊表面的摩擦力,第二防滑带可以极大地增加第二辊表面的摩擦力,利于第一辊、第二辊被驱动摆动时带动面料移动,纠偏过程更加及时、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滑带倾斜地缠绕在所述第一辊上,所述第一防滑带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辊的外周壁通过胶水粘接,所述第二防滑带倾斜地缠绕在所述第二辊上,所述第二防滑带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辊的外周壁通过胶水粘接。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防滑带和第二防滑带倾斜缠绕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与第一辊、第二辊相贴合,然后再通过胶水进行粘接,从而第一防滑带和第一辊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第二防滑带和第二辊之间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压光系统还包括:出布辊、加热辊组和收布辊,所述出布辊、所述加热辊组和所述收布辊均与机架转动装配,所述出布辊位于所述感应组件的下方,所述加热辊组位于所述纠偏装置的上方,所述收布辊位于所述加热辊组的上方;面料从所述出布辊输出,然后经过所述纠偏装置进行纠偏,随后面料贴合穿过所述加热辊组的部分表面,最后被所述收布辊所收卷。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面料从出布辊被输出后,会进入纠偏装置中的纠偏辊组中,然后感应组件对面料的侧边位置进行检测,在面料被成功纠偏后,面料贴合穿过加热辊组的部分表面进行加热以实现压光目的,最后由收布辊将加工完成的面料收卷起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辊组的外侧还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两端与所机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保护罩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在面料压光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受到加热辊组的伤害,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精确地检测出面料两侧边在加工过程中是否发生横向偏移,并对其进行精确且及时地纠偏,能够同时对面料进行双面压光,保证面料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2.能够保证纠偏的精度和纠偏的及时性,保证设备的安全和面料加工质量;

3.该面料压光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满足面料压光的常见需求,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横梁;21、感应组件;211、透光管;2111、安装槽;2112、端面板;212、安装板;213、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21、液压推杆;222、连杆;223、安装块;231、第一辊;2311、第一防滑带;232、第二辊;2321、第二防滑带;24、控制器;3、出布辊;4、加热辊组;41、保护罩;5、收布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面料压光系统,包括:机架1、纠偏装置、出布辊3、加热辊组4和收布辊5,出布辊3、加热辊组4和收布辊5均与机架1转动装配,纠偏装置包括:感应组件21、推动装置、纠偏辊组和控制器24,出布辊3位于感应组件21的下方,加热辊组4位于纠偏装置的上方,收布辊5位于加热辊组4的上方;面料从出布辊3输出,然后经过纠偏装置进行纠偏,随后面料贴合穿过加热辊组4的部分表面,最后被收布辊5所收卷。

面料从出布辊3被输出后,会进入纠偏装置中的纠偏辊组中,然后感应组件21对面料的侧边位置进行检测,在面料被成功纠偏后,面料贴合穿过加热辊组4的部分表面进行加热以实现压光目的,最后由收布辊5将加工完成的面料收卷起来。

加热辊组4的外侧还设有保护罩41,保护罩41具体由金属网焊接而成,而且可以涂刷黄色油漆,以进一步对工作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保护罩41的两端与所机架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也可以通过螺丝钉锁紧。保护罩41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在面料压光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受到加热辊组4的伤害,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纠偏辊组包括:第一辊231和第二辊232,面料穿过第一辊231和第二辊232之间,面料贴合第一辊231和第二辊232的部分表面,纠偏辊组设于机架1的中间部位,感应组件21设于机架1上且纠偏辊组的下方,感应组件21用于检测面料的两侧边是否偏移,推动装置安装于机架1上,纠偏辊组的两端安装于推动装置上且被推动装置驱动左右摆动以通过摩擦力带动面料左右摆动,控制器24与感应组件21和推动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器24根据感应组件21的检测结果控制推动装置工作。

感应组件21设置有两组(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组件21还可以设置为三组、四组或者更多),且两组感应组件21平行间隔布置,就可以有更多的感应组件21来检测面料是否发生偏移,从而感应组件21对面料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就会大大增加,当上一个感应组件21没有检测出面料发生偏移时,下一个感应组件21可以重新对面料进行偏移检测,对面料偏移检测的结果起到纠正或多次确认的作用,增加面料偏移检测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可以更加准确且及时地检测出面料两侧边是否发生偏移,便于推动装置和纠偏辊组能够更精确且及时地对面料进行纠偏。

推动装置有两组且分别与纠偏辊组的两端相连接,推动装置包括:液压推杆221、连杆222和安装块223,液压推杆221的主体部分铰接于机架1上,液压推杆221的伸缩部分与连杆222的中间位置铰接,机架1上设有横梁11,连杆222的一端与横梁11的中间部位相铰接,连杆222的另一端与安装块223的一侧面相铰接,安装块223的另一侧面供第一辊231和第二辊232转动装配。

控制器24可以通过从感应组件21接收到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液压推杆221的伸缩部分运动,随后液压推杆221的伸缩部分推动连杆222进行转动,连杆222的转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带动安装块223向左或向右移动,安装块223的移动会带动第一辊231、第二辊232和面料摆动,以实现纠偏目的。

第一辊231的表面缠绕有第一防滑带2311,第一防滑带2311表面设置有密布的防滑颗粒,第二辊232的表面缠绕有第二防滑带2321,第二防滑带2321表面设置有密布的防滑颗粒。第一防滑带2311可以极大地增加第一辊231表面的摩擦力,第二防滑带2321可以极大地增加第二辊232表面的摩擦力,利于第一辊231、第二辊232被驱动摆动时带动面料移动,纠偏过程更加及时、稳定。

第一防滑带2311倾斜地缠绕在第一辊231上,第一防滑带2311的内表面与第一辊231的外周壁通过胶水粘接,第二防滑带2321倾斜地缠绕在第二辊232上,第二防滑带2321的内表面与第二辊232的外周壁通过胶水粘接。第一防滑带2311和第二防滑带2321倾斜缠绕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与第一辊231、第二辊232相贴合,然后再通过胶水进行粘接,从而第一防滑带2311和第一辊23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第二防滑带2321和第二辊232之间连接更加牢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感应组件21包括:透光管211、安装板212和多个光电传感器,透光管211内部设有安装槽2111,透光管211具体由亚克力材料制作而成或者透明硬质的塑料制成,多个光电传感器具体为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多个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安装在安装板212上,安装板212插接于安装槽2111中,透光管211的两端通过端面板2112进行密封,安装板212呈长条形状,端面板2112呈圆形状。

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可以直接穿过透光管211的外壳发射和接收光电信号,同时透光管211还可以保护内部的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不因外部物理因素受到损坏;将多个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安装在安装板212上之后,可以整体性将所有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一起安装进透光管211中,透光管211内设置的安装槽2111有利于安装板212稳定插接,从而安装板212在透光管211内不易松动,有利于提升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的稳定性,而且在有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整体性将安装板212从透光管211中抽出即可;端面板2112的设计可以将透光管211两端进行密封,以保证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213的不易进水受潮而损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感应组件21检测到面料向左发生偏移时,感应组件21会将这个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24,控制器24就会控制推动装置工作来驱动纠偏辊组向右摆动,纠偏辊组向右摆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带动面料向右摆动,从而对向左发生偏移的面料向右进行纠偏;当感应组件21检测到面料向右发生偏移时,感应组件21会将这个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24,控制器24就会控制推动装置进行工作来驱动纠偏辊组向左摆动,纠偏辊组向左摆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带动面料向左摆动,从而对向右发生偏移的面料向左进行纠偏;当感应组件21检测到面料未发生偏移时,感应组件21仍会将这个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24,控制器24就会控制推动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进而纠偏辊组也不会发生摆动,同时纠偏辊组也不会带动面料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发生偏移的面料进行及时并准确地纠偏,从而保证面料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