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7579发布日期:2020-02-14 15:50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裁布机电源盒,尤指一种具有旋转座的裁布机电源盒。



背景技术:

裁布机为现有纺织产业常用的一种裁布工具,借由人力握持并对放置于桌面上的布进行裁切,请参阅图8所示,为一现有技术的裁布机,其包括一马达本体90、一支撑架91、一握持部92及一底座93,支撑架91的顶端连接马达本体90,支撑架91的底端连接底座93,相邻于支撑架91安装有裁布用的切刀911,底座93为一板状体可用以支撑马达本体90及支撑架91于桌面上移动,握持部92设置于支撑架91上位于马达本体90与底座93之间供使用者握持操作,马达本体90上设置有一马达后盖94,马达后盖94上设置一电源盒95,电源盒95电性连接马达本体90,另电源盒95具有一插座连接一外部电源线96,借由外部电源线96提供电力供裁布机使用。

然而,现有技术的裁布机其使用上为因应裁切不同外观形状的布,操作者需要借由握持裁布机的握持部92于桌面上进行不同方向的移动,且在改变方向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回转的情形,而因为裁布机的电源盒95所连接的外部电源线96为固定设于电源盒95的插座上,因此并不会跟着操作者旋转,导致操作者在操作裁布机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额外抵抗外部电源线96的拉扯及扭转力道进行裁切外,有时更会产生打结的情形,使得整体在操作上有诸多的不便,容易增加外部电源线96短路的风险及降低外部电源线96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的裁布机,其整体构造存在有如前述的问题及缺点,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其借由电源盒固定于上旋转座达到电源盒可相对于下固定座旋转的目的,减少电源线于使用者操作裁布机的过程中,产生电源线拉扯的情形,并且增加操作上的顺畅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包含:

一马达后盖,其为一中空圆筒且具有一内部空间,该马达后盖的一侧壁设置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形成有一连通孔,该连通孔与该马达后盖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一下固定座,其设置于该接合部上,该下固定座包含:

一底板,其为一片体且固设于该接合部上;

一枢接部,其凸设于该底板,该枢接部为一中空柱体且该中空柱体的孔为贯穿该底板与该连通孔相连通;

一导引件,其为一柱体且凸设于该底板的顶面;

一上旋转座,其枢设于该下固定座上,该上旋转座包含:

一旋转板,其为一片体且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旋转板贯穿有一枢接孔,该枢接部穿设于该枢接孔中,该底面相邻于该枢接孔周缘凹设有一旋转槽,该旋转槽为一弧形槽,该导引件穿设于该旋转槽中;

一扣件,其环绕套设于该枢接部的顶端外壁面;一电源盒,其设置于该上旋转座,该电源盒一端与裁布机的马达以电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电源线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中,该枢接部相邻于顶端的外壁面环绕凹设一卡合槽,该扣件套设于该卡合槽中。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中,该旋转板的顶面于该枢接孔周缘环绕凹设一槽部,该扣件位于该槽部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中,该旋转槽为圆弧且所形成的圆心角为270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中,该扣件为c型扣环。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中,该电源盒设有一插头,插头一端与裁布机的马达以电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电源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借由电源盒锁固于上旋转座,且上旋转座可相对于马达后盖旋转,当使用者在操作裁布机改变裁布方向时,因为电源线拉动电源盒使得电源盒跟着电源线的方向旋转,因而减少电源线对裁布机产生拉扯感进而影响使用者裁切布料的精准度,如此不但可增加使用者操作裁布机的顺畅度外,也进而可增加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减少其因拉扯而产生断裂或短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旋转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旋转后示意图。

图8为先前技术示意图。

10马达后盖11接合部

12连通孔20下固定座

21底板22枢接部

221卡合槽23导引件

30上旋转座31旋转板

311枢接孔312槽部

313旋转槽32扣件

40电源盒41插头

50电源线90马达本体

91支撑架911切刀

92握持部93底座

94马达后盖95电源盒

96外部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裁布机电源盒的旋转构造,其包含一马达后盖10、一下固定座20、一上旋转座30及一电源盒40。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马达后盖10为一中空圆筒且具有一内部空间及与内部空间连通的一开口,马达后盖10的一侧壁设置有一接合部11,接合部11形成有一连通孔12,连通孔12与马达后盖1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接合部11成形于马达后盖10上缘,且相邻于连通孔12设有具有螺纹的二固定孔。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下固定座20设置于接合部11上,且下固定座20包含一底板21、一枢接部22及一导引件23,底板21为一矩形片体且设有穿孔,以供螺丝贯穿穿孔与接合部11的固定孔结合,将底板21锁固于马达后盖10上;枢接部22凸设于底板21,枢接部22为一中空柱体且中空柱体的孔为贯穿底板21与连通孔12相连通,具体的,枢接部22凸设于底板21的顶面,且枢接部22的形状对应于连通孔12的形状使得下固定座20固定于接合部11上时,连通孔12可对应于枢接部22使得彼此相连通,此外,枢接部22邻近于顶端的外壁面环绕凹设一卡合槽221;导引件23为一柱体且凸设于底板21的顶面,具体的,底板21顶面凹设一凹槽,凹槽邻近于枢接部22且位于靠近裁布机马达的一侧边,导引件23穿设固定于凹槽且向上延伸。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上旋转座30枢设于下固定座20上,上旋转座30包含一旋转板31及一扣件32,旋转板31为一片体且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旋转板31贯穿有一枢接孔311及相邻于枢接孔311设有具有螺纹的二固定孔,枢接部22穿设于枢接孔311中,旋转板31底面邻近枢接孔311周缘凹设有一旋转槽313,旋转槽313为一弧形槽,导引件23的端部位于旋转槽313中;扣件32环绕套设于枢接部22的卡合槽221,该扣件32为一制式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板31的顶面于枢接孔311周缘环绕凹设一槽部312,槽部312与枢接孔311之间形成一阶级面,当枢接部22贯穿突出于枢接孔311时,扣件32套设于枢接部22的卡合槽221中且位于槽部312内贴靠于阶级面上,而扣件32可为c型扣环,为现有技术的制式元件,使得上旋转座30可相对于下固定座20旋转且不会产生脱离;

此外,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旋转槽313为圆弧状且所形成的圆心角为270度,换而言之,此为上旋转座30可旋转的角度范围,借由导引件23在旋转槽313移动中抵靠旋转槽313的两端内壁面达到停止转动限定上旋转座30的旋转范围的功效,但不以此为限,旋转槽313设置的角度可依使用者需求做改变,仅要能达到使上旋转座30旋转一定范围的功效即可。

电源盒40设置于上旋转座30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盒40设置有一插头41,电源盒40底部穿设有一穿孔,插头41借由连接电线贯穿电源盒40底部的穿孔及连通孔12与马达电性连接,此电源盒40为现有技术的制式组件,其细部构造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其组装方式为首先将下固定座20借由螺丝锁固于马达后盖10上,接着将上旋转座30套设于下固定座20上使得枢接部22穿设于枢接孔311中,再将c型环套设于卡合槽221,最后将电源盒40借由螺丝锁固于上旋转座30上的旋转板31的二固定孔,并以电源盒40的插头41与一电源线50连接即完成组装;当使用者在操作裁布机切割布料时,由于电源盒40与马达后盖10之间具有270度的旋转范围,因此当改变裁布方向时,因为电源线50拉动电源盒40使得电源盒40跟着电源线50的方向旋转,因此电源线50并不会对裁布机产生一拉扯力道,如此可增加使用者操作裁布机的顺畅度,进而增加电源线5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