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胶机拉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2190发布日期:2020-03-17 15:4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胶机拉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封胶机拉筒。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缝纫机上制作包心折边时,比如说制作包橡筋的折边时,需要将布料的两边向内翻折,将所需要包住的橡筋放置于布料中间,然后拿住布料的端部用缝纫机沿着翻折形成的布料的边缘缝制。这种手工操作的方式难度很大,一方面要保证布料的折边,一方面还要保证橡筋不要脱离布料,一项这样的工序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既费时又费力;而且采用手工操作,布料的折边不规则,不美观,很难得到漂亮整齐的中间包橡筋的折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胶机拉筒,结构简单,折边效果好且折边规则美观,而且张力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胶机拉筒,包括拉筒本体以及与拉筒本体连接的张力调节机构;

所述拉筒本体包括贯穿拉筒本体两端的拉筒槽,拉筒槽的贯穿方向与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

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操作板和辊轴,所述操作板铰接于拉筒本体上,所述辊轴转动设置于操作板上,所述辊轴的轴向沿垂直拉筒槽的贯穿方向设置,辊轴用于支撑穿过拉筒槽的布条。

优选的,所述操作板的一端通过与辊轴平行的转轴铰接于拉筒本体的上端,所述辊轴设置于拉筒槽的上端,所述辊轴与操作板之间留有供布条穿过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拉筒本体包括上拉筒和下拉筒,上拉筒和下拉筒之间形成拉筒槽,所述上拉筒的两侧通过用于将布条向内翻折的折边部与下拉筒连接,所述操作板通过转轴铰接于下拉筒的上端,所述辊轴位于上拉筒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操作板上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栓和设置于螺栓上的若干配重块,所述螺栓设置于操作板上远离转轴的一端,所述配重块活动设置于螺栓上。

优选的,所述操作板上还设有供螺栓沿竖直方向穿过的通孔,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位于通孔的上方,螺杆通过螺帽吊挂于通孔的下方,若干配重块螺纹连接于螺杆上。

优选的,所述操作板呈沿拉筒槽的贯穿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操作板远离转轴的一端设有垂直操作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辊轴分布于操作板的两侧,所述通孔沿操作板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接板,所述通孔为沿转轴的径向延伸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宽度与螺杆的直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腰形孔沿转轴的轴向分布于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腰形孔内分别吊挂有所述螺栓。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螺帽呈下端收缩的圆台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布条自上而下的穿过拉筒槽,在折边部的作用下,两边向内翻折即可实现布料折边作业,折边效果好且折边规则美观;布条经过辊轴时由辊轴进行支撑,通过在螺杆上配置不同数量或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即可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操作板摆动,从而带动辊轴移动,实现布条的张力调节,结构简单,张力调节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张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拉筒本体;2、张力调节机构;3、操作板;4、辊轴;5、调节机构;6、螺栓;7、配重块;8、螺帽;9、螺杆;10、连接板;11、腰形孔;12、上拉筒;13、下拉筒;14、折边部;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封胶机拉筒,包括拉筒本体1以及与拉筒本体1连接的张力调节机构2;拉筒本体1包括贯穿拉筒本体1两端的拉筒槽,拉筒槽的贯穿方向与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张力调节机构2包括操作板3和辊轴4,操作板3的一端通过与辊轴4平行的转轴15铰接于拉筒本体1的上端,辊轴4转动设置于操作板3上,辊轴4设置于拉筒槽的上端,辊轴4的轴向沿垂直拉筒槽的贯穿方向设置,辊轴4与操作板3之间留有供布条穿过的间隙,辊轴4用于支撑穿过拉筒槽的布条,布条自上而下的穿过拉筒槽,布条由辊轴4进行支撑,通过摆动操作板3带动辊轴4移动,即可实现布条的张力调节。

其中,拉筒本体1包括上拉筒12和下拉筒13,上拉筒12和下拉筒13之间形成拉筒槽,上拉筒12的两侧通过用于将布条向内翻折的折边部14与下拉筒13连接,操作板3通过转轴15铰接于下拉筒13的上端,辊轴4位于上拉筒12的上方,布条自上而下的穿过拉筒槽,在折边部14的作用下,两边向内翻折,布条经过辊轴4时由辊轴4进行支撑。

张力调节机构2还包括设置于操作板3上的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螺栓6和设置于螺栓6上的若干配重块7,螺栓6设置于操作板3上远离转轴15的一端,操作板3上设有供螺栓6沿竖直方向穿过的通孔,螺栓6包括螺帽8和螺杆9,螺帽8位于通孔的上方,螺杆9通过螺帽8吊挂于通孔的下方,若干配重块7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于螺杆9上,通过在螺杆9上配置不同数量或不同重量的配重块7,即可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操作板3绕转轴15转动,从而实现对布条的张力调节。

具体的,操作板3呈沿拉筒槽的贯穿方向延伸的板状,操作板3远离转轴15的一端设有垂直操作板3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和辊轴4分布于操作板3的两侧,通孔沿操作板3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接板10,通孔为沿转轴15的径向延伸的腰形孔11,腰形孔11的宽度与螺杆9的直径相匹配,腰形孔11可以供螺栓6摆动,用于保证螺栓6处于竖直方向,从而使螺栓6上的配重块7沿重力方向下垂,最大程度的利用配重块7的重力作用;为了保证受力更加均匀,腰形孔11沿转轴15的轴向分布于连接板10的两端,腰形孔11内分别吊挂有螺栓6,两侧均吊挂配重块7,从而实现受力均匀;螺栓6的螺帽8呈下端收缩的圆台型,在操作板3绕转轴15的转动过程中,螺帽8的锥形侧面能够提供与连接板10更大的接触面,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布条自上而下的穿过拉筒槽,在折边部14的作用下,两边向内翻折;布条在移动过程中,由辊轴4进行支撑和张力调节;张力调节时,根据需要在螺栓6上安装不同数量或不同重量的配重块7即可,操作板3在配重块7的作用下,绕转轴15向下或向上翻转,通过辊轴4的翻转对布条进行张力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