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衣布料整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4671发布日期:2020-02-21 20:2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衣布料整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衣布料整平,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制衣布料整平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制衣加工来说,需要对制衣使用的布料进行多道工序的处理,如对布料进行洗涤、裁剪、缝边、熨烫、整平等。

其中,布料的裁剪尤其重要,而决定布料裁剪难易的关键因素在于布料的熨烫整平。

布料的熨烫整平效果,决定布料裁剪的难易程度。具体是,布料如果不经过充分的整平,在裁剪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裁边毛刺,以及裁剪精准性较差。

现有关于制衣布料的熨烫整平,大都采用手动式熨烫整平,采用手动式熨烫整平的缺陷在于:熨烫整平不够充分、熨烫效率低。为了获得布料平整效果,布料往往是通过人工不断的熨烫整平,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制衣布料整平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制衣布料整平装置,包括辊轴架以及烫板床,所述烫板床装配在辊轴架的一侧;

所述辊轴架为方形框架,所述辊轴架内转动有若干个布辊轴,所述布辊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布辊轴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布辊轴转动;

所述布辊轴之间间隔设置;

所述烫板床上设置有丝杠装置;

所述丝杠装置包括设置在烫板床顶部一侧的丝杠以及设置在烫板床顶部相对一侧上的导向杆;

所述丝杠螺接有丝杠滑块,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丝杠滑块与导向块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向下固定连接有整平板;

所述丝杠连接有丝杠电机;

所述整平板的底部与烫板床间隔设置;

所述烫板床内设置有加热空腔,所述加热空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所述烫板床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蒸汽通孔。

优选地,所述制衣布料整平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辊轴架上的除尘板;

所述除尘板内设置有通风空腔;

所述除尘板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除尘板通过软管连通有鼓风机。

优选地,所述除尘板倾斜设置,所述除尘板的前端部倾斜朝下。

优选地,所述辊轴架内转动有4个布辊轴;

所述布辊轴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

位于布辊轴右侧壁所述转轴贯穿方形框架的右侧壁后分别连接有齿轮;

所述布辊轴上的齿轮自前至后依次啮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

位于辊轴架后侧部位所述布辊轴上的齿轮向下啮合有主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辊轴架的前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辊轴架的左、右两端;

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料辊;

所述辊轴架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辊轴架的左、右两端;

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尾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架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除尘板通过支柱焊接在位于辊轴架右端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丝杠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端块;导向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端块。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衣布料整平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4个布辊轴,预先对布料进行辊压摩擦,通过布辊轴的辊压摩擦,不断增加布料的平整性。同时,布料经过预先辊压平整后,再通过烫板床上的水蒸气热处理后,布料柔性增加,此时,在利用丝杠装置和整平板不断的来回整平,布料的平整性能够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平板与横梁的连接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衣布料整平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板与辊轴架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制衣布料整平装置,包括辊轴架11(辊轴架11为方形框架)以及烫板床2,烫板床2焊接在辊轴架11的前侧壁上。辊轴架11内转动连接有4个布辊轴12,4个布辊轴12自前至后分布在辊轴架11内。

每一个布辊轴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接有转轴,布辊轴12左侧壁上的转轴与辊轴架11内的左侧壁转动连接,布辊轴12右侧壁上的转轴贯穿辊轴架11的右侧壁后分别连接一个齿轮121。

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布辊轴12上的齿轮121依次传动连接(即布辊轴12上的齿轮121依次啮合),位于最后侧的布辊轴12上的齿轮121向下齿传动连接驱动装置,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与最后侧的布辊轴12上的齿轮121啮合的主动齿轮122,主动齿轮122连接有转轴,转轴连接驱动电机123。

相邻位置的布辊轴12之间进行间隔设置,布料从间隙位置穿插。

在辊轴架11的前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图中未标出),第一支架位于辊轴架11的左、右两端;在第一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料辊13(卷料辊13用于放置布料卷);辊轴架11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图中未标出),第二支架位于辊轴架11的左、右两端。在第二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尾辊14。第一支架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架的高度。因此,卷料辊13与地面的高度大于尾辊14与地面的高度。同时,卷料辊13和尾辊14的高出布辊轴12所在的水平面。

制衣布料整平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辊轴架11上的除尘板3,除尘板3后端部位通过支柱焊接在位于辊轴架11右端所述第二支架(图中未标出)的顶部。除尘板3内设置有通风空腔;同时,除尘板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除尘板3的其余部位密封)。除尘板3呈倾斜设置,除尘板3的前端部倾斜朝下。

除尘板3的左侧壁通过软管31连通有鼓风机(图中未画出)。

烫板床2上设置有丝杠装置;丝杠装置包括设置在烫板床2顶部左侧的丝杠21以及设置在烫板床2顶部右侧上的导向杆22;丝杠21螺接有丝杠滑块23,导向杆22滑动连接有导向块24。(丝杠21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端块231,具体是,按照现有方式,在第一端块231上开设装配孔,在装配孔上装配与丝杠21配合的轴承,丝杠21与轴承转动连接);导向杆22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端块221)。

丝杠滑块23与导向块24之间连接有横梁26,横梁26向下固定连接有整平板25(整平板25为钢板,钢板的底部经过打磨抛光)。

丝杠21连接有丝杠电机27(丝杠21贯穿前侧部位的第一端块231后连接丝杠电机27);整平板25的底部与烫板床2间隔设置(间隔较小,间隔由布料的厚度决定)。

烫板床2内设置有加热空腔(即烫板床2内部中空),加热空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加热电阻为常规加热水的电阻丝。

将烫板床2设计成内部具有加热空腔的目的是,将水加入到烫板床2内,打开加热电阻,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烫板床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蒸汽通孔排出,并作用到布料上。

工作原理:

将布料收卷在卷料辊13上,将布料依次从辊轴架11的最后端位置的布辊轴12下方插入,再向上穿插相邻的布辊轴12上方,再向下穿插,按照上述方式依次将布料穿插,并经过尾辊14(布料从尾辊14的上方向下拉动至烫板床2上)拉动到烫板床2上。

打开驱动电机123,主动齿轮122转动,因布辊轴12上的齿轮121依次啮合,因此布辊轴12转动,布辊轴12在转动过程中,不断的对布料进行辊平,辊平过程中,对不布料上的毛刺摩擦去除。

此时,打开除尘板3的连通的鼓风机,鼓风机鼓风,气流经过软管31到达除尘板3,再从除尘板3底部的通孔排出气流,气流朝布料吹风(所用布辊轴12位于除尘板3的下方,此时,除尘板3对布料进行吹风除尘)。

布料拉伸到烫板床2上,此时,往烫板床2内通入冷水(为了方便通水,在烫板床2上连通进水管,进水管设置阀门),打开加热电阻,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蒸汽通孔排出,并作用到布料上。

打开丝杠电机27,丝杠电机27带动丝杠21来回转动,此时,在丝杠滑块23的作用下,丝杠滑块23不断相对丝杠21前后移动(同时,在导向杆22的导向作用下,导向块24与导向杆22的导向作用下,横梁26稳定的前后运动),并带动整平板25前后移动。整平板25具有一定的重量,在布料上来回运动,并压平布料。

由于,布料的底部不断受到水蒸气的加热,布料吸收热量和水分后,柔性增加,整平板25来回运动过程中,对布料不断压平。

采用上述装置设计的优点在于: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即通过4个布辊轴12,预先对布料进行辊压摩擦,通过布辊轴12的辊压摩擦,不断增加布料的平整性。同时,布料经过预先辊压平整后,再通过烫板床2上的水蒸气热处理后,布料柔性增加,此时,在利用丝杠21装置和整平板25不断的来回整平,布料的平整性能够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