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6315发布日期:2020-05-01 16:5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夹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线器,用于夹持或释放线,实现对线(纱线等)的夹紧-释放-加紧-释放。



背景技术:

针织机械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对针织线进行控制,如常见的对线的夹持,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如配合拉线)。若无法或有效实现夹线,则无法精确地实现控制。授权公告号cn208667997u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的拉线拆片装置,实现了配套针织横机自动切线、拉线直到拆片的整个工艺流程,如:插杆的前后运动,使穿线柱在柱孔内往复移动,拆线就在“夹紧-放松-夹紧-放松”之间动作,来配合实现拉线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实现夹紧、放松并不精确,有时甚至失效,无法实现对线的稳定、精确夹持、放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线器,该夹线器实现对线的精确夹持或释放。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夹线器包括夹线主体和设置在夹线主体两侧的左拨动装置、右拨动装置。

所述夹线主体包括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一轮状元件和第二轮状元件,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三轮状元件和第四轮状元件。所述第一轮状元件和第三轮状元件接触,所述第一轮状元件或第三轮状元件转动带动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转动。

所述第一安装轴或第二安装轴上安装有拨动第一安装轴或第二安装轴转动的拨杆。即第一安装轴上安装(可以间接安装,如通过安装在第一轮状元件或第二轮状元件上)有拨动(上下拨动)第一安装轴转动的拨杆,或第二安装轴上安装(可以间接安装,如通过安装在第三轮状元件或第四轮状元件上)有拨动(上下拨动)第二安装轴转动的拨杆。

所述第二轮状元件的轮面(若是齿轮,则为齿面)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凸曲面,所述第四轮状元件的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凸曲面,所述第一凸曲面与第二凸曲面对应并接触,线处于第二轮状元件和第四轮状元件之间,当第二轮状元件的第一凸曲面与第四轮状元件的第二凸曲面转动到线的位置时,实现对线的夹持。

所述第二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的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第二轮状元件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或第四轮状元件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或第二轮状元件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同时第四轮状元件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此时,第二轮状元件轮面、第四轮状元件轮面的缺口位置对应,形成一个大缺口),线处于第二轮状元件和第四轮状元件之间,当第二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表面的缺口转动到线的位置时,无法实现对线的夹持,即实现放松。

所述缺口位于相应轮状元件的凸曲面边,实现夹持与放松的转换。

所述第一轮状元件为齿轮或轮子,第三轮状元件为齿轮或轮子,即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轮状元件为齿轮,第三轮状元件为齿轮;或第一轮状元件为轮子,第三轮状元件为轮子;或第一轮状元件为齿轮,第三轮状元件为轮子;或第一轮状元件为轮子,第三轮状元件为齿轮。第一轮状元件、第三轮状元件为齿轮组合时,齿轮之间啮合接触;第一轮状元件、第三轮状元件为轮子组合时,轮子之间接触,通过摩擦传动转动;第一轮状元件、第三轮状元件一个选择轮子,一个选择齿轮组合时,轮子与齿轮之间接触,通过摩擦传动转动;在上述组合下,第一轮状元件或第三轮状元件转动,带动另一轮状元件转动,第一轮状元件、第三轮状元件转动,带动相应的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转动。

所述第二轮状元件为齿轮或凸轮,第四轮状元件为齿轮或凸轮。即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二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为齿轮;或第二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为凸轮;或第二轮状元件为齿轮、第四轮状元件为凸轮;或第二轮状元件为凸轮、第四轮状元件为齿轮。此时,第二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的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

所述左拨动装置用于向上或向下拨动拨杆,具体地,所述左拨动装置包括左横杆,所述左横杆端部具有左斜面,当夹线主体向左拨动装置运动或左拨动装置向夹线主体运动时,左斜面向上或向下拨动拨杆。所述右拨动装置用于向下或向上拨动拨杆,具体地,所述右拨动装置包括右横杆,所述右横杆端部具有右斜面,当夹线主体向右拨动装置运动或右拨动装置向夹线主体运动时,右斜面向下或向上拨动拨杆。若所述左拨动装置用于向下拨动拨杆(释放放松状态),则右拨动装置用于向上拨动拨杆(夹紧状态);同理,若所述左拨动装置用于向上拨动拨杆,则右拨动装置用于向下拨动拨杆。作为优选,所述左拨动装置、右拨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夹线主体活动安装在导轨上。

为方便实施,所述第一轮状元件和第二轮状元件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轮状元件和第四轮状元件为一整体。

为了减少拨动阻力,所述拨杆上安装有轴承。

所述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安装在夹线箱内(即第一轮状元件、第二轮状元件、第三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均安装在夹线箱内),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拨杆口,所述拨杆从拨杆口穿出夹线箱外;在第二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位置处,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线从进线口进入,经过第二轮状元件、第四轮状元件之间后,从出线口引出。

为了将某一状态(夹持或释放)保持,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正对第一轮状元件、第二轮状元件、第三轮状元件或第四轮状元件中任一轮状元件的端面;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弹簧和弹珠,所述弹簧支撑弹珠伸出安装孔,凸出夹线箱的内侧;与安装孔对应的轮状元件(即已选择的第一轮状元件、第二轮状元件、第三轮状元件或第四轮状元件中任一轮状元件)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当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运动到安装孔位置时,弹珠进入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内,限制与安装孔对应的轮状元件的转动。即通过限制轮状元件的转动,来实现保持夹持或释放状态,直至再次的拨杆拨动(拨杆拨动时,能够突破弹珠对轮状元件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稳定、精确地实现对线的夹持、放松,减少误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原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原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原理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线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针织横机上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夹线器包括夹线主体和设置在夹线主体两侧的左拨动装置、右拨动装置。所述左拨动装置、右拨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夹线主体活动安装在导轨上。

如图1-3所示(图1-3均为示意图,实际上有第一轮状元件30、第二轮状元件40、第三轮状元件50和第四轮状元件60并非为片状,具有一定的夹持厚度),所述夹线主体包括第一安装轴6和第二安装轴7,所述第一安装轴6上安装有第一轮状元件30和第二轮状元件40,所述第一轮状元件30和第二轮状元件40可以为一整体。所述第二安装轴上7安装有第三轮状元件50和第四轮状元件60,所述第三轮状元件50和第四轮状元件60可以为一整体。

如图1-3所示,第一轮状元件30为齿轮,第三轮状元件50为齿轮,第一轮状元件30、第三轮状元件50为齿轮组合时,齿轮之间啮合接触;或第一轮状元件30为轮子,第三轮状元件50为轮子(如选择胶轮),第一轮状元件30、第三轮状元件50为轮子组合时,轮子之间接触,通过摩擦传动转动;或第一轮状元件30为齿轮,第三轮状元件50为轮子;或第一轮状元件30为轮子,第三轮状元件50为齿轮,第一轮状元件30、第三轮状元件50一个选择轮子,一个选择齿轮组合时,轮子与齿轮之间接触,通过摩擦传动转动。在上述组合下,第一轮状元件30或第三轮状元件50转动,带动另一轮状元件转动,第一轮状元件30、第三轮状元件50转动,带动相应的第一安装轴6、第二安装轴7转动。

所述第二轮状元件40的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凸曲面,所述第四轮状元件60的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凸曲面,所述第一凸曲面与第二凸曲面对应并接触,线处于第二轮状元件40和第四轮状元件60之间,当第二轮状元件40的第一凸曲面与第四轮状元件60的第二凸曲面转动到线的位置时,实现对线的夹持。

第二轮状元件40、第四轮状元件60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二轮状元件40、第四轮状元件60为齿轮,如图1所示;或第二轮状元件40、第四轮状元件60为凸轮,如图2所示;或第二轮状元件40为齿轮、第四轮状元件60为凸轮,如图3所示;或第二轮状元件40为凸轮、第四轮状元件60为齿轮。所述第二轮状元件40、第四轮状元件60的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第二轮状元件40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或第四轮状元件60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或第二轮状元件40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同时第四轮状元件60轮面至少具有一个缺口,此时,第二轮状元件40轮面、第四轮状元件60轮面的缺口位置对应,形成一个大缺口,如图4所示的第一齿轮4),线处于第二轮状元件40和第四轮状元件60之间,当第二轮状元件40、第四轮状元件60表面的缺口转动到线的位置时,无法实现对线的夹持,即实现放松。所述缺口位于相应轮状元件的凸曲面边,实现夹持与放松的转换。

所述第一安装轴6或第二安装轴7上安装有拨动第一安装轴6或第二安装轴7转动的拨杆。如拨杆安装在第一安装轴6上,或通过第一轮状元件30或第二轮状元件40安装在第一安装轴6上,即拨杆安装在第一轮状元件30(如图4所示)或第二轮状元件40上。又如拨杆安装在第二安装轴7上,或通过第三轮状元件50或第四轮状元件60安装在第二安装轴7上,即拨杆安装在第三轮状元件50或第四轮状元件60上。所述拨杆上安装有轴承24,以减少拨动阻力。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轴6和第二安装轴7安装在夹线箱内,第一轮状元件30、第二轮状元件40、第三轮状元件50、第四轮状元件60均安装在夹线箱内,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拨杆口11,所述拨杆从拨杆口11穿出夹线箱外;在第二轮状元件30、第四轮状元件60位置处,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线从进线口进入,经过第二轮状元件40、第四轮状元件60之间后,从出线口引出。

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正对第一轮状元件30、第二轮状元件40、第三轮状元件50或第四轮状元件60中任一轮状元件的端面;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弹簧12和弹珠13,所述弹簧12支撑弹珠13伸出安装孔,凸出夹线箱的内侧.与安装孔对应的轮状元件(即已选择的第一轮状元件30、第二轮状元件40、第三轮状元件50或第四轮状元件60中任一轮状元件)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当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运动到安装孔位置时,弹珠13进入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内,限制与安装孔对应的轮状元件的转动。即通过限制轮状元件的转动,来实现保持夹持或释放状态,直至再次的拨杆拨动(拨杆拨动时,能够突破弹珠对轮状元件的限制)。上述限制动作的机构,可以为多个,使用在多个轮状元件上。

所述左拨动装置包括左横杆19,所述左横杆19端部具有左斜面20,当夹线主体向左拨动装置运动或左拨动装置向夹线主体运动时,左斜面20向上或向下拨动拨杆。

所述右拨动装置包括右横杆21,所述右横杆21端部具有右斜面22,当夹线主体向右拨动装置运动或右拨动装置向夹线主体运动时,右斜面22向下或向上拨动拨杆。

具体地,若所述左拨动装置用于向下拨动拨杆(释放放松状态),则右拨动装置用于向上拨动拨杆(夹紧状态);同理,若所述左拨动装置用于向上拨动拨杆,则右拨动装置用于向下拨动拨杆。

以下以夹线器使用在针织横机的拉线拆片工序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5所示,夹线器包括夹线主体和设置在夹线主体两侧的左拨动装置、右拨动装置。

如图5所示,所述夹线主体安装在乌斯座15的乌斯柄18上,实现夹线主体活动安装在导轨14(也称滑轨)上。夹线主体包括夹线箱,具体地,所述夹线箱包括箱体1和箱体盖2,所述箱体盖2通过螺丝3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夹线箱内安装有第一齿轮4(即大齿轮,即第一轮状元件30和第二轮状元件40形成的一个整体)和第二齿轮5(即小齿轮,第三轮状元件50和第四轮状元件60形成的一个整体),具体地,所述第一齿轮4通过第一安装轴6安装在夹线箱内,所述第二齿轮5通过第二安装轴7安装在夹线箱内,所述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啮合安装。

所述第一齿轮4表面具有一个(数量不限,可以用于备用,下同)第一工作区8,沿第一齿轮4的轴向,所述第一工作区8分为第一左工作区(属于第一轮状元件30)和第一右工作区(属于第二轮状元件40),所述第一左工作区有齿,所述第一右工作区无齿(即形成缺口)。同样,所述第二齿轮5表面具有一个第二工作区9,沿第二齿轮5的轴向,所述第二工作区9分为第二左工作区(属于第三轮状元件50)和第二右工作区(属于第四轮状元件60),所述第二左工作区有齿,所述第二右工作区无齿(即形成缺口)。所述第一工作区8和第二工作区9位置对应,这样,第一工作区8的第一左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9的第二左工作区能确保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啮合。同时,在第一工作区8的第一右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9的第二右工作区,能够形成线正常行走的通道。

在第一右工作区、第二右工作区位置处,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出线口上安装有护线圈10。线从进线口进入,经过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之间后,从出线口引出。这样,线处于两种状态下:一,处于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的齿啮合之间(啮合处于非第一工作区、第二工作区,即图4中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的右半表面处于啮合状态),从而起到夹持的作用。二,处于第一右工作区和第二右工作区之间,由于第一右工作区、第二右工作区无齿(即图4中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的右半表面缺口相遇),即存在通道,线不会被夹持,而处于释放(放松)状态。

所述第一齿轮4上安装有拨杆(安装于非第一工作区),为了减少阻力,所述拨杆上通过轴销螺丝23安装有轴承24。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拨杆口11,所述拨杆从拨杆口11穿出夹线箱外,拨动拨杆,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齿轮5转动,实现第一齿轮4的第一工作区8与第二齿轮5的第二工作区9啮合(释放状态),或实现第一齿轮4的非第一工作区的区域与第二齿轮5的非第二工作区区域啮合(夹持状态)。

所述左拨动装置安装在左乌斯挡16上,所述右拨动装置安装在右乌斯挡17上,从而实现左拨动装置、右拨动装置安装在导轨14上。

所述左拨动装置用于向上拨动拨杆,所述左拨动装置包括左横杆19,所述左横杆19端部具有左斜面20,当夹线主体向左拨动装置运动时,左斜面20向上拨动拨杆。所述右拨动装置用于向下拨动拨杆,所述右拨动装置包括右横杆21,所述右横杆21端部具有右斜面22,当夹线主体向右拨动装置运动时,右斜面22向下拨动拨杆。

工作时,乌斯座15向左运动,带动夹线主体向左运动,左横杆19的左斜面20向上拨动拨杆,实现线的夹持;乌斯座15向右运动,带动夹线主体向右运动,右横杆21的右斜面22向下拨动拨杆,实现线的放松。

在下一次拨动拨杆前,为了保持“夹持”或“释放”状态,所述夹线箱上设置有安装孔(图中未标出),所述安装孔正对第一齿轮4的端面。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弹簧12和弹珠13,所述弹簧12支撑弹珠13伸出安装孔(半个弹珠凸出安装孔),凸出夹线箱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齿轮4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图4中第一齿轮4的另一端面上),当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运动到安装孔位置时,由于端面与夹线箱内侧的间距小,伸出安装孔的半个弹珠13进入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内,在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弹珠13限制第一齿轮4转动。拨杆再次被拨动时,拨动力度能够突破弹珠13对第一齿轮4的限制,改变夹线器的功能状态。进入另一个状态时,弹珠13再次对第一齿轮4进行位置限制。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