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棉用热烫压辊循环水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4688发布日期:2020-08-14 20:0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刺棉用热烫压辊循环水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烫压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棉用热烫压辊循环水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刺棉用热烫压辊循环水温度控制装置结构复杂,而且温度控制不方便,操作复杂,安全可靠性差,温度调节性能差,严重影响了热烫压辊的使用性能,从而影响针刺棉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刺棉用热烫压辊循环水温度控制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供热水温度可根据需要调节,而且加热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刺棉用热烫压辊循环水温度控制装置,其中:包括加热辊、出水管、排气管、第一阀门、第一池沟、安全阀、热水泵、法兰截止阀、第二阀门、第一止回阀、冷却水进管、第一调节阀、水-水热交换器、汽-水热交换器、密闭式膨胀水箱、第三阀门、第二调节阀、第二止回阀、蒸汽进管、软化水管、电磁阀、第四阀门、第二池沟、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水过滤器,所述的加热辊上端通过管路与法兰截止阀连接,所述的法兰截止阀通过管路与热水泵连接,所述的热水泵通过管路与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的第二阀门通过管路分别与安全阀和水-水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的安全阀通过管路与第一池沟连接,所述的第一阀门上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的第一阀门下端与水-水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的水-水热交换器左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的水-水热交换器下端通过管路与汽-水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的汽-水热交换器下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密闭式膨胀水箱、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连接,所述的密闭式膨胀水箱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五阀门连接,所述的第六阀门通过管路与水过滤器连接,所述的水过滤器通过管路与加热辊下端连接,所述的第四阀门通过管路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的软化水管安装在电磁阀右端,所述的第三阀门一端通过管路与汽-水热交换器连接且第三阀门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池沟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阀左端和第二止回阀左端都通过管路与汽-水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阀右端和第二止回阀右端都通过管路与蒸汽进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止回阀左端和第一调节阀左端都通过管路与水-水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的第一止回阀右端和第一调节阀右端都通过管路与冷却水进管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其还包括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第三压力表、第四压力表和第五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安装在加热辊与法兰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温度计和第三压力表都安装在蒸汽进管上,所述的第四压力表安装在加热辊与水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五压力表安装在软化水管上,所述的第二压力表和第一温度计都安装在冷却水进管上。

上述的加热辊采用夹套式热水加热辊。

上述的密闭式膨胀水箱外壁上安装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蒸汽通过蒸汽进管经由第二调节阀进入到汽-水热交换器中,通过热交换后热水经由第六阀门和水过滤器后进入到加热辊中;从加热辊出来的热水经由热水泵和第二阀门后进入到水-水热交换器,同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管经由第一调节阀进入到水-水热交换器中与加热辊出来的热水交换后经由排水管流入到水箱中,冷却后的热水进入到汽-水热交换器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还可以储存在密闭式膨胀水箱中;整个装置清洗则是通过软化水管经由电磁阀和第四阀门后进入到加热辊、汽-水热交换器和水-水热交换器进行清洗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供热水温度可根据需要调节,而且加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加热辊1、出水管2、排气管3、第一阀门4、第一池沟5、安全阀6、热水泵7、第一压力表8、法兰截止阀9、第二阀门10、第一止回阀11、第二压力表12、第一温度计13、冷却水进管14、第二温度计15、第三压力表16、第一调节阀17、水-水热交换器18、第四压力表19、汽-水热交换器20、密闭式膨胀水箱21、第三阀门22、第二调节阀23、第二止回阀24、蒸汽进管25、第五压力表26、软化水管27、电磁阀28、第四阀门29、第二池沟30、第五阀门31、第六阀门32、水过滤器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针刺棉用热烫压辊循环水温度控制装置,其中:包括加热辊1、出水管2、排气管3、第一阀门4、第一池沟5、安全阀6、热水泵7、法兰截止阀9、第二阀门10、第一止回阀11、冷却水进管14、第一调节阀17、水-水热交换器18、汽-水热交换器20、密闭式膨胀水箱21、第三阀门22、第二调节阀23、第二止回阀24、蒸汽进管25、软化水管27、电磁阀28、第四阀门29、第二池沟30、第五阀门31、第六阀门32和水过滤器33,所述的加热辊1上端通过管路与法兰截止阀9连接,所述的法兰截止阀9通过管路与热水泵7连接,所述的热水泵7通过管路与第二阀门10连接,所述的第二阀门10通过管路分别与安全阀6和水-水热交换器18连接,所述的安全阀6通过管路与第一池沟5连接,所述的第一阀门4上端安装有排气管3,所述的第一阀门4下端与水-水热交换器18连接,所述的水-水热交换器18左端安装有出水管2,所述的水-水热交换器18下端通过管路与汽-水热交换器20连接,所述的汽-水热交换器20下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密闭式膨胀水箱21、第四阀门29和第六阀门32连接,所述的密闭式膨胀水箱21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五阀门31连接,所述的第六阀门32通过管路与水过滤器33连接,所述的水过滤器33通过管路与加热辊1下端连接,所述的第四阀门29通过管路与电磁阀28连接,所述的软化水管27安装在电磁阀28右端,所述的第三阀门22一端通过管路与汽-水热交换器20连接且第三阀门22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池沟30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阀23左端和第二止回阀24左端都通过管路与汽-水热交换器20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阀23右端和第二止回阀24右端都通过管路与蒸汽进管25连接,所述的第一止回阀11左端和第一调节阀17左端都通过管路与水-水热交换器18连接,所述的第一止回阀11右端和第一调节阀17右端都通过管路与冷却水进管14连接。

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压力表8、第二压力表12、第一温度计13、第二温度计15、第三压力表16、第四压力表19和第五压力表26,所述第一压力表8安装在加热辊1与法兰截止阀9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温度计15和第三压力表16都安装在蒸汽进管25上,所述的第四压力表19安装在加热辊1与水过滤器33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五压力表26安装在软化水管27上,所述的第二压力表12和第一温度计13都安装在冷却水进管14上。

实施例中,加热辊1采用夹套式热水加热辊。

实施例中,密闭式膨胀水箱21外壁上安装有保温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