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缝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8715发布日期:2020-10-30 21:3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缝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缝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制造业的人口红利正逐渐丧失,产品加工制造的成本不断增加,运用可靠的手段,促进生产加工效率的有效提升成为各行业始终关注的焦点,“机器换人”是“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中国生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在机械制造、汽车装配等行业已经诞生了多个无人车间,显著提高而生产加工的效率和人工成本问题。但服装裁片为柔性材质,不如机械、汽车等硬材质产品那么容易被机械手抓去,目前仍然以人工缝制为主要操作方式,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在无法彻底实现“机器换人”的状况下,思考如何部分实现“机器换人”,在不增强工人劳动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在目前的各大制衣厂中,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人工制衣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易出错而导致不良制品,即使目前已有一些自动缝纫设备,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一线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延误生产周期,造成企业信誉和利润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智能化调控和监测,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转,通过智能功率模块及时降速处理,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可提高缝制的生产效率并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的智能缝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缝制系统,包括底座、支架、驱动组件、机针、机针腔、横轴腔、缝制框和微控制器,所述支架竖直设于底座上,所述横轴腔为圆管型设置,所述横轴腔垂直设于支架另一端且与底座平行,所述机针腔垂直设于横轴腔上且与支架平行,所述驱动组件设于底座上且位于横轴腔内,所述机针设于机针腔内,所述机针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机针腔靠近底座设置,所述缝制框设于底座上且位于机针下方,所述微控制器设于底座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主动轴、连接皮带和连接轴,所述旋转电机设于底座内,所述主动轴设于旋转电机输出端,所述连接轴设于横轴腔内,所述连接皮带连接设于主动轴和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设于机针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x轴轨道和y轴轨道,所述缝制框底部设有x轴步进电机和y轴步进电机,所述x轴步进电机和y轴步进电机可带动缝制框于x轴轨道和y轴轨道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连接轴的温度,避免因功率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内包括处理器、智能功率模块、工艺导入模块、控制模块和转速模块,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工艺导入模块、控制模块和转速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和控制模块与转速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x轴步进电机和y轴步进电机连接,所述转速模块和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启动按键、缝制工艺按键和停止按键,所述启动按键和处理器连接,所述停止按键和处理器连接,所述缝制工艺按键与工艺导入模块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缝制系统,将传统手工或机械缝制生产过程加入智能化调控和监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带动机针的运转所产生的温度是否过高,并通过智能功率模块及时降速处理,通过温度把控实现了功率的调控,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将缝制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做到最佳化调配,同时将缝制产品以x轴和y轴两方向以步进的方式移动,配合机针的缝制操作,实现无人化操作管理,提高缝制的生产效率并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大大的提高了缝制纺织产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缝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缝制系统的缝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缝制系统的x轴轨道和y轴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缝制系统的微控制器的功能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支架,3、驱动组件,4、机针,5、机针腔,6、横轴腔,7、缝制框,8、微控制器,9、旋转电机,10、主动轴,11、连接皮带,12、连接轴,13、x轴轨道,14、y轴轨道,15、x轴步进电机,16、y轴步进电机,17、温度传感器,18、处理器,19、智能功率模块,20、工艺导入模块,21、控制模块,22、转速模块,23、启动按键,24、缝制工艺按键,25、停止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缝制系统,包括底座1、支架2、驱动组件3、机针4、机针腔5、横轴腔6、缝制框7和微控制器8,所述支架2竖直设于底座1上,所述横轴腔6为圆管型设置,所述横轴腔6垂直设于支架2另一端且与底座1平行,所述机针腔5垂直设于横轴腔6上且与支架2平行,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底座1上且位于横轴腔6内,所述机针4设于机针腔5内,所述机针4一端与驱动组件3连接另一端穿过机针腔5靠近底座1设置,所述缝制框7设于底座1上且位于机针4下方,所述微控制器8设于底座1内;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旋转电机9、主动轴10、连接皮带11和连接轴12,所述旋转电机9设于底座1内,所述主动轴10设于旋转电机9输出端,所述连接轴12设于横轴腔6内,所述连接皮带11连接设于主动轴10和连接轴12上,所述连接轴12另一端设于机针4上。

其中,所述底座1上设有x轴轨道13和y轴轨道14,所述缝制框7底部设有x轴步进电机15和y轴步进电机16,所述x轴步进电机15和y轴步进电机16可带动缝制框7于x轴轨道13和y轴轨道14内滑动,所述连接轴1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7,所述微控制器8内包括处理器18、智能功率模块19、工艺导入模块20、控制模块21和转速模块22,所述智能功率模块19、工艺导入模块20、控制模块21和转速模块22与处理器18连接,所述智能功率模块19和控制模块21与转速模块22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1和x轴步进电机15和y轴步进电机16连接,所述转速模块22和旋转电机9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7和处理器18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启动按键23、缝制工艺按键24和停止按键25,所述启动按键23和处理器18连接,所述停止按键25和处理器18连接,所述缝制工艺按键24与工艺导入模块20连接。

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所需缝制产品放置在缝制框7上,操作缝制工艺按键24控制工艺导入模块20将缝制方法工艺导入处理器18,而后按动启动按键23,处理器18控制旋转电机9转动并带动主动轴10旋转,主动轴10通过皮带带动连接轴12旋转,连接轴12带动机针4做上下缝制操作,同时处理器18通过控制模块21操作x轴步进电机15和y轴步进电机16带动缝制框7在x轴轨道13和y轴轨道14内步进移动,进而带动缝制框7的移动配合机针4缝制,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7实时检测连接轴12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向处理器18传送信号,处理器18通过智能功率模块19调控降低功率,通过转速模块22降低旋转电机9转速,同时通过控制模块21相应降低x轴步进电机15和y轴步进电机16的移动速度,从而达到保证设备安全耐用性和缝制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的智能调控,缝制完成后按下停止按键25控制处理器18停止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