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56816发布日期:2020-05-15 17:2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节奏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在我们生活中,避免不了会接触到一些种种不同的致病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尤其是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使我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被细菌感染的威胁,自然而然面料是否具有抗菌性是人们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其需求显得日益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纱线浸入负离子微胶囊溶液、柔软剂、分散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晾干后得到改性纱线,其中,所述负离子微胶囊溶液为负离子粉、无机抗紫外剂、明胶及阿拉伯胶在水存在的条件制成;

(2)使用电脑横机按照双层编织程序进行双层编织,采用纱线吊目的连接方式将前针床的纱线和后针床的纱线进行局部连接固定,编织完成可得到具有空气层的坯布;

(3)将柔软剂和水混合均匀后,放入水洗后的坯布,通过轧车进行二浸二轧,将浸轧后的面料在100~120℃下预烘2~5min,再升温至150~170℃烘焙20~40s,最后水洗、晾干即可得到抗菌抗紫外线面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混合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负离子微胶囊溶液7~15%、柔软剂10~20%、分散剂2~4%、水余量。

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微胶囊溶液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在35~45℃下,将负离子粉和无机抗紫外剂加入明胶的水溶液中,混合搅拌2~5min,再加入阿拉伯胶的水溶液,继续搅拌2~5min,加入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3.8~4.3,继续搅拌5~15min,再加入碱溶液调节ph值至7~8,得到负离子微胶囊溶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负离子粉选自电气石粉、托玛琳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明胶的水溶液中明胶的质量浓度为10~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阿拉伯胶的水溶液中阿拉伯胶的质量浓度为10~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明胶与所述阿拉伯胶的重量比为1~2: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负离子粉与所述明胶的重量比为0.1~0.3: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机抗紫外剂选自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机抗紫外剂与所述明胶的重量比为0.1~0.2:1。

优选的,所述的电脑横机的前针床的转数与后针床的转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电脑横机的针型为16g。

优选的,所述二浸二轧的条件为:温度25~30℃,轧车的转速10~15r/min,轧余率65~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明胶和阿拉伯包裹负离子粉和无机抗紫外剂形成并形成微胶囊悬浮于溶液中,制成负离子微胶囊溶液,再采用负离子微胶囊溶液、柔软剂等的混合溶液对纱线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编织,提升了纱线吸湿性和渗透性,使负离子微胶囊溶液中的负离子粉和无机抗紫外剂能有效附着在纱线上,同时还能够使得负离子粉和无机抗紫外剂不容易发生团聚,提高了面料的负离子释放能力和抗紫外线能力;之后在对编织形成的坯布进行浸轧处理,使坯布保持良好的柔软性和透气性,同时通过柔软剂浸轧处理使负离子微胶囊溶液中的微胶囊牢固地附着在纱线上甚至进入纱线的孔隙中,抗紫外效果持久,同时使负离子持续释放,释放量高,且抗菌效果持久,经测试可知,洗涤20次,本发明提供的面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可保持在90%以上,而且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保持在5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托玛琳石粉的平均粒径为20~50nm。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50~80nm。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柔软剂均为市售的三元嵌段有机硅柔软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0℃下,将托玛琳石粉和纳米氧化锌加入明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中,混合搅拌3min,再加入阿拉伯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继续搅拌4min,加入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10%)调节体系的ph值至3.8~4.3,继续搅拌10min,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0%)调节ph值至7~8,得到负离子微胶囊溶液,其中,托玛琳石粉、纳米氧化锌、明胶和阿拉伯胶的重量比为0.2:0.15:1:0.5;

(2)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负离子微胶囊溶液12%、柔软剂18%、硬脂酸单甘油酯3%、水余量,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混合溶液;

(3)按照1:20的浴比,将涤纶纱线浸入负离子微胶囊溶液、柔软剂、硬脂酸单甘油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晾干后得到改性纱线;

(2)使用电脑横机(针型为16g)按照双层编织程序进行双层编织,电脑横机的前针床的转数与后针床的转数相同,采用纱线吊目的连接方式将前针床的纱线和后针床的纱线进行局部连接固定,编织完成可得到具有空气层的坯布;

(3)将柔软剂和水按照0.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按照1:20的浴比,放入水洗后的坯布,通过轧车进行二浸二轧,二浸二轧的条件为:温度28℃,轧车的转速12r/min,轧余率75%,将浸轧后的面料在110℃下预烘3min,再升温至160℃烘焙30s,最后水洗、晾干即可得到抗菌抗紫外线面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0℃下,将托玛琳石粉和纳米氧化锌加入明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2%)中,混合搅拌3min,再加入阿拉伯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2%),继续搅拌3min,加入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5%)调节体系的ph值至3.8~4.3,继续搅拌12min,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5%)调节ph值至7~8,得到负离子微胶囊溶液,其中,托玛琳石粉、纳米氧化锌、明胶和阿拉伯胶的重量比为0.2:0.15:1:1;

(2)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负离子微胶囊溶液10%、柔软剂18%、硬脂酸单甘油酯3%、水余量,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混合溶液;

(3)按照1:20的浴比,将涤纶纱线浸入负离子微胶囊溶液、柔软剂、硬脂酸单甘油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晾干后得到改性纱线;

(2)使用电脑横机(针型为16g)按照双层编织程序进行双层编织,电脑横机的前针床的转数与后针床的转数相同,采用纱线吊目的连接方式将前针床的纱线和后针床的纱线进行局部连接固定,编织完成可得到具有空气层的坯布;

(3)将柔软剂和水按照0.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按照1:20的浴比,放入水洗后的坯布,通过轧车进行二浸二轧,二浸二轧的条件为:温度28℃,轧车的转速12r/min,轧余率75%,将浸轧后的面料在100~120℃下预烘2~5min,再升温至150~170℃烘焙20~40s,最后水洗、晾干即可得到抗菌抗紫外线面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35℃下,将托玛琳石粉和纳米氧化锌加入明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中,混合搅拌2min,再加入阿拉伯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继续搅拌2min,加入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10%)调节体系的ph值至3.8~4.3,继续搅拌15min,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0%)调节ph值至7~8,得到负离子微胶囊溶液,其中,托玛琳石粉、纳米氧化锌、明胶和阿拉伯胶的重量比为0.1:0.1:1:1;

(2)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负离子微胶囊溶液15%、柔软剂10%、硬脂酸单甘油酯2%、水余量,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混合溶液;

(3)按照1:20的浴比,将涤纶纱线浸入负离子微胶囊溶液、柔软剂、硬脂酸单甘油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晾干后得到改性纱线;

(2)使用电脑横机(针型为16g)按照双层编织程序进行双层编织,电脑横机的前针床的转数与后针床的转数相同,采用纱线吊目的连接方式将前针床的纱线和后针床的纱线进行局部连接固定,编织完成可得到具有空气层的坯布;

(3)将柔软剂和水按照0.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按照1:20的浴比,放入水洗后的坯布,通过轧车进行二浸二轧,二浸二轧的条件为:温度28℃,轧车的转速12r/min,轧余率75%,将浸轧后的面料在120℃下预烘2min,再升温至170℃烘焙20s,最后水洗、晾干即可得到抗菌抗紫外线面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菌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5℃下,将托玛琳石粉和纳米氧化锌加入明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5%)中,混合搅拌5min,再加入阿拉伯胶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5%),继续搅拌5min,加入醋酸溶液(质量浓度为10%)调节体系的ph值至3.8~4.3,继续搅拌15min,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0%)调节ph值至7~8,得到负离子微胶囊溶液,其中,托玛琳石粉、纳米氧化锌、明胶和阿拉伯胶的重量比为0.3:0.2:1:1;

(2)称取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负离子微胶囊溶液7%、柔软剂20%、硬脂酸单甘油酯4%、水余量,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混合溶液;

(3)按照1:20的浴比,将涤纶纱线浸入负离子微胶囊溶液、柔软剂、硬脂酸单甘油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晾干后得到改性纱线;

(2)使用电脑横机(针型为16g)按照双层编织程序进行双层编织,电脑横机的前针床的转数与后针床的转数相同,采用纱线吊目的连接方式将前针床的纱线和后针床的纱线进行局部连接固定,编织完成可得到具有空气层的坯布;

(3)将柔软剂和水按照0.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按照1:20的浴比,放入水洗后的坯布,通过轧车进行二浸二轧,二浸二轧的条件为:温度28℃,轧车的转速12r/min,轧余率75%,将浸轧后的面料在100℃下预烘5min,再升温至150℃烘焙40s,最后水洗、晾干即可得到抗菌抗紫外线面料。

对比例1

在40℃下,将托玛琳石粉和纳米氧化锌分散于水中得到负离子溶液,其中,托玛琳石粉、纳米氧化锌、水的重量比为0.2:0.15:20;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2)至步骤(6)制得面料。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相同条件下洗涤20次后,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面料产品的抗菌性能和抗紫外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