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织染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8901发布日期:2020-05-22 17:1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纺织染料。



背景技术:

纺织染料是用于纺织品染色的一种染剂。多为植物果实,树液等植物提取物,也含有煤焦油等天然化学物质提取物。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市面上多为合成染料。染料的颜色和它与组织间的亲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和与组织间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基团共同决定了染色剂的染色性质。

公布号cn104846672a、申请公布日2015年8月1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定的纺织用染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皂粉6-11份,脂肪酸纳4-10份,乙醇3-10份,海藻酸钠4-8份,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铵6-12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4-7份,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6-9份,有机溶剂2-6份,消泡剂1-4份,有机染色原料15-22份,戊二醇1-4份,鞣酸4-9份,5-二氨基苯乙醇硫酸盐6-10份,丙烯酸2-6份,丙烯酸丁酯7-9份,蛋白氨基酸1-4份。采用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表面胶光、刺激味较重和成膜较硬等缺点。现有的市场上的大部分的染料亲和力不够,在高温和酸碱的环境下,造成匀染性差同时容易发生褪色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纺织染料,通过采用特定原料进行组合,配合相应的生产工艺,得到的改性环保纺织染料,不易褪色。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纺织染料,所述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20-40份、分散染料10-25份、豆油酸2-6份、十二醇硫酸钠2-6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6-12份、聚氨酯8-15份、水杨酸钠3-8份、氢氧化钠3-8份、乙烯基胍胺乳液4-8份、乙二胺四乙酸2-6份、聚乙烯醇5-10份、皂粉2-6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3-8份、表面张力调节剂0.5-1.5份、硼酸钠2-6份和偶联剂2-7份。

优选的,所述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25-35份、分散染料15-20份、豆油酸3-5份、十二醇硫酸钠3-5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8-10份、聚氨酯10-12份、水杨酸钠4-6份、氢氧化钠4-6份、乙烯基胍胺乳液5-7份、乙二胺四乙酸3-5份、聚乙烯醇7-8份、皂粉3-5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5-7份、表面张力调节剂0.8-1.2份、硼酸钠3-5份和偶联剂4-6份。

优选的,所述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30份、分散染料18份、豆油酸4份、十二醇硫酸钠4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9份、聚氨酯11份、水杨酸钠5份、氢氧化钠5份、乙烯基胍胺乳液6份、乙二胺四乙酸4份、聚乙烯醇7份、皂粉4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6份、表面张力调节剂1份、硼酸钠4份和偶联剂5份。

优选的,所述植物染料为靛蓝、红花、槐花、紫苏、薯莨、五倍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纺织染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新型纺织染料,性能稳定,能够很好的对布料染色,且不易褪色,在高温下同样正常工作,使得制备而成的改性环保纺织染料,其环保安全无刺激、性能优良染色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20份、分散染料10份、豆油酸2份、十二醇硫酸钠2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6份、聚氨酯8份、水杨酸钠3份、氢氧化钠3份、乙烯基胍胺乳液4份、乙二胺四乙酸2份、聚乙烯醇5份、皂粉2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3份、表面张力调节剂0.5份、硼酸钠2份和偶联剂2份。

其中,植物染料为靛蓝、红花、槐花、紫苏、薯莨、五倍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2:

植物染料30份、分散染料18份、豆油酸4份、十二醇硫酸钠4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9份、聚氨酯11份、水杨酸钠5份、氢氧化钠5份、乙烯基胍胺乳液6份、乙二胺四乙酸4份、聚乙烯醇7份、皂粉4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6份、表面张力调节剂1份、硼酸钠4份和偶联剂5份。

其中,植物染料为靛蓝、红花、槐花、紫苏、薯莨、五倍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3:

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40份、分散染料25份、豆油酸6份、十二醇硫酸钠6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12份、聚氨酯15份、水杨酸钠8份、氢氧化钠8份、乙烯基胍胺乳液8份、乙二胺四乙酸6份、聚乙烯醇10份、皂粉6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8份、表面张力调节剂1.5份、硼酸钠6份和偶联剂7份。

其中,植物染料为靛蓝、红花、槐花、紫苏、薯莨、五倍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纺织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20-40份、分散染料10-25份、豆油酸2-6份、十二醇硫酸钠2-6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6-12份、聚氨酯8-15份、水杨酸钠3-8份、氢氧化钠3-8份、乙烯基胍胺乳液4-8份、乙二胺四乙酸2-6份、聚乙烯醇5-10份、皂粉2-6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3-8份、表面张力调节剂0.5-1.5份、硼酸钠2-6份和偶联剂2-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纺织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25-35份、分散染料15-20份、豆油酸3-5份、十二醇硫酸钠3-5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8-10份、聚氨酯10-12份、水杨酸钠4-6份、氢氧化钠4-6份、乙烯基胍胺乳液5-7份、乙二胺四乙酸3-5份、聚乙烯醇7-8份、皂粉3-5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5-7份、表面张力调节剂0.8-1.2份、硼酸钠3-5份和偶联剂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纺织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30份、分散染料18份、豆油酸4份、十二醇硫酸钠4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9份、聚氨酯11份、水杨酸钠5份、氢氧化钠5份、乙烯基胍胺乳液6份、乙二胺四乙酸4份、聚乙烯醇7份、皂粉4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6份、表面张力调节剂1份、硼酸钠4份和偶联剂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纺织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染料为靛蓝、红花、槐花、紫苏、薯莨、五倍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纺织染料,所述纺织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染料20‑40份、分散染料10‑25份、豆油酸2‑6份、十二醇硫酸钠2‑6份、聚乙二醇脂肪酸酯6‑12份、聚氨酯8‑15份、水杨酸钠3‑8份、氢氧化钠3‑8份、乙烯基胍胺乳液4‑8份、乙二胺四乙酸2‑6份、聚乙烯醇5‑10份、皂粉2‑6份、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3‑8份、表面张力调节剂0.5‑1.5份、硼酸钠2‑6份和偶联剂2‑7份。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原料进行组合,配合相应的生产工艺,得到的改性环保纺织染料,不易褪色。

技术研发人员:缪薛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联缘染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