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0218发布日期:2020-06-26 23:3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面料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

如申请号:cn201910658165.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涉及一种缝合服装组,具体底板,通过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夹板二与丝杆螺纹连接,夹板二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使得夹板二和夹板一之间间距发生变化,将夹板二和夹板一之间间距增加,将拉链布条和衣服布料贴合对其,将夹板二和夹板一之间间距减少,整个底板放置在缝纫机周围,塞入缝纫机下,进行缝纫过程,缝纫过程缓慢推动起落板,使得起落板在t形滑槽的内部水平移动,从而完成拉链布条缝纫,缝纫线平直,压紧后产生凸起区域,美观性增加,通过抽屉盒能够携带一些剪刀或画笔,为缝纫过程提高一些常用小工具,协助更好完成缝纫,更利于人们缝纫过程。

基于对申请号:cn201910658165.0,专利的检索,发现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上述申请在对面料压紧过程中,不能实现高效防滑和防止面料端口拉伸的有机结合,在对面料压紧过程中容易导致面料端口出现参差不齐现象;再者是,上述申请在缝制过程中容易产生毛线纤维的飞溅,且掉落到滑动槽内的纤维不能够实现自动清理;最后是,现有装置的限位结构不能够实现快速调整和方便放置的有机结合。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一个是,上述申请在对面料压紧过程中,不能实现高效防滑和防止面料端口拉伸的有机结合,在对面料压紧过程中容易导致面料端口出现参差不齐现象;再者是,上述申请在缝制过程中容易产生毛线纤维的飞溅,且掉落到滑动槽内的纤维不能够实现自动清理;最后是,现有装置的限位结构不能够实现快速调整和方便放置的有机结合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包括主体座;所述主体座上放置有两块面料,且面料上压覆有压紧结构,并且压紧结构与连接座结构相连接;所述主体座包括滑动槽,所述主体座上开设有一条用于限位结构滑动连接的滑动槽;所述压紧结构包括主体块、压紧块、防滑凸起a和防滑凸起b,两块所述压紧块通过连接杆焊接相连,且压紧块与主体块焊接相连;两块所述压紧块底端面外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a,且两块压紧块底端面内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b;所述防滑凸起b为长条状结构,且防滑凸起a为s状结构,从而当压紧块与面料压紧贴合时,s状的防滑凸起a可提高防滑效率,且长条状的防滑凸起b可防止起到面料捋直效果,防止面料端口位置出现拉伸现象;所述连接座结构滑动连接在滑动座结构内;所述连接座主体包括清洁块,所述连接座主体左端面和右端面均焊接有一个清洁块,且两块清洁块上均开设有一个清洁槽,并且清洁块为v状结构,当连接座主体带动清洁块在滑动座内移动时v状结构的清洁块组成了掉落纤维的移动汇聚结构,从而在清洁块移动过程中能够将掉落纤维的自动汇集到排渣孔处并进行排放;所述主体座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结构包括连接座主体、滑动杆、螺纹杆、弹性件和螺母,所述连接座主体顶端面焊接有一根滑动杆,且连接座主体上还焊接有一根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块套接在滑动杆和螺纹杆上,且螺纹杆上套接有一根弹性件,并且螺纹杆上还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母,且滑动杆、螺纹杆、弹性件、螺母、主体块和压紧块共同组成了面料的可调式弹性压紧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结构包括抽屉盒、抽屉、滑动座和排渣孔,所述抽屉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体座上,且抽屉盒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抽屉;所述抽屉盒顶端面焊接有一个滑动座,且滑动座内壁底端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排渣孔,且排渣孔与抽屉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主体还包括受力块、滑动连接座和握把,所述受力块焊接在主体块前端面,且受力块为底端面为倾斜状结构;所述滑动连接座焊接在连接座主体顶端面,且滑动连接座上限位滑动连接有一个握把;所述握把头端为半球形结构,且握把头端与受力块底端面接触,当向后推动握把时此时主体块带动压紧块呈抬起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和调节杆所述限位块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块均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在主体座底端面,且调节杆头端和尾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头端和尾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当转动调节杆时,两个限位块同时呈反方向移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顶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两个限位块呈对称状设置,并且两个限位块顶端面共同组成一个汇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改进了压紧结构,通过改进可实现不同厚度面料的可调式弹性压紧,且压紧后能够防止面料端口出现拉伸现象,具体如下:第一,因滑动杆、螺纹杆、弹性件、螺母、主体块和压紧块共同组成了面料的可调式弹性压紧式结构,从而可实现不同厚度面料的弹性压紧;第二,因两块压紧块底端面外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a,且两块压紧块底端面内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b;防滑凸起b为长条状结构,且防滑凸起a为s状结构,从而当压紧块与面料压紧贴合时,s状的防滑凸起a可提高防滑效率,且长条状的防滑凸起b可防止起到面料捋直效果,防止面料端口位置出现拉伸现象。

改进了滑动座结构,通过改进能够实现连接座主体在滑动过程中自动实现掉落纤维的清理收集,具体如下:因连接座主体左端面和右端面均焊接有一个清洁块,且两块清洁块上均开设有一个清洁槽,并且清洁块为v状结构,当连接座主体带动清洁块在滑动座内移动时v状结构的清洁块组成了掉落纤维的移动汇聚结构,从而在清洁块移动过程中能够将掉落纤维的自动汇集到排渣孔处并进行排放。

改进了限位结构,通过改进能够实现限位结构的快速调整,且在放置面料时更为方便,具体如下:第一,因调节杆头端和尾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螺纹连接;调节杆头端和尾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当转动调节杆时,两个限位块同时呈反方向移动状态,从而可提高限位块的调整效率;第二,因限位块顶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两个限位块呈对称状设置,并且两个限位块顶端面共同组成一个汇聚槽,从而可调面料放置时的便捷性。

改进了握把结构,因握把头端为半球形结构,且握把头端与受力块底端面接触,当向后推动握把时此时主体块带动压紧块呈抬起状态,从而握把可同时实现压紧结构移动以及实现压紧块抬起复位两个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另一方向上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去除主体座和面料后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3去除限位结构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6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座;101、滑动槽;2、面料;3、压紧结构;301、主体块;302、压紧块;30201、防滑凸起a;30202、防滑凸起b;4、连接座结构;401、连接座主体;40101、清洁块;40102、受力块;40103、滑动连接座;40104、握把;402、滑动杆;403、螺纹杆;404、弹性件;405、螺母;5、滑动座结构;501、抽屉盒;502、抽屉;503、滑动座;504、排渣孔;6、限位结构;601、限位块;602、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机械用面料缝合辅助装置,包括主体座1;主体座1上放置有两块面料2,且面料2上压覆有压紧结构3,并且压紧结构3与连接座结构4相连接;参考如图2图3和图5,主体座1包括滑动槽101,主体座1上开设有一条用于限位结构6滑动连接的滑动槽101;压紧结构3包括主体块301、压紧块302、防滑凸起a30201和防滑凸起b30202,两块压紧块302通过连接杆焊接相连,且压紧块302与主体块301焊接相连;两块压紧块302底端面外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a30201,且两块压紧块302底端面内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b30202;防滑凸起b30202为长条状结构,且防滑凸起a30201为s状结构,从而当压紧块302与面料2压紧贴合时,s状的防滑凸起a30201可提高防滑效率,且长条状的防滑凸起b30202可防止起到面料2捋直效果,防止面料2端口位置出现拉伸现象;连接座结构4滑动连接在滑动座结构5内;参考如图6和图7,连接座主体401包括清洁块40101,连接座主体401左端面和右端面均焊接有一个清洁块40101,且两块清洁块40101上均开设有一个清洁槽,并且清洁块40101为v状结构,当连接座主体401带动清洁块40101在滑动座503内移动时v状结构的清洁块40101组成了掉落纤维的移动汇聚结构,从而在清洁块40101移动过程中能够将掉落纤维的自动汇集到排渣孔504处并进行排放;主体座1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6。

参考如图6,连接座结构4包括连接座主体401、滑动杆402、螺纹杆403、弹性件404和螺母405,连接座主体401顶端面焊接有一根滑动杆402,且连接座主体401上还焊接有一根螺纹杆403;主体块301套接在滑动杆402和螺纹杆403上,且螺纹杆403上套接有一根弹性件404,并且螺纹杆403上还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母405,且滑动杆402、螺纹杆403、弹性件404、螺母405、主体块301和压紧块302共同组成了面料2的可调式弹性压紧式结构。

参考如图6,滑动座结构5包括抽屉盒501、抽屉502、滑动座503和排渣孔504,抽屉盒5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体座1上,且抽屉盒501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抽屉502;抽屉盒501顶端面焊接有一个滑动座503,且滑动座503内壁底端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排渣孔504,且排渣孔504与抽屉502相连通,从而可实现缝制过程中滑动座503内掉落的掉落纤维的收集。

参考如图6,连接座主体401还包括受力块40102、滑动连接座40103和握把40104,受力块40102焊接在主体块301前端面,且受力块40102为底端面为倾斜状结构;滑动连接座40103焊接在连接座主体401顶端面,且滑动连接座40103上限位滑动连接有一个握把40104;握把40104头端为半球形结构,且握把40104头端与受力块40102底端面接触,当向后推动握把40104时此时主体块301带动压紧块302呈抬起状态,从而握把40104可同时实现压紧结构3移动以及实现压紧块302抬起复位两个目的。

参考如图3和图4,限位结构6包括限位块601和调节杆602限位块6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块601均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01内;调节杆602转动连接在主体座1底端面,且调节杆602头端和尾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601螺纹连接;调节杆602头端和尾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当转动调节杆602时,两个限位块601同时呈反方向移动状态,从而可提高限位块601的调整效率。

参考如图3,限位块601顶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两个限位块601呈对称状设置,并且两个限位块601顶端面共同组成一个汇聚槽,从而可调面料2放置时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首先在放置面料2时,第一,因调节杆602头端和尾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601螺纹连接;调节杆602头端和尾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当转动调节杆602时,两个限位块601同时呈反方向移动状态,从而可提高限位块601的调整效率;第二,因限位块601顶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两个限位块601呈对称状设置,并且两个限位块601顶端面共同组成一个汇聚槽,从而可调面料2放置时的便捷性;

在压紧时,第一,因滑动杆402、螺纹杆403、弹性件404、螺母405、主体块301和压紧块302共同组成了面料2的可调式弹性压紧式结构,从而可实现不同厚度面料2的弹性压紧;第二,因两块压紧块302底端面外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a30201,且两块压紧块302底端面内侧均焊接一条防滑凸起b30202;防滑凸起b30202为长条状结构,且防滑凸起a30201为s状结构,从而当压紧块302与面料2压紧贴合时,s状的防滑凸起a30201可提高防滑效率,且长条状的防滑凸起b30202可防止起到面料2捋直效果,防止面料2端口位置出现拉伸现象;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因连接座主体401左端面和右端面均焊接有一个清洁块40101,且两块清洁块40101上均开设有一个清洁槽,并且清洁块40101为v状结构,当连接座主体401带动清洁块40101在滑动座503内移动时v状结构的清洁块40101组成了掉落纤维的移动汇聚结构,从而在清洁块40101移动过程中能够将掉落纤维的自动汇集到排渣孔504处并进行排放;第二,因握把40104头端为半球形结构,且握把40104头端与受力块40102底端面接触,当向后推动握把40104时此时主体块301带动压紧块302呈抬起状态,从而握把40104可同时实现压紧结构3移动以及实现压紧块302抬起复位两个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